韓戰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共和國政權與大韓民國政權之間的,從1950年開始為期三年的一場戰爭。
當時朝鮮南北兩戰區分別成立了兩個政府,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朝鮮半島唯一的合法政府,並且都對外宣稱朝鮮半島是自己的主權,拒絕承認以北緯38度線劃分的蘇美對日受降分界線為邊界。
1949年,蘇、美佔領軍先後撤軍分別將各自的佔領區移交給北、南兩政府。在冷戰初期的國際形勢背景下,南北雙方都企圖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且沿三八線兩邊各自屯駐軍隊。
1950年6月25日凌晨4點,韓戰正式爆發,朝鮮人民軍以反擊南朝鮮侵略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韓國。它是冷戰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
朝鮮人民軍在戰爭的前兩個月佔盡優勢,三天內就攻陷了韓國首都漢城,大韓民國國軍遭受巨大損失,不斷後撤。兩個多月後。朝鮮軍隊就把韓國國軍驅趕到了釜山,並且形成了環形防禦圈。
美國隨即介入,美國正式參戰,另外還有聯合國成員國的16個國家軍隊和5個國家的醫療力量組成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對大韓民國提供軍事和醫療協助。
美軍在仁川登陸,迅速扭轉戰局,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退路,朝鮮陷入不利地位。當時周總理明確指出,如果聯合國軍越過38線侵入北方,中國的中立政策可能改變。
但是這樣的警告似乎並沒有被聯合國軍放在眼裡,10月初聯合軍向北開進越過38線。
經過討論,中國決定結束之前的猶豫不決,出兵進入朝鮮,派出部隊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戰,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經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艱苦奮戰,1953年發動夏季攻勢取得勝利,迫使美國在板門店籤訂朝鮮停戰協議。
如今韓戰已經過去了大概70年,不少小夥伴就有疑問,為什麼當年美國寧願戰敗,三年時間裡都沒有使用原子彈呢?
其實啊,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在答記者問的時候,就明確表示過美國將要在韓戰中使用原子彈。
但是消息一經公布,還沒有等到中蘇抗議,時任英國首相艾德裡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美國總統杜魯門。為表決心,甚至專門跑去美國見當面勸阻杜魯門。
其實主要的原因是英國首相忌憚蘇聯在歐洲強大的陸軍實力,當時蘇聯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平西歐,並且蘇聯在1949年也擁有了原子彈。
萬一美國使用原子彈,蘇聯的原子彈儘管缺乏投送工具,扔不到美國本土。但是它可以以打擊美國在歐洲的駐軍為由,在歐洲扔下原子彈,到時倒黴的可就是整個西歐了。
其實在韓戰期間,麥克阿瑟提出許多作戰方案。諸如登陸中國大連,使用原子彈,在東南沿海登陸等等方案都不被美國許可。
就是因為當時蘇聯在歐洲強大的陸軍實力以及手裡擁有原子彈,所以美國嚴格控制了韓戰的規模和尺度,美蘇兩國都不願意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核戰爭。
韓戰殘酷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隊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歷經了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的戰爭有力的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狂妄勢頭,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誰妄想不斷的解決與中國有直接關係的任何東方問題,誰就一定要碰到頭破血流。這條用烈士鮮血畫就的紅線,至今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