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其帶來的歷史影響意義深遠。即便在俄羅斯的教科書中,抗美援朝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是俄羅斯在看待抗美援朝上的角度與我國大不相同,並大膽地提出3個謎題,用解答的方式闡述了俄羅斯自己的觀點。在俄羅斯的教科書上,對於抗美援朝首先提出的謎題是蘇聯當時為何沒有反對美國掀起這場戰爭?對此俄羅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當時美國發動這場戰爭並未經過聯合國表決,而是拉上其它幾個國家私下召開了一個小範圍會議,最終決定出兵。全過程繞開了蘇聯,也沒有邀請蘇聯給予意見。畢竟當時的美蘇處於對抗階段,美國自然也不會給蘇聯留下反對的機會和藉口。所以蘇聯不是不想阻止,而是根本沒有機會阻止這場戰爭。
此外,俄羅斯還在教科書上提出了第二個謎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到底有沒有參戰?在給出的答案中,俄羅斯明確表示蘇聯參戰了。除了派遣過戰鬥機參戰以外,蘇聯為前線提供了大量的物資保障。
確保戰爭在美國的猛烈攻勢下可以維持下去,而不是物資和武器彈藥上的不足導致潰敗。更重要的是,蘇聯一直在利用核武震懾美國,將抗美援朝戰爭局限在常規戰範圍內,令美國不敢輕易動員原子彈。所以,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間接參戰,蘇聯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
俄羅斯教科書中對抗美援朝提出的最後一個謎題, 那就是這場戰爭到底由誰掀起的?主要提到朝鮮當時分為兩個國家,其中部分野心家希望將朝鮮徹底統一,於是在1950年兩方爆發戰爭。當時的北朝鮮利用反抗南朝鮮為由主動掀起了這場戰爭,並且後來引來美國介入這場戰爭,從而徹底讓朝鮮內戰慢慢變成了兩大陣營之間的較量。但歸根結底,還是北朝鮮引發的這場戰爭。這一點上,俄羅斯並未偏袒朝鮮。
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角度,或許站在我們的視角上認為蘇聯並沒有出兵幫朝鮮。但坦白地說,以蘇聯當時的國際情形來看並不適合直接出兵朝鮮,因為那會直接導致美蘇之間的軍事對抗,很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對於美蘇而言,都是危險的選擇。更何況當時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掌握著核武器。一旦形成軍事上的直接對抗,因為擔心對方率先使用核武,很可能直接導致其中一國不得不先一步用上核武從而使得對手也使用核武,這對於人類世界而言絕對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相反,即便不使用核武,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一方戰敗很可能不是結束,而是無休止反擊的開始。所以蘇聯才選擇在美國介入戰爭後,儘可能不親自介入戰爭,避免戰爭的升級。雖然蘇聯最終選擇讓我國軍隊開進朝鮮,幫助抵抗美軍的入侵。
但在物資和武器彈藥的支持上,如果沒有蘇聯的幫助以及在工業化上的扶持,或許我國很難堅持到韓戰的勝利。而且韓戰本身也為我國贏得了來自蘇聯的工業基建扶持和大量的物資、彈藥。
更重要的是確立了我國在蘇聯陣營以及國際上打出了新的「威望」。要知道能將美國逼得「和談」的國家可沒有幾個,而剛剛建立的新中國卻完成了這樣的壯舉,這在當時的全世界引發了轟動,也為後來中國的穩定以及中美建交、美國極力拉攏中國奠定了基礎。
不得不說,無論是中國的視角還是俄羅斯的視角,都不可否認抗美援朝對世界歷史以及中俄歷史進程起到的推動作用。歷史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若沒有那一段歷史,也許也不會有今日中國的民富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