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東潤丘成桐科學獎半決賽晉級名單得以公布,全球共有224支隊伍晉級。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地區共有158組隊伍晉級,佔到了總晉級人數的70%。其中,有3組晉級半決賽的隊伍在賽前接受了ViaX鹽趣的指導。
十年角逐歷練,高水準科研盛宴
丘成桐科學獎由中國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於2008年為全球華人中學生設立,其理念為倡導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以團體研究報告的形式參與,激發和提升中學生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
歷經十一年的發展,丘成桐科學獎已經發展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五大科學類學科競賽,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中學生科研賽事。每年參加丘成桐科學獎角逐的學校累計有1200餘所,隊伍共約5800餘支,全面覆蓋了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和北美、新加坡等多個海外地區。
而丘成桐科學獎借鑑了國際「英特爾科學獎」的組織與選拔模式,對參賽選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在提交研究報告之後,在前期要經過至少三輪的論文評審才能進入決賽,而進入決賽後更是需要經過來自國際頂尖高校包括美、英、法等國在內的世界一流教授組成的評審團的評定並進行答辯。
寒窗苦讀固然重要,專業指導才是王道
丘成桐科學獎的評獎過程十分嚴苛,對於國內的中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此,ViaX鹽趣作為一家專業的在線科研教育機構,在自身擁有數千名來自全球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TOP30院校的導師的基礎上,於幾個月前開設了針對於丘獎的輔導課程。
本次課程是ViaX鹽趣首次涉獵丘獎輔導領域,不僅僅為了讓我們的學員通過培訓獲得丘獎,更多的是想要讓我們的學員通過做科研的過程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科和適合自身的方法。
而在今年四月的哈佛中國教育論壇上,ViaX鹽趣CEO曾詩然也與丘成桐先生進行了親切的交流,還獲贈了丘成桐先生自著書數本及親筆題詞:保持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意在希望ViaX能夠激發學生發現數學之美,並能夠幫助學生一直保持對於數學乃至科研本身的樂趣,而這也與ViaX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ViaX鹽趣針對丘獎不同的參賽領域,在自身的導師庫中選擇了最為適合的9位導師分別對ViaX鹽趣的8名學員進行輔導。最終,有3名在ViaX鹽趣做科研的同學成功闖入東潤丘成桐科學獎的半決賽,可喜可賀。
雖然只是半決賽,但不管是對於他們個人,還是對於ViaX鹽趣,都意味著數月以來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此,也希望這3位成功闖入丘成桐科學獎半決賽的學員能在接下來得半決賽中出色發揮,成功闖入決賽。
附:ViaX鹽趣「丘獎輔導」的部分導師名單
WHW,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後,是國家獎學金和谷歌博士生獎研金獲得者,在業內頂尖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學術論文20篇,第一作者11篇,包括CCF A類7篇,CCF B類4篇。他的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特別關注於圖表徵學習的機制、算法、及其在推薦系統、知識圖譜、社交網絡和情感分析等領域的應用。
HZH,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Labor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LYP,南洋理工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Trust Behaviors,Pronoun Use and LossAversion, Risk Aversion Behavior Experiment。
ZZH,牛津大學的博士,研究領域為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AutoML algorithms for network architecture search; usage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financial data。
CBW,倫敦大學學院的博士,研究領域為Data Science, Machine Learning, Digital Marketing, Quantitative Finance, Information Systems。
MM,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領域為Stochastic Process, Stochastic Analysis,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ZFZ,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博士,研究領域為examining and designing policies oriented toward social good at a variety of online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