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9 年 Kickstarter 推出之前,網際網路已經誕生了 20 多年,可沒有哪一家網站像它一樣,為默默無聞的創意者募集資金。
那是 iPhone 3GS 發布的一年,已經在智慧型手機上大獲成功的蘋果公司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老對手諾基亞已經日薄西山。更多充滿創意的產品開始出現,但問題產生:如何驗證自己的創意真的同 iPhone 那樣激動人心?
Kickstarter 嘗試解決了這個問題,當你想到一個好的創意,並有信心讓更多人享受它帶來的快樂時,Kickstarter 會幫你實現目標。你可以在平臺展示你的創意,並發起籌款、設定截止時間。這樣至少能一石二鳥:你的創意將被展示,並為量產這些創意找到資金。
這不是第一個啟動眾籌的網站,但九年時間過去,Kickstarter 幾乎成了眾籌的代名詞,從這裡走出的 Pebble、Oculus、LeapMotion、出門問問等成為了科技領域的明星(儘管各自有著不同道路)。通過眾籌得到啟動資金、根據訂單做小批量生產,之後尋求資本支持並進入更大市場的發展方式具有可能,這一做法也啟發了包括京東眾籌、淘寶眾籌等在內的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是一場實驗,它讓那些不走尋常路的開發者找到機會實現想法,九年時間,網站上的項目覆蓋了全球很多國家(包括中國),涵蓋了包括科技、遊戲、設計、電影、音樂、漫畫甚至食物等各個方面,積累下了全世界 1370 多萬用戶,這一切都讓支持者和創意者形成對於網站平臺的認同。
為了進行一場新的實驗,Kickstarter 如今帶來了九年來第一款新產品:Drip,讓你可以訂閱自己喜歡的創意製造者。
訂閱創意者包含了兩層含義,當你看到自己喜歡的創意作品時,你可以出錢支持他(她)而不只是他的作品,將視角轉向人之後,你和創意者的聯繫被加強,這種支持會在固定時間後為你提供獎勵。同樣的,這些創作者會建立自己的「粉絲圈」,為這一群最早的支持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創意作品。
訂閱創意者的概念並不新鮮,在此之前已經有 Flattr,Patreon 和 Steady 等進行嘗試。其中,2013 年成立的 Patreon 網站就為用戶提供這樣的方式,通過訂閱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他們能最快時間得到這些創作者的影音作品,而其今年的收入據報導將會達到 15 億美元。
對 Kickstarter 來說,2015 年,創始人就表示將不上市或出售公司。因此提升用戶參與度是其下一步的重點,畢竟網站的支持者若只是對產品感興趣,便無法建立起長久聯繫,通過這種方式,Kickstarter 也許能為網站提供一個更合理的盈利形式。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作為 Kickstarter 創始人兼總裁的 Perry Chen 強調公司的運營策略:「這仍然是為了利潤,但要把物質利益和價值觀平衡起來。」
近兩年,智能硬體領域不再像 2009 年時那樣充滿驚喜,驚喜越來越少的 Kickstarter 也面臨發展問題。在 2016 年,平臺的籌款金額甚至低於 2015 年,聯合創始人 Yancey Strickler 宣布辭去 CEO 職務,團隊最初成員也相繼離開。內憂之下,外患不斷,Flattr 和 Patreon 這樣的新對手成功吸引到了年輕人。九年時間積累的優勢面臨危機,對員工來說是一種挫敗感。
再說回新推出的 Drip 服務,它真正的意義在於探索一種「社區」的內核,一個社區當中的名人也許不會有多大名氣,但確實會吸引到一些忠實粉絲,將這種關係通過「訂閱」這樣的形式聯繫起來,保持活力,社區才會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感。
這項服務顯然更適合於藝術創作者,對於音樂家、畫家以及美食家來說,社區的活力可以讓他們在獲得成就感和物質獎勵同時,有機會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能力。
每個月都能得到一幅畫
對那些以改變世界為目標的智能硬體來說,研發智能硬體耗時長而且對於普通人缺少吸引,社區的力量則並不會起到多大作用。而當支持者們交了錢想要得到什麼的時候,實打實的一幅畫,或者一首歌也許都是值得的。但不同項目之間,Drip 的價值並不平衡。
九年來的第一次產品創新,Drip 會讓 Kickstarter 重振雄風嗎?沒人知道,但好消息是,過去九年共有 8 個格萊美音樂獎和 5 個奧斯卡提名在這裡誕生,一個已經有一千多萬全世界支持者的眾籌平臺走到現在,至少社區基礎已經搭好,接下來重要的,是驗證它的可能性。(編輯:雙筒獵槍)
頭圖來自 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