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曼谷爆炸|另一條「生命線」:翻譯志願者兼緊急協調員

2020-12-27 澎湃新聞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醫院,泰國志願者阿生站在病房外。文內圖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在曼谷大爆炸後的救援中,構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一條「生命線」,他們便是翻譯志願者。

在曼谷的醫院收治大量中國傷員時,中文翻譯成為緊急需求。24歲的李晶磊在第一時間組織翻譯了泰語資料,並成立了10個微信群,協調泰國官方、醫院和傷者三方的信息溝通。

與李晶磊一起「奮戰」的志願者中,還有一對來自中國的夫婦,他們爭分奪秒,互相支持;還有一位靦腆的泰國華裔小夥,擠了三次輕軌,坐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醫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通過在曼谷的實地採訪,走近這些可愛的志願者們。

建了10個微信群溝通

8月20日是曼谷大爆炸發生後的第三天,朱拉隆功紀念醫院2樓的急診看護室氣氛趨於平穩。但由於訪客和媒體的不斷增多,看護室外安排了兩名保安看守,除了家屬朋友外一律不讓進。

或許「旦旦」是唯一一位只靠「刷臉」就能進入急診看護室的非傷員關係者。雖然他胸前也別著「Volunteer」(志願者)的標識牌,但他除了做志願者的翻譯工作外,更是一名信息統籌協調者。

「旦旦」就是李晶磊,是一名定居曼谷的昆明人。17日晚上大爆炸發生時,他正在一個公園跑步。當他打開手機時,發現很多網友@他,轉發媒體的報導,急需志願者幫助。他立刻打車準備前往離事發地只有幾十米的警察醫院。

「警察醫院那邊的志願者很快就招滿了,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就調頭去了另一家中國傷者較多的朱拉隆功醫院。」李晶磊在工作的間隙向澎湃新聞回憶道,「到達醫院後正好趕上醫院負責人在通報傷亡情況,一家雲南來的媒體不懂泰語,我就主動擔任翻譯工作。」

8月20日,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醫院,常住泰國的中國志願者旦旦站在急診室二樓病房門口翻著手機和其他志願者聯絡。

李晶磊在曼谷開了一家小規模的翻譯工作室,3位專職和16位兼職的團隊,主要翻譯中文、英文、泰語和越南語。他因為翻譯過7部泰劇,在網上有很多粉絲。

「事發後,我去紅十字會醫院當志願者,發現在那裡有中國人想去獻血,但獻血表格都是泰語看不懂,於是我首先將表格翻譯成了中文。」李晶磊說:「之後我又組織團隊,翻譯了泰國司法部的賠償補償途徑簡易版,並快速發布到網上。」

李晶磊曾經做過一段時間媒體,很清楚信息溝通的重要性。於是他率先建立了微信溝通群,並逐個細化到如今的醫院群、家屬群、警察群、旅遊部群、媒體群等10個群。有針對性地減少了溝通成本。

8月20日,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醫院,常住泰國的中國志願者旦旦(花T恤)幫助來自香港的兩名傷者家屬與院方工作人員溝通,希望能夠將傷者儘快轉回香港接受治療。

「來到朱拉隆功醫院後,因為很多志願者泰語不是很好,可以說『一直被需求』,基本上在協調泰國官方、醫院和傷者這三方的信息溝通。」李晶磊說。

哪裡有人被找到,哪裡有人確認死亡,哪裡出來了新的規定,哪裡下發了新的通知……他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在最近幾天,一直在滾動發布各種與中國傷員有關的信息。

「現在感覺就是好累。」李晶磊告訴澎湃新聞,事發當晚為了整理資料一宿沒睡,之後的兩天也只睡了幾個小時,但他絲毫沒有在意。

「當時也沒想這麼多」

與李晶磊一起在急診看護室「奮戰」的幾名志願者中,還有一對來自中國的夫婦。

37歲的倪徵(化名)是國內一所大學的老師。他本科在國內學了傣泰學,後來又去泰國清邁留學5年,專攻泰語。今年7月初,倪徵和妻子來到曼谷的瑪希隆大學做科研交流,原本預定在8月20日回國,但在17日發生了曼谷大爆炸。

「正好趕上了這個事。」20日下午1點18分,忙碌了一早上的倪徵終於可以出來吃口盒飯。他告訴澎湃新聞,事發後在泰國的一位老師打電話給他,說看到新聞急需會中文的翻譯。「於是我和妻子一起先去了現場附近,後來去了警察醫院,再後來到了這裡(朱拉隆功醫院)。」

「當時就不怕後續爆炸之類的危險?妻子沒有阻止你嗎?」澎湃新聞問道。

「當時也沒想這麼多。她(妻子)也會一點泰語,也想來的。我們算是互相支持吧。」倪徵邊說,邊快速地向嘴裡送飯,看得出來,他在爭取一分一秒的時間。

3分鐘之後,急診看護室裡兩名護士匆匆走出來,示意有突發情況。倪徵趕緊起身,放下吃了一半的盒飯,離開了座位。

志願者倪徵下午兩點多才吃上午飯,臨時需要翻譯,吃了一半的飯蓋上就忙去了。

10多分鐘後,他才回來繼續吃飯。「剛才來了泰國皇室的相關人員,這次是代表泰國紅十字會過來的,我要去翻譯。」

在事發後的三天裡,倪徵已經記不清做過多少類似這樣的翻譯工作。「主要是協助護士翻譯,也要接待來訪的人。記得有一位重傷患者要進手術室,需要全面的消毒換服裝,這涉及到醫學上的詞彙,需要比較專業的翻譯。」倪徵說道。

「至少在這裡還要一個星期吧,準備向國內的領導請假。」吃完飯,他又匆匆跑進了急診看護室。

每天早上6點半擠輕軌來醫院

在朱拉隆功醫院住院部的另一棟樓的入口處,兩張長桌構成了問詢接待處。21歲的阿生坐在兩張長桌後面的一排椅子上,靜靜地等待。

阿生是出生在泰國的華裔,中文名字叫胡應華。他的家鄉在泰國北部清萊府的美斯樂村,是泰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旅遊地。阿生只讀到了小學六年級,17歲便出來打工。

「N多地方我都去,有什麼做什麼。摘水果,種茶葉,裝修餐廳的天花板……」靦腆的阿生慢慢向澎湃新聞打開話匣子:「我每年都會來曼谷打工,然後過年回去。今年5月份來曼谷,在這裡讀導遊。」

泰國志願者阿生。

曼谷大爆炸發生後的第二天,阿生主動向老師請纓:「我也會一點中文,我想去做志願者,幫助那些受傷的人。」他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的家鄉也有不少中國人,「大家總歸是一家人,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阿生住在曼谷的郊區邦坑(Bangkae),事實上,每天過來朱拉隆功醫院並不方便,而且費用都是自己承擔。「早上6點半就出發,坐曼谷的輕軌,需要1個半小時才到醫院。早高峰的輕軌實在太擁擠,我擠了三次才終於擠進去。」

2015年8月20日,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醫院,泰國志願者阿生在和同事交流。

阿生不像李晶磊那樣活躍,只是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等候差遣,偶爾有中國訪客前來詢問,他就上前翻譯或者帶路。

「早班是8點到下午2點,之後有朋友會來換班。」阿生表示,在結束志願者工作之後,他還要趕去下午的導遊學習。「雖然這樣一天比較累,但也很充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曼谷爆炸:翻譯志願者傳遞正能量
    視頻:關注曼谷爆炸案:泰國總理——將確保在泰外國人安全來源:央視新聞泰國曼谷市中心四面佛神廟附近17日晚發生爆炸,由於死傷者中包括不少中國人,救治中國傷員的當地醫院事發後急需中文翻譯。這一消息在泰國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傳開後,許多懂中文的泰國人、懂泰文或英文的華人自發趕到醫院,幫助傷者。
  • 曼谷民眾積極為爆炸案受害者獻血或擔當中文翻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聶魯彬】泰國首都曼谷市中心著名景點四面佛發生爆炸,目前已造成20人遇難,逾百人受傷。據英國《衛報》8月17日報導,事發後,泰國安全部隊、炸彈人員和警方迅速展開緊急處置,急救人員已被第一時間送至醫院。泰國政府隨後發布聲明稱,希望民眾保持冷靜,不要傳謠。
  • 泰國曼谷爆炸已致中國遊客3人遇難15人受傷 醫院急需中文翻譯
    據外媒報導,泰國曼谷市中心著名旅遊景點四面佛附近爆炸造成的遇難人數已由稍早時的19人上升至22人,中國駐泰大使館發布消息稱,遇難者中包括3名中國公民。 據報導,本次爆炸的是3公斤TNT炸藥,爆炸威力非常大,百米外的玻璃窗都被震碎。
  • 泰國曼谷市中心爆炸 中國公民遇難人數升至6人
    泰國國家旅遊局的活動仍如期舉行,如「8月17-30日曼谷舉辦的「泰國絲綢之路」展,11月水燈節慶祝活動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說,中方對爆炸事件表示強烈譴責,要求泰方儘快查明事件原因,全力做好傷員救治和遇難人員善後,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在泰中方人員和機構安全。就在17日晚曼谷叻差巴頌路口發生爆炸後,昨日下午,曼谷鄭王橋再次發生爆炸,未造成人員傷亡。
  • 曼谷爆炸怎麼回事 爆炸發生時間是早上7點左右
    曼谷爆炸怎麼回事 爆炸發生時間是早上7點左右時間:2019-08-02 16:42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曼谷爆炸怎麼回事爆炸發生時間是早上7點左右 據泰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1日深夜,位於曼谷的泰國皇家警察總部門前被放置了一枚假炸彈,但在8月2日早上,有4枚炸彈在曼谷不同地區爆炸
  • 泰國曼谷三軍總醫院發生爆炸 24人受傷
    今天(22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位於曼谷市中心的泰國三軍總醫院(Phramongkutklao Hospital )一樓發生爆炸,造成24人受傷,其中3人傷情較重。目前人群已疏散,現場已封閉。警方和拆彈專家趕赴現場調查。
  • 曼谷清邁的注意啦!禁酒令來了!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泰國頭條新聞援引泰媒報導 曼谷市政府發言人蓬薩貢在4月9日新冠疫情管理中心發布會上表示,曼谷市即將出臺政策禁止所有持許可證的店鋪售酒,規定於
  • 新加坡華人親歷曼谷爆炸:猶如與死神擦肩而過(圖)
    當地時間2015年8月18日,泰國曼谷,民眾悼念曼谷爆炸遇難者。視頻:監拍曼谷市中心爆炸:火光沖天 人群四散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泰國曼谷爆炸案發生時與家人在離四面佛壇150米處的新加坡華裔白麗雲表示,當時身後傳來巨響,過後現場一片混亂。她與家人已經返新加坡。
  • 【擴散】志願者投放愛心救生圈為生命護航!非緊急情況別取用!
    【擴散】志願者投放愛心救生圈為生命護航!非緊急情況別取用!,7月6號上午,縣文峰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在安義潦河兩岸周邊投放了100個救生圈和救生工具。
  • 直擊曼谷世界大學生運會 泰國人的「小題大做」
    雖然曼谷的「全城大塞車」依然讓人煩心,雖然賽事的組織仍然有瑕疵,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曼谷的高度評價。泰國人的「小題大做」收到了奇效,甚至連聲勢浩大的大運會賽事也被「軟化」為「鏡中花月」,顯得分外動人美麗。  「LOST AND FOUND」(掛失認領處)——曼谷大運會將一條大大的橫幅掛在田徑場外最顯眼的地方。
  • 泰國曼谷多地發生多起爆炸 中使館籲加強安全防範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8月2日,泰國首都曼谷BTS Chong Nonsi站、Chaengwattana政務中心等地發生多起爆炸,造成至少2人受傷。此外,在其他地點還發現可疑爆炸物。泰國總理巴育已下令加強安全警戒,泰警方已抓捕2名嫌疑人並展開調查。
  • 2019泰國國際志願者招募啟程(小學支教、大象義工)+曼谷自由行
    )主題:海外義工、泰國支教、大象志願者、曼谷自由行地點:曼谷以西靜謐的瀑布北碧府(Kanchanaburi)、曼谷本文90%配圖皆為2016&2017年實拍2017浙江瑞安中學國際部義工旅行由逆旅承辦
  • 曼谷幾處人文景觀,有另一種美
    泰國首都曼谷幾乎是國人必去的打卡地,有幾處人文景觀,有著另一種美感,這幾個地方分別是:臥佛寺、鄭王廟、大皇宮、美功鐵路市場、丹嫩沙多水上市場。緊鄰著湄南河的泰國大皇宮有28座古建築,是曼谷市中心內一組大規模的古建築群。這裡有各種名貴的古樹,和各種名貴的熱帶植物,大皇宮有著佛塔式的尖頂,直入雲霄,此外大皇宮內還有西式建築,與佛塔式建築互相映襯,形成風格多樣的建築群。曼谷唐人街非常繁華,是東南亞最繁華的唐人街。
  • 濱州市翻譯志願者招募公告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6日訊 為進一步提高濱州市對外開放水平,決定在全市範圍內招募英語、日語、韓語、俄語、義大利語等翻譯人才
  • 泰國警方:曼谷爆炸嫌犯講非英文外語 像穆斯林
    泰國警方公布曼谷爆炸案主要嫌犯草圖 中國日報網8月20日電(信蓮)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泰國警方8月19日表示,曼谷四面佛神壇爆炸案主嫌被人聽到講非英語的外國語言。記者詢問泰國國家警察發言人普拉育(Prawut Thavornsiri),17日四面佛神壇發生爆炸前在神壇留下背包的男子,是否操任何外國語言,他回答,「他講外國話,但不是英語」。普拉育並未說明警方是如何得知這名主嫌講那種語言。不過警方稍早說,他們曾約談過四面佛神壇附近2名摩託計程車司機,其中之一曾搭載過這名主嫌。
  • 人物專訪|合成師兼協調員小姐姐不一樣的經歷
    先來看一段工作室的視效作品集:今天我們採訪了Artifex Studio的協調員Kimberley,她與我們講述了從合成師到協調員的職業生涯,她在溫哥華工作室裡的日常工作,以及使她對視效行業未來的期待。
  • 師大翻譯志願者|在疫情中,架起溝通的橋梁
    為了協助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海關人員工作,我校緊急召集外語學院20名朝鮮語、10名法語專業師生,與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的志願者們組成了翻譯突擊隊。從大二到大四,從研究生到老師,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廊橋外擺放著9組桌椅,藍色的桌布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摞信息填寫單。
  • 泰國再發槍擊案 外媒稱爆炸和槍聲成曼谷新常態
    原標題:泰國再發槍擊案 外媒稱爆炸和槍聲成曼谷新常態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路透社中文網26日報導,不明槍手26日開火令泰國首都曼谷的部分地區緊張,泰國反政府抗議者在曼谷紮營已長達數周,規模不大但時而發生的爆炸和槍聲迅速成為了該市的新常態。   據報導,曼谷中心商業區的槍擊並未導致人員受傷。
  • 北京:醫務志願者已成志願者群體的「另一道風景」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嶽瑞芳、符靜)當奧運志願者的風採還印刻在人們腦海中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務社會工作部志願者的隊伍已從最初的100多人擴充到275人,累計參與服務的志願者有534人次,在短短100天的時間內,已開展門診大廳志願服務和透析病人陪伴服務等651個小時,成為志願者群體的
  • 天津爆炸受傷嬰兒剛滿月 志願者一路闖紅燈送醫獲救
    坐在任先生汽車後排的父子倆滿身是血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 唐述權)記者在天津採訪期間看到志願者在爆炸事故發生後非常踴躍參與救助,得知事故當晚一位剛滿月嬰兒獲救的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廣泛流傳  萬科海港城小區是離事故爆炸點最近的小區,約六七百米,也受破壞最嚴重。小區一對父子均被碎玻璃等物品扎傷,流血直流。泰達醫院是最近的醫院,傷亡人員被大量送到這裡,父子倆趕到後發現人滿為患,無法及時就診,於是攔車去其他醫院。  家住泰達醫院附近的任先生和愛人此時正開車接朋友路過,住萬通新城國際小區的朋友家裡嚴重受損,準備暫住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