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專注力差、情緒不好?很可能跟這個有關

2020-08-26 羊寶媽媽


有一個科學實驗,老鼠33天不睡覺,就會死於免疫系統的敗壞。可見,長期缺乏睡眠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專注力差、情緒不穩定、學習不好、不自信······其實,很大程度上,跟睡眠有關。

睡眠是身體的休息,當身體休息時,大腦卻在工作,在補充白天消耗掉的神經傳導物質,和記憶、動機、情緒有關的血清素,跟注意力有關的腎上腺素,以及和孩子成長有關的生物激素。所以,當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給機體進行創造和修復。


01良好睡眠的作用

梁冬說:睡得好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可見睡眠不僅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層面,還影響著一個人的心理層面。

1、精力充沛、情緒穩定

一個睡得好,睡得足的孩子,他的精力充沛。從早上到晚上睡覺之前,都能非常有力量的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緊緊的跟隨老師或者父母的活動。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情緒穩定,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而睡不好的孩子,遇到大小事他都會發脾氣。

2、玩耍能力強

睡不好,身體沒有力量,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那麼我們可以參照自己,成年人如果是沒有睡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孩子也是一樣的,沒有興趣去玩,也就沒有玩耍的能力。別人在玩的很開心,他就在旁迷迷糊糊,腦袋昏昏沉沉的。


3、有利於社交,在社交中處於主動地位

黃帝內經中說到肝主謀略,睡得好有勇氣、膽略。那休息的好肝這個肝臟的這個功能就恢復的好,但是主謀略的吃的好的人,有的孩孩子他是有勇氣的,我們看到很多的小孩子被欺負啊,被打這是因為就是他的肝這個謀略勇氣是不夠的。

如果一個人狀態不好,睡不好的時候,就容易特別膽小,一遇到有一點挑戰或有困難的事情,就不敢嘗試。

4、專注力和記憶力好

睡眠有助於記憶的存儲、整合、和重組功能,能增補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幫助學習,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現在的孩子有很多的興趣班,學來的知識之所以能被記住,是因為睡眠後的記憶重組。

所以,想要學習好,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一定要睡飽睡早。

5、跟隨性強、合作能力好

經常聽到父母會說襲擊的孩子有起床氣,不願起來,而且,大哭大鬧要耍賴耍。為什麼一個孩子他起床是不願意起床的,其實所謂的起床氣,是一種亞健康、身心不和諧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前一天晚上是睡得飽、睡得足的,精神很好,就很愉快,就會很利索地起床,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叫醒他。


6、免疫力好。

睡眠的時候可以分泌抑制腫瘤生長的因子和肝糖,不但能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且肝糖能為第二天的活動提供物質基礎,所以睡眠就是在幫助活動了一天的身體補充能量。

一切的品質都是有物質基礎,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睡眠尤其重要。那麼睡眠不足,又會有哪些後果呢?


二、睡眠不足的惡果

通常,晚上78點的時候,成人會睡意朦朧,但就是不願去睡。熬過最困的時間,就越來越精神。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的。所以,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到十一二點了,還非常興奮,很多父母以為這個孩子精神很好。其實這是一種不好的亢奮狀態。

缺少睡眠的惡果,不會像一個人缺少食物或水那樣立即顯現,但睡眠不是,會以其他方式顯現出來,比如學習能力差、多動、過敏等。

成人長期缺少睡眠尚且會禿頭、長斑、皮膚變差、亞健康、過勞死等,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更嚴重。

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會影響身心健康。

1、情緒波動較大、易怒,一點點小事,就會大哭大鬧,

2、沒有力量、不自信。沒有睡飽睡足的孩子,身體是軟綿綿的,不夠有力量的。

3、安全感較差、膽小、過度依賴成人。

4、意志力薄弱:很難開始一件事情,也很難將開始的事情堅持到底。

5、動作緩慢、各種磨蹭。起床磨蹭、上學磨蹭、做作業磨蹭等。

6、專注力差,嚴重的表現為多動甚至抽動,但這需要到孩子小學階段才會被發現。

7、記憶和邏輯分析能力較差,學習較困難。

8、社交處於被動地位,在跟他人社交過程中,經常被人欺負等。

9、入睡困難,可能常常要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睡著。

10、起床困難,起床脾氣很大。

11、適應能力差、不靈活,這要到孩子大一點才會表現出來。

12、身高體重可能不太理想,比同齡人瘦小。

13、體弱多病,表現為過敏等。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是不是有些孩子天生就是睡得比別人少。當然,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以上問題,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很可能從睡眠上找到原因。


三、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睡眠習慣

著名兒科醫生鮑秀蘭說: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夜裡9點到11點,和早上5點到7點。

睡眠狀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可以達到非睡眠時間的三倍,前提是深度睡眠狀態。因為從睡著到進入深睡眠有一個過程,所以要儘可能早睡。那麼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睡眠習慣呢?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做。

1、白天的活動

一個人從白天開始的所有活動,都是為晚上一個良好的睡眠做準備的。

所以,在給孩子白天活動的設計上,要有節奏和規律。有呼出的活動,也有吸入的活動,呼出的活動就是孩子自己自發的活動,吸入的活動是老師或者是父母安排的活動。

尤其是7歲以前的孩子,一定要有自由玩耍運動的時間。但是不能早上一起床就在外面玩耍,到天黑了才回家。還是要有在家裡的時間,因為孩子需要感受家的溫暖。

到時間睡覺,不是累了困了才睡覺,規律很重要,重複也很重要。

2、睡前的活動

在睡前不要有太劇烈的運動,太刺激的活動。

現在很多父母可能會在晚餐後,帶孩子上兒童樂園或者逛街逛超市,但是這些聲光都會刺激年幼的孩子,讓他們可能本來已經昏昏欲睡,身體狀態又被激活了,導致回到家以後難以入睡。

所以在晚餐後,儘量以簡單、不太劇烈、不刺激的活動為主,比如讀繪本,做手工等等。儘量不要刺激孩子興奮起來,睡前活動越簡單越好,吃完飯以後不要再離開家逛街逛商場,一切為睡前做準備。

3、飲食安排

父母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天然,當季當地的飲食,少一些含很多添加劑的食物。睡前的飲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宜大魚大肉。

因為現在時代不同了,很多家庭都是早上各奔東西,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只有下班回到家才是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也是一家人坐在一起整整齊齊吃飯的時間。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覺得一天沒見到了,也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吃得怎麼樣。所以,就想在晚餐時候給孩子吃得好一點,就大魚大肉。但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入睡的。古語有云: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晚餐越簡單越好,不要吃太多東西,也不要不吃東西。


4、環境布置

家裡環境的布置,最好以整潔舒適為宜。

在睡前,家裡的燈不要太亮。現在有白色的LED燈,這種光會讓人有一種冷冷的感覺,不夠溫暖。

在我們小時候用的黃色燈光,讓人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而且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點這種黃色的燈光,容易讓人放鬆,能夠促進睡意。

莎士比亞把睡眠比作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證明有良好睡眠才能有健康人生。孩子投奔父母而來,良好的睡眠不會自動養成,需要父母的引導。因此,從小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就是在給孩子幸福健康的人生打基礎。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注力差,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專家:跟孩子發育有關
    每天幾乎24小時都在陪伴孩子,期間發現了很多問題,讓我非常焦慮。其實前段時間過得還不錯,每天都會模擬幼兒園的生活,早晨7點起床,中午12點午睡,晚上9點拱進被窩準備睡覺。每天吃飽喝足以後,都會陪孩子玩玩具,看電視,讀繪本,講故事,做美食,定時做幾個老師布置的小任務,感覺特別充實。可能是在家憋得太久,也可能是玩具玩膩了,孩子的情緒變得非常糟糕。
  • 孩子的專注力差,影響學習,大都是家長的「鍋」
    這時候家長就開始反思,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差,是先天的,還是哪裡出了問題,更想知道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什麼是專注力?顧名思義,從字面來看,就是專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專注力是一種基礎技能,具有通用性。通俗來講就是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專注力不夠,就會影響另外一件事。專注力是很多技能的基礎在網絡發達的現在,手機、視頻、電視,遊戲、聊天軟體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 孩子專注力差?可能與這3個因素有關,父母不要再忽視了
    最近有一位寶媽跟我吐槽說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小學2年級了,老師總跟她反應說她家孩子上課從不專心聽講,總是一會和旁邊同學聊天,一會自己銅鼓一會,一會聽課,上課如此不專心,若是不能夠及時糾正,那麼孩子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
  • 專注力差做事效率低,孩子專注力差的3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對於孩子來說,專注力不僅僅關係到做事情的結果,也和個人的態度、對時間的規劃等等有關係,專注力差的孩子做事效率往往比較低。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意味著專注力差,做事效率低,願你家娃沒有1.態度懶散一般來說,孩子做事情態度懶懶散也是專注力差的一種表現。
  • 「可怕的兩歲」:孩子專注力差是普遍情況,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孩子專注力差是普遍情況沒耐心、坐不住,也有的家長更擔心孩子在學習中的表現,因為老師有反映孩子在學校上課容易開小差,和周圍同學講話,自己不學還影響其他人學習,這樣不好,其他家長也會有意見,要求換位置等。也有家長抱怨,自家孩子其實挺機靈的,但就是好奇心太重,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手上的事就不做了,對周圍的環境特別敏感和好奇。為了不讓孩子分心,家裡人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都要分外小心,這可真是太累了。
  • 孩子專注力差,家長巧用這幾個方法,對孩子很有幫助
    當一個孩子有良好的專注力時,他才能專心而持久地做好每一件事。美國心理學家也曾做過這樣一個長期追蹤:在50個智力水平相同的孩子中,專注力集中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成為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而專注力差的孩子,多年後卻生活、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運是上帝的安排來安慰自己。因此,不管做任何事情,專注都是成功的基礎。
  • 孩子專注力差,學再多也沒用,這幾個方法教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都很苦惱,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麼孩子辛苦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呢?在我看來,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時不夠專注。一會兒走神、一會溜號,雖然看起來一直在學習,但是真正學到腦子的東西卻少之又少。因此如果孩子的,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差,學再多都沒有用。一、專注力差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前一段時間,老師跟我反應說孩子的專注力很差,我跟他說話就像是沒聽見一樣,東瞅瞅西望望,上課時也經常溜號,再這樣下去孩子就廢了,聽到老師的敘述,我也很著急但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家長想讓孩子養成專心的好習慣,首先自己就要做好榜樣,這樣孩子才會跟你去學習。
  • 孩子專注力差,多半與家長這3種行為有關,看你有沒有做過
    這就要追溯到家庭生活習慣,很多家長不以為常的行為習慣,很可能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原因。因為3-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專注其實也是行為習慣的一種,在3-6歲階段,家長這4種行為,就可能養成孩子不專注的習慣,看你有沒有做過,早發現早糾正。
  • 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專注力差對孩子有哪些危害1)天才和平庸之間,只差一個專注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98%的孩子智商相同,只有1%的孩子有天才智商,只有1%的孩子有智力低下,那麼為什麼在100個孩子中,差別有多大呢?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續學習和做事。
  • 8種方法,專治孩子專注力差
    太餓太飽都無法讓一個人注意力集中,餓了就會情緒很糟糕,太飽就會注意力渙散,可以讓孩子多喝牛奶,多吃蔬菜,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這些活動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看書是培養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你還在抱怨孩子專注力差,給孩子買他感興趣的圖書,並且帶著他一起看,調動他的大腦去投入到書本當中。
  • 孩子專注力差,並且聽不得家長的教導,怎麼辦?
    問:孩子專注力差,我們只要一糾正他的問題就覺得我們煩,不知道該怎麼辦。答:家長,您好!來信收悉。在你的描述之中,能夠感受到你對孩子滿滿的關愛,也能感受到你們愛孩子的焦急之心。你的孩子不要家長管,不聽話,不願意讓家長糾正分析問題,說明你的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主見,可能想自已分析解決問題,這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正常的心理特徵。
  • 孩子做事老走神,可能是專注力差惹的禍,學會三個方法輕鬆應對
    若是能夠集中精力,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很優秀,因為專注力可以督促他們做好任何事情,包括讓孩子頭疼的學習及作業。當然,專注力不太好的話,自然跟成功是不沾邊的,因為在做事時他的心思已經飄走了。不管是玩具還是學習,只要孩子長時間熱衷於這件事,這個過程都是需要堅持的。自然孩子的恆心以及毅力都得到了很大鍛鍊,那些散漫的壞習慣,也會在堅持中逐漸的被消磨掉。
  • 孩子做事3分鐘熱度,專注力差怎麼辦
    相信有不少爸爸媽媽都會有類似的體會,家裡一堆玩具,但是孩子總是這個看看、那個晃晃,的確做到了「雨露均沾」,但是每一個都是「3分鐘熱度」。這是為什麼,家長又該怎樣引導孩子呢?一起跟著Mymo來看看。如果孩子的專注力時長達不到相應年齡的水平,家長應該先分析一下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然後做相應的調整。身體狀態影響身體是否舒適、睡眠是否充足、孩子是否飢餓,都會影響他們在一件事情上維持注意力的時間。如果家長能夠確定孩子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生理原因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帶孩子及時就醫、調整作息或者改善膳食營養等。
  • 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是多動症嗎?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橙子,快4歲的男孩,坐下來寫字母數字五分鐘就叫累,握筆姿勢跟2歲孩子差不多,聽人命令也不是很好(可能跟英文不是母語有關),這個正常嗎?坐標英國,這邊上學早,感覺跟其他孩子對比發育有點緩慢,主要是坐不下來學習,很怕上小學後因為坐不下來被老師定義為特殊教育學生(多動症),不過很愛聽我們讀書和看動物世界,聽完就記住了,橙子能不能出一期講講這個撫慰老母親焦慮的心首先,多動症這件事,5歲之前是很難確診的,之前我也寫過關於多動症的文章《我家寶寶從來都坐不住,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 不要再給孩子貼標籤:專注力差、不認真,孩子就是被這樣毀掉的
    似乎每一個孩子天生專注力,都是差且屢教不改,家長們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著實廢了一番功夫。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寶寶的專注力真的差嗎?在各種育兒論壇上,可以看見很多關於「孩子專注力差應該怎麼辦」的問題,網友媽媽們也是各執一詞。
  • 有個三分鐘熱度孩子,學習專注力差,或許是娃的「氣質」在作怪
    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就是專注力差。其實孩子專注力時間的長短是取決於他的發育年齡。不同年齡的孩子,持續專注力會有所不同。對新情況的迴避,適應能力差,情緒消極,反應強烈。這樣的孩子屬於"高需求"孩子,可能會讓父母覺得照顧他很頭疼,上文中小愛的女兒就屬於"困難氣質"。遲緩氣質遲緩氣質孩子的特點是:適應能力差、有消極情緒的傾向、活動水平低、反應強度低。在沒有壓力的情形下,對外界新奇刺激會慢慢感興趣,慢慢活躍起來。
  • 孩子活潑好動是專注力差?家長的這些認知錯誤,要加以改正
    其實要了解孩子的專注力發展規律,適當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當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探索時,也是訓練專注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家長如果不仔細發現,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很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有研究數據顯示,38%左右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專注力差。
  • 孩子專注力差?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專注力這個詞並不陌生,之前在看一些育兒書的時候有看書中提到過。我們家寶寶現在3歲,下半年上幼兒園,目前是在家瘋玩的狀態。因為還沒有開始進入學習的狀態,平時在家一起搭積木、讀繪本,她都能安靜的一起合作,我倒沒有特別關注過她的專注力這個問題,更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她去參加類似「專注力訓練」這類的班級,至少現在這個階段是沒有考慮過的。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專注力差,家長常做這4件事,會影響其專注力
    同事小周的女兒剛上小學沒多久,可最近她卻時常抱怨孩子學習成績差。在這幾次考試中,小周發現女兒的學習成績有下滑現象,於是就去跟孩子的班主任詢問孩子的情況。班主任告訴她,孩子平時上課經常走神開小差,平時專注力很差,因此才導致的成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