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任正非其實並不如其他企業家出名,更不如他一手創辦的企業華為出名。長期以來,他不接受採訪,不參加社會活動,也不會當眾演講。
中國企業家總有些小團體,這會那會,什麼「泰山會」,什麼「長江會」,什麼「湖畔大學」,商人之間也會拜碼頭、稱兄弟、認同門,聯想的柳傳志還被眾多企業家尊為中國商業教父。
只有任正非和這些毫無關係,他手握中國最大的民營科技企業,世界前一百強企業,世界第一的通信設備商,世界第三的手機製造商,但從未被任何人稱為「商業教父」。
行業之外,大家對他的了解並不多。要不是美國打貿易戰,華為5G被抵制,女兒在加拿大被扣留,大家都不會注意到這個70多歲的老人。
今年1月17日,他罕見地接受了央視的採訪。
鏡頭前的任正非顯得有點「憨厚」,甚至是「靦腆」。
當記者問到西方各國對華為的「抵制」,任正非笑著說情況並不像你們想像的那麼嚴重,華為並沒有那麼「艱難」,我們有些東西,歐美國家非買不可!
任正非:你做得好了,不會沒人買的,你不要擔憂。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不買是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比賽是和平競爭,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們)還有什麼辦法。
聽到這裡,我不由感慨,這種話,只有從他嘴裡說出來,才讓人信服。
想像一下,如果是王健林說:「我們的東西,歐美國家非買不可」,我相信沒有人會理會;如果是柳傳志說:「聯想擁有最好的技術,不買是他們傻!」,我估計你們會笑。
而當任正非說:「全世界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只有華為能做到,不買是他們虧了。」真的,這時候你不服不行。
因為他真的有這個底氣,英國人早就說過:「華為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5G供應商,其餘都和它有著不小的差距。」
昨天上午,華為剛剛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晶片——天罡晶片。華為天罡晶片是業內首款5G基站核心晶片,擁有超高集成度和超強運算能力,較以往晶片性能增強約2.5倍。單晶片可控制業內最高64路通道,支持200M運營商頻譜帶寬。
1月24日當天,華為還面向全球正式發布5G多模終端晶片——巴龍5000(Balong5000),和基於該晶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這款終端在5G網絡下可以實現3秒下載1GB的高清視頻,即使是8K視頻也可以做到秒開不卡頓。
而就在前一天,「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總結暨2019年應用大賽啟動會」在北京召開。華為測試場景最全面,各項測試成果遙遙領先,其中100MHz帶寬下64T64R Sub 6GHz單小區下行峰值超過14.5Gbps,刷新業界記錄。
截至目前,華為已經獲得了30個5G合同,累計發貨2.5萬個5G基站。華為早在2009年就開展了5G研發,是行業目前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目前華為投入5G研發的專家工程師有5700多位,其中逾500位5G專家,並在全球範圍建立了11個5G研創中心。在5G核心網領域,華為也佔據著壓倒性的技術優勢。
所以,這就是任正非那句「不買是他們傻」的底氣所在。
除了5G通信設備之外,華為的手機業務也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整個2018年,華為打出了多款世界頂尖的手機產品,並且在兩個季度出貨量都超過了蘋果,一度世界第二。不但如此,在2018年,華為還是唯一一家正增長的手機廠商。
所以,無論是通信業務,還是手機業務,華為都已經是一個可以和世界爭雄的企業,一個可以服務於全世界用戶和消費者的企業。
看一個人厲不厲害,不是看他人怎麼吹捧,而是看對手是如何害怕!從美國抵制華為,到「五眼聯盟」這種國際情報組織重出江湖,專門針對華為,再到地球上最強的超級大國,使出綁架的卑劣手段,以他的女兒為要挾,去阻止華為5G的全球布局——你就可以看出,任正非和華為的分量。
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這麼一個讓西方國家在通信技術層面優勢蕩然無存的人物,居然低調到自己申請不要參與「改革先鋒」的評選,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00位「改革先鋒」獲得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表彰,這裡面有馬雲、馬化騰、有柳傳志,卻沒有任正非。
任正非:我想集中精力搞搞華為。我覺得我的精力要放到自己內部的方面上,如果參加社會活動就要消耗精力。叫我開會,坐板凳上,坐兩個小時我坐不住,我溜號,(又)不光彩。
你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簡簡單單、樸實低調的老爺子,一個腳踏實地、不慕虛名的實幹家。
A:「華為已經夠複雜了,我要把精力放在內部方面」。B:「中國的問題,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複雜,我要先研究透中國的問題」。
這穿越歷史時空的兩個人說的話,是不是很像?
作為華為的掌門人,他創造了一個年營收千億美元的巨無霸,自己卻從未躋身中國的富豪排行榜,他的個人財富,不如馬雲,不如馬化騰,不如許家印,不如王健林,不如劉強東,不如雷軍.......
不但如此,他還把自己的股權,從80%,一路稀釋到了1.14%,別人辦企業,是個人從公司裡面撈錢,走上福布斯排行榜,而他是公司越做越大,做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準,自己卻沒有因此富可敵國。你能想像,一個世界100強的老總,居然不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嗎?
任正非不像個商人,倒像個哲學家,他身上有一種氣質,這種氣質是歷史上最頂尖的中國人共有的一種氣質——實事求是、不斷學習、自信樂觀、一切從實際出發。
注意,哲學家不是玄學家,哲學家有著宏大的世界觀和鋒利的方法論,他們知道如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中國大部分的企業家都玄學家,明明只是浪潮中的泡沫,變革時代的饕餮,卻喜歡談玄論道,把自己吹成聖哲教主,貪天之功令人發笑。
任正非是商人中的異類,異類中的異類。
任正非這種人的氣質很獨特,看起來獨裁,其實是真民主,他的決斷不一定正確,可以被駁回,被否決;看起來自私,其實是真無私,華為不上市,不讓原始股們增殖致富,卻給每一位普通員工股權分紅;他的企業說起來是私營企業,本質上卻像是個集體經濟體。
任正非:大家都看到,資本至上的公司成功的故事非常少,資本是比較貪婪的,如果它有利益就趕快拿走,就失去對理想的追求。我們從幾百人開始就對準一個「城牆口」衝鋒,幾千人、幾萬人、十幾萬人還是對準同一個「城牆口」衝鋒。對著這個「城牆口」,我們每年研發經費的投入已經達到150-200億美元,未來五年總研發經費會超過1000億美元。資本公司是看好一個漂亮的財務報表,我們看好的是未來的產業結構,因此我們的決策體系是不一樣的,我們很簡單的,為人類進入信息社會而奮鬥。.......持股員工代表大會就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公司所有權的歸屬是96768名持股員工。這些人要麼是華為在職員工,要麼是曾經在華為工作多年後的退休員工,沒有一個非華為員工持有一美分股票,沒有一個外部機構持有一美分股票,政府任何部門沒有一美分股票。公司專門有一個保存股權數據的庫房,歡迎記者們去參觀、抽查。
這種人看起來無情,其實卻是真有情有義,他的企業辭退「平庸」的老員工,但卻給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更多的機會;他是個「冷酷」的資本家,待員工「苛刻」,但自己只拿著百分之一點幾的股份,坐擁世界第一大通信設備公司,世界前三的手機公司,富豪榜上卻從沒有他的名字。
這種人喜歡做事情,調查研究,解決問題,討厭空談義理、文過飾非。他有著明確的方法論——首先把自己的根據地基本盤立起來,找對手最空虛最忽略的領域去發展攻關,不和對手做無謂的正面對抗,而是在發展中尋找戰機,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華為正是如此,從外包交換機做起,做到通信世界第一,手機世界前三,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這種人永遠知道自己的職責和本分,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無論怎麼風起雲湧,城頭變幻大王旗,他們總是能夠守住「主航道」,把優勢夯實,不浪費一絲一毫的資源和精力。在房地產風起雲湧的十幾年間,以他的眼光,明知道可以簡單賺錢,但卻從未涉足一絲一毫。
這種人用人不疑,哪怕這個人才飽受爭議,哪怕和自己的某些觀念有衝突,只要是個人傑,他一定會堅定不移地用下去。因為他知道,他們本質上是一種人,世界觀不同,但方法論一致,最後有可能殊途同歸。
這種人一生也許會過得很辛苦,錯過了很多明明可以很簡單很愜意的成功機會,但他們寧可走得慢一點,也要守住自己的基本盤和主航道,把核心的命脈抓在自己手裡。他們看起來保守,其實卻很激進,因為他們幹著99%的人不願意幹的苦差事,還不夠激進嗎?
女兒被扣留,華為被針對,一個超級大國帶著小弟盟友們一起與他為敵。然而他依然能夠坦然面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甚至能夠在訪談中流露出自信和「霸氣」……他並沒有特別擔心,還經常會和孟晚舟在電話裡說說笑笑。他說:「感謝黨和國家對一個中國公民權利的保護,相信這件事會通過法律解決。」作為一個父親,他認為兒女最重要是翅膀要硬,要靠自己去自由飛翔。
他從不妄自尊大,他認為華為和真正的強者相比還差的很遠,還得繼續學習!他也不願意他人把自己當做偶像,對比訪談和演講,他更喜歡寫文章,他覺得文字更有穿透力。
他對年輕一代寄予厚望,認為教育就是國防,要讓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要讓國外的人才來中國「下蛋」……
任正非:「現在有大量的人才從國外海外回歸,這對我們國家是一次機會,因為這個世界有兩次人才轉移高峰,第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300萬猶太人從蘇聯轉移到以色列,崛起了一個高點,現在美國正在排外,它的科研就受限了,第二個,我們有大量的留學生在國外不能公平就業的話,他可能要回國,這個時候,我們國家敞開懷抱,擁抱這些人,讓他們到中國來,多掙錢,讓他們來為國家多發光」「其實我們有的時候跟外國人說,你把這個高科技賣給我們吧,把這個東西賣給我們吧,當這個東西買回來以後,我們把這個蛋一打開,發現這個蛋是中國蛋,咱們中國雞跑到美國生了個中國蛋,然後賣給我們中國蛋,我們交了關稅,我們還要高價買回來,為什麼不能自己的雞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呢,第為什麼不能讓外國的科學家到中國來生蛋呢」「我們一個小夥子到瑞典兩年,領導了一批科學家,在半導體上突破,這是人類社會重大突破。」「過去那種產學研分工模式不適應現代社會,我們不可能等科學家們按照程序做完,所以我們自己培養了大量的科學家。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構建這麼一個研發系統,可以讓我們快速趕上時代的進步,搶佔更重要的制高點。」!
最後,他也是一個凡人,華為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企業,它在網際網路上的口碑也是毀譽參半,從國內到國外,無數人盯著華為,雪中送炭鼎力相助者少,落井下石造謠中傷者多。他不願意被架在火上烤,他也不願意他的企業被神話,須知「陽春白雪,和著蓋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那些傳說中的「神」,很容易要粉身碎骨的。
但無論如何,他這一生都是令人佩服的。中國需要這種做實事的企業家,需要做實事的企業,需要更多的華為,需要更多的任正非。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爺子都能如此自信、樂觀、堅毅、理智……我們這些人又有什麼資格去做自憐自艾的小布爾喬亞呢?
如果大家都努力去學,努力去做,抱著「功成不必在我」的態度和決心,何愁自我價值不能實現?何愁民族不能復興?何愁不能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