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的菜市場|原來你看不起的賣菜的都是百萬富翁

2020-12-19 農業洞察家

在前不久,北京新發地突發的疫情,讓全國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此地,又一則「臥虎藏龍的菜市場」讓人們才意識到原來賣菜也能這麼賺錢。

新發地作為全國乃至亞洲規模第一的菜市場,去年的年交易額高達1319億,其中年交易額達到千萬級別的商戶就有數千家,上億的更是有數十家,僅僅聽數字還是以為是淘寶公布的數據。

絕大多數的民眾沒想到一個菜市場的經濟規模能達到這個地步,其實類似規模的批髮菜市場中國還有幾家,更別說規模次之的,更是不計其數。

我國的菜市場經濟在這幾年間,發展迅速。曾有人笑言,要想在國內最快找到一個百萬富翁,別去什麼高級寫字樓,五星酒店,去批髮菜市場,到處都是。這雖然是一句開玩笑的話,但可以看出,批髮菜市場這一塊的利潤是很高的。

我們今天就來淺談一下,關於國內批髮菜市場的利潤鏈。

批髮菜市場的流程以及體系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固定下來了,並且在這些年中依舊沒有大的變化,這是因為這種體系符合國內市場特點,也符合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的商戶向市場經營戶繳納每天的檔口費以及其他的一些費用,例如冷庫費,電費水費,代理費等等。而商戶則分為進貨和銷售的人員,進貨人員跑全國各地讓蔬果及時到達菜市場,銷售人員則負責在市場售賣,各司其職。

總結下來,就是商戶進貨銷售,同時向市場管理方繳納相應的費用,而菜店老闆,菜販子則趕早,去批發市場進貨。這條利潤鏈聽起來並不複雜,但在其中暗藏玄機。

先從批髮菜市場的商戶說起。我上面提到,商戶分為銷售人員和進貨人員。如果是經常進出批髮菜市場的人,可能會發現一個現象——銷售和進貨的大多數都是直系親屬關係。

原因在於銷售進貨這兩個環節很容易出「貓膩」。因為要進到優質且便宜的菜,就需要進貨人員去全國各地的村子裡跑,找合適的貨源。尤其是蔬果的保鮮期很短,即使在冷庫裡也不能長時間存放。採購人員就需要到處跑,防止貨源斷導致銷售鏈也跟著斷。兩方人員一個月可能都見不上一面,都是電話溝通。

如果進貨人員在給銷售人員報進價的時候,往高報個二三分半角的,那麼一車按四萬斤算,這一車就能淨掙一兩千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同理,要是銷售人員報售價的時候,也能掙到這些「不義之財」。但這樣不出幾個月,這攤子遲早因為虧損過多而倒閉。所以採購人員和銷售人員都是家屬,或者夫妻,以這種羈絆為基礎,才能讓帳目明了,也能讓利益最大化。

而且在批發市場做商戶,其實往往不是你的貨好就銷量高,往往比拼的是你積累的人脈。批發市場的顧客大多都是菜販、菜店老闆、他們每次進貨都是大量的,而且時間也急。他們如果認定了一家商戶之後,往往都會去找這家商戶,甚至是提前一天下訂單,讓商戶提前準備好,他們第二天直接拉走就行。

所以商戶的銷量,取決於你的「老客戶」有多少,所以菜市場掙錢的商戶往往就是固定的那些,新入駐的在短期內很難掙到錢,可以說是能回本就算成功,只有等你時間長了,積累了人脈,情況會有好轉。

說完商戶咱們來說一下市場的管理方,其實是承包戶,他們和市場籤下承包合同,上交承包費,換來市場的管理權。不管在哪個市場,市場管理方都是盈利最多的一方。因為市場管理方可以收取的費用太多了,水電費、檔口費、停車費、冷庫費以及最重要的代理費。

代理費就是一些商戶怕賣不出去,委託給管理方,讓他們代賣。因為管理方人手多,跟那些常去批發市場的老顧客都認識,很容易就能賣出去。在賣完這批蔬果之後,管理方會把扣除了代理費、檔口費等費用所剩下的錢交給商戶。如果是資歷老的商戶,大多數不用付代理費,自己就能賣出去。但對於新入駐的商戶,讓管理方代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體的收費規則,不同市場有各自的收法,但無非就是按斤數、按天數去收。雖然收入很多,但掙得確實是辛苦錢,因為攤位的流動性很高,經常有一些全國跑的商戶,賣了幾車貨之後就走了,而不是選擇常駐。而且市場的人流量大,各類人都有,不時會發生一些矛盾,所以管理方在市場有必要住下,以便於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同時方便收貨款。

總的來說,批髮菜市場的利潤很高,但只限於有客源的常駐商戶,以及管理方。在菜市場這塊蛋糕中,新加入的人很難分得利潤,其中有很多的細節都要注意,如果不是熟悉這塊市場的人,不建議貿然加入。如果真的是想從事這一行業,建議先花時間到當地批髮菜市場了解狀況,再去投資,以免投資打了水漂。

相關焦點

  • 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有朋友問: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在菜市場賣蔬菜的利潤大約是40~50%,數字看上去像點樣,但是損耗大,也非常非常的辛苦。工作時間不分寒暑,不分颳風下雪,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休息幾天,其餘的時間都在擺攤賣菜。
  • 菜市場小販:以前賣菜生意特別好,可最近生意差的都不想再幹了
    小夥伴們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是否在菜市場買過菜,反正我是經常去,幾乎所有的小區附近都有菜市場,在菜市場幾乎能買到所有你想要的生鮮產品,所以菜市場的存在是極大方便了老百姓的。菜市場賣菜小販給人的感覺是熱情大方,經常會給買家免零、多給點等操作,讓消費者很樂意接受,小攤販甚至能做到見人都是自然熟的水平,讓你路過他的攤位不買點菜都不好意思的感覺。賣菜一定是很賺錢的生意,甚至好多職場上班族都躍躍欲試去賣菜,自己當老闆!
  • ...5.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近日,網友拍下菜市場裡,賣豆角...
    5.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近日,網友拍下菜市場裡,賣豆角的老大爺用粉筆書寫廣告,只見他一筆一划地寫下豆角最新上市等字樣。手寫字體堪比印刷體,行雲流水,蒼勁有力。網友:真是臥虎藏龍!6.男子多次搶方向盤致公交失控。近日,湖北黃石。一男乘客在非站點要求公交車停車。司機拒絕後,男子將手伸進駕駛室搶拽方向盤,致車輛失控撞向路邊花壇停下。
  • 網際網路社區團購賣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攤邊圍了不少大爺大媽,都拿著手機在屏幕上點。雖不明就裡,食品君還是掃了碼,看看貨品虛實。掃完確實吃一驚:20枚土雞蛋5元,4斤雞胸肉7元,1升澳洲牛奶4.9元,5斤脆甜紅富士3.6元,承諾最快20分鐘送貨上門……比家門口的社區菜場便宜得多。
  • 社團賣菜剛進入陣地,菜市場攤主不戰而逃,準備認輸了事?
    實體店倒下了,菜市場也會倒下嗎?不管是社區團購還是菜市場業主,它們都屬於項目經營,一個是正規軍,一個是遊擊隊。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剖析雙方的優勢與劣勢,社區團購賣菜也不是萬能的、沒有缺陷的。前幾年的共享經濟項目也是開始熱火朝天,最後成功的有幾家?現在來拾刀拾刀雙方各自對老百姓"菜籃子"的優劣勢。
  • 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菜市場該被消滅嗎?
    近期巨頭們搶佔菜市場的消息鋪天蓋地,不少實力雄厚,砸得起錢的平臺為了留住用戶,把很多產品的價錢都壓倒了幾分錢、幾毛錢,還送貨上門。巨頭們紛紛入場,一場燒錢大戰開始了,吃瓜群眾到處薅羊毛。目前這場大戰的參戰選手超過了200個,數十億的生鮮市場,誰都不會輕易認輸退出,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造富神話,未來十年高枕無憂。不過代價也不小,百萬夫妻店關門大吉,菜市場一片蕭條。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為什麼財富差的不多,這境界卻差這麼多呢?
  • 大媽菜市場賣菜,利用「3個雞蛋」成為銷量第一,這個方法你也行
    每家每戶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會去菜市場,採購一家老小一天要吃的菜。在市場裡面陳列著不同的區域,一邊賣水果,一邊賣調料,一邊賣蔬菜,一邊賣肉類。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競爭,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蔬菜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每次去買蔬菜的時候,有些攤位生意很好,而有的攤位卻無人問津。如果您是顧客,你是會選擇去哪一家購買呢?
  • 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近日,網友拍下菜市場裡,賣豆角的老大爺用粉筆書寫廣告,只見他一筆一划得寫下豆角最新上市等字樣。手寫字體堪比印刷體,行雲流水,蒼勁有力。網友:真是臥虎藏龍!對於孩子寫字好看是有多加分,我想不用我多做介紹了吧,家長應該都明白。考試的試卷上,如果孩子的字體工整,是會多加印象分的,更何況現在是電腦閱卷,如果孩子的字體潦草,電腦識別不出來,就算你答對了,也會判你錯。老話說的好,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體乾淨工整,就會給別人的印象很好。
  • 農民去菜市場租攤位賣菜 這4點技巧助你掙到錢
    租攤位有掙錢的,但是賠錢的也不少,為什麼同樣的菜市場,差別有這麼大呢?一起來分析下:1、攤位位置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去菜市場買菜,你一般會在哪個街段購買?記得有人做過實驗,臨近入口的那幾家,生意是不好的,所以,在選攤位上,要選擇中間或者後面一點的位置(當然,有些是不能選的,或者被別人選完的情況另說)。
  • 雲南一縣城菜市場偶遇95歲老奶奶推車擺攤,村莊農民賣菜物價低
    第二天早上閒逛菜市場,剛進入菜市場的時候,就發現在門口最顯眼的攤位上,一個坐在菜筐裡的小朋友很惹人矚目,交談中得知他才八個月,爸爸媽媽因為比較忙,賣菜要從早上賣到晚上,小孩兒沒有人看管只能帶在身邊了。這裡除了物價低,我們還發現,這個菜市場有很多農民背著背簍,裡面都裝滿自家種的蔬菜。其中有兩位70多歲的老奶奶,也是附近村莊裡趕來的,賣黃瓜和菜瓜。
  • 菜市場賣菜阿姨最硬核的技能——用戶運營
    其實不是的,用戶運營,不僅在拉新,到最後的召回都有必要。一般小年哥休息回家,家裡人忙,有時候會安排我去買菜(當然,大多數情況我都是睡懶覺的)。相信大家每次走進菜市場,都會聽到,帥哥美女靚姨來買菜,廣東是這麼喊的。
  • 發嫂去菜市場買菜,老闆不收發嫂錢,發哥說了4個字
    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看周潤發的電影,比如《英雄本色》《賭神》《臥虎藏龍》都是周潤發比較經典的電影,電視劇《上海灘》更是最經典的許文強!新加坡首富陳首林的女兒陳薈蓮嫁給周潤發之後,結婚30多年,竟然也習慣了和發哥一起過非常接地氣的生活。
  • 菜市場4種最不乾淨的菜,賣菜大嬸:很多人搶著買,我從不吃
    不過有些人並不看到菜市場的菜,覺得這裡很髒,菜的質量差,還認為有4種菜在菜市場「最不乾淨」,他們覺得這些菜白送都不想要,但卻有不少人搶著買,其實這些菜連賣菜大嬸都不吃,不知道你對這些菜有什麼看法呢?經常買,還是不會買呢?
  • 馬云為何贏不過賣菜大媽?菜市場不會消失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種消費模式的變化將直接改變傳統的菜市場買菜方式,並帶來新的商業發展趨勢。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沒有人能不吃飯,所以菜市場的潛力是無限的。特別是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擁有無限的潛力。但事實上,網際網路模式的菜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網際網路模式的菜市場需要緊扣消費者的需求。
  • 14歲少年下輔導班後就來菜市場賣菜,母親:從5歲起就開始幫忙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有的是自己的選擇,有的是迫不得已,但是無一例外的是,不管是生活是怎樣的,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10月6日,濟南,一名14歲的少年下輔導班後,就到菜市場幫助父母賣菜,母親稱,孩子從5歲就開始來幫忙。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朋友家附近原來有一個早市,後來城市清理整頓給取消了,買菜變成一個難題。白天工作忙沒有時間買,晚上下班要繞路去買。當時,她特別希望能在網上實現買菜功能。幾年過去,線上賣菜像是突破了瓶頸,一下子湧現出了眾多平臺與賣家,充分地滿足了消費者線上買菜的願望。
  • 最「幽默」菜市場,賣菜標語「亮了」,網友:買菜像在感悟人生!
    下文轉載自作者:荷晨瀟瀟說美食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說想要做成我們身邊的各種各樣的美味和生活中的食材也是絕對分不開的,其實對於人們來說在平常的時候也是經常要去菜市場買菜的,菜市場雖然看起來樣貌沒有超市那麼整齊,但是實際上這種氛圍特別熱鬧,並且菜市場裡邊的菜價還是可以進行討價還價的,比超市的一口價要好點,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寧願去菜市場反而不去超市買菜呢
  • 買菜都是論斤買,網上賣菜卻論克賣!商家都把客戶當傻子?
    買家永遠都沒有賣家精。這句至理名言都到了2020年了,卻一直沒有被顛簸破。我們很多人的傳統理解是:買東西從來都是論斤或論件買或賣,如今的商家精明到論克賣!記得論可賣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貴的,譬如黃金。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市民天天要買的菜也開始論克賣了!這個蔬菜論克賣,大概是從網絡大咖們參入賣菜開始的吧。
  • 世界唯一鐵軌上的菜市場,火車直接從人群中穿過,用生命在賣菜
    近年來,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喜歡出國旅遊的國家,旅遊市場環境成熟,服務員大多說中文,語言障礙少,航空公司經常打折,交通便利,關鍵是物價低,一分當二分花,所以泰國是我們國人出國的首選,今天為大家一個許多人推薦為泰國遊必去地點,世界唯一鐵軌上的菜市場,火車直接從人群中穿過,用生命在賣菜。
  • 網際網路巨頭組團賣菜,菜市場直接沒了,要是能組團賣個房?
    最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是看到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盯上了「賣菜」這一行業,感覺又像是來到了當初共享單車剛開始的時候,眾多的巨頭開始瘋狂的燒錢進入市場,只為拉到足夠的流量,然後把其他所有的競爭者都給耗死,再開始收割韭菜的局面,不得不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砸錢拼流量的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