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菜市場賣菜,利用「3個雞蛋」成為銷量第一,這個方法你也行

2020-12-22 壹玖長紅官方帳號

民以食為天,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必不可少。每家每戶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會去菜市場,採購一家老小一天要吃的菜。在市場裡面陳列著不同的區域,一邊賣水果,一邊賣調料,一邊賣蔬菜,一邊賣肉類。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競爭,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蔬菜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每次去買蔬菜的時候,有些攤位生意很好,而有的攤位卻無人問津。

如果您是顧客,你是會選擇去哪一家購買呢?肯定是生意好的哪一家吧,也許是從眾心理,也或許總覺得生意差的那一家肯定蔬菜質量不好,要不然為什麼大家都不去他家買呢?想必這也是眾多老闆們疑惑地問題之一,為什麼同樣的店,他的就要比我生意好吶?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菜市場賣菜大媽的案例,教你如何一步步從生意慘澹到銷量第一。不管你是從事的那個行業,這個方法都能幫到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高手是如何做生意的?

一、案例背景

這位大媽今年已經是55歲的高齡了,原本是該享清福的年紀,可是大媽卻不想參與大媽們的「壩壩舞」團體,想的是趁著還能做點事情,為兒子多留一點積蓄。於是他才在小區旁邊的菜市場裡出了一個小攤位,賣起了菜。可是壓在在市場裡面賣菜,可不比在外面擺攤賣菜那麼簡單,裡面魚龍混雜,沒點頭腦還真就做不下來。

大媽在菜市場裡面擺了將近兩個月,生意都很慘澹,而對麵攤位生意卻很好。一開始大媽覺得自己是新人,可能需要磨合一段時間,可是日子久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其他的小攤位都會經常做一些小活動來吸引顧客。大媽也學著隔壁單位搞一些特價,可是終究還是敵不過。於是他便回家將這個事情跟兒子告知,想要兒子和自己一起商量一個解決方案。

人的每天都需要買菜做飯,什麼大米糧油雞蛋的那種都屬於剛需的,每天都要用到的。而在大媽的攤位這一層樓,大米糧油雞蛋都沒有,必須還要爬2樓,在3樓才能夠買到。這對於有些老年人來說根本吃不消,於是大媽和兒子就商議著從這裡出發,為小區的住戶提供方便。

有了計劃之後,兒子很快幫大媽從老闆那裡批發了一批雞蛋過來。沒想到大媽還真就靠著這雞蛋把蔬菜攤給救活了。後面生意越做越大,每天銷量都是菜市場第1名。那麼這個階段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揭曉一下。

二、具體方案

1、雞蛋5毛錢一個

大媽知道雞蛋是家裡每天都需要的營養,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更是每天都需要吃雞蛋。爺爺奶奶都會很關心自己的孫子,冰箱裡面保證每天都有雞蛋那是常事,所以才想到用雞蛋來做這個活動。首先第一步就是在小區打出宣傳:活動期間,雞蛋只要一毛錢一個!

大家都知道,好一點的雞蛋算下來基本上都要1元一個,但是大媽的攤位上只要5毛錢一個,雞蛋可以說是每個家庭做飯的的必須消耗品了,而且大媽的店雞蛋這麼便宜,對比之下肯定都願意來她這兒買。

有的人看到這裡就會問了一個小區的住戶,至少也是幾千戶,要是每個人都過來買三個雞蛋的話,老闆豈不是虧慘了?其實呀,大媽不僅不會虧,還賺得有理有據,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相關焦點

  • 馬云為何贏不過賣菜大媽?菜市場不會消失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反觀菜市場,出場就自帶煙火氣。起早、趕路、選菜、砍價、成交,這其中涉及的流程太多。但是現在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網際網路可以把人們傳統的菜市場買菜模式進行改造。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在手機成為人們的外掛器官之後,除了可以在網上買衣服和鞋子,還可以在網上買菜。
  • 菜市場「特別不乾淨」的4種菜,賣菜大媽:我從不吃,顧客卻搶著買
    菜市場是我們買菜時最常去的一個地方,菜市場雖然沒有超市乾淨,但裡面的菜品很豐富,價格也會比超市低,是很多家庭主婦的最愛,尤其是在講價的時候,更是可以隨意的發揮,這也不妨是一個愉快的精力,菜市場的食材是有很多種,但是我們要注意,有4種菜最哦好不要買,菜市場「最不乾淨」的4種菜,賣菜大媽:我從不吃,顧客卻搶著買!因為好友在搖心願的時候。無論是原先有綠葉的。至少你的知名度挺高的。
  • 網際網路社區團購賣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下班走進小區,食品君總會被幾個小哥攔住:「姑娘,買菜買水果嗎?掃碼用團購小程序,便宜、送貨上門,還送雞蛋。」攤邊圍了不少大爺大媽,都拿著手機在屏幕上點。雖不明就裡,食品君還是掃了碼,看看貨品虛實。掃完確實吃一驚:20枚土雞蛋5元,4斤雞胸肉7元,1升澳洲牛奶4.9元,5斤脆甜紅富士3.6元,承諾最快20分鐘送貨上門……比家門口的社區菜場便宜得多。
  • 農民去菜市場租攤位賣菜 這4點技巧助你掙到錢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感覺是沒有那麼容易,為啥?租攤位有掙錢的,但是賠錢的也不少,為什麼同樣的菜市場,差別有這麼大呢?一起來分析下:1、攤位位置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去菜市場買菜,你一般會在哪個街段購買?記得有人做過實驗,臨近入口的那幾家,生意是不好的,所以,在選攤位上,要選擇中間或者後面一點的位置(當然,有些是不能選的,或者被別人選完的情況另說)。
  • 蘭州賣菜大媽手繪菜單成「網紅」 苦中作樂不改初心
    蘭州賣菜大媽手繪菜單成「網紅」 苦中作樂不改初心 2018-05-22 18:58: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臥虎藏龍的菜市場|原來你看不起的賣菜的都是百萬富翁
    在前不久,北京新發地突發的疫情,讓全國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此地,又一則「臥虎藏龍的菜市場」讓人們才意識到原來賣菜也能這麼賺錢。新發地作為全國乃至亞洲規模第一的菜市場,去年的年交易額高達1319億,其中年交易額達到千萬級別的商戶就有數千家,上億的更是有數十家,僅僅聽數字還是以為是淘寶公布的數據。絕大多數的民眾沒想到一個菜市場的經濟規模能達到這個地步,其實類似規模的批髮菜市場中國還有幾家,更別說規模次之的,更是不計其數。
  • 菜市場大變天!阿里美團賣菜,雞蛋3毛土豆9毛,個體戶撐不住了!
    進入12月,社區團購「一哥」興盛優選立即開啟了新一輪融資通道——這距離它拿到騰訊8億美元投資僅僅過去5個月。 「老大哥」沒有辦法不未雨綢繆,因為菜場團購早已虎狼環伺: 今年6月,滴滴推出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創始人程維公開發宣布:「橙心優選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第一名!」
  • 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
    有朋友問:菜市場賣菜的利潤有多大?在菜市場賣蔬菜的利潤大約是40~50%,數字看上去像點樣,但是損耗大,也非常非常的辛苦。工作時間不分寒暑,不分颳風下雪,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休息幾天,其餘的時間都在擺攤賣菜。
  • 網際網路巨頭組團賣菜,菜市場直接沒了,要是能組團賣個房?
    當時外賣剛出現的時候相信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吧,當時的外賣平臺還真不少,除了現在的兩大平臺,還有各種外賣,各種優惠活動,當時的菜品什麼的其實價格都是非常的親民,所以也是吸引了非常多的用戶,而且當時新用戶不僅有非常多的優惠,第一單還只需要一分錢,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投入了。
  • 馬云為啥贏不了賣菜小攤販?菜市場不會消失,原因很簡單
    隨著電商成為了行業趨勢,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線下實體店購物,但是問題也來了。因為電商平臺上門都能買,包括零售餅乾,蔬菜水果等等。而這類產品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易碎,易壞。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環境下水果非常容易腐爛,兩三天的運送路程,幾乎全部都爛光了。所以時效性成為了關鍵,人們還是無法避免到超市,商店購物。
  • 社團賣菜剛進入陣地,菜市場攤主不戰而逃,準備認輸了事?
    如今網購大平臺真是熱鬧非凡,昨天剛乾爬一個個實體店,現在又開始對老百姓的"菜籃子"下手了。從阿里和拼多多率先進入社區團購,到眼下騰訊、美團、京東等網絡大平臺跟風狠心投入巨資來參與混戰,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實體店倒下了,菜市場也會倒下嗎?不管是社區團購還是菜市場業主,它們都屬於項目經營,一個是正規軍,一個是遊擊隊。
  • 最「幽默」菜市場,賣菜標語「亮了」,網友:買菜像在感悟人生!
    ,那麼在最近的話,成都有一家菜市場相當火熱,反而這裡的年輕人特別多,因為這家菜市場的每一個菜飯販都是相當幽默,他們的買菜標語特別歡樂,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最」幽默「菜市場,賣菜標語」亮了」,網友:買菜像在感悟人生!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家調料店都有很多人在,經常去買調料的時候都覺得調料我是比較濃重的,甚至被這樣的機會給直接嗆倒了,但是這家店的調料他們的話語也是相當浪漫,讓人看到之後也是絕對想去的,他們家的買調料的標語是:聽說下雨天花椒和辣油更配哦。
  • 蘭州賣菜大媽手繪菜單成「網紅」苦中作樂不改初心
    中新網蘭州5月22日電 (楊娜 高瑩)夏日的午後顧客稀少,蘭州西固區的一家菜市場裡,胡二玲低頭在一塊廢棄的泡沫板上畫畫,橙紅的南瓜在她的畫筆下漸漸成形,寫上價格,並簡單註明南瓜的食用方法和功效,胡二玲完成了創作,開始整理昨天剛到貨的新鮮蓮藕。
  • 大娘擺攤賣蔬菜,利用「一個雞蛋」致富,成為別人口中的「榜樣」
    「番茄3元一斤,青椒3.5元一斤,茄子3一元一斤……」,每天下班回家的那條街上,天天都會聽到這樣的吆喝聲,以前自己喜歡點外賣吃,聽著吆喝聲就走到了街道的盡頭,自從老媽天天打電話叮囑自己少吃外賣,自己做飯對身體好,外賣不健康等等,再加上周邊的外賣差不多吃了個遍,確實是不知道吃什麼好,
  • 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網際網路賣菜,除了批評還有啥?
    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投資的「香餑餑」。美團的王興,更是指出: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我們輸不起。要把社區團購作為公司戰略級的根本目標。」被搶了生意的生鮮超市、及菜市場千千萬萬的小商家,在網上高聲呼籲、強烈抵制。筆者匯總了批評的意見,主要還是以下2類。一是,影響了「夫妻店」、導致大規模家庭失業。因為我國生鮮、蔬菜銷售的終端,還是以市場一個個的小商家為主,往往就是一家夫妻店,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家庭吃飯的營生。如果他們大規模失業,可能會影響這個社會的穩定。
  • 離你最近的菜市場開始上網賣菜啦
    記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間各種線下實體經濟紛紛觸網,連傳統的肉菜市場也迎來網上營銷的機會,目前廣州已經有37個菜市場通過美團閃購實現線上化,不少菜市場攤主在數位化的賦能和助力下,收入迎來整倍上漲,也更好滿足了周邊市民的需求。
  • 菜場大媽教你怎麼存放大蒜,再也不擔心大蒜會放壞
    (註:本文內容為火樂美食獨家原創,侵權必究)菜場大媽教你怎麼存放大蒜,再也不擔心大蒜會放壞。要說到我們家中的各種調味料,大蒜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不光可以在炒菜時用來提味去腥,很多人平時在家吃麵或者別的一些飯菜時,也都習慣會配上幾瓣兒生蒜。
  • 大媽靠外賣蔬菜年入百萬 巨頭目光鎖定「菜市場」
    餓了麼蜂鳥配送員到菜市場裡面取貨菜場大媽靠外賣年入百萬巨頭對菜市場的爭奪,無疑給菜市場裡的攤主們更多的機遇。石宗容說,2015年她便開始接觸外賣平臺,在網上賣菜,成為這個菜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做起外賣後,由於單量越來越多,石宗容從僅銷售幾個品類,到如今拓展到600多個品類,包括蔬菜、生鮮、調料等。除了菜場常規的生鮮外,她還在攤位上屯了一些乾貨,此外還有冷鮮櫃、冷凍櫃等。而對於顧客需要而自己菜攤上暫時沒有的菜品,她還會到市場上別的菜攤採購。
  • 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菜市場該被消滅嗎?
    目前這場大戰的參戰選手超過了200個,數十億的生鮮市場,誰都不會輕易認輸退出,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造富神話,未來十年高枕無憂。不過代價也不小,百萬夫妻店關門大吉,菜市場一片蕭條。美國富豪改變世界,中國富豪卻忙著賣菜,為什麼財富差的不多,這境界卻差這麼多呢?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除了幾大巨頭以外,還有不少新興軟體例如叮咚,甚至退休後的大爺大媽,都躍躍欲試加入團購買菜的戰場。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