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網際網路賣菜,除了批評還有啥?

2020-12-20 超社評

今年最火的行業是什麼?那肯定是社區團購。一分錢買2斤香蕉、一分錢買2個百香果、一分錢買1斤土豆……從瓜果蔬菜到肉禽蛋奶,應有盡有,這就是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01各路玩家紛紛入場

社區團購前幾年做得最好的還是興盛優選、十薈團這些區域性玩家。從今年6月起,滴滴的「橙心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阿里的「盒馬優選」等陸續上線。有消息稱,「京東優選」「今日買菜」也即將上線。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投資的「香餑餑」。

美團的王興,更是指出: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我們輸不起。要把社區團購作為公司戰略級的根本目標。」

02廣泛的社會批評

從網際網路大廠開始賣菜那一刻起,就在全社會引發了廣泛的批評。被搶了生意的生鮮超市、及菜市場千千萬萬的小商家,在網上高聲呼籲、強烈抵制。筆者匯總了批評的意見,主要還是以下2類。

一是,影響了「夫妻店」、導致大規模家庭失業。因為我國生鮮、蔬菜銷售的終端,還是以市場一個個的小商家為主,往往就是一家夫妻店,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家庭吃飯的營生。如果他們大規模失業,可能會影響這個社會的穩定。

二是,網際網路賣菜並沒有技術含量,又是依靠流量燒錢補貼那一套。確實,從打車、共享單車開始,這股風颳過了一個又一個行業,熱錢燒完了,曾經描述的美好未來也提前結束了。並沒有技術突破,甚至,共享單車燒錢過後給整個社會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公眾對網際網路的這一套早已厭煩。

03批評背後不可忽視的需求

雖然面臨廣泛的質疑和批評,但網際網路賣菜能如此火爆,其背後到底戳中了廣大用戶的那些痛點,迎合了哪些需求?

1、時間的匱乏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壓力大,上下班通勤時間長、辛苦。沒有時間、精力專門去超市或集市買菜。早上想多睡會,沒時間去買菜;晚上回家再去市場,菜也不新鮮了。而網際網路賣菜就解決了解決了這個痛點。比如,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前一天晚上下好單,第二天下午4點後,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把菜帶回家。

2、孤獨社會

曾幾何時,一家人晚上吃完飯,或者周末的某天,一起去超市逛一逛,買菜買肉、水果零食,開開心心一家人。而現在的中國社會,數億人獨居,結婚越來越晚、越來越少,孩子也越來越少。背井離鄉漂泊在各大城市的;困於一個一個水泥格子裡的;在網絡虛擬世界裡醉生夢死的。吃飯有外賣,娛樂有網絡。菜市場?超市?逛街?和誰?

3、對規則的需求

這一代年輕人對規則、規範的認可和需求無比強烈。年輕人不願去菜市場,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很多小商販不規範。見人下菜碟,對年輕人缺斤少兩,要的單價更高。筆者曾經就遇到過,賣菜阿姨看我是年輕人,價格就比大媽單價高了5毛、1塊的,可大媽剛買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您不尷尬我尷尬啊。

4、消費降級

至少現階段,網際網路賣菜,價格相對更加便宜。便宜就是硬道理。正如網上說的,拼多多的崛起,代表了國人的消費降級。年初總理也說了,中國有六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經濟形勢不好,老百姓掙錢更難,能夠減少開支何樂不為?

04網際網路+賣菜是未來

菜市場賣菜這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在中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短時間內不會消失。但也不可否認,它存在問題。多級批發零售,價格層層疊加,導致菜農不賺錢,消費者吃不起。年輕人消費習慣變更,社會格局變遷,對賣菜這門古老的生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這個時候網際網路賣菜應時而生,它似乎完美地解決了上文的問題。但這門生意似乎不賺錢,補貼能燒到什麼時候?也有人吐槽,拿到的菜沒有菜市場新鮮。

不管怎麼說,網際網路+賣菜是一種更加高效的經濟組織形式,對傳統的菜市場的將產生巨大打擊,這是不可阻擋的大勢。很多聰明人已經開始吃第一批螃蟹。

小劉原來在社區經營一家小賣部,「多多買菜」出來後,他申請成為了第一批社區團長,「騰出了一小塊地方放「多多買菜」的商品,每月能領到一筆額外的工資,比以前掙得多。」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橙心優選|多多買菜|...
    手機買菜被視為巨大的商機,正受到網際網路巨頭的全力追捧,美團、阿里、京東、騰訊、滴滴、拼多多等趨之若鶩,廈門本土企業不甘示弱,也紛紛加入戰團。消費者薅羊毛不亦樂乎,卻苦了那些菜販們,不明就裡卻要面對「生意變差」的窘境。
  • 社區團購產品競品分析: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興盛優選
    2020年8月11日,美團優選全面接手原美團買菜在武漢的業務,被外界看作美團在為自己前置倉模式轉社區團購模式的戰略進行測試。競品分析3.1 分析對象本文研究美團、拼多多、滴滴入場社區團購的產品: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與於2017年成立輻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百餘個地(縣)級市「社區電商領跑者」興盛優選。3.2 產品基本信息及目標用戶產品形式: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目前沒有獨立app,四款產品均有微信小程序。
  • 小區拼團買菜成風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頗為罕見地同臺「肉搏」,加入這場蘊藏在社區裡的「螞蟻雄兵」大戰。小區拼團買菜成風「來份蜜薯,再來份發糕,孩子下半周的早餐有著落了。」工作日午休間隙,家住武漢洪山區的韓女士通過微信團購群在團長發送的小程序連結裡下了兩單。最近幾個月,她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家裡一多半的生鮮需求。「蔬菜、水果比大生鮮平臺還便宜,也不用湊單減郵費。
  •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賣菜」,燒錢捲土重來
    6月15日,滴滴旗下橙心優選正式上線,打響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第一槍。幾個月後的雙11,橙心優選宣布單日訂單量超1000萬單。按照滴滴CEO程維的說法:「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幾乎在滴滴進入市場同時,美團在7月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並推出「美團優選」業務,有消息稱,美團內部將「社區團購」業務定為一級戰略項目,年底前計劃覆蓋全國20個省份。
  • 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做團長和購物體驗
    第一次知道是在10月底的一天打開拼多多APP,看到了多多買菜的入口,於是網上搜索了才接觸到社區團購。而且我在第一時間申請開通了自提點,體驗了團長和團員的整個流程。目前用多多買菜已經一個多月了,美團優選也用了半個月。
  • 滄州華海順達對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說「不」
    通知內容顯示,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個別產品的價格甚至遠低於出廠價,損害了客戶利益。為此,他們下達通知:1.任何客戶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必須有公司授權;2.不管平臺有沒有補貼,價格不得低於終端零售價;3.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昨日,「華海順達」董事長錢清華向記者證實了此事。
  •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兩年前曾興盛一時的社區團購又「殺」回來了。在武漢、長沙、莆田等眾多二三線城市,只需要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就能從小區「團長」那裡買到一瓶可口可樂、6兩新疆庫爾勒香梨、3兩金針菇……繼2018年「社區團購熱」冷卻後,社區團購的復活賽拉開大幕。
  • 燒錢「賣菜」,阿里、拼多多、美團紛紛入局!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
    何馬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開始自己也不想賣菜,覺得利潤沒什麼吸引力,但是架不住地推的熱情,加上周邊的服裝店、母嬰店、驛站、洗衣店都加入進來了,也沒什麼門檻。自己不做的話,店裡的生意可能也受影響。  這不足為奇。在上海市區的某小區裡,曹女士遛狗的半個小時內,都能遇到三四個地推員讓他下載買菜App。「美團和叮咚買菜最猛,天天在小區內擺攤送油送雞蛋。」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網際網路巨頭齊聚社區賣菜!網友:希望改進算法
    疫情原因,今年以來不少網友加入了團購群、買菜群,每周一三五收興盛優選,二四六十薈團到貨,還有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水果、蔬菜、日用品都被團長承包了,每天打開群就想吃吃吃,還美滋滋誇著菜有多新鮮、比蔬果店划算多少。
  • 拼多多「多多買菜」or「美團優選」 武漢成為全國社區團購練兵場
    #拼多多與美團# 拼多多-多多買菜 「多多買菜」本月已上線試運營,第一批試運營城市定了武漢和南昌,頗有革命之風,作為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前身為多多拼好貨),多多買菜玩法模式基本是採用社區團購玩法:「小程序預定加社區自提」目前採用的是燒補貼搶佔客戶資源,主打社區門店加盟團長形式快速鋪點
  • 社區團購最後贏家大概率是美團,美團買菜這倆壁壘,對手難以逾越
    社區團購今年火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開始賣菜,美團、阿里進入賣菜領域可以理解,因為本地生活領域本來就是他們的重要業務。沒想到的是連深耕出行領域多年的滴滴也推出社區團購「橙心優選」,主營糧油、生鮮品類, 滴滴執行長程維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京東、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巨頭自然也不會落後,也都爭先恐後紛紛入局。
  • 多多買菜員工猝死 網際網路大廠除了燒錢還要賭命?
    多多買菜業務是拼多多內部孵化的新興業務。在微信小程序內測2個多月後,拼多多於2020年8月在App內上線買菜業務「多多買菜」,與其他平臺不同,多多買菜主打「次日達」配送,業務範圍覆蓋武漢、南昌等多個二三線城市。 在商業模式上,拼多多採用了其一貫的打法——補貼,即先用低價銷售方式吸引用戶流量,再通過去除中間批發環節來控制成本。
  • 為什麼一夜之間,網際網路大佬們都一起出來賣菜了?
    社區團購最後一公裡大戰打響了,二零二零年大企業公司不賣菜,你就落伍了。要說二零二零年什麼最火爆,除了直播帶貨之外,就要數社區團購了。所謂社區團購就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簡單來說就是你買菜再也不用上菜市場了,直接手機點單就可以了。
  •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小商販何去何從?
    原標題: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紛紛入局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小商販何去何從?近日,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電商賣菜引發熱議。與此同時,零售商超也加快線上賣菜進程。在社區電商火熱的當下,傳統小商販該何去何從?
  • 多多買菜踏足買菜江湖,店寶寶:中小賣家的「賣菜」機會來了
    會上,拼多多CEO陳磊披露了平臺農副產品經營狀況,表達了拼多多在農副產品領域發展的決心。從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來看,拼多多的日子並不好過,GMV(網站成交金額)增速腰斬,創歷史新低,僅有58%,這說明以電商為主營業務的拼多多即將遭遇增長瓶頸,急需拓展新的業務來保持快速增長,而介於社交電商和生鮮電商之間的買菜業務正好給了拼多多新的希望。
  • 社區團購引發熱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出師未捷身先死?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不僅催生了各類電商購物平臺、外賣平臺、現在似乎連最後一點未染指的「菜籃子」也要被端走了。各資本大佬故技重施,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紛紛冒頭,只是和以往不同,還未全面上線鋪開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 美團優選首站落地濟南 手機可下單買菜還有「家常菜大全」
    齊魯網7月15日訊 手機下單,次日到店自提,泉城市民又多了一個手機買菜的新選擇。7月15日,美團推出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率先在山東濟南上線,目前已覆蓋市中區、歷下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等區域的部分社區。
  • 最強團購選手拼多多入場,拋棄傳統模式,「多多買菜」想幹什麼?
    在買菜的戰場上,拼多多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疫情期間,拼多多就推出了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相關生活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在一番「嘗鮮」過後,上周在武漢、南昌等地正式推出了「多多買菜」,劍指美團、興盛優選腹地。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 李喬宇近段時間以來,關於網際網路巨頭進場賣菜的消息不斷。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