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2020-12-24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兩年前曾興盛一時的社區團購又「殺」回來了。在武漢、長沙、莆田等眾多二三線城市,只需要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就能從小區「團長」那裡買到一瓶可口可樂、6兩新疆庫爾勒香梨、3兩金針菇……繼2018年「社區團購熱」冷卻後,社區團購的復活賽拉開大幕。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頗為罕見地同臺「肉搏」,加入這場蘊藏在社區裡的「螞蟻雄兵」大戰。

  小區拼團買菜成風

  「來份蜜薯,再來份發糕,孩子下半周的早餐有著落了。」工作日午休間隙,家住武漢洪山區的韓女士通過微信團購群在團長發送的小程序連結裡下了兩單。最近幾個月,她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家裡一多半的生鮮需求。

  「蔬菜、水果比大生鮮平臺還便宜,也不用湊單減郵費。自己去鄰居家取一趟也不是大事。」韓女士向記者講述起成為重度社區團購用戶的原因。社區團購群中0.99元400克的山東小芋頭、3.99元的玉米黃雞蛋、0.78元一袋的食鹽,頗為誘人的價格成功吸引了她。

  「今天下單,明日來店提」,和依賴快遞不同,這些社區電商、團購平臺提供的大多是「今日下單+次日送達+自提」的服務。以其中一家平臺為例,市民每日0點到23點在線上小程序下單,次日即可在社區裡的自提點提貨。除了水果蔬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日用百貨等商品也都能買得到。

  記者採訪發現,在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平臺上,大多數價格比一般生鮮電商和實體店的價格便宜。以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合肥站為例,消費者花0.99元就能買到半斤國產香蕉或8兩土豆。即使不是0.99元秒殺區的商品,價格也比線下商超連鎖便宜不少。比如10枚鮮雞蛋,線下連鎖商超至少要6元錢,橙心優選只要2元左右;一包面巾紙線下商超售價通常為2.5元,橙心優選上賣0.65元。

  「社區薇婭」不夠用了

  「疫情武漢封城期間,我們小區裡買菜買水果幾乎都靠團購,有社區給搞的,也有商家和鄰居們自發搞的,幾個月下來感覺挺方便,做團購也越來越多了。」韓女士告訴記者。

  在疫情激發下,社區團購因時間相對自由、有天然的提貨據點,全職媽媽、有豐富移動網際網路使用經驗的新潮退休老人、夫妻便利店老闆成了團購團長的好人選。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以他們為代表的「社區薇婭」成了各大平臺爭搶拉攏的對象。

  在武漢,自從當上了兩個平臺的團長,64歲的武阿姨已經好幾個月沒跳廣場舞了。在長沙,開了一家夫妻便利店的店主楊奎最近也連續接到了三家平臺的上門地推。今年6月,滴滴正式開啟「賣菜」業務,並推出橙心優選。截至11月底,橙心優選已經在四川、重慶、陝西等17個省市上線。「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11月3日,滴滴CEO程維剛在內部會上表態。隨後,滴滴將大批技術和運營業務骨幹派往橙心優選,同時在外部大規模招聘行業人才。

  滴滴進場後不到一個月,美團在今年7月成立優選事業部,正式進軍社區團購。隨後,拼多多也推出了多多買菜。儘管其相關負責人日前解釋稱「多多買菜」並非社區團購業務而是現有業務的延伸,但其「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半預售模式看起來與市面上的社區團購模式並無太大區別。

  至此,除了興盛優選等近兩年深耕社區團購的平臺,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已紛紛下場。甚至以短視頻起家的快手、字節跳動也被傳將推出同類業務。近日,京東也被傳出將推「京東優選」入局社區團購的消息。

  巨頭激戰搶奪線下流量

  「線上流量紅利已經式微,線下流量紅利是新一輪兵家鏖戰之地。」中央財經大學新聞系副主任、中經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端認為,巨頭下場「賣菜」,看中的是海量的線下流量。

  布瑞克中國農業大數據發布的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超過2019年全年。而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約為2.04萬億元,生鮮電商行業交易額為1620億元,線上滲透率約為7.9%。這也就意味著,生鮮市場體量巨大,電商滲透率較低但增長迅猛,消費群體增長空間巨大。

  「社區鄰裡、寶媽們的賣貨和帶貨能力一點也不輸給小網紅,聚沙成塔的小組織,用螞蟻雄兵比喻也不誇張。」一位社交電商的團長告訴記者,基於3個微信群,她曾經賣出將近一噸的蜜桔。

  對於快手、字節跳動等非電商類平臺跨界湧入社區電商,金融科技從業者馬超對其前景則冷眼看待,「個人認為這不會形成什麼風口,它和之前的O2O沒有本質區別。社區團購業務對於快手、字節跳動這樣的公司估值有正面影響,但真正能產生利潤的賺錢效應不會太強。」(北京日報記者 孫奇茹)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小商販何去何從?
    原標題: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紛紛入局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小商販何去何從?近日,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電商賣菜引發熱議。與此同時,零售商超也加快線上賣菜進程。在社區電商火熱的當下,傳統小商販該何去何從?
  • 小區拼團買菜成風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頗為罕見地同臺「肉搏」,加入這場蘊藏在社區裡的「螞蟻雄兵」大戰。小區拼團買菜成風「來份蜜薯,再來份發糕,孩子下半周的早餐有著落了。」工作日午休間隙,家住武漢洪山區的韓女士通過微信團購群在團長發送的小程序連結裡下了兩單。最近幾個月,她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家裡一多半的生鮮需求。「蔬菜、水果比大生鮮平臺還便宜,也不用湊單減郵費。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 李喬宇近段時間以來,關於網際網路巨頭進場賣菜的消息不斷。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
  • 「朋友圈」尋人只需8小時,網際網路需要正能量,不需要巨頭賣菜
    回顧2020年,網際網路卻是無情無義,比如網際網路巨頭竟俯下身子賣菜,與菜販子搶生意,令人大跌眼鏡。前段時間,武漢某菜市場竟要求女菜販的年紀不得超過45歲,結果有一位77歲的老奶奶,從39歲便開始賣雞蛋,現在這位老奶奶卻要面臨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
  • 網際網路巨頭齊聚社區賣菜!網友:希望改進算法
    網際網路巨頭齊聚社區賣菜!網友:希望改進算法,別買一次土豆都是土豆  繼外賣、打車、共享單車之後,社區團購成為2020年最火的風頭,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搶佔陣地。線上買菜是個萬億級別的生意。根據歐睿數據估計,2020年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可超5萬億,同比增速近5%。
  • 網際網路巨頭們社區賣菜熄火,農村電商的崛起,您準備回農村賣菜嗎
    現在網際網路在農村的普及率已經越來越高了,相對應的網際網路對於農村居民的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影響,而資本巨頭和大型平臺電商紛紛布局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2015年是農村電商的元年,也是城市工業品通過網購下鄉的元年。而農村電商不僅僅只是能夠使得城市工業品下鄉,同時也能夠使得農村農產品上行到城市。
  • 網際網路巨頭組團賣菜,菜市場直接沒了,要是能組團賣個房?
    最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是看到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盯上了「賣菜」這一行業,感覺又像是來到了當初共享單車剛開始的時候,眾多的巨頭開始瘋狂的燒錢進入市場,只為拉到足夠的流量,然後把其他所有的競爭者都給耗死,再開始收割韭菜的局面,不得不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砸錢拼流量的搞法。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大戰之下3類人被無情碾壓,菜販:咋活?
    一、巨頭爭相賣菜 近段時間最火的關鍵詞無疑是「網際網路賣菜」了,目前社區團購大戰已經打響,各大巨頭紛紛加入這場大戰中,消費者也趁機薅羊毛,低至0.99元/斤的土豆、0.69元一棵的大白菜、5.9元/斤的雞腿……這些東西的價格顯然要低於市場價,還源於巨頭們投入了數億的補貼砸錢,從而打價格戰,將菜品以低於成本價賣出去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商務英語
    近日,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的消息廣受關注,從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國內社區團購類電商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如阿里、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已悉數入局。前有騰訊、阿里、美團、滴滴爭鬥,後又加入快手、字節跳動等巨頭。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近日,拼多多、滴滴、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直接或間接入局社區團購,使得這一兩年前便出現的業務模式在2020年煥發新春。 在巨頭們圍繞群眾「菜籃子」爭得頭破血流之時,同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谷歌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突破,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藍色起源也正在朝著航空航天領域發起猛烈攻勢,馬斯克的SpaceX於12月10日凌晨再次試飛。
  •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賣菜」,燒錢捲土重來
    賣菜,網際網路巨頭的新寵包括傳統零售商以及初創企業在內,加上網際網路大小巨頭一擁而上,讓社區團購成為2020年最火的網際網路風口,有媒體稱,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艾媒諮詢認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 網際網路企業搶著做社團賣菜,很賺錢?
    最近,掀起了一場網際網路賣菜熱潮。1分錢的青菜,1分錢的紅薯,1分錢的豆芽...很多買菜APP突然出現在一線城市,持續推出新人專區。 一時間,大家不免想到了前幾年的共享單車熱潮。今年,社區團購攜帶各大資本巨頭捲土重來,仿佛要在賣菜行業掀起一場腥風血雨。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
  • 人民日報叫板社區團購,網際網路賣菜行不行?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阿里、京東、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大家熟悉的補貼擴張模式又要來了。這個時候,人民日報出來叫板,說巨頭不僅要在商業模式上創新,還要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一定程度代表了官方的態度。那麼,網際網路賣菜到底行不行?為何巨頭入局,而人民日報要叫板呢?我們來看一下。
  • 螞蟻風波後,網際網路巨頭又砸錢賣菜,幾百萬菜販的未來會是什麼?
    螞蟻風波剛剛塵埃落定,美團、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幾大網際網路大鱷在社區菜籃子又燃起戰火。低至0.49元/斤的土豆、5.99元/20個的雞蛋……這明顯低於菜市場和超市零售菜價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巨頭幾十億上百億補貼地往裡面砸錢,不計成本地打價格戰來擠垮競爭者,從而壟斷數以千億計的龐大買菜市場。
  • 網際網路社區團購賣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這種社區團購的模式,已經形成了幾家頭部創業公司;最近這一現象闖入眼帘、登上報端,是因為僅在2020年,就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加入這場最新「激戰」。有人說,巨頭入場、高額補貼,搶佔和擠壓了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也有人說,這是新的商業形態,甚至可能改變未來企業競爭版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不惜「放下身段」,加入「賣菜」這麼傳統的生意?
  • vankri數字資產交易所平臺:網際網路賣菜還繼續?
    關於網際網路賣菜的抵禦心情並不是從與網際網路賣菜直接相關的小商販開端,而是最為直接的消費者開端萌生。剖析其中的緣由,我們就會發現經過網際網路時期的洗禮,普通群眾關於資本和網際網路的認識正在趨於客觀和理性,即,他們不再以為網際網路是萬能的,而關於資本的作用同樣開端發作改動。從這個角度來看,以網際網路賣菜為分水嶺,網際網路行業的開展或將真正從資本驅動開端轉向技術驅動。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賣菜和實體店賣菜你看好誰?將來網際網路賣菜能取代實體店嗎
    前言在我看來網際網路賣菜就算不能吧小菜販擠垮,也會對這些菜販有一定的衝擊,畢竟網際網路賣菜確實有一定的優勢,這也和現在年輕人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同時也將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網際網路和小菜販的區別網際網路賣菜的優點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快捷,而是一目了然,一眼就可以看見所有菜品,而是所有的菜品不會有任何水分,更沒有不新鮮的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便宜。
  • 白馬晶選|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背後,社區團購涼了?
    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因此,巨頭們荷槍實彈而來,這本無可厚非。而白馬君更關心的是,在這場博弈背後,社區團購能否可持續發展?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團長會成為炮灰麼?「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有人如是形容社區團購的團長們。不過,也有不少聲音認為團長終將要淪為平臺的炮灰,只是未到卸磨殺驢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