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呂不韋被箭射中,拔箭一看:原來秦國如此強大

2020-12-10 博史通今

近日,觀眾期待的《大秦賦》正式上線,劇中場景、道具之精緻,讓觀眾讚嘆不已,由段奕宏飾演的商人呂不韋,更是給人印象格外深刻。呂不韋不僅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位在頗有遠見的政治投機者。在劇中,呂不韋在協助嬴異人(秦始皇之父)逃離趙國的過程中,被嬴傒(秦始皇之伯父)派人追殺,一支箭射中呂不韋,呂不韋拔箭一看,揭露了秦國強大的重要原因。

先介紹一下故事背景:早在秦昭襄王(秦始皇之曾祖父)時期,秦國和趙國短暫議和,趙國要求秦國派一名公子到趙國為人質。因當時的太子安國君(後來的秦孝文王)有20多個兒子,嬴異人不受父親安國君的寵愛,因此被派往趙國為質。後來,長平之戰爆發,秦趙兩國關係惡化,嬴異人作為秦昭襄王之孫,在趙國備受趙國人冷眼,生活一度十分窘迫。這時,一位「貴人」出現了,他就是呂不韋。

呂不韋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他長期往返於鹹陽和邯鄲之間,對秦趙兩國的政局十分熟稔。呂不韋考慮一番後,最終決定來一場大「投資」,呂不韋做了三件事:

第一,出重金資助嬴異人。

第二,把心愛的姬妾趙姬送給嬴異人,趙姬後來給嬴異人生了一個兒子,此人就是秦始皇嬴政。

第三,當時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妻子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呂不韋到鹹陽賄賂華陽夫人的姐姐,讓她遊說華陽夫人認嬴異人為養子。如此一來,嬴異人就能以太子「嫡子」的身份,將來繼承秦國國君之位。

呂不韋的如意算盤打得響,然而,沒等華陽夫人答應,長平之戰就結束了,趙國大敗,秦將王齕率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大怒,要殺嬴異人。關鍵時刻,呂不韋用重金賄賂城門守將,帶著嬴異人逃出趙國,直奔秦國。而趙姬和年幼的嬴政卻被遺棄在趙國。

得知嬴異人已逃,趙國派人一路追趕,好在嬴異人運氣極佳,半路上遇到了秦軍,僥倖逃脫。然而,在回到鹹陽之前,嬴異人的哥哥嬴傒得知弟弟要回來,怕弟弟奪嫡,便派人在半路上追殺弟弟。好在呂不韋的眾多門客拼死護住了呂不韋和嬴異人。不幸的是,呂不韋卻中了一箭;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一箭射在了呂不韋的錢袋子上,沒有傷到呂不韋。

呂不韋之前並不知道是誰在刺殺自己,他拔箭一看,大吃一驚:因為這支箭竟然是秦國的箭。也就是說,不僅趙國想要嬴異人的命,就連秦國內部也有人要殺嬴異人。

在冷兵器時代,弓弩是殺傷力較強的遠距離兵器,當時七國混戰,弓箭大同小異,呂不韋為何認定這支箭是秦國的箭呢?用呂不韋的話說:

「只有秦箭統一了大小和重量,其箭羽、箭杆、箭簇都是統一大小,並且相互可以拆卸,若三者損其一,只需要再配一個零件,就能繼續使用。」

其實,這並非編劇杜撰,在歷史上,秦國的兵器,的確領先其他六國,呂不韋的上述論斷,也是秦國強大的重要原因。

公元1974年,陝西省驪山秦始皇兵馬俑中挖出約4萬件秦國兵器,其中包括戟、矛、戈、盾、箭、劍、弩等,後來,專家在分析這些兵器時,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戟、矛、箭等秦兵常用的兵器幾乎都是可以拆卸的,例如,秦國的戟分為鐏(尾部利器)、柄(長杆)、橫枝(鐮)、刺(矛)四部分,每一部分的連接處,幾乎都是統一規格,相互拆卸和安裝都十分方便。

戟,屬於長柄兵器,兵馬俑中的秦戟長達6.3公尺(即6.3米),在戰場上雖然有優勢,但也最先遭到敵軍的破壞。一番鏖戰先來,其他六國的戟如果遭到破壞,只能重新換一把新的,秦國卻只用換其中的「配件」即可。

也就是說,秦國把戟、箭、矛、戈等兵器的零件規格經過「標準化」改良後,不僅節省了製造兵器的人工成本,更節省了原材料(特別是青銅器)的冶煉成本,這就是秦國的強大之處。

秦國不僅在同一個兵器中有「標準化」的概念,在不同兵器中也可以相互「支援」。例如,戈和矛在戰場上作用相似,秦國的戈、矛的長柄其實也是通用的,有專家測算過,戈、矛的長柄可以互換,而且誤差極小,這種精細化操作,讓後人難以想像。

不僅如此,秦國還在每一個兵器中刻上特殊的符號,這些符號代表著每一位工匠的名字。也就是說,若某個兵器在戰場上出現了質量問題,打造這個兵器的工匠可能會受到連帶責任,這個舉動保證了兵器的質量。放眼世界,秦國這種「實名責任制」可以說領先了一個時代。

兵器只是秦國領先六國的一個縮影,但只從兵器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秦國的強大,並非偶然,而是經過幾代人的精耕細作的結果。《大秦賦》從各個細節方面給我們展現了2000多年前一個悠久而強大的文明,值得一贊!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中作為秦國統一的最大功臣,相國呂不韋究竟做了什麼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傳奇商人呂不韋逐漸為更多人所知。 歷史上的呂不韋從一介商賈,運用自己的投機眼光,華麗逆襲成為大秦相國,並且執掌大秦朝政十三年。
  • 《大秦賦》用了39集才看清呂不韋,明白了《呂氏春秋》這個伏筆!
    《大秦賦》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歷史正劇不等於史實,而是導演和編劇對歷史的一種解讀。在《大秦賦》的眾多人物當中,呂不韋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了。從一介商賈一躍成為秦國的相邦,為秦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人無完人,呂不韋貪婪權力,一度成為權傾朝野的權臣。這方面在《大秦賦》中也有所展示,為了推遲嬴政親政,設計構陷成蛟。為了讓趙姬對自己言聽計從,將嫪毐送入宮中。由此來看,呂不韋似乎是一個反面人物,那麼果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至少在《大秦賦》中不是這樣的。
  • 《大秦賦》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價值極高,但跟初衷大相逕庭!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段奕宏扮演的呂不韋,在秦國已經為相多年。正如歷史記載的那樣,他那部流傳千年的名作《呂氏春秋》也終於完成。首先,《呂氏春秋》並非呂不韋所作,而是出於他的門客之手。之所以要完成這樣一部作品,最為重要的原因,當然是給呂不韋個人增光添彩。同時對於整個秦國來說,呂不韋所作的這部《呂氏春秋》,多少也有一些與六國爭鋒的意涵。此前秦國一向被六國視為文化荒漠,戰國四公子和當時的知識分子,基本都出於六國。而六國在國力上,自然又遠遜於秦國。
  • 《大秦賦》嬴政見呂不韋丞相已經開始害怕 呂不韋人物簡介最後結局...
    《大秦賦》嬴政見呂不韋丞相已經開始害怕正如李斯所說,當一個人沒有得到某些東西時,他一定會拼命爭取;可是當他已經擁有的夠多的時候,他就會權衡利弊,究竟是冒著一無所有的風險繼續爭取,還是求穩。
  • 《大秦賦》中,李斯勒索呂不韋家宰一千金的橋段,是否符合歷史?
    談秦說漢(321) 《大秦賦》中,李斯勒索呂不韋家宰一千金的橋段,是否符合歷史?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被任命為丞相,取得實權後,仿效戰國四公子,禮賢下士,結交賓客。荀卿的學生李斯,想在秦國找工作,到丞相府投送簡歷,被呂不韋的家宰鄭貨趕了出去,藉機勒索鄭貨一千金。劇情很動人,但不符合歷史。李斯曾經是楚國的一個小吏,他看到廁所裡的老鼠在躲躲閃閃地吃髒東西,而糧倉中的老鼠光天化日之下吃囤積的粟米。
  • 大秦賦:呂不韋死後,秦王失智衝動,他需要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
    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自殺之後,秦王一度進入了失智的狀態,按照劇中的關係設定,秦王和呂不韋之間的關係還是蠻特殊的,一聲「仲父」滿含深情,而且劇中刻畫的秦王,在尚未親政之時,對於呂不韋是言聽計從,可以說呂不韋雖然掌權許久,不過呂不韋也成為了秦王的恩師,誇張點說,兩人之間有些父子之情也是可以的。
  • 《大秦賦》中呂不韋「知與行」的轉換 蓋因先王之殊遇
    談到呂不韋,其「奇貨可居」的故事總是津津樂道。他從一個富商,做到了秦國的宰相,他是非常有才華有能力有野心的一個男人,他幾乎改寫了秦國的歷史。過去的影視劇中,呂不韋都是以野心家的形象出現,但在新的《大秦賦》中,呂不韋的形象似乎更為正直。接下來是本人對《大秦賦》中呂不韋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的感覺分析。一家之言,姑妄聽之,樂呵樂呵。
  • 大秦賦:呂不韋為何認為華陽夫人能幫秦始皇的爹,因為一男和一女
    大秦賦:呂不韋為何認為華陽夫人能幫秦始皇的爹,因為一男和一女就是沒看過《大秦賦》的人,對於呂不韋也不會陌生,因為是他發現了秦始皇的爹嬴異人「奇貨可居」。看過《大秦賦》或者了解歷史的朋友,可能還知道,呂不韋之所以能幫嬴異人上位,並不是靠的他自己,而是靠的一個女人,她就是《大秦賦》中,鄔君梅飾演的華陽夫人。那麼華陽夫人這個楚國人,為什麼能影響秦國的「國家大事」呢?
  • 《大秦賦》呂不韋洗腳好接地氣,秦軍夥食真棒,嬴政需要大號角
    《大秦賦》呂不韋洗腳好接地氣,聽著手下勸誡的呂丞相,一點也是不心急,似乎已經是沉浸在了洗腳的快樂之中,而段奕宏的這段泡腳戲份,感覺一氣呵成,就像是尋常在家的日常一般,讓人懷疑是不是段大哥自己臨時加的戲份呢?
  • 大秦賦:呂不韋從賤商到丞相,做出的這3個舉動,戳中了我的笑點
    《大秦賦》中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從低賤的商人到一國之相,可謂是經歷了血雨腥風。畢竟成功的路上並不平坦,但呂不韋卻在苦中作樂,在劇中做出的這三個舉動,戳中了我的笑點。不得不說,呂不韋本是一個大人,卻如此像孩童一般搞笑。
  • 《大秦賦》:一山有二虎,呂不韋與李斯,誰主沉浮?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聯袂主演的78集連續劇《大秦賦》正的熱播,該劇以其恢宏的歷史背景和鮮明的人物刻畫贏得了觀眾的一致讚許。儘管張魯一飾演的少年嬴政有些違和,但緊湊的劇情、龐雜的人物關係和全員在線的演技依然令該劇成為年度爆款並一度站上8.9的高分。
  • 《大秦賦》中的呂不韋編寫《呂氏春秋》,大秦如實行斷不會滅……
    《大秦賦》還在中央電視臺第八頻道熱播中,秦國在統一六國的軍事上贏得不斷的勝利,離不開秦軍將士的英勇善戰;但在這同時,秦國在文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就離不開呂不韋了,呂不韋給秦國的思想文化,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 《大秦賦》:嬴異人,異於常人,呂不韋,不違初心!
    前言:從二零零九年第一部大秦帝國系列歷史劇劇《裂變》誕生,第二部《縱橫》,第三部《崛起》,歷經了十一年,終於迎來第四部《大秦賦》。此劇以秦始皇嬴政一段精彩告白倒敘開篇,孤獨中透著霸氣,落寞中充滿豪情。就如在《大秦賦》中,呂不韋勸嬴政振作奮起說的那段話一樣:「很多胸懷大略的能人志士,窮其一生都志不能伸,才不能舒,落寞而終。而你,趕上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你不要再糾結自己的身世,不要因小失大。
  • 《大秦賦》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曾是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賦》第一集,就是事關趙國甚至山東六國存亡的邯鄲之戰。
  • 《大秦賦》中秦異人的兩大優勢之一——華陽夫人,正是呂不韋手筆
    現在一部講述秦朝歷史的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當中,該片場景宏大、製作精良、情節跌宕,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大秦賦》的開頭,呂不韋幫助在趙國做人質的秦異人逃出邯鄲,勸說秦異人回到秦國爭奪嫡子之位。
  • 大秦賦:呂不韋專攬朝政,秦始皇怒殺甘羅,從中我看到了「考點」
    我點開《大秦賦》,這歷史年代久遠,七國大王,三位太后、呂不韋、嬴政、蒙毅、不世出的名將們齊聚一堂。這劇應該很好看,但歪歪斜斜的每一集都寫著「歷史正劇」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幀縫裡看出字來,滿集都寫著兩個字是「考點」!大家好,我是小林伊,今天來講講《大秦賦》中出現的考點。
  • 《大秦賦》:面對趙太后的暗示,呂不韋卻在摸肚子,大家不要想歪
    《大秦賦》播了二十多集,道具講究,演員妝容神還原,而劇裡面屢次出現與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神形兼備的人物形象也是十分有趣,仿佛那個朝代的人活生生地又站在歷史的舞臺上,演繹屬於他們的時代。這種神還原歷史文物的操作觀眾還是很買帳的,《大秦賦》的收視率不但一路高歌,大家還掀起了對劇情的討論熱潮。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當筆者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看到50集,想為段奕宏的呂不韋平個反
    《大秦賦》上線以來,段奕宏演技一直有負評:「呂不韋總跟沒睡醒一樣,看著不精神。」「段把呂不韋演得太LOW了,哪有一點點商賈巨頭風範!」「段奕宏表演用力過猛。」對於這個讓大秦徒增良田百畝,讓糧草民生更加殷實的丞相離開鹹陽,百姓不懂發生了什麼,也無法評價,但他們關注他,目送他。呂不韋竟然滿足了:「秦人如此待我,值了!」
  • 《大秦賦》:呂不韋先擔任丞相,後成為相邦,二者有何區別呢?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大秦賦》是大秦系列的終章,整部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蒙毅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對於《大秦賦》這部電視劇,前半部分的主角,呂不韋可謂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