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曾是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

2020-12-23 情懷與歷史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賦》第一集,就是事關趙國甚至山東六國存亡的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發兵攻趙,開啟了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第三年戰事愈烈,秦昭襄王之孫、安國君之子嬴異人已在趙為質八年,娶妻趙姬、生子嬴政。趙相平原君懷疑呂不韋與嬴異人預謀不軌,呂不韋覺察到危險,選擇帶著嬴異人逃出趙國都城邯鄲。對於邯鄲之戰來說,最終的結果是秦國吃到了敗仗,損失了20萬大軍,從而推遲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歷史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因為主角是嬴政等秦國一方,所以,對於其他諸侯國的人物,自然不會有較多篇幅的刻畫。對於本文所要說的信陵君魏無忌,在歷史上可謂是邯鄲之戰的關鍵人物,並一度成為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

具體來說,魏無忌(?-前243年),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魏國公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因為是從邯鄲之戰開始說起的,所以,公元前279年去世的孟嘗君田文,自然不會在這部電視劇出現了。而就信陵君魏無忌來說,和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一樣,都主要活動於戰國後期。

公元前277年,魏無忌的父親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哥哥魏圉繼承魏國王位,是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無忌於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他因而被稱為信陵君。在戰國時期,很多王室公子被封為君,比如《大秦賦》中的渭陽君、安國君等。

當時範雎從魏國逃到了秦國當宰相,因怨恨魏國的國相魏齊,多次慫恿秦昭襄王攻打魏國,秦軍包圍了大梁,擊敗魏國駐紮在華陽的大軍,迫使芒卯戰敗而逃。魏安釐王和魏無忌為此十分憂慮。秦昭襄王在位時,魏國、韓國、趙國、楚國等諸侯國,都遭到了秦國大軍的屢次進攻。

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於他,最高峰時門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當時的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在和秦國的長平之戰中,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結果導致趙國的大敗,四十多萬兵士被秦國坑殺。公元前257年,秦國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也即秦昭襄王想要一鼓作氣,消滅趙國。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趙勝多次向魏安釐王和魏無忌送信,請求魏國救援。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

但是,秦昭襄王得知此消息後,就派使臣告誡魏安釐王:「我攻下趙國,只是早晚的事,諸侯中有誰敢救趙國的,拿下趙國後,一定調兵先攻打它。」 魏安釐王聽了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晉鄙再進軍,讓他把大軍留在鄴城紮營駐守,名義上是救趙國,實際上是採取兩面倒的策略來觀望形勢的發展。對此,在筆者看來,魏安釐王的這一選擇固然比較短視,不過,這也是因為秦國實在太強大了,讓魏安釐王畏懼不已。當然,對於信陵君魏無忌來說,則並不懼怕秦國大軍。考慮到趙國滅亡後,魏國還是難以獨善其身,所以他決定竊符救趙,強行率軍支援趙國。

竊符救趙,是戰國時期著名歷史典故。故事概況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奪取了魏國兵權,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也鞏固了魏國在當時的地位。

信陵君以天下利益為重、個人生死榮辱為輕的優良品德自古以來,飽受稱頌。但是,竊符救趙的行為,還是讓魏安釐王十分不滿,甚至是無法容忍的。於是,等到邯鄲之戰結束後,信陵君魏無忌也不敢回到魏國後。

魏無忌在趙國居住了十幾年不回去,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相繼去世,秦莊襄王和秦始皇嬴政則相繼登上了歷史的大舞臺。在呂不韋等人的努力下,恢復了元氣的秦國乘著信陵君在趙國,日夜不停地進攻魏國。魏安釐王為此焦慮不安,就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

回到魏國後,魏無忌和魏安釐王兄弟兩人十年未見,重逢時不禁相對落淚,這便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魏安釐王任命魏無忌為上將軍,讓他執掌魏國兵馬。在戰國時期,上將軍一職可以和三國時期的大將軍相提並論,比如在《大秦賦》中,蒙驁就成為秦國的上將軍。

最後,公元前247年,信陵君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名將蒙驁戰敗而逃。五國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信陵君魏無忌的聲威震動了天下。從這一角度來看,信陵君魏無忌不僅是一位名將,更是一位縱橫家,類似於戰國中期的蘇秦。所以,信陵君魏無忌,自然成為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了。

最後,秦國非常忌憚信陵君魏無忌,在正面作戰無法擊敗他的背景下,秦國因此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魏安釐王和魏無忌的關係,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因此,魏安釐王更加懷疑魏無忌,於是派其他人代替他執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失敗。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郭開作為趙國丞相,已經被秦國收買了,所以,在魏國的朝堂之上,自然也有類似郭開的人物。因此,在秦國的離間計之下,信陵君魏無忌遭到了棄用的結局。魏無忌從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國之後,不再上朝。四年之後(公元前243年),魏無忌去世。從此魏國失去最後支撐的頂梁柱。公元前225年,也即信陵君去世的十多年後,魏國被秦始皇嬴政派出大軍消滅。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竊符救趙、復存魏,為何傷於酒色而亡?
    戰國中後期,隨著秦國的強大,關東六國貴族為了挽救自己國家,開始網羅天下人才,擴大自己的實力,這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以及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被合稱為「戰國四公子」。
  • 風雲人物,千古傳誦,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是戰國後期著名的風雲人物,他是魏國的宗室子弟,號稱「戰國四公子」之一。《史記》中用大量篇幅記載了這位名人的生平經歷,讓後人清晰地看到了這幅貴公子跌宕起伏的一生。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兒子,他的封地在信陵,所以稱他為信陵君。
  • 三次大勝秦國,從地圖看信陵君的實戰水平
    信陵君流傳後世的《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陣圖七卷。在秦始皇即位前,信陵君曾三次打敗秦軍,我們從這三場戰爭的過程,來看看信陵君的實戰水平如何。
  • 大秦賦:合縱連橫,譜寫傳奇——戰國四大公子之魏信陵君
    而魏信陵君為人急公好義,才具德行堪稱四公子之首。詩仙李白稱讚道:「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河南寧陵縣), 故世人皆稱其為信陵君。戰國四公子皆尊賢重士,信陵君更是以「禮賢下士,急人之困」名揚四海,堪稱「戰國及時雨」。他大肆招攬門客,只要有一技傍身就可在他府上吃香喝辣,最多時門下有三千食客,自成一方勢力(據說他門下有人能夠探聽到趙王的一舉一動,可見信陵君還是個間諜頭子)。
  • 《大秦賦》熱播,掌虎符調百萬雄師,鋪開秦國波瀾壯闊的王者之路
    最近,《大秦賦》熱播,引發網友一輪接一輪的熱議。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大秦賦》憑藉恢弘的戰爭場面、酷似兵馬俑的士兵、還原歷史的服化道,一開播就收穫了一波好評。不過,隨著劇集的播出,劇情拖沓、內容注水、臺詞直白等問題,也讓這部備受期待的歷史正劇評分一路下滑。
  • 大秦男兒,勿忘東出!大秦賦的這句臺詞,竟然隱藏著一個大秘密
    在《大秦賦》的第四集中,已經垂垂老矣的秦昭襄王囑咐嫡長子和嫡長孫:「告訴嬴姓後裔的子子孫孫,大秦男兒,勿忘東出。」他仿佛看到了夢中的那個少年向他走來,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這一句被觀眾忽略的臺詞,竟然隱藏著秦人起源的驚天秘密。嬴姓子孫世代勿忘的東出,既是為了一統天下,也是為了尋根故裡。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 講述嬴政的奮鬥故事
    鍥而不捨開拓「東出」強盛之路  《大秦賦》的故事背景是我國戰國時代後期。那是一個戰亂不止的「大爭之世」。其實,「大爭之世」在公元前259年早已呈現。蔡國於公元前447年為楚國所吞併,鄭國於公元前374年被韓國滅亡,宋國於公元前286年被齊、楚、魏瓜分……在這樣的「大爭之世」,社稷的「生存還是毀滅」嚴酷地擺在各諸侯國面前。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恢宏來襲,引發熱議。 七國力量此消彼長的原因很多,但秦國的勝出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這就是從秦孝公開始,經秦惠文王、昭襄王乃至嬴政所念念不忘的「東出」目標。誠如賈誼在《過秦論》評述了秦國的發展歷程,斷續所言的「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王蒙故業,因遺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特別是在秦昭襄王嬴稷生命的最後10年間,在取得長平之戰後,他持續「東出」,六國無力招架 ,周王室也忌憚不已,周朝最後一代君王周郝王姬延不惜聯絡諸侯再次「合縱」對抗秦國。然而,很不幸,秦昭襄王竟然直接攻打王畿,滅掉了西周國;七年後,秦莊襄王再一次攻打東周,東周滅亡。
  • 一身攸關六國之存亡,兩卻強秦,信陵君魏無忌真乃國士無雙
    李太白不愧為詩仙,一首詩完美的講述了信陵君魏無忌文治武功的一生!昨天講了戰國四公子中最水的平原君趙勝,今天就說一下戰國四公子中最強的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名魏無忌,乃是魏國的頂級權貴,他爸爸是魏昭王,他哥哥是魏安釐王,想當年魏國也曾是超級強國,吳起領兵那會兒基本都是壓著趙國和秦國打的,可惜到了魏無忌的時候,魏國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
  • 《大秦賦》4天戰績,豆瓣評分8.4,再一次被段奕宏的演技震驚
    近期上映最好看的一部電視劇《大秦賦》,最近很多小夥伴可能熬夜都在追,這部劇之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後面改名為《大秦賦》,這部劇主要講述了,秦國東出殲滅六國,完成大一統,徹底結束春秋戰國的大分裂時期。2020年12月2日,《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作為一部78集的長劇,《大秦賦》分為《大秦賦之東出》和《大秦賦之天下》兩部分,主要講述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大秦帝國」系列,絕對算得上是歷史正劇的巔峰。
  • 歷史上的信陵君有多牛?曾兩度擊敗秦國,名列戰國四大公子之首
    長平之戰後,秦國傲立群雄,東進之路上再無對手。而邯鄲城下,一個叫魏無忌的人橫空出世,讓秦國一統天下的夢,近乎破滅。他叫信陵君,名列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曾是戰國後期最為耀眼的人物,連強大的秦國都在他面前低頭。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五萬青壯近乎全滅。
  • 嬴政即位開新篇章 《大秦賦》紮根時代吸引新觀眾
    大秦閱兵嬴政即位,開啟秦國歷史嶄新篇章  《大秦賦》劇情緊湊情緒高燃,在上周播出的劇情裡,大秦銳士集結閱兵,場面恢弘氣勢雄偉,充分展現了大秦當時雄厚的軍事實力和精神風採;在威武振奮的閱兵場上,嬴異人(辛柏青 飾)強撐身體最終虐心下線,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 《大秦賦》火了 讓觀眾懂得了許多有趣的古代禮儀知識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追大秦賦之前,快惡補下秦國歷史
    追大秦賦之前,快惡補下秦國歷史 2020-12-10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秦賦》之蒙驁:奉4代秦王,奪90座城,蒙氏一族與大秦同在
    戰國末年,秦國傲視群雄,秦國名將更是層出不窮。白起、王翦、王齕,蒙驁等都立下赫赫戰功。其中,王翦、王賁、王離是為三代猛將,以蒙驁、蒙武、蒙恬、蒙毅祖孫三代為代表的蒙氏一族,在秦國歷史上與大秦同在。近期,歷史劇《大秦賦》熱播,蒙驁一家均有出場,他的兩個孫子蒙恬和蒙毅成了嬴政的少年玩伴。
  • 《大秦賦》秦昭襄王最後的8年,滅東周、行霸道,餘威懾六國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劇中,秦昭襄王出場時,已經垂垂老矣,但餘威仍在,讓人望而生畏。
  • 《大秦賦》目前為止,只有趙王目標明確,認認真真搞反秦事業
    由段奕宏、李乃文、張魯一、辛柏青、鄔君梅等眾多戲骨出演的古裝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有這樣的演員陣容加上千古一帝這個大IP,這部劇無疑是一部爆款劇。 《大秦賦》共78集,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大秦賦之東出和大秦賦之天下。
  • 《大秦賦》羋啟之謎:當上了秦國丞相,為何又變成楚國國君?
    《大秦賦》熱播,許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開、鄭貨等人,把對應角色飾演得惟妙惟肖。在歷史上,郭開確有其人,但卻沒有關於鄭貨的記載。除了這兩位外,還有一個人演技也不錯,此人就是《大秦賦》中的昌平君——羋啟。只是,羋啟在歷史上非常尷尬,因為關於歷史上的確有羋啟的存在,但關於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以至於成為了一個謎團。
  • 《大秦賦》第62集:繼「車同軌」後,嬴政開始「書同文」
    《大秦賦》「車同軌」是在秦趙合盟的單元,劇情較於簡潔。同樣是在秦趙合盟的單元,嬴政對比趙偃所書之文字和秦國大不相同,遂萌發「書同文」的想法,下令李斯(李乃文)修正各國文字,以作統一。文字修正完成後,嬴政取名秦篆,並立即下令在全國實行,要求與秦國貿易往來的商人也必須使用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