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李太白不愧為詩仙,一首詩完美的講述了信陵君魏無忌文治武功的一生!
昨天講了戰國四公子中最水的平原君趙勝,今天就說一下戰國四公子中最強的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名魏無忌,乃是魏國的頂級權貴,他爸爸是魏昭王,他哥哥是魏安釐王,想當年魏國也曾是超級強國,吳起領兵那會兒基本都是壓著趙國和秦國打的,可惜到了魏無忌的時候,魏國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
尤其是範雎相秦之後,魏國的外部軍事壓力驟然增加,範雎跟魏國那可是仇大了去了,想當初範雎一心一意的在魏國當差,結果被懷疑通敵,幾乎被魏國君臣置於死地!現在自己做了秦國的國相,自然不能不報當年之仇,因此秦國屢屢進攻魏國,魏無忌對此憂心忡忡!
有鑑於此,魏無忌決定效仿自己的姐夫趙國平原君趙勝,招攬名士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一派以備不時之需。不過魏無忌與他姐夫趙勝不同,趙勝此人頗有些沽名釣譽的感覺,而魏無忌則禮賢下士、急人之困,頗有俠士的風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竊符救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了,公元前259年,秦趙之間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爆發,老將廉頗堅守邯鄲死戰不退,平原君趙勝心急如焚,急忙向魏國和楚國求援!
本來魏王已經允諾出兵救趙,可是秦國威脅說,如果魏軍膽敢援救邯鄲,必定報復魏國!魏安釐王瞬間秒慫,下令大軍停止進軍邯鄲!
關鍵時刻,是信陵君一諾千金,不惜以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代價,擊殺大將晉鄙奪得兵權,成功在邯鄲城下與趙、楚軍隊合力擊潰秦軍!
信陵君因為此戰聲名鵲起,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因違令出兵和擅殺大將,魏無忌怕魏王治罪所以不敢回國,就此客居邯鄲長達十多年!
秦國方面雖然在邯鄲之戰遭到重創,但是實力依然強勁,赳赳秦軍照樣屢屢出關攻城略地。尤其是對魏國,秦國更是恨的牙根兒痒痒,得知信陵君呆在趙國不敢歸魏,秦王贏稷大喜,因此屢屢派遣大軍攻打魏國,三晉大地遍地烽煙!
在這個大背景下,東方六國準備再一次集合起來,跟秦軍死磕一場!這樣的聯軍攻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是勝少敗多!這次魏安釐王被秦國揍的太狠,於是便把客居趙地十幾年的信陵君請回魏國,由魏國挑頭兒組成魏、趙、楚、燕、韓五國聯軍,然後由信陵君魏無忌擔任五國聯軍的統帥!
魏王希望憑藉著信陵君的崇高聲望一舉打垮秦國的攻擊!信陵君也的確不負眾望,他率領五國聯軍跟秦軍展開血戰,秦軍統帥雖然不再是「殺神白起」,但也是秦國的宿將蒙驁!
蒙驁雖然勇猛善戰,但是秦軍連年徵戰也是師老兵疲,在魏無忌的統領下,聯軍多路出擊,連續猛攻秦軍。
信陵君有勇有謀,五國聯軍高歌猛進,這次輪到蒙驁率領的秦軍節節敗退了,秦軍雖然敗而不潰,但也被五國聯軍團團包圍在了河外地區!
自知無路可退的秦軍爆發出了他們剽悍的戰鬥力,雙方展開死戰,聯軍統帥魏無忌更是戴鐵兜鍪親自披掛衝鋒。聯軍將士看到統帥都親自上陣,聯軍士氣大振,在這種情況下,久經戰陣的蒙驁也扛不住了,秦軍一路敗退,信陵君則率領聯軍乘勝追擊,把蒙驁直接打回了函谷關。
面對關外雲集的五國聯軍,秦國果斷認慫,再也不敢出戰。函谷關可是一頂一的雄關隘道,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跟秦軍對峙了幾個月,眼瞅著打不進秦國腹地,各國見目的達到了只好各自退兵!
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
那功夫讓秦軍不敢出的可真沒幾個人,信陵君真乃國士無雙也!經此一戰,只要魏無忌在魏國,秦國再也沒有主動攻擊過魏國,可見魏無忌給秦國人留下了多麼可怕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