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攸關六國之存亡,兩卻強秦,信陵君魏無忌真乃國士無雙

2021-02-13 靚仔說史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李太白不愧為詩仙,一首詩完美的講述了信陵君魏無忌文治武功的一生!

昨天講了戰國四公子中最水的平原君趙勝,今天就說一下戰國四公子中最強的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名魏無忌,乃是魏國的頂級權貴,他爸爸是魏昭王,他哥哥是魏安釐王,想當年魏國也曾是超級強國,吳起領兵那會兒基本都是壓著趙國和秦國打的,可惜到了魏無忌的時候,魏國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

尤其是範雎相秦之後,魏國的外部軍事壓力驟然增加,範雎跟魏國那可是仇大了去了,想當初範雎一心一意的在魏國當差,結果被懷疑通敵,幾乎被魏國君臣置於死地!現在自己做了秦國的國相,自然不能不報當年之仇,因此秦國屢屢進攻魏國,魏無忌對此憂心忡忡!

有鑑於此,魏無忌決定效仿自己的姐夫趙國平原君趙勝,招攬名士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一派以備不時之需。不過魏無忌與他姐夫趙勝不同,趙勝此人頗有些沽名釣譽的感覺,而魏無忌則禮賢下士、急人之困,頗有俠士的風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竊符救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了,公元前259年,秦趙之間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爆發,老將廉頗堅守邯鄲死戰不退,平原君趙勝心急如焚,急忙向魏國和楚國求援!

本來魏王已經允諾出兵救趙,可是秦國威脅說,如果魏軍膽敢援救邯鄲,必定報復魏國!魏安釐王瞬間秒慫,下令大軍停止進軍邯鄲!

關鍵時刻,是信陵君一諾千金,不惜以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代價,擊殺大將晉鄙奪得兵權,成功在邯鄲城下與趙、楚軍隊合力擊潰秦軍!

信陵君因為此戰聲名鵲起,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因違令出兵和擅殺大將,魏無忌怕魏王治罪所以不敢回國,就此客居邯鄲長達十多年!

秦國方面雖然在邯鄲之戰遭到重創,但是實力依然強勁,赳赳秦軍照樣屢屢出關攻城略地。尤其是對魏國,秦國更是恨的牙根兒痒痒,得知信陵君呆在趙國不敢歸魏,秦王贏稷大喜,因此屢屢派遣大軍攻打魏國,三晉大地遍地烽煙!

在這個大背景下,東方六國準備再一次集合起來,跟秦軍死磕一場!

這樣的聯軍攻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是勝少敗多!這次魏安釐王被秦國揍的太狠,於是便把客居趙地十幾年的信陵君請回魏國,由魏國挑頭兒組成魏、趙、楚、燕、韓五國聯軍,然後由信陵君魏無忌擔任五國聯軍的統帥!

魏王希望憑藉著信陵君的崇高聲望一舉打垮秦國的攻擊!信陵君也的確不負眾望,他率領五國聯軍跟秦軍展開血戰,秦軍統帥雖然不再是「殺神白起」,但也是秦國的宿將蒙驁!

蒙驁雖然勇猛善戰,但是秦軍連年徵戰也是師老兵疲,在魏無忌的統領下,聯軍多路出擊,連續猛攻秦軍。

信陵君有勇有謀,五國聯軍高歌猛進,這次輪到蒙驁率領的秦軍節節敗退了,秦軍雖然敗而不潰,但也被五國聯軍團團包圍在了河外地區!

自知無路可退的秦軍爆發出了他們剽悍的戰鬥力,雙方展開死戰,聯軍統帥魏無忌更是戴鐵兜鍪親自披掛衝鋒。聯軍將士看到統帥都親自上陣,聯軍士氣大振,在這種情況下,久經戰陣的蒙驁也扛不住了,秦軍一路敗退,信陵君則率領聯軍乘勝追擊,把蒙驁直接打回了函谷關。

面對關外雲集的五國聯軍,秦國果斷認慫,再也不敢出戰。函谷關可是一頂一的雄關隘道,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跟秦軍對峙了幾個月,眼瞅著打不進秦國腹地,各國見目的達到了只好各自退兵!

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

那功夫讓秦軍不敢出的可真沒幾個人,信陵君真乃國士無雙也!經此一戰,只要魏無忌在魏國,秦國再也沒有主動攻擊過魏國,可見魏無忌給秦國人留下了多麼可怕的印象!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合縱連橫,譜寫傳奇——戰國四大公子之魏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他們用一生踐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山東六國的存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他們的力量描繪出合縱連橫的壯闊畫卷,用他們的步伐譜寫保家衛國的鏗鏘戰歌而魏信陵君為人急公好義,才具德行堪稱四公子之首。詩仙李白稱讚道:「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 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
    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著有《魏公子兵法》。
  • 《大秦賦》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曾是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
    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賦》第一集,就是事關趙國甚至山東六國存亡的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發兵攻趙,開啟了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第三年戰事愈烈,秦昭襄王之孫、安國君之子嬴異人已在趙為質八年,娶妻趙姬、生子嬴政。
  • 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結局誰慘?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楚國的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在秦始皇統一中原時,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其中田文死後封地被齊、魏兩國所吞,趙勝被秦始皇滅族,魏無忌縱慾而死,黃歇被砍了腦袋。 相對來講,黃歇從一介平民逆襲為春申君,非常勵志。但他居心不良,將自己有孕的姬妾移花接木獻給楚考烈王為妃,以保榮華富貴而惹禍上身。
  • 謹守臣道,最後只能自求速死,戰國四大公子之首,結局悲涼
    戰國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魏公子魏無忌就是不願為亂的代表之一。魏無忌卒於公元前243年,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現河南省寧陵縣境內, 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圖片來於網絡(感謝原作者)信陵君魏無忌存在的時期應該是在秦昭襄王直到秦始皇親政幾年之後,可以說是秦國碾壓東方六國,統一全國的時期。
  •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竊符救趙、復存魏,為何傷於酒色而亡?
    戰國中後期,隨著秦國的強大,關東六國貴族為了挽救自己國家,開始網羅天下人才,擴大自己的實力,這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以及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被合稱為「戰國四公子」。
  • 魏無忌:天下公子,千秋可諒
    魏無忌,即魏國之信陵君,與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合稱「戰國四公子」。
  • 風雲人物,千古傳誦,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是戰國後期著名的風雲人物,他是魏國的宗室子弟,號稱「戰國四公子」之一。《史記》中用大量篇幅記載了這位名人的生平經歷,讓後人清晰地看到了這幅貴公子跌宕起伏的一生。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兒子,他的封地在信陵,所以稱他為信陵君。
  • 歷史上的信陵君有多牛?曾兩度擊敗秦國,名列戰國四大公子之首
    長平之戰後,秦國傲立群雄,東進之路上再無對手。而邯鄲城下,一個叫魏無忌的人橫空出世,讓秦國一統天下的夢,近乎破滅。他叫信陵君,名列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曾是戰國後期最為耀眼的人物,連強大的秦國都在他面前低頭。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五萬青壯近乎全滅。
  • 【名人百科】禮賢下士智勇兼備——戰國四公子之魏國信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對侯贏拜了兩拜,向他請教。侯贏便摒退旁人,秘密地說:「我聽說,調動晉鄙軍隊的兵符經常放在魏王的臥室裡,而如姬最受寵幸,能出入魏王的臥室,必然有能力竊取兵符。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所殺,如姬將大仇積聚在心中已有三年之久,包括魏王在內的許多人都想替她報殺父之仇,但都沒能成功。如姬為此向公子哭泣。公子派門客砍下了她仇人的頭,敬獻給如姬。
  • 信陵君為何能位居「戰國四公子」之首?因為他兩次擊敗秦國!
    戰國四公子指魏無忌、趙勝、黃歇、田文。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亦稱戰國四君)。
  • 信陵君率領五國大軍擊敗秦軍後,為何不一鼓作氣,消滅秦國呢?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在取得勝利之後,信陵君魏無忌率領的五國聯軍,卻各自散去,也即沒有繼續攻打秦國,甚至沒有借著這一次機會來消滅秦國。那麼,問題來了,信陵君率領五國大軍擊敗秦軍後,為何不一鼓作氣,消滅秦國呢?換而言之,這不是浪費機會嗎? 一 首先,邯鄲之戰後,趙國轉危為安。
  • 戰國四君子中,誰才是真君子?史記中一細節解開真相!
    然而,為何說平原君、春申君、孟嘗君都是沽名釣譽的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才是真君子呢?不妨先看一看這四個人的情況。 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 秦時明月6信陵君是誰 魏無忌和田言到底是什麼關係
    信陵君是指魏無忌,魏無忌是魏國公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  魏無忌是非常厲害的人,在劇情中,田言還講述了其「竊符救趙」的故事。
  • 戰國時期,魏國公子信陵君有大功於國家,為何信陵君的結局不好?
    關於信陵君魏無忌此人,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麼介紹的:「信陵君,魏公子無忌者,魏武王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國大梁人,是魏國的公子,是戰國四公子之首。戰國四公子者為趙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齊之孟嘗君、楚之春申君,雖然戰國四公子皆以養士三千而聞名,但信陵君魏無忌讓人欽佩。信陵君滿腹經綸,禮賢下士,重情重義,言必信,行必果,加上其背景顯赫,用我們現代話來說,就是一個有才華的富二代。按理來說信陵君這樣的人應該有個好的結局,但這位戰國公子結局卻很悽涼!最終沉迷酒色,鬱鬱而終。
  • 戰國293 魏無忌之死——謠言到底有多可怕?
    魏無忌拿不下管城,也算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了,凱旋迴到大梁。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回來,後腳秦國的間諜跟著就來了。其實秦國這是玩一貫的做法,軍事上擺平不了,那就在外交上擺平,明裡玩不過就暗裡下功夫。很顯然,秦莊襄王最想擺平的是信陵君魏無忌。不過這一次,秦王換了一種新玩法,那就是借刀殺人。這把刀是誰呢?就是當年竊符救趙時候白白冤死的晉鄙手下的門客。
  • 信陵君在長平之戰前好幾年就預言了秦國將怎樣滅魏,魏王為何不信?
    平原君氣急攻心,便又寫了一封信去罵起信陵君來,信中說:「趙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能急人之困耳。今強秦圍攻邯鄲,晝夜鏖戰於城垣,邯鄲之民早已炊骨易子而食,卻苦等魏救不至。令姊憂城破,日夜悲泣。公子縱輕我趙勝,獨不憐公子姊邪?」平原君真是個不厚道的傢伙,求不動魏王,就來罵信陵君。姐姐也不是信陵君一個人的姐姐,難道魏王就不是?
  • 侯嬴是誰,為什麼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對其恭敬倍至
    魏無忌(?-前243年),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魏國公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