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北京市通州、朝陽、西城、豐臺等區暗訪時發現,全日制「讀經班」依然存在,混班教學、放棄「數理化」等學科知識、授課教師無資質等現象依舊沒有消除。調查顯示,這些讀經班多隱蔽在郊區別墅、居民樓裡辦學(《北京青年報》4月9日《全日制「讀經班」仍在京隱蔽辦學》)。
教育部日前專門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少年兒童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然而從記者調查情況看,雖然教育部門的要求頗為嚴格,但非法的全日制「讀經班」並未銷聲匿跡,反而通過租用郊區別墅、居民樓、不公開學校標誌等方式更加隱蔽和逍遙。從「讀經班」還有在校生的情況來看,「讀經班」在家長和社會上還有一定的市場,單單通過教育部門的一紙通知,顯然無法從根本上遏制這一現象。
從青少年健康成長角度而言,雖然家長讓孩子入讀「讀經班」的緣由五花八門,但從媒體報導情況看,課程設置的隨意、授課內容的枯燥乏味、管理的隨意以及授課人員資質管理的混亂等,都體現出「讀經班」並不是青少年成長的樂園和沃土。一些所謂的「從小開始糊塗識字教學法」「一心只讀聖賢書拒絕數理化」等奇談怪論,對於青少年尤其是正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兒童而言,不僅缺乏文化教育意義和成長引導價值,反而嚴重違背青少年身心發育規律和教育規律。
目前,教育部門從規範招生秩序角度專門下發通知,但現實中非法「讀經班」走向隱蔽的現實,說明單單靠教育部門的叫停式治理遠不能奏效。要想徹底根治這種不法辦學行為,必須從源頭抓起,由各職能部門聯手實施依法治理工程。
首先,教育、文化宣傳、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門應從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青少年受教育權益的角度出發,宣傳非法辦學機構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危害,讓社會各界尤其是家長正確對待「讀經班」,並對其非法辦學、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本質有深入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自覺拒絕「讀經班」並堅決不讓孩子上「讀經班」。
其次,教育、公安等部門要聯合對義務教育階段學齡對象進行普查,對未能及時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對象信息進行聯合核查,對在非法校外辦學機構尤其是非法「讀經班」就讀的對象進行調查,對其未能接受義務教育的原因進行追溯,從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角度,規範家長的家庭教育行為和求學行為,從源頭上杜絕選擇非法「讀經班」的錯誤教育觀念和行為。
第三,要按照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校外辦學機構管理規定等,對隱蔽的「讀經班」非法辦學行為從嚴查處,依法追究非法辦學者責任。
第四,要引導全社會監督校外辦學機構的行為,通過設立舉報電話、建立協同查處結果公開機制等,遏止非法「讀經班」的隱蔽化經營,如此以來,非法「讀經班」「國學班」「私塾」等行為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矯正和扼制。
跟帖
劃定國學班的底線和紅線
讓孩子通過閱讀經典文本了解傳統文化,以此開闊眼界、啟迪智慧,本是有裨益的事情。但「國學」並非萬能藥,當今的一些社會問題不可能靠復古去解決,體制內教育雖有不足,但也不能完全走向反面。如果人為地將古代典籍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特別是放棄「數理化」等學科知識,學生知識結構的「瘸腿」最終會畢露無遺。曾有報導說,一些孩子閉門讀經十多年,不但未成「聖賢」,連回歸體制內教育都很艱難,這應該讓一些人警醒。
如今,教育部下發通知明確指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實際上是給家長及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再一次敲響了警鐘,也劃定了義務教育與國學班的底線和紅線。某些全日制「國學班」也該收斂收斂了。
陝西姚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