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講儒家故事系列課全程回顧

2021-03-01 株洲市天元區圖書館

上個星期,何山老師受邀為天圖的書友們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分享,分享的主題是《儒家的故事》!這對於正在學習《論語》的我來說,無疑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連續六天聽下來,真的受益良多!

何山老師博學多識,侃侃而談:從學儒應有的態度談到回歸身心性命之學,從持身中正說到為仁之本——孝悌,再從泰州學派羅汝芳聊到江門學派代表陳白沙和湛若水,最後從宋明理學談到現代新儒家代表梁漱溟先生。

每天一小時的分享,我和書友們直聽得興頭正起,卻又意猶未盡!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何山老師在7月7號晚所分享的有關孝道的話題,以及7月10號晚詳情講述的有關現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的故事。

何山老師說,我曾經問過很多人:您覺得自己是一個孝子嗎?起初大多數人都會回答說「是」。但越往後聊,越不敢聊下去,因為會發現自己其實做得很不夠。何山老師繼續談到,孟子提出世俗所謂不孝者五:一、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二、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三、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四、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五、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今人可以以此為鏡進行自我觀照。

那麼,究竟何為孝呢?在《論語》為政第二第5-8章,孔子對弟子問孝皆有不同的回答:曰「無違」、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曰「不敬,何以別乎」以及孝敬父母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色難」!並談到父子之間不可成為「朋友」,而應按《書經》所云「作之君、作之師」,再加上一個「作之親」!

7月10號晚因是最後一天的分享,應廣大書友的要求,何山老師整整分享了兩個小時,分別談到梁漱溟先生與蔣先生和毛先生之間的故事,以及梁漱溟先生一生所致力的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

聽完何山老師的分享,內心感慨萬千,且受益匪淺:第一個感慨就是何山老師究竟看了多少書啊,才能這樣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第二個就是人生的學習、成長之路恰如曾子所云「任重而道遠」!回看自己,所學所知真的太少太少。第三個收穫就是何山老師所說的,學一定要致用,與其「博學」,不如一門深入,並學以致用!無怪乎古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何山老師的分享,才檢視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感恩天圖讓我們遇見行進在我們前方的人,因為他是我們人生的標杆!

宋朝張橫渠先生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於學儒之人當如此,對於成長路上的我們亦當如此!因為惟有像孔聖人那樣「志於學」、「志於道」且勤勉精進方是不斷成長與進步之秘訣與良方!

——by 香香

我是第一次聽何山老師講課,雖然是線上分享,但何老師的親切隨和,隔著屏幕就能感覺到,他像坐在你對面的一位朋友,看似隨意而談,但一出口就是錦繡文章,每一句都是大道經典。

他講治學正心誠意,講易經與道家,講東坡與王陽明,……不,這些都是他為了自己的講課需要信手拈來的一個個佐證而已,他何曾刻意去研究過他們。如果有什麼叫時光飛逝,聽何老師講課的感覺就是。

——by 蒹葭

相關焦點

  • 要不要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弄懂儒家文化的謙讓,就知道答案
    父母為了教育孩子們謙讓,還給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01中國傳統美德故事「孔融讓梨」在美國遭「冷遇」小時候都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幼兒園接受教育開始,老師就在給孩子灌輸這些傳統的儒家思想,回到家中,父母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這一招是非常有用的。甚至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也成為了小學生的必讀科目,還要背誦。
  • 天津市教育兩委:講好講活「四史」故事 貫穿融入育人全程
    各學校將重點挖掘校史、校訓、校歌中的紅色教育元素,納入校本課程,作為課堂教育教學的有機補充,講好講活「四史」故事。根據《方案》,市教育兩委將組織開展「網上重走長徵路」大接龍活動,在線組織參觀長徵沿線重要革命紀念館。組織線上紅色「雲旅遊」,在線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等數字場館,了解「四史」歷程中天津的歷史站位。
  • 「講道理」變「講故事」 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原標題:「講道理」變「講故事」 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在陳望道故居,同學們認真聆聽陳望道在簡陋的柴房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如何在三分鐘講好一個故事-《故事課》
    接下來第二部分,討論如何講一個好故事。三分鐘,一分鐘,甚至十秒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法。首先,故事的公式是什麼?一個完整的故事可以分為七個步驟。它們是:目標、障礙、努力、結果、事故、轉折和結局。無論在任何時候,在世界各地,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動畫片,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多數都會遇到這七個步驟。
  • 把英語故事像背景音樂一樣播給孩子聽(杭州壯媽) | 童閱故事媽媽系列課
    從6月底開始童閱媽媽故事課已經拉開帷幕,在昆明越媽的繪本故事開講後,得到了很多媽媽的認可,7月份杭州壯媽又開講了小豬小象系列,讓孩子瞬間喜歡上英文繪本
  • 江西婺源縣開學第一課講好反邪故事
    為了提高廣大師生的反邪教意識,牢築校園科學防護的思想「長城」,江西省婺源縣委政法委聯合縣教體局在全縣中小學校上好開學第一課,積極宣傳反邪,講好反邪故事,防範邪教侵蝕家校毒青少年。反邪教志願者們通過《致學生家長一封信》以及在學生家長微信群、學校LED顯示屏、展板、反邪教明白紙、主題班會課等方式
  • 講座回顧丨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
    2020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日知」系列講座第十九期在國學館122舉行,同時於騰訊會議平臺線上直播。講座題目為《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一個羅爾斯式的路徑》。本場講座由復旦大學哲學院白彤東教授主講,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湯元宋老師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溫海明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宋洪兵教授評論。
  •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發表時間:2014-01-17    來源:北京青年報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這些做繪本的人,講故事的人,也有關於自己的故事。    生活與藝術之間,有座橋     楊忠:繪本創作工作室創辦者     1998年,楊忠在日本進修。為了補習日語,她踏進圖書館,卻首先被圖畫書吸引了。每本書都不一樣,色彩鮮豔,她在國內從來沒見過。
  • 湖北工業大學:用故事講「活」《追夢》思政課
    今年6月30日,站在湖工大《追夢》思政課講臺上,「00後」秦媛媛收穫了全場的掌聲。2019年5月16日以來,湖北工業大學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開設了《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把最新時政熱點引進課堂,聚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邀請身邊人講好親身故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打造引導學生成長的思政「金課」。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出版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新華出版社,2020年9月版),由孫曉光、田夢傑、張赫名編著,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人文視域下琉球王國的儒家文化認同研究」成果,全書21萬字。琉球得以繁榮的根本原因在於琉球大量吸收了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中華文化,並以儒家文化為榜樣進行國家治理。這體現了琉球王國管理者的儒家文化認同傾向與國家治理方略的深意,且有利於琉球王國政權的穩定,對琉球王國官僚、上層社會乃至民間社會的生活價值與行為取向都有導向作用,因而構成了琉球王國自上而下的一種基本認知。
  • 用青春視角講革命故事 讓思政課「潮」起來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周星錦等同學在劉少奇故居前坪如是說,他們正以青春的視角宣講革命故事、感悟為民初心。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落實思政教師「六要」和思政課「八個相統一」要求,紮實開展「四史」教育,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思政教育黨總支師生開展了「學黨史講革命故事,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教學活動。
  • ​ 開學第一課,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
    >​ 開學第一課,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2020-09-15 11:00:2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9月7日,廣東實驗中學迎來一堂別出生面的英語雙師口語課。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出現了著名抗疫英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的頭像,以及一系列與抗疫相關的話題。
  • 李迪推出「叢林豹講故事」系列
    本報訊 近日,李迪攜最新出版的「叢林豹講故事」系列叢書作客西安書博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精彩演講。     「叢林豹講故事」系列叢書選取了六本李迪在三十多年前創作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精心修訂後,由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聯合策劃出版。活動現場,李迪生動講述了系列叢書中的一本——《豹子哈奇》的故事,牽動了在場觀眾的心。實際上,這本書早在十多年前就走出國門,被收錄在日本學校學習漢語的教材中。
  • 開學第一課,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
    愛樂奇雙師課堂為廣東實驗中學開啟新學期第一課   「How did our country successfully limit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我國是如何成功控制了新冠病毒的擴散?)」
  • 儒家講拿得起、道家講看得開、佛家講放得下
    一、儒家講拿得起孔聖人雕像將「儒」這個字拆開,左「人」右「需」,意思是人之所需、所求,所以儒家講「拿得起」。儒家是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延續至今,在今天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儒家」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創始人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得儒家遭受重創,隨後漢武帝時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統治地位,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下,儒家成為百家爭鳴的最後勝利者。
  • 儒家託管有儒風
    息縣儒家託管負責人孫波老師的邀請,為該輔導機構的數十名學生家長做了一場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老師對他們好,講的能聽懂,自己有提高。息縣儒家託管有一位叫葉林的老師,自稱是我的學生。原來,她是信陽師範學校1998級普通師範二班的學生(我教四班兼任班主任),曾經聽過我的課。她2001年師範畢業後,到2004年才分配到信陽市溮河區金牛山小學任教。
  • 別動,聽我講這個故事
    那麼做了這麼長時間的聽眾,您是否也想知道到底怎樣講故事才能講得生動形象呢?8月16日就有這麼一群優秀的學員,來到了大釗培訓的04期《講故事訓練》這個特殊的課堂之上,圍坐在一起與黃老師共同研討、學習這一門課。為什麼說是特殊的課堂呢?
  • 天津中小學多種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 講好中國故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開學第一課、抗疫第一課……從4月20日至今,全市大中小學生分四批全部複課開學。市教育兩委重視運用開學第一課加強學生教育,除了《大自然在說話》的開學第一課、張伯禮院士的抗疫第一課,還通過多種形式延伸開學第一課教育效果。
  • 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大連理工大學「百人百講」系列...
    原標題: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大連理工大學「百人百講」系列課程創新思政課教學及時回應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辨識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戰略全局,是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