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開始每次孕檢都牽動著孕媽的心,檢查正常就鬆一口氣,檢查有一點問題都會手足無措。特別是孕後期的檢查,如果有問題真的會很難抉擇,懷啦那麼久難道就能說不要就不要嗎?
記得我懷二胎的時候,寶寶6個多月該行胎兒心臟彩超檢查,也沒猶豫過是否做此檢查,心臟問題是大問題,必須做。可是結果就讓我糾結啦!檢查完提示「左心室內有強回聲點」。
作為一位兒科醫生,我知道這不是提示心臟有問題,但是卻不是很了解這代表什麼?有什麼意義?然後就是各種百度,從百度中了解到強回聲點不算異常,但是有幾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代表基因問題,可能會有遺傳代謝病的可能。就算是小几率我依然不放心,我給我們婦產科的醫生打電話,她說「沒有問題,你不放心就做無創的染色體檢查」。
問完以後內心準備做無創檢查,但還是有些猶豫,因為檢查要兩千多還是有一點小貴。其實醫院上班有個行規「醫生沒有強烈建議的檢查,其實是可以選擇不查」。由於著急、擔心我都忘記這些行規啦,一直猶豫要不要做無創檢查,趁吃午飯的時間我就好好思考一直沒有定論,直到我想如果查血也查出孩子有問題咋辦?難道就不要了麼?都已經懷了6個多月了,想到這裡心裡都有些難受。
最後,心裡安慰自己肯定沒有問題,其他檢查都沒有問題,那麼小的機率一定不會讓我碰到。雖然節約了2000多元錢,但是直到孩子出生都沒有安心過。孩子出生後一切正常才放下啦心裡的石頭,不過我孩子右耳耳廓有一點小畸形,但是無傷大雅,還算幸運。
通過這件事我就在思考為什麼要做胎兒心臟檢查和胎兒四維檢查。如果胎兒有問題是不是就此不要了,那孕媽得有多傷心,主要都已經懷啦那麼長時間,孩子也成形啦,都有感情啦。只是想想都覺得很殘忍。
其實不是只要檢查結果有問題就要把孩子打掉。主要是排除一些大的嚴重的畸形,就算出生後經過救治也不能挽救生命的孩子才會選擇放棄。
而更多的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比如胎兒心臟結構有問題,就是所說的先天性心臟病,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會做好相關的準備搶救的工作,便於儘量保證孩子生命安全。而且有些醫院還能在宮內給孩子做心臟手術。
所以檢查的目的是發現問題,便於及時解決問題,是優生的保障。而那些目前醫學不能解決的大畸形,真的就只有選擇放棄。因為生下來後孩子不一定能活,還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