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家醫院人工窗口逐步關閉 掛號繳費查報告自助完成

2020-12-22 天津頻道

原標題:就醫新模式改變醫療體驗(圖)

近期,天津多家醫院在微信平臺發出關閉人工掛號和繳費窗口的通知,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市將從今年起啟動智能醫療與健康專項行動計劃,到2020年建成全市醫療、醫保、醫藥「三醫一體化」大健康信息共享平臺。目前,各大醫院都在積極進行「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的平臺建設,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天津醫院已經率先取消門診掛號、收費窗口,天津其他三甲醫院也都在陸續減少現場掛號和繳費窗口,醫大二院自4月8日起已經關閉門診一樓人工掛號繳費窗口,暫時保留其他樓層人工窗口。全新的就醫模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醫療體驗。

身份證醫保卡儲蓄卡

看病必帶一證兩卡

清晨,王先生一邊吃早餐一邊在手機上掛好號,然後提前半小時到達醫院門診大廳,在一臺就醫自助機上繳掛號費並取號,拿著號到診室候診。問診後醫生開出檢查項目,他就近找個自助機,用手機支付寶掃碼付費後在自助機列印了憑條,拿著憑條去做檢查。同樣自助列印出檢測報告單後讓醫生看完,醫生出具了處方,這一次,他在手機APP上實現了繳費,然後拿藥出了醫院。與傳統的就醫模式完全不同,除了問診、檢查、取藥,王先生此次看病大多數流程是自助完成的。

分時段預約、掛號、繳費、查報告實現門診自助操作是目前各醫院「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打造全流程就醫服務平臺的第一步。我市胸科醫院從本月起逐步關閉掛號繳費窗口,第五中心醫院、泰達醫院也將嘗試今年年內取消人工掛號繳費窗口。醫大總醫院、醫大二院、中醫一附院、第一中心醫院、第四中心醫院、南開醫院等三甲醫院也大幅減少了掛號繳費窗口。患者均可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智慧醫療APP、院內門診自助機等進行這些業務的操作,不用在窗口多次排隊。為方便患者就醫,各醫院在門診大廳、門診各樓層都增加了自助設備的投入,每臺自助設備涵蓋了就醫的基礎環節,如分時段預約包括預約醫生和預約檢查以及預約複印病歷等;掛號包括預約掛號和當日掛號以及急診掛號等;繳費包括自費患者和醫保患者繳費等;候診、取檢查報告、門診記錄查詢列印等。各醫院均派出大量工作人員、志願者在自助機旁協助患者操作。目前,天津醫院有60多臺自助機、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有30多臺自助機同時應用。

我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張立說,門診自助系統的第一步是身份識別,這就需要市民和新農合居民今後就醫一定要帶著身份證和醫保卡,這些既是患者身份的證明,也是電子病歷的保存依據,同時還能方便線上支付。如果沒有手機微信、支付寶的患者,還需要攜帶一張有足額存款的銀行儲蓄卡或借記卡。

Q醫金醫寶醫指通

APP支持智慧醫療

除醫院的自助機外,Q醫、金醫寶、醫指通、智醫和天津就醫等智慧醫療手機APP可以支持全市大多數醫院在線運行。這些APP系統除了預約診療,均可以在手機上進行當日掛號、預約掛號、導診、繳費、報告查詢、健康管理等多種功能。其中金醫寶是由我市人力社保局開發推出的手機APP,在實現手機掛號、繳費、查詢等基本功能的同時,通過綁定社保卡還可以實現醫保個人帳戶餘額查詢,以及醫保實時線上結算。

「天津市天津醫院患者服務平臺」是天津醫院創立的官方微信公眾服務號名稱,患者或家屬關注後就可以在手機上進行預約掛號、線上繳費、查詢檢驗報告等操作;智醫公眾版是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使用的智慧醫療APP,手機下載後註冊,錄入患者身份證、醫保卡後可以預約掛號、當日掛號、手機支付、查看診序、建立專屬健康檔案、住院清單查詢、查看歷次就醫處方和化驗報告。我市第二兒童醫院使用的是「天津就醫」APP,患兒家屬下載後可以在手機上進行各種自助操作。

Q醫療支持的醫院有:天津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市口腔醫院、空港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泰達心血管病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醫院。

金醫寶支持的醫院有: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北辰區中醫醫院、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胸科醫院、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天津市河東區富民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市河東區大王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需要提醒的是,現在患者就診程序是先預約診療,除醫院內的門診自助機外,患者預約的方式還有醫院微信平臺、智慧醫療APP、醫院網站、電話預約和診間預約等多種形式,預約成功後需提前半小時到醫院自助機系統報到並繳掛號費和取號。在手機APP完成的檢查和藥品繳費,也需要到醫院自助機列印憑條才能做檢查和取藥。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可以實現藥品線上繳費後直接到取藥窗口掃碼取藥。

支付寶微信銀行卡

門診繳費不用信用卡

目前就醫體驗中最大的改變應該是繳費方式的變革。在人們的印象中,醫院是現金為王的地方。而這一輪智能醫療的推進,繳費方式無現金化的改變似乎讓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有些措手不及。目前絕大多數醫院支持的自助繳費方式包括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寶、微信、無透支功能的銀行卡以及醫院院內卡支付,門診費用一般不接受信用卡支付。關閉人工繳費窗口後,自助繳費可以在醫院內的自助設備也可以通過手機APP完成。醫保患者在院內自助設備上繳費均是醫保實時結算,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新農合的居民只需繳納自己擔負的金額。急診、計劃生育繳費除外。金醫寶、Q醫、智醫也可以醫保實時結算。

自助繳費從去年年底開始實施,目前各醫院自助繳費的比例都已達到就診患者的30%左右。隨著人工窗口逐步關閉,各家醫院都制定了相應措施讓患者順利繳費。第一,對於只帶了身份證、醫保卡沒帶銀行卡,也無法手機掃碼繳費的患者,我市胸科醫院、第一中心醫院和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可以在患者身份證或醫保卡中生成臨時虛擬帳戶,患者在醫院人工窗口存入一定金額後,在院內自助機繳費方式一覽選擇身份證臨時卡或醫保臨時卡即可完成繳費,離開醫院時可以將帳戶取消並取出剩餘金額。第二,對於兒童等沒有任何證件和銀行卡的患者,天津醫院可以在院內辦理一張銀行充值卡繳費,胸科醫院、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可以辦理一張院內臨時卡,繳費方式選擇院內臨時卡繳費即可,患者所充金額多退少補。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醫院關閉人工窗口後,每層都保留一個建卡充值退費窗口。(趙津)

(責編:張靜淇、王浩)

相關焦點

  • 天津多家醫院關閉人工窗口 今後自助掛號繳費得這麼辦
    目前,各大醫院都在積極進行「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的平臺建設,天津多家醫院在微信平臺發出關閉人工掛號和繳費窗口的通知。在人們的印象中,醫院是現金為王的地方。而這一輪智能醫療的推進,繳費方式無現金化的改變似乎讓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有些措手不及。目前絕大多數醫院支持的自助繳費方式包括支付寶、微信、無透支功能的銀行卡以及醫院院內卡支付,門診費用一般不接受信用卡支付。關閉人工繳費窗口後,自助繳費可以在醫院內的自助設備也可以通過手機APP完成。
  • 天津這些大醫院取消人工掛號!這波操作學起來,別讓自助繳費機難倒你
    為了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就醫感受,天津市從去年就提出三級公立醫院將建立預約號源統一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全部號源向患者開放預約,逐步取消門診現場掛號。近日天津多家醫院已經取消了人工掛號!完全實現自助掛號!
  • 龍華區人民醫院關閉收費窗口,實行自助掛號繳費
    6月1日起,龍華區人民醫院全面關閉人工掛號收費窗口,推行自助機、線上自助掛號繳費。掛號、取號、繳費、查檢驗報告都可以通過自助機、公眾號或「掃碼付」進行。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在自助機上掛號據悉,目前,龍華區人民醫院門診樓共有自助掛號繳費機31臺,分布在每個樓層。
  • 天津35家三級醫院自助結算 兩分鐘完成掛號繳費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徐楊  以往到醫院預約掛號、繳費結算,不同的醫院需要辦理不同的銀行卡,給市民就診帶來極大不便。昨日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明年,帶著「醫保+銀聯卡」看病的醫療就診模式將在全市三級醫院推行。  帶著一張身份證、一張社保卡和一張銀聯卡就能自助掛號繳費,再也不用擔心去掛號窗口「排長龍」。
  • 在醫院自助掛號和自助繳費流程
    現在許多醫院都設置了自助掛號、自助收費、自助列印化驗單,如果能正確地使用它們就可以節省排隊候診時間,提高就醫的效率。拿著自己的醫保卡去醫院,如果是第一次去這家醫院,那麼自助掛號是不能用的。必須到人工掛號窗口請工作人員錄入社保卡的信息之後才可以自助掛號。
  • 天津各大醫院都有這樣的掛號神器
    大醫院人滿為患,趕上病人多掛號比登天還難。對於這個難題,咱天津多家醫院各有各的神器,掛號不費勁兒!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自助服務系統自去年10月起,腫瘤醫院在門診、住院處及部分影像檢查登記室旁提供自助掛號、繳費等功能的自助服務。此自助終端支持多家銀行借記卡及信用卡,極大地改善了掛號、繳費排長隊的問題。
  • 「未來醫院」啥模樣?一部手機搞定掛號繳費查報告
    日前,阿里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近400家大中型醫院加入「未來醫院」,覆蓋全國90%省份,市民通過支付寶,可享受掛號、繳費、查報告等全流程服務。而重慶目前已有21家醫院加入「未來醫院」,我市所有三級醫院都可通過微信、手機APP等形式預約掛號、繳費、查報告等。 「未來醫院」是什麼模樣?
  • 這樣操作,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掛號、繳費、查報告不排隊!
    「8點到9點正是就診尖峰時段,為了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我們這次志願服務主要就是引導市民朋友們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掛號、繳費、查報告。」「醫院微信號上不僅可以按具體時間段進行掛號,還可以直接在處方箋上掃二維碼進行繳費,甚至查詢報告也可以不用跑醫院來,直接在微信號上就能看到。」醫務社工部主任馬維蓉說道。
  • 看病少排隊 嘉興中醫院昨起取消人工窗口掛號
    原來,今天是嘉興市中醫院正式取消人工窗口掛號的第一天。人流量都集中在大廳自助服務區,在醫護人員和自願者的引導下,自動分流,秩序井然,自助服務機前基本不用排隊,就能完成掛號繳費。  嘉興市中醫院日平均門診量在4000人次左右,早上的人工窗口經常人滿為患排長龍,醫院目前設置了135臺自助服務機,通過引導患者用自助服務來掛號繳費,用信息化技術優化就診流程,減少患者排隊的次數和時間,以此來緩解看病難、看病煩的問題。  王小麗提醒,以後去中醫院看病,一定要記得帶上身份證、銀行卡、就診卡(市民卡),以免因證件不全沒法在機器上自助操作。
  • 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自助掛號繳費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文/圖 記者 婁夢琳 實習記者 譚瑞華改造後的門急診樓很贊21日上午,記者來到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據了解,該院改造完成後的門急診樓已經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了,和原來的門急診樓相比,改造後的門急診樓的各樓層流程更加清晰,功能布局也更加合理:一樓大廳裡分布著藥房、掛號、繳費、醫保等服務窗口;二樓主要集中內科
  • 貴醫50臺智能自助機「上線」 掛號繳費充值等快速搞定
    現在市民到醫院就診,只要隨身攜帶身份證、醫保卡或有銀聯標誌的銀行卡就可直接到門診大廳及各樓層的自助機上完成掛號、繳費、列印化驗單、購買病歷等操作,無需再到窗口排隊。  記者看到,按照自助機上詳細的提示步驟,患者可以簡單便捷地掛號、繳費、充值,尤其是自助報告機能夠自助列印檢查結果,解決了病人來回奔波的辛苦。除此之外,醫院還為每一臺自助機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員在旁邊悉心引導患者使用自助機,耐心幫助患者解決使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 金華中心醫院首推自助掛號收費 省排隊半分鐘搞定
    去金華市中心醫院看病的市民都有這樣的感觸:即便到了上午10點鐘,各個門診掛號窗口起碼還排著20多人的長隊,光掛號動輒需要半個小時。不過這幾天再去醫院,可以明顯地發現排隊的人少了,原來,醫院推出了自助掛號收費服務,市民想掛號、付錢都能在專門的機器上自助完成,省去了排隊的時間和麻煩。
  • 兒童醫院全面取消窗口掛號 醫保患者也可用自助機預約掛號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實習記者 王天淇   隨著醫保對接問題的解決,北京兒童醫院進一步完善「非急診掛號全面預約」舉措,昨天全面取消了窗口掛號,關閉了此前的醫保患者掛號窗口。   昨天起,包括手機APP、微信、電話、網絡、醫師工作站、預約中心窗口、自助機等在內的全部預約及掛號渠道實現了醫保患者與非醫保患者通用。
  • 智能時代,幫幫老年人之就醫篇|掛號繳費「雙模雙待」 人工服務未被...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發現,醫院門口需要出示健康碼進入,但每家醫院都設有人工登記臺,幫助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填寫身份信息;所有醫院均保留著人工收費窗口;志願者隨時引導、幫助患者預約掛號。醫療服務中保留傳統的「慢選項」,盡顯人情溫度。醫院志願者隨時為老年人提供網上掛號繳費服務。
  • 兒童醫院智慧門診上線一周 門診窗口掛號下降了45%
    天津北方網訊:5月20日,天津市兒童醫院全新的智慧門診系統上線試運行,截至目前,服務號關注客戶已近6萬人,12000多人次完成實名制認證並開始使用相關功能,自助機有近2000人次完成實名建檔與預約掛號,每天使用手機在門診進行掛號繳費的用戶達到4000多筆,
  • 重慶多家醫院可用支付寶微信掛號繳費
    我市多家醫院可用支付寶微信掛號繳費   預約掛號日均量超過1萬人次        看病掛號難,一直為很多人所詬病。在我市多家醫院,市民可通過支付寶、微信實現掛號、繳費等功能。   支付寶如何掛號、繳費?記者在支付寶看到,其「城市服務」功能中已正式接入掛號功能,點開以後,就會看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市腫瘤醫院等16家醫院,其中,除主城醫院外,也有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等區縣醫院。   當然,也並非所有醫院都能在支付寶上繳費。
  • 這家醫院在全省率先取消掛號窗口 國家中管局來點讚
    全省首家「零窗口」公立醫院「零窗口」為一家醫院帶來什麼改變?記者在嘉興中醫院看到,大廳內的掛號窗口內空無一人,取而代之的是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務區。去年6月15日,嘉興中醫院在全省公立醫院中率先實現了「零窗口」。記者了解到,在浙江,隨著中醫藥系統「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面啟動,將有越來越多的患者享受到「看中醫減少跑」的便利。
  • 兒童醫院就診今起可手機預約掛號
    原標題:今起家長可在手機上預約掛號    昨天,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6月1日起,該院將啟用全新自助就醫系統,施行門診實名制就診管理。原預約掛號平臺(天津就醫APP、自助機、建行網站和客服電話)已於5月13日停止使用。
  • 重慶近30家醫院可用支付寶微信掛號繳費
    1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等醫院,都可通過支付寶或微信預約掛號及繳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事實上,重慶在公立醫院網絡支付這方面已經在行動了。」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全市預約掛號日均量超過1萬人次,多家醫院可通過支付寶或微信實現預約掛號、繳費、查詢報告等功能。
  • 北京23家三甲醫院可微信掛號繳費
    昨天(4月27日),市醫管局啟動社保卡和京醫通卡「雙卡綁定」試點,世紀壇醫院成為首家試點醫院。「雙卡綁定」意味著社保卡患者辦理京醫通卡與社保卡關聯後,即可實時交費,不用再到窗口排隊交費。而由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聯合北京銀行共同發起的「京醫通」推出微信服務號,在同仁醫院、首都兒研所、望京醫院等23家三甲醫院可以採用微信掛號及繳納各種費用。據悉,首批可以採用微信掛號及繳納各種費用的北京地區醫院包括:北京世紀壇醫院、同仁醫院、首兒所、西苑醫院、望京醫院等在內的23家三甲醫院近30個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