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隧道】獨家考點總結(第三部分)隧道完結

2021-02-11 金狐試驗

隧道篇

金狐嶽總獨家考點總結QQ:82060773   

 第一章     基礎知識(3)

1.  隧道分類:>3000m特長隧道;[3000,1000)長隧道;[1000,500)中隧道;≤500,短隧道

2.  公路隧道的特點:①斷面大(2車道62㎡,3車道96㎡,四車道136㎡)②形狀扁平③圍巖條件複雜④結構受力不確定⑤不可預見的固素多⑥施工環境差⑦隱蔽工程多⑧防水要求高⑨運營隧道需要照明⑩運營隧道需要通風11其他設施

3.  公路隧道試驗檢測內容:① 材料檢測② 開挖斷面檢測③初期支護檢測④襯砌結構強度檢測⑤結構幾何尺寸檢測⑥外觀質量檢測四襯砌背後的空洞及密實檢測⑦防排水檢測⑧圍巖鬆動檢測四圍巖預加固檢測⑨施工監控量測⑩超前地質預報

4.  長隧道為單位工程、多個中短可合併為單位工程。100m為分項,緊急停車帶為分項,模板臺車倍數劃分分項

5.  隧道襯砌、總體、路面分別作為一個分部工程。

第二章     洞身開挖質量檢測(3)

1. 全斷面、臺階、環行開挖留核心土、雙側壁導坑、中隔壁、交又中隔壁開挖法等。

2.  開挖基本要求:①開挖斷面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②應嚴格控制欠挖。拱腳、牆腳以上 1m 範圍內嚴禁欠挖。當石質堅硬完整且巖石抗壓強度大於 30M Pa,並確認不影響襯砌結構穩定和強度時,允許巖石個別突出部分侵入斷面,但其隆起量不得大於50mm。③應儘量減少超挖,④隧道開挖輪廓線應按設計要求預留變形量。⑤超挖部分必須回填密實。

3.  爆破效果要求:①開挖輪廓圓順,開挖面平整。②周邊炮眼痕跡保存率符合規定要求。③兩茬炮銜接時,出現的臺階型誤差不得大於150mm。

4.  雷射斷面儀檢測開挖斷面,極坐標法

5.  雷射斷面儀測量方式:手動檢測方法、定點監測法、自動測量法

第三章     噴錨襯砌施工質量檢測

第一節概述

1. 隧道襯砌的主要形式有:噴住附砌、整體式襯砌、複合式襯砌。

2.  噴錨襯砌:加固圍巖,控制圍巖變形,能充分利用和發揮圍巖自承能力的襯砌形式,具有支護及時、柔性、緊貼圍巖、與圍巖共同工作等特點

3.  錨杆的懸吊作用、組合拱作用、擠壓作用

4.  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有三種:幹噴、潮噴、溫噴。隧道施工中要求採用溼噴工藝,不允許採用幹噴

5. 混凝土層中設鋼筋網鋼纖維化學纖維的作用:提高抗剪強度和抗彎強度,抗衝切能力、抗彎曲能力、整體性,減少收縮裂縫。

6. 噴射襯砌施工質量檢測主要包括:錨杆施工質量檢查、噴射混凝土的質量檢驗、鋼筋網施工質量檢測、鋼架施工質量檢測、內淨空斷面質量檢測等。

第二節錨杆施工質量檢查

1. 錨杆杆體材料力學性能檢測:①抗拉強度:拉伸試驗。②延展性:斷後伸長率不應小於 16%。③彈性:現場彎折或錘擊,觀察塑性變形

2. 杆體直徑和壁厚允許偏差小於等於4%

3.  錨杆長度:長度偏差不得小於設計長度的 95%

錨杆安裝質量檢查:①錨杆孔位(±50mm,10%)②錨杆方向(垂直)③鑽孔深度(±50mm,10%)④孔徑(大於杆15mm)⑤錨杆錨固劑(砂漿>M20)強度檢測⑥錨杆墊板(5mm,10%)⑦錨杆數量(10%)⑧錨杆抗拔力:測數量為錨杆數的 1%且每次不少於3根;同組錨杆抗拔力(強度達到100%後)的平均值應不小於設計值;單根錨杆的抗拔力不得低於設計值的90%。分級加載速率不大於10kN/min,頻率10%且不少於3根

 第四節錨杆錨固長度和密實度檢測

1. 錨杆錨固密實度檢測原理:主要採用聲波射法原理進行,根據杆體外端聲波的反射波振幅大小判定錨杆錨固密實度:①密實、黏結緊密:反射波振幅很小或接收不到;②無砂漿握裹:反射波振幅大③握裹砂漿不密實,有空洞或缺失:反射波振幅大小介於前兩者之間。

2. 每種規格的錨杆應設計 1 組試驗錨杆。宜包括:①完全錨固密實:密實度 100%②中部錨固不密實: 密實度 90%、75%、50%③孔底錨固密實、孔口段錨固不密實:密實度同上④孔口錨固密實、孔底段錨固不密實:密實度同上

3. 現場檢測宜在錨固 7d 後進行。

4.  錨杆錨固質量評定標準:①對於杆體長度不小於設計長度的 95%、且不足長度不超過 0.5m的錨杆,可評定錨杆長度合格。②當錨杆空漿部位集中在底部或淺部時,應降低一個等級;③當錨固密實度達到C 級以上,且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時,應評定錨固密實度合格。④單元或單項工程錨杆錨固質量全部達到Ⅲ級及以上的應評定為合格,否則應評定為不合格。

 第五節噴射混凝土質量檢測(強度/厚度/平整度/回彈率)

1.  影響噴射混凝土厚度因素:①爆破效果;②回彈率;③噴射參數④施工控制措施

2.  製件:噴大板切割法噴在450*350*120(6塊)或450*200*120(3塊)的模型中現場養護28d,加工成100*100*100試塊抗壓*0.95

3. 試件 3 件為 1 組。兩車道每 10 延米,至少在拱部和邊牆各取一組試件。其他工程,每噴射50-100m³混合料或小於 50m³混合料的獨立工程,不得少於 1 組。

4. n≥10,平均值≥設計,最小值不低於0.85設計值;

n<10,平均值≥1.05設計,最小值≥0.9設計值

5.  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測:8h後檢測,合格標準:符合3個條件視為合格①平均厚度≥設計厚度②厚度90%≥設計厚度③最小厚度≥設計厚度50%,且≥50mm。10m一個斷面,中線每3m鑿。

6.  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檢測:①基面平整度②隧道斷面變化、厚度變化或轉折處的陰角 R≥5cm 的圓弧③基面不得有鋼筋、凸出的構件等尖銳凸出物

7.  噴射混凝土與圍巖黏結強度試驗:成型試驗法:加工成 100mm3的立方體試塊,標養 28d,劈裂法進行試驗。直接拉拔法:厚度約 100mm,面積 300mm×300mm,標養 28d,進行拉拔試驗

合格標準:①Ⅰ、Ⅱ級圍巖不低於 0.8MPa,Ⅲ級圍巖不應低於0.5MPa②圍巖低於 0.5MPa 的軟巖、破碎圍巖、土石圍巖、黃土圍巖等,不做黏結強度測驗。

8.  噴射混凝土回彈率檢查:依據規範,拱部不應大於 25%,邊牆不應大於15%

 第四章     混凝土襯砌施工質量檢測(3)

第一節混凝土襯砌施工檢查

1.  基坑尺寸應大於或等於設計尺寸,嚴禁欠挖

2.  當採用冷拉方法矯直鋼筋時,鋼筋矯直伸長率應滿足: HPB 級鋼筋不得超過 2%,HRB 級鋼筋不得超過 1%

3.  相鄰主筋搭接位置應錯開,錯開距離不應小於 1000m.同一受力鋼筋的兩個搭接距離不應小於 1500mm。

4. 

5.  拱頂注漿充填,宜在襯砌混凝土強度達到 100% 後進行,注入砂漿的強度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注漿壓力應控制在 0.1MPa 以內。

6.  仰拱以上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應在仰拱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 70%後施工,不得一次澆築

7.  強度100%後可通車

8.  明洞檢查:每延米的隧道面積中,蜂窩、麻面和氣泡麵積不超過0.5%。不符合要求時,每超過 0.5%減 0.5~ 1 分。蜂窩、麻面深度超過 5mm 時不論面積大小,發現一處減 1 分。深度超過 10mm時應處理。

9.  人工回填明洞時,拱圈混凝土的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 75%。機械回填時,拱圈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且拱圈外人工夯填厚度不小於 1.0m。

10.拆除拱架、牆架和模板,應符合下列規定:①不承受外荷載的拱、牆混凝土強度應達到 5.0MPa。②承受圍巖壓力的拱、牆以及封頂和封口的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11.養護要求:①普通砼7d,摻外加劑的14d②隧道內空氣溼度>90%時,可不進行灑水養護③明洞襯砌應採用覆蓋或灑水養護④混凝土內部外部溫度差不得超過 20℃,降溫速率最大不應超過 3℃/d

                             第二節模築混凝土襯砌質量檢測

1.  混凝土襯砌外觀:每平方米麵積中,蜂窩、麻面和氣泡麵積不超過0.5%,蜂窩、麻面深度不超過5mm;

2.  混凝土襯砌背後空洞:空洞累計長度不大於隧道總長的3%,單個空洞面積不大於3m2

3. 

外觀缺陷:裂縫、蜂窩麻面、平整度、幾何輪廓


4.   

                          第三節地質雷達檢測混凝土襯砌質量

1.  混凝土結構(隧道襯砌、路基路面密實性)地質雷達天線宜採用:①探測源度≤1.3m 400-600 MHz 天線;②900MHz 天線探測深度<0.5m③900MHz 加強型天線探測深度<1.1m④1.5GHz 天線探測深度小於 0.25m,宜作為輔助探測

2. 混凝土結構(仰拱深度、厚度等)或較大不良地質宜採用 100MHz 和 200MHz 天線,1.3-15m

3.  隧道施工過程中質量檢測應以縱向布線為主,橫向/環向布線為輔;橫向布線可按檢測內容和要求布設線距,一般情況線距 8~12m;測線每 5~ 10 m應有一裡程標記

4.  襯砌背後回填密實度的主要判定特徵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密實: 信號幅度較弱,甚至沒有界面反射信號;②不密實: 襯砌界面的強反射信號同相軸呈繞射弧形,且不連續,較分散;③空洞: 襯砌界面反射信號強,界面明顯,在其下部多次強反射界面信號,兩組信號時程差較大。

5.  砌內部鋼架、鋼筋位置分布的主要判定特徵應符合下列要求:①鋼架: 分散的月牙形強反射信號;②鋼筋: 連續的小雙曲線形強反射信號。

                          第五章     隧道防排水檢測(3)

1.  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2.  無紡布:緩衝、慮水、導水;防水板:防止結構與卷材間水竄流

3.  防水混凝土結構應滿足:裂縫寬度應不大於0.2mm,並不貫通。迎水面主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50mm。襯砌厚度不應小於30cm。

4.  抗滲不小於P8,耐侵蝕係數>0.8。設計、試驗(提高0.2MPa)、檢驗抗滲等級,

5.  防水混凝土的實際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偏差般不得超過要求值的30%

6.  抗滲試驗:水壓從0.1開始,每8h增加0.1,第3個滲水時的壓力為H。P=10H-1

7.  地下水流水:圍巖-環向排水管-縱向排水管橫向排水管-中央排水管

8.  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少於320kg/m3,水泥強度等級不低於42.5,水灰比不大於0.50。當摻入活性細粉時,不得少於280kg/m3。

                     第六章     輔助工程施工質量檢查(3)

1.   超前錨杆基本要求:①超前錨杆與隧道軸線外插角宜為5°~ 10°,長度應大於循環進尺,宜為3~5m。②超前錨杆與鋼架支撐配合使用時,應從鋼架腹部穿過,尾端與鋼架焊接。③錨杆插入孔內的長度不得短於設計長度的 95%。④錨杆搭接長度應不小於 1m

2.  超前鋼管:①超前鋼管與鋼架支撐配合使用時,應從鋼架腹部穿過,尾端與鋼架焊接②鋼管插入孔內的長度不得短於設計長度的 95%

3.  注漿效果檢查:①分析法②檢查孔法③物探無損檢測法

                             第七章     監控量測(8分)

                                           第一節概述

1. 通過施工監控量測可達到以下目的:①確保安全②指導施工③修正設計④積累資料

 第二節監控量測的內容及要求

1.  測點保護:測樁錨固深度不小於 20cm。

第三節必測量測項目

1.  必測量測項目:洞內外觀察、周邊位移(周邊收斂量測)、拱頂下沉、地表下沉

2.  洞內外觀察:洞內掌子面一般每開挖循環做一次,下臺階和仰供每開挖循環檢查一次,初期支護、二次襯砌巡查每天一次;洞外觀察與地表沉降觀測一致,遇天氣變化特別是極端天氣情況應適時觀察。

3. 周邊收斂量測:

①測點布置:周邊位移量測沿隧道縱向每 5-50m 布置個量測斷面。對於洞口段、淺埋地段、軟弱地層段、大變形段,斷面布置間距一般不大於倍開挖洞徑或 2 倍開挖洞徑或 20m。地質條件差或重要工程,應加密布設。周邊收斂量測斷面和拱頂下沉量測斷面應布置在同一斷面(樁號)。每個量測斷面,一般個布置兩條水平測線。三臺階法開挖時,上臺階 1 條、下臺階1 條; 三臺階法開挖的的隧道,單洞四車道隧道需設三條測線,每臺階至少一條測線;側壁導坑開挖、雙側壁導坑開挖時,在導坑內按同樣方法布設測線。測線應高出開挖地面不小於1.5m

②測點埋設:距開挖面 2m 範圍內。開挖後 24 內埋設,在下一循環開挖或爆破前能讀取初始讀數。隧道開挖初噴後,在測線布置位置鑽直徑 42mm、深 300mm 的孔,埋入測樁,測樁杆長≥300mm。

③待固定測樁的錨固劑強度達到 70%以後即可測取初始讀數

④淨空位移和拱頂下沉的量測頻率(按位移速度)

⑤淨空位移和拱頂下沉的量測頻率(按距開挖面距離)

4. 

拱頂下沉量測

測點布置、測點埋設、量測頻率: 與周邊收斂量測相同。

基點埋設:一般設在距被測斷面以外 20m 遠的距離,基點應打孔埋設測樁。孔深 100 -200mm、孔徑 38-42mm,測樁鋼筋直徑為 18-22mm,豎向埋設,上端露頭小於 50mm,外露頭磨圓。

5. 地表沉降量測

測點布置: 布置在隧道上方隧道開挖可能引起地表沉降的區域。量測斷面儘可能與隧道軸線垂直,根據地表縱向坡度確定地表斷面數量,一般不少於 3個,斷面間附 5-10mm。坡度陡,斷面間距小、數量少坡度緩,斷面間距大、數量多

基點埋設: 基點可在基巖上鑽孔,孔深 100-200mm、孔徑 38- 42mm,測樁鋼筋直徑為18-22mm,豎向埋沒,上端露頭小於 50mm,磨圓,用紅油漆做明顯標記。

測點埋設: 基點與測點的埋設時機應在隧道開挖到達量測斷面前1-3倍隧道開挖跨度距離前完成,洞口段應在開挖進洞前完成。

量測頻率:待固定基點和測點的混凝土或錨固劑強度達到 70%以後即可測取初始讀數。

                                     第四節選測量測頂目

1.  量測斷面選擇和測點布置要求:①一般是布置在國巖條件較差的Ⅳ,Ⅴ和Ⅵ級圍巖中,每種圍巖級別的每連續地段可設1-2個斷面;Ⅲ級圍巖可設1個斷面;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可1-2個斷面;與必測量測斷面布置在同一樁號,同步進行量測。②對每一量測斷面,測點位置一般布置在拱頂、兩側拱腰和邊牆位置。兩車道隧道3-5個,三車道隧道5-7個。③測點要及時埋設,要求在距開挖面2m範圍內、開挖後24h內完成,在下一循環開挖或爆破前讀取初始讀數。

2. 量測間隔時間:1-15d:1-2次/d;16d-1月:1次/2d;1-3月1-2次/周;>3月,1-3次/月

3.  圍巖內部位移量測:

①量測儀器: 杆式多點位移計和弦式單點位移計。數據採集方式為機械式或電測式。

②測點布置:採用多點位移計: 在選定的量測斷面,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分別在拱頂、拱腰和邊牆部位布置5 個深孔、連拱隧道鑽 6 個孔。孔深應比錨杆設計長度大 100- 200mm,或根據量測要求和分析鬆動範圍確定鑽孔深度,一般為 3.0-5.0m。每個測孔內一般布置 5 個測點,即 6 個定位件、5 根連杆。

採用單點位移計: 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分別在拱頂、拱腰和邊牆部位布置測點,每個部位的鑽孔數量根據內部測點數確定。鑽孔深度根據測點深度確定(1.5m-4.5m)。

③位移計埋設:採用多點位移計;鑽孔直徑為 42-50mm,鑽孔深度較位移計略長 50-100mm,用水清孔,裝入位移計,注入 M20水泥砂漿。多點位移計不得用藥包錨固劑錨固,宜採用灌注水泥砂漿進行錨固。採用鋼弦式單點位移計: 按照安裝說明書進行安裝,不需要注漿。

④數據採集: 多點位移計待錨固砂漿強度達到 70%以後即可測取初始讀數。(鋼弦式單點位移計安轉好後立即量測)

4.  錨杆軸力量測

①分為電測式和機械式 電測式分為電阻應變式和鋼弦式

電阻應變式和機械式是通過量測不同深度錨杆的變形,鋼弦式是通過測定不同深度處傳感器受力後鋼弦振動頻率的變化。

②測點布置:錨杆軸向力量測是在選定的量測斷面,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分別在拱頂、拱腰和邊牆部位布置5個深孔、連拱隧道鑽 6個孔。孔深應比錨杆設計長度大200mm,或根據量測要求和分析鬆動範圍確定鑽孔深度,一般為 3.0-5.0m。每個測孔內一般布置 3-4個測點。

③傳感器埋設:鑽孔直徑一般比錨杆杆體直徑大 20-30mm,約 50mm,用水清孔,插入錨杆,注入 M20 水泥砂漿。

④鋼弦式測力錨杆待錨固砂漿凝固後測取初始讀數。機械式測力錨杆待錨固砂漿強度達到 70%以後即可測取初始讀數。

5.  圍巖壓力量測

①量測儀器: 根據測試原理和測力計結構不同分為液壓式測力計和鋼弦式壓力盒。主要採用鋼弦式壓力盒。

②測點布置: 在選定的量測斷面,沿隧道拱頂、拱腰和邊牆布設測點。

③壓力盒埋設:圍巖和初期支護間的接觸壓力: 將壓力盒埋設在圍巖與初期支護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的接觸壓力:將壓力盒埋設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間。

④數據採集:圍巖和初期支護間的接觸壓力: 待噴射混凝土作業完成後測取初始讀數;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的接觸壓力:待二次模築襯砌混凝土終凝後測取初始讀數。

6.  襯砌應力量測

①量測儀器:鋼弦式應變計和應變磚。

②測點布置: 在選定的量測斷面,沿隧道拱頂、拱腰和邊牆布設測點。

③鋼弦式應變計埋設:噴射混凝土應變計埋設: 復噴前,將應變計受力方向順隧道開挖輪廓線的切線方向,用鋼筋或藉助鋼筋網、鉛絲,將混凝土應變計固定在噴射混凝土層內中間,導線穿管引至保護盒。

模築混凝土應變計埋設: 將應變計受力方向順隧道開挖輪廓線的切線方向,用鋼筋或藉助襯砌鋼筋、鉛絲,將混凝土應變計固定在模築混凝土襯砌厚度中間,導線穿管引至保護盒。

7.  鋼架應力量測

①量測儀器: 型鋼鋼架應力量測可採用鋼弦式表面應變計和鋼弦式鋼筋應力計。

②測點布置: 在選定的量測斷面,沿隧道拱頂、拱腰和邊牆布設測點。

③傳感器埋設: 1.鋼弦式表面應變計量測型鋼鋼受力2.鋼弦式鋼筋計量測型鋼鋼架受力3.鋼弦式鋼筋計量測格柵鋼架受力

8.  圍巖聲波測試

①基本原理: 在巖體中,波的傳播速度與巖體的密度計彈性常數有關,受巖體結構構造、地下水、應力狀態的影響,一般有以下規律:1巖體風化、破碎、結構面發育,則波速低衰減快,頻譜複雜2巖體充水或應力增加,則波速增高,衰減減少,頻譜簡化3巖體不均勻性和各向異性使波速與頻譜的變化也相應地表現出不均一性和各向異性。

②測試儀器: 主要儀器是聲波儀及換能器。發射換能器要求具有較高的發射能量,接收換能器要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③圍巖鬆動圈測定:

原理是聲波傳播速度決定於巖體完整性程度。單孔法:通常一發雙收

雙孔法:應用較廣,一般採用雙孔同步,單發單收波速與孔深關係曲線類型大致歸納為 4 種類型:

(1)「一"型,無明顯分帶,表示圍巖較完整。

(2)" / " 型,無鬆弛帶,有應力升高,表示圍巖很堅硬。

(3)" ┌ ",無應力升高帶,有鬆弛帶,但應分清是爆破鬆動還是圍巖進入塑性鬆動。

(4)" 凸「型,鬆弛帶,應力升高帶均有。

④圍巖分類的聲波測試:

常引用巖體縱波速度以及巖體與巖塊波速比的平方作為圍巖分類的基本判據。

通常,巖體波速越高,表面巖體越堅硬,彈性性能越強,結構越完整,所含較弱的結構面減少。

完整性係數 Kv越接近於 1,表示巖體越完整

                         第五節全站儀量測隧道變形及地表下沉

1.  量測方法: 相對位移量測法和絕對位移量測法

2.  測點埋設: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測樁、地表沉降量測測樁

3.  隧道內粉塵濃度應控制在2mg/m3以上;粉塵濃度為8mg/m3時,可視距離約為30m;粉塵濃度為2mg/m3時,可視距離約為100m

                                第六節量測數據處理及應用

1.  回歸分析是目前量測數據處理的主要方法,通過對量測數據回歸分析可以預測最終值和各階段的變化趨勢。

2. 預測最終的位移值(t=∞):u∞=1/B以及du/dt,d2u/d2t,都是判斷穩定性重要指標。d2u/d2t<0說明位移速率不斷下降,表明圍巖穩定。d2u/d2t>0說明位移速率維持不變或不斷增大,表明圍巖進入危險狀態。

3.  根據位移量測結果判斷

位移速率: 1.大於 1mm/d時,表明圍巖處於急劇變形階段,應密切關注圍巖動態。2.1-0.2mm/d 之間時,表明圍巖處於緩慢變形階段。3.小於 0.2mmn/d 時,表明圍巖已達到基本穩定,可以進行二次襯砌作業。

位移時態曲線: 1.位移速率很快變小,時態曲線很快平緩,表明圍巖穩定性好,可適當減弱支護。

2.位移速率逐漸變小,d2u/d2t < 0,時態曲線趨於平緩,表明圍巖變形趨於穩定,可正常施工 。                                                                        3.位移速率不變,d2u/d2t =0,時態曲線直線上升,表明圍巖變形急劇增長,無穩定趨勢,應及時加強支護,必要時暫停掘進。

4.位移速率逐步增大,d2u/d2t >0,時態曲線出現反彎點,表明圍巖變形已處於不穩定狀態, 應停止掘進,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第八章     超前地質預報

第一節概述

1.   主要內容:地層巖性預報、地質構造預報、不良地質條件預報、地下水狀況、圍巖級別變化判斷

                                  第二節超前地質預報方法

1.  地質調查法、超前鑽探法、物探法、超前導坑預報法

2.  超前鑽探法:富水軟弱斷層破碎帶、富水巖溶發育區、煤層瓦斯發育區、重大物探異常區

孔數:斷層、節理密集帶或其他破碎賦水地層每循環可只鑽一孔;富水巖溶發育區每循環宜鑽3~5孔;煤層瓦斯,先距煤層15-20m鑽1孔,探位置,在距10米鑽3個

連續鑽探時,前後重疊5-8m

富水巖溶發育區應終孔與隧道開挖輪廓線外5-8m

3.  物探法:彈性波反射法、電磁波反射法、瞬變電磁法、高解析度直流電法、紅外物探法

地震波反射法:前後兩次距離重疊10m以上,在軟弱破碎地層或巖溶發育區,預報距離100m,不超過150m;巖體完整的硬質巖地層120-180m,不超過200m

4. 電磁波反射法:根據傳播速率、反射走時、波形特徵

地質雷達工作天線頻率越低,波長越大,能量衰減越慢,預報距離越大,但解析度降低,預報距離一般30m,連續時重疊5m以上

5. 高解析度直流電法:預報距離80m,重疊10m

6. 瞬變電磁法:預報距離100m,20m盲區,重疊30m

7. 紅外物探法:預報距離30m,重疊5m

 第三節不良地質體的預報

1.  斷層出現前兆標誌主要有:1節理組數急劇增加;2巖層牽引褶曲的出現;3巖石強度的明顯降低;4壓碎巖、碎裂巖、斷層角礫巖等的出現;5臨近富水斷層前斷層下盤泥巖、頁巖等隔水巖層明顯溼化、軟化,或出現淋水和其他湧突水現象。

斷層預報以地質調查法為基礎,彈性波反射法、地質雷達反射法為主,必要時其他

2.  大型巖溶出現前標誌:1裂隙、溶隙間出現較多的鐵染鏽或粘土;2巖層明顯溼化、軟化,或出現淋水現象;3小溶洞出現的頻率增加且多有水流、河沙或水流痕跡;4鑽孔中的湧水量劇增,且夾有泥沙或小礫石;5有譁譁的流水聲;6鑽孔中有涼風冒出。

巖溶預報以地質調查法為基礎,以超前鑽探法為主,結合其他

3. 煤層瓦斯出現前標誌:1開挖掌子面地層壓力增大,鼓壁,深部巖層或煤層的破裂聲明顯、響煤炮、掉渣、支護嚴重變形;2瓦斯濃度突然增大或忽高忽低,掌子面溫度降低,悶人,有異味等;3掌子面有移動感;4掌子面發出瓦斯強湧出的嘶嘶聲,同時帶有粉塵;5鑽孔時有頂鑽、夾鑽、頂水、噴孔等動力現象。6煤層結構變化明顯,層理紊亂,由硬變軟,厚度與傾角發生變化,煤由溼變幹,光澤暗淡,煤層頂、底板出現斷裂波狀起伏等。

煤層瓦斯預報以地質調查法為基礎,以超前鑽探法為主,結合其他

瓦斯突出危險性從以下預測方法(前5種)中選2中,相互驗證

4.  瓦斯濃度:爆破20m內<1.0%,總迴風道<0.75%,大於1.5%時撤離(催化性瓦斯測量儀和光幹涉瓦斯檢定器)

5.  <1000m隧道CO設計濃度150,>3000m隧道CO設計濃度100

6.  單向交通隧道風速<10m/s,(特殊12),雙向交通<8m/s,人車混用<7m/s

7.  炫光等級G=1無法忍受,G=2幹擾,G=9無影響,共5個等級

                           第十八章    運營隧道結構檢查

1.  隧道檢測可以分為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檢查、專項檢查

2.  經常性檢查頻率:一級隧道1次/月,二級1次/2月,三級1次/季度

3.  定期檢查頻率:一級隧道1次/y,二級1次/2y,三級1次/3y;經常性檢查發現分項為3或4時,應立即定期檢查

4. 經常性檢查:定性判斷,分情況正常、一般異常、嚴重異常

5. 洞口、洞門、襯砌等出現3或4類,土建結構直接評為4類或5類

6.  下列情況土建評為5類:①仰坡不穩定嚴重滑動②洞口結構大範圍開裂,危及③襯砌大面積額開裂,危及④襯砌永久變形,危及⑤大面積水害⑥路面嚴重隆起錯臺,嚴重影響⑦預埋件嚴重鏽蝕。1類≥85,2類[70,85),3類[55,70),4類[40,55),5類<40

7. 隧道襯砌裂縫:受力裂縫、沉降裂縫、砼收縮裂縫。檢查位置、方向、長度、寬度、形態

8. 裂縫檢查位置:裂縫中點位置,分為拱部、邊牆、路面

9. 裂縫檢查方向:起終點與中線夾角

10.裂縫寬度特徵:微裂縫(<0.2mm)、微張開(0.2-3)、張開(3-5)、寬張開(>5)

11.詳細裂縫檢查:裂縫深度。傾角檢測、發展性觀測

12.隧道滲水檢查:簡易檢測(位置、範圍、漏水狀態和流量檢查、渾濁程度、pH值、凍結檢查)、水質監測

13.襯砌結構變形監測:一般需對襯砌拱頂下沉和襯砌寬度收斂狀況

14.任何時候用隧道雷射端面檢測儀檢測出隧道襯砌或附屬設施任何部分侵入建築界限,應直接判定侵限區域屬於3類及以上病害

15.當變形速度呈現加速時,可將等級提高一級

16.隧道襯砌病害自動化檢測系統流程:準備階段、現場工作階段、室內分析階段

17.準備階段每5m或10米標出樁號

18.三維雷射掃面系統5km/h,高清視頻掃描系統50-80km/m

金狐嶽總獨家考點總結QQ:82060773

相關焦點

  • 《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今日實施 只用數字命名過江通道成歷史
    交匯點訊11月1日,《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正式實施。備受市民關注的長江大橋橋梁隧道更名和命名情況,在條例中有了明確規定,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將根據地理名稱、歷史文化等要素。  此外,對於新建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條例明確規定,要在工程施工前徵求地名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條例中規定:應當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由有關單位向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前應當徵求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批准後報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今年8月底,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於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徵求意見的公示》。
  • 雅康高速公路試通車 部分隧道出入口「兩種季節」
    高速交警四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路段包含隧道17座,橋梁74座,其中特大橋梁5座,橋隧佔比約70%,而整條雅康高速橋隧比為82%,橋隧比全國第一。全程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據之前高速公司披露的情況看,雅康高速的地質複雜狀況堪比雅西高速。雅康高速沿線地質狀況複雜,氣候惡劣,橋梁、隧道眾多,且特長隧道、隧道群、特大橋梁組合出現,行車環境十分複雜。
  • 西南交通大學熱門專業:土木工程、橋梁與隧道、傳輸
    西南交通大學熱門專業:土木工程、橋梁與隧道、傳輸 http://kaoyan.eol.cn      2008-10-15  大 中 小 被採訪人:西南交通大學 研招辦 王老師
  • 橋梁還是隧道?北侖西站設在哪?甬舟鐵路又有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甬舟鐵路跨海部分將建設公鐵兩用橋梁或隧道,即跨海鐵路和跨海高速公路會在同一橋或隧道上,這也極有可能成為浙江省內首條公鐵兩用的跨海大橋或隧道。
  • 2020年二級建造師公路實務每章重要知識點/考點總結 含預計分值
    2020年二級建造師公路實務每章重要知識點/考點總結 含預計分值   為了幫助大家理清複習思路、明確學習重點、高效複習,建設工程教育網老師整理了2020年二級建造師公路實務每章重要知識點/考點總結,還有重要性及預計分值哦,有偏重點地去學習,抓重點吶!
  • 《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增加相關規定
    「如何保障長江橋梁隧道的安全?」「長江橋梁隧道的命名、更名遵循什麼規定?」11月1日,新修訂的《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10月30日,2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齊聚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現場,探尋《條例》如何更好為八百萬南京百姓跨江通行「保駕護航」。
  • 隧道造句和解釋_隧道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楊朔《走進太陽裡去》:「工人們炸山闢路,開鑿隧道。」]隧道在教材中的例句:1、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蟋蟀的住宅)2、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訪問中生代的地球,看看這一演化過程吧!(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飛向藍天的恐龍)隧道參考例句:1、工人們在鑿山開隧道。
  • ...共建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重慶交通大學...
    全國唯一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為12項世界第一橋隧工程提供理論技術支撐  據悉,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重慶交通大學為依託建設單位。  該實驗室既是重慶交通大學獲批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領域的全國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11月1日將正式實施
    2019-10-30 12:51圖文來源:紫金山/金陵晚報 《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11月1日將正式實施。紫金山記者了解到,條例實施後,長江橋梁隧道命名更名將「統一規劃」,已通行的的「四橋兩隧」更名正修改完善,待成熟後報請市政府批准。近年來,南京市「擁江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過江交通需求飛速增長。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長江大橋、長江隧道等6條過江通道,同時還有多條過江通道處於在建或前期研究階段。「天塹變通途」,既利於城市發展,更便於百姓出行。
  • 【橋梁隧道】2018試驗檢測師完整試題及參考答案
    A、0.3-0.5B、0.4-0.7C、0.5-0.8D、0.6-0.8    答案:C    金狐解析:P31第14行9、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包括(  )、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三部分。    A、評審法B、評估法C、合格率法D、綜合法    答案:C    金狐解析:P8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 H21-2011中,橋梁支座屬於(  )部件。
  • 浙江工業大學學科學位點簡介--橋梁與隧道工程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橋梁與隧道工程碩士學位點所支撐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擁有一支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為主組成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當中有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3名,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名,擁有「工程結構災變機理與防治技術」校級創新團隊1個。
  • 朱堅和到交通設計集團橋梁隧道設計院黨支部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朱堅和到交通設計集團橋梁隧道設計院黨支部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2020-12-01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年真題】2018試驗檢測師《橋梁隧道》真題、答案及解析
    A、0.3-0.5B、0.4-0.7C、0.5-0.8D、0.6-0.8    答案:C    金狐解析:P31第14行9、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包括(  )、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三部分。    A、評審法B、評估法C、合格率法D、綜合法    答案:C    金狐解析:P8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 H21-2011中,橋梁支座屬於(  )部件。
  •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集中開展公路橋梁、隧道安全運營專項排查整治活動
    為切實加強公路橋梁、隧道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省廳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集中開展為期1個月的公路橋梁、隧道安全運營專項排查整治活動。此次專項排查整治活動以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徹底排查整治公路橋梁、隧道安全隱患,認真解決公路橋梁、隧道安全運營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嚴密防範事故發生為工作目標,重點排查整治公路橋梁安全運營情況、公路隧道安全運營情況、在建項目施工安全情況、切實加強水上交通安全運營監管、鞏固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改革成果、切實加強車輛違法超限超載治理等五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並對圍繞公路橋梁安全隱患排查「六查
  • 遠陵夼隧道全線貫通 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圖)
    遠陵夼隧道,位於萊山區天籟花園小區西北側,塔山南路工程的勝利南路至山海路標段。該隧道左線長880米,右線長965米,雙向六車道,主線限界寬度14.75米,隧道進、出口採用削竹式洞門,內輪廓淨高10米,寬15.59米。隧道暗洞段襯砌採用柔性支護體系結構的複合式襯砌。    勝利南路至山海路標段,還有部分橋梁工程。橋梁位於勝利南路東側,總長156米,雙向六車道。
  • 日本隧道與地下工程_2020年日本隧道與地下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了「道路地下化」的概念,隨後以首都圈為首的各個地下快速路工程迅速發展。今天,帶大家回顧一下那些地下快速路工程吧! 日本東京灣水隧道(橫斷東京灣水底隧道) 建設時間:1989年—1997年 日本東京灣水隧道全長15.1km,整個工程分為橋梁、盾構隧道、引道三部分,其中盾構隧道段長9.4km、最大埋深約60m,採用了8臺14.14m的泥水加壓盾構掘進施工。
  • 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測量培訓講義(92頁),講解詳細實用
    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測量培訓講義(92頁),講解詳細實用俗話說的好「工程施工,測量先行「,施工測量在工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施工的第一步,每一步都離不開測量,因此,施工測量是一個要求非常細緻的工作,測量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差錯就損失慘重,損失金錢、工期等。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便是道橋隧道工程方面的測量知識。
  • 平頂山隧道已全線貫通!
    繼荊子山隧道具備通車條件之後,煙臺塔山南路工程又傳來了新消息!山海路—竹林南路全線貫通 國慶期間,塔山南路山海路至竹林南路標段(平頂山隧道)全線貫通,比原計劃提前了1個月。這標誌著塔山南路第三條隧道順利貫通。
  • 地下暗黑風景 全球18大奇特隧道盤點
    1一.拉達爾隧道    如今的地球已經變得非常擁擠,工程師和建築師們正在為解決地球的交通擁塞問題而絞盡腦汁。他們創新性地設計並建造了許多新穎、先進的交通工程,如超級高速公路、橋梁以及隧道等。其中,隧道或許能解決橋梁和公路所無法解決的難題。
  • 72億建大連灣海底隧道 連梭魚灣兩岸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今年將全面啟動。該隧道直跨梭魚灣,同時連接東方路、中華路、振連路和後鹽高速公路口,建成後將會成為本市第三條進出口。  大連灣地區交通目前嚴重滯後  隨著香爐礁物流園區、東港商務區和梭魚灣商務區居住區的開發建設,大連灣地區已逐漸成為吸引商業投資和市民居住的黃金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