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探微觀材間奧妙 構宏觀料成萬物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始於1958年原山東紡織工學院化學纖維專業,經過60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科建設層次、學生培養質量在青島大學名列前茅的學院。

院長寄語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院長隋坤豔

親愛的同學們:

  新時代,科技日新月異;新材料,驅動技術進步;新徵程,鑄就人生夢想!甲子芳華桃李天下,60餘年來我們一直秉承「慎思敏行,博學致遠」的院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研教融合,師生共進,已為國家培養出包括院士、傑青、傑出企業家在內的優秀本碩博畢業生近4000人。憑藉山東省一流學科和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的契機,學院將以學生為中心,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科、教、研、學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拔尖創新人才與行業精英!在這裡,你將感受到材料科學的無窮魅力,感受到科研大咖的睿智博學,感受到良師益友的脈脈溫情!我們期待與你在美麗的青島大學相遇!

一.學科專業體系完備

  學院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工程碩士(材料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三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 「山東省一流學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和複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為「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核心專業和所屬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複合材料與工程專業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專業群核心專業和所屬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獲批為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9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二.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擁有一支以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為領軍人物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7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6人,博士畢業教師比例達 97.4%。

知名學者

  夏延致,男,山東臨邑人。材料學博士,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島大學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兼任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首席科學家,山東省高校海洋生物質纖維材料及紡織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山東省功能纖維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海藻生物基纖維工程實驗室主任,青島市海洋纖維新材料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央直接掌握聯繫的高級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材料學崗位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帶頭人,中國兵工學會阻燃專業委員會(中國阻燃學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863計劃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攻關、973計劃研究專項、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在阻燃高分子材料、海洋生物基材料、金屬離子阻燃新理論等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等科學技術獎勵。發表SCI、EI論文260篇,出版著作5部,獲得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10項,制定技術標準5項。

  唐建國,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雜化材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計劃(111計劃)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主任、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中國青島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聯合共建雜化材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青島市高分子雜化材料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青島市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主任。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理事、美國化學會會員、美國化工學會會員,山東省材料學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青島校友會副會長。2016年作為首席科學家,基於與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的量子點發光材料研究合作,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合作重點專項。2017年作為團隊帶頭人,基於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生物大分子高效發光材料研究合作,組織申報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專項等國家級項目8項、省市項目23項,發表論文168篇,SCI收錄116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

  宋國君,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青島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山東省微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省科技廳),山東省材料微複合優化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省教育廳),山東省多相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省科技廳)。國家863項目首席,國家攻關項目首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人,美國polymer雜誌通訊審稿人,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橡膠專業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學科帶頭人、青島市優秀教師、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資深專家等榮譽稱號。

  趙修松教授,青島大學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院長。1987年7月於山東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9年3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化工系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3月至2001年5月,在昆士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自2001年6月,趙修松教授一直在國內外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所講授的大學和研究生課程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膠體與界面科學》、《化學反應工程》、《應用催化》、《納米科學與技術》。多年來,趙修松教授致力於納米材料在能源、環境、水技術、以及光子晶體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創新成果: 出版專著一部、發表論文420餘篇、擁有專利8件,論文被引用35,000餘次,h指數87,入選2016、2017、2019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曾獲得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特聘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年輕科學家獎、國際材料學會獎、美國碳材料學會獎、澳大利亞聯邦研究委員會人才項目獎以及昆士蘭大學校長教學與科研獎等榮譽和獎項。趙修松教授現為亞太儲能協會主席、數家國際期刊編委和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申有青教授,男,博士,博導,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國家傑青,教育部長江學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現任青島大學首席教授,生物醫用材料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組成員,美國化學會《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副主編,國際期刊《Current Nanoscience》副主編,《Nanomedicine》、《J Mater Chem》、《Int J Pharmaceutics》、《Chinese J Chem Eng》編委,《Biomaterials Engineering》叢書總編。

  劉春朝、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生物化工的應用基礎研究,在生物能源、磁性納米材料、綠色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特別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等項目的支持下,將超順磁性顆粒製備和新過程、新工藝開發相結合,製備了具有多功能基團修飾的功能化磁珠,闡明了磁珠在生化分離/催化應用領域的構效關係,實現了在細胞/蛋白磁性分離、磁性納米酶催化的產業化應用。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工領域重要刊物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Applied Energy等發表了SCI論文138篇,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2項。學術兼職有「科學通報」、「過程工程學報」、「熱帶生物學報」等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科技支撐、中國博士後基金、國USDA、加拿大NSERC、智利FONDECYT等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江蘇省科技副總(企業創新崗)特聘專家等人才工程。

  劉敬權,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榮譽教授,青島大學石墨烯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1989年在山東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8年到澳大利留學,並分別於1999和2004年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到2006年在雪梨科技大學(UTS)做博士後。2007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做博士後,2008年在UNSW擔任校長特聘研究員。2013年獲得青島市特聘專家突出貢獻獎, 2015年獲批青島市第一批創新領軍人才,2016年榮獲臨沂市沂蒙友誼獎,2017年榮獲山東省齊魯友誼獎。發表SCI高水平論文240餘篇,其中,中科院一區論文100餘篇,有些發表在一些著名雜誌,如Chem. Rev., Angew. Chem. Inter. Ed., Adv. Mater., Nanoscale, Chem. Comm., Adv. Func. Mater., Small, J. Mater. Chem A,B,C., Macromolecules, Biomacromolecules等。文章他引8500餘次,H指數為 41,申請發明專利40餘項,出版英文著作章節6部,主持國家、省、市各類基金項目20餘項,總經費1000多萬元。

  叢海林,男,1978年生於山東聊城,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傑青,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山東省教指委副主任(材料類),山東省材料學會常務理事,青島市拔尖人才,現任青島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負責人。2004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2004-2009年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和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在德國美因茲大學、澳大利亞西雪梨大學、日本筑波大學做過訪問學者。現任《納米科技》編委、《分析儀器》編委、《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SCI)編委、國際頂尖與新興材料科學家會議主席、法國科研署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等學術職務。

  隋坤豔, 女,博士,教授,博/碩士生導師。現任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九三學社青島大學委員會副主委,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纖維材料改性與複合技術分會常務理事。1991年畢業於青島大學化學系,1998年於中國紡織大學獲碩士學位, 2003年畢業於東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7-2010年浙江大學博士後,2014-2015年美國馬裡蘭大學做訪問學者。主持及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各級重點科研項目10餘項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Materials Horizons等國際主流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0餘件。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山東省齊魯巾幗發明家優秀獎」,多次獲得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二、三等獎;作為主要成員曾獲山東省人民政府集體一等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青島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參加完成科技部863重點項目(海藻資源製取纖維及深加工關鍵技術開發,No. 2010AA0937010)、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計劃(海洋生物質纖維新材料,No. IRT0970),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千噸級短流程紡織專用海藻纖維生產線產業示範,No. 2013cxb80201)等多項海洋高分子重大項目的研究及產業化工作。

三.科研水平突出

  學院建有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111」計劃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國家雜化材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高分子雜化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家和省級科研平臺;設有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雜化材料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石墨烯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生物與醫用材料研究院和生物化工研究院六個校直屬研究院。

  學院科研成果卓越,近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6項,省部級項目50餘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和市級科技獎勵和榮譽多項。

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10月16日獲批建設,是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基礎研究水平的重要舉措。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堅持高標準建設目標,進一步凝練發展方向,針對新型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的科學問題和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重點圍繞生物成纖資源篩選與生物多糖製取、生物多糖纖維成形、生態功能紡織品創製三個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強研究隊伍和實驗條件建設,培養和引進高端學術人才,建立健全運行管理體制機制,努力成為區域內組織高水平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研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國家雜化材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高分子雜化材料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四.人才培養質量高

  學院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就業去向好。本科生考研率連年穩定在50%以上,相當比例的碩士研究生考取包括中科院、清華、復旦等著名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每年有學生申請到哥倫比亞、卡耐基、聖路易斯華盛頓等世界一流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畢業生主要到知名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從事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60餘年來,學院向社會輸送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3600餘人。校友中有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入選國家傑青,政界精英和企業高管遍布祖國各地。

知名校友

  王玉忠,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6月於原山東紡織工學院紡化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6月四川大學獲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 國家級人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 特聘教授、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四川省最高科技獎-科技傑出貢獻獎、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2004)、四川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四川大學首屆「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四川大學首屆產學研合作年度傑出貢獻獎的最高獎。

  夏延致,男,山東臨邑人。材料學博士,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島大學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央直接掌握聯繫的高級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材料學崗位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帶頭人,中國兵工學會阻燃專業委員會(中國阻燃學會)副主任委員。本科1982年畢業於青島大學化學纖維專業。

  逄奉建,1962年11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東鐵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我國知名的化纖技術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何梁何利青年創新獎獲得者,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4年畢業於青島大學化纖專業。

  李力鋒,男,1971年出生,1991考取青島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1995年考取上海東華大學研究生,2001年取得博士學位,2003年創辦上海宜瓷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為上海宜瓷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友斯高分子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宜瓷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閔行區領軍人才聯誼會會長,被評為中國陶瓷塗料之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十大青年」創業先鋒、上海市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萬人計劃、享受國務院特殊結貼,國家學術學科帶頭人。

  楊化桂,1973年5月出生於山東臨沂。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6年7月本科畢業於青島大學化纖專業。

  郭玉國,1978年生,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本科畢業於青島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201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入選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車延科,男,1978年4月生,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獲青島大學材料學碩士學位, 2013年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5年獲聘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2019年獲得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五.學生培養體系健全


  1.全面實施本科生學業導師制

  學院全面實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每位教師每年級指導3-5名本科生,學業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指導學生專業學習和學業規劃、指導學生參與科研研究、創新訓練、學科競賽等。目前,學院為所有本科生配備了學業導師。

  2.實施本科生博導班主任制

  2019年下半年,學院開始實行博導班主任制度。學院聘任8位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博士生導師作為2019級本科生8個班的博導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學業、學術科研、人生發展進行指導和引領,充當學生學術成長的引路人和人生發展的指路人。

  3.管理隊伍優秀

  學院擁有一支優秀的學生管理隊伍,有專職學生管理工作人員4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1人,山東省優秀輔導員1人,青島大學十佳優秀輔導員1人;1人具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質,2人具有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資質;2人有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資質、1人具有BCC全球生涯教練資質,1人具有創新創業指導師資質。有班主任27人,其中博士26人,碩士1人,青島大學十佳優秀班主任1人。

  4.硬體條件完善

  學院擁有包括高分辨TEM、XPS,場發射SEM以及高端XRD等大型儀器設備,可以滿足教學和科研要求。

  5.實踐教學體系健全

  學院與青島宏達塑膠總公司、青島雙星輪胎集團、青島黃海橡膠集團等多家企業籤訂長期合作協議,逐步形成完善、穩定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群。

  6.科研育人成效顯著

  (1)高端學術報告

  學院不定期邀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的知名學者、院士、長江學者及企業行業兼職教師等圍繞學科前沿進展和行業需求,舉辦高端學術報告,每年超60場。

  (2)本科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學院教學工作一直貫徹「以學生為中心」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宗旨,特別重視本科生科研興趣培養,通過制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高水平學術論文獎勵辦法》,充分調動本科生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鼓勵本科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培養本科生原創研究能力和科學精神,提高學科建設水平。2019年度,學院本科生共參與發表SCI高水平論文30餘篇,其中5篇是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

  (3)本科生科技競賽獲獎

  2019年度,學院學生競賽實現了國家一等獎的突破。14名本科生參與國家級科技競賽並獲獎,其中國家級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三項。

  7、學生課餘活動精彩紛呈

「爭當材院先鋒,共建優良學風」活動

本科生開展校內研學遊活動

考研經驗交流會

創新創業輔導報告會

學生考研動員會

歷年分數

學院聯繫方式

  歡迎垂詢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招生諮詢辦公室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青大一路9號青島大學科技園D座03-4009

  郵編:266071

  電話:0532-85953982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原標題: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本報訊(記者劉廣麟)7月8日,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東麗區將與南開大學合作建設國家新材料研究院。區委書記尚斌義,區委常委、副區長白鳳祥出席成立儀式。  儀式上,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與白鳳祥共同籤署雙方合作協議。
  • 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現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學及加工自動化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天津大學分析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先進陶瓷研究所、焊接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軍工陶瓷材料與器件實驗基地等教學科研機構,並擁有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溫結構陶瓷及工程陶瓷加工技術實驗室和部委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形狀記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召開黨員大會
    本站訊(文並圖 材料學院)1月9日下午,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召開黨員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增補委員兩人。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與會黨員審議通過大會議程(草案),並由工作人員宣讀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增補委員預備人選醞釀情況及學校黨委批覆,全體與會黨員審議通過了《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委員會增補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和《中共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員大會選舉辦法(草案)》,隨後審議通過大會總監票人、監票人建議名單,主持人宣布大會計票人名單。
  • 招生季//搬好小板凳,青科大材料科學工程學院多位專家教授在線與你...
    招生季//搬好小板凳,青科大材料科學工程學院多位專家教授在線與你互動!7月26日17:00-18:00360教育在線特邀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5位專家教授為大家帶來精彩的線上宣講會機會難得 絕對不容錯過!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朱聖法成為中國首位獲ICFG...
    經國際同行專家評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朱聖法的研究工作「A Novel Sheet-Bulk Forming Method: Upsetting with Controlled Deformation Zone」獲得本年度獎勵,並受邀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承辦的第51屆ICFG年會介紹此項工作。該項工作是在塑性成形技術與裝備研究院趙震教授和莊新村教授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的。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西安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材料學院)由下屬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以及掛靠於它的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所組成。
  • 【走進重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簡介 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於2001年,是重慶理工大學「博士點建設工程」重點學科單位。2019年暑假,參加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科技服務與掛職鍛鍊活動,獲得了「優秀實踐個人」稱號。
  •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洽談會在我院舉行
    鄭州大學濟源研究院院長章亞東對來賓一行到我院洽談合作事宜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研究院成立之初就肩負著將鄭州大學在科學、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質資源與濟源相關產業、企業對接,構建以政府為單位、企業為主題、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長效合作機制的重大使命。
  • 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考研
    【導語】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考研全套資料已發布,現分享給大家。本學習資料共分為5個部分,內容全面豐富。1.歷年考研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歷年考研彙編2.指定教材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無機化學》(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詳解說明: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無機化學
  • 26歲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 26歲女博士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
    在新時代,學院將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學科、專業和課程的內涵建設,精心、精準、創新育人,讓每一名同學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大學中完成自己人生的實力蛻變。這裡是駛向理想的航船,這裡是雛鷹高飛的藍天,學院將與眾學子一起,砥礪前行,再創佳績。歡迎廣大有志青年才俊加入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中國共產黨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
    2019年7月24日,中國共產黨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閔行校區徐祖耀樓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仰頤等學校領導,材料學院原黨總支書記周平南、原院長吳建生等學院老領導,數學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季波、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喜芳、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哲、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閻文璠、致遠學院黨委副書記吳曉玲等兄弟院系代表,材料學院第二次黨代會代表,各學科教學科研骨幹教師代表以及退休教師代表等近百人出席大會開幕式
  •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複試指南(含各個專業)
    考研日日幫在這裡整理了一下關於鄭州大學考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複試的資料信息,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2021年計劃招生人數為10人,相對於2020年計劃招生人數無變動。
  • 院系與專業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1年1月,在建築材料教研室、金屬材料教研室、化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100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20餘人。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教師中博士以上學歷58人,博導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
  • 這裡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1個專科專業,其中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專業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業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材料學」學科為河南省第八批、第九批重點學科。
  • 山東省重點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和青島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山東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是1953年正式成立的山東省青島建築工程學校,是山東省最早設立土木專業的學校。1960年6月升級為山東冶金學院。1978年更名為山東冶金工業學院。1985年更名為青島建築工程學院。2004年升級為青島理工大學。
  •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專業目錄與參考書目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專業目錄與參考書目 2020-12-21 | 來源:燕山大學 https://www.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