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

2020-12-23 中國校園在線

院長寄語

趙國群教授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全國塑性工程(鍛壓)學會理事長

第六屆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學部委員

山東省工程師協會會長

親愛的同學們: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先進的材料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導。從石器、青銅器、鋼鐵,再到矽、碳材料,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材料發展史。材料與信息、能源一起被譽為當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及其加工技術是製造業、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新材料已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誌之一。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牢記「為國育賢」的初心和使命,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優秀人才,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博學篤行、厚德明理」,是我們不斷秉承的院訓。在新時代,學院將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學科、專業和課程的內涵建設,精心、精準、創新育人,讓每一名同學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大學中完成自己人生的實力蛻變。這裡是駛向理想的航船,這裡是雛鷹高飛的藍天,學院將與眾學子一起,砥礪前行,再創佳績。歡迎廣大有志青年才俊加入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歷史沿革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52年,歷經山東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山東工學院金屬工藝系、山東工學院第二機械系和第三機械系、山東工業大學第二機械系、山東工業大學材料工程系、山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歷史發展時期,是我國最早設有金屬熱加工專業的院系之一。現已成為山東大學專業設置齊全、學科優勢突出、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先進的強院之一!

培養目標

面向國家和未來發展需求,培養掌握厚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優良的創新意識、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能夠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跨學科知識分析解決複雜工程技術問題,能夠在本專業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開發、檢驗及組織管理等工作。擁有「國際視野、基礎紮實、勇於創新、富有責任、踏實肯幹、適應發展」特質,能夠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世界一流本科生。畢業5年後,能夠成為企業、研究單位或其他學術團體等的技術中堅或者能夠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能夠組織或參與國際合作的團隊;能夠對地方、國家及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較大貢獻。

學科與專業設置

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山東大學「學科高峰計劃」三個優勢學科之一,「材料及加工製造」入選山東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工程科學、材料科學先後進入ESI世界排名前千分之一,標誌著「材料及加工製造」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學院持續強化學科與專業建設,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個本科專業,以及先進材料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和材料智能成形製造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班2個特色創新班,學制均為4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為國家級優勢特色專業、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山東大學優秀專業,涵蓋塑性成形與模具、液態金屬及鑄造、焊接技術與工程、包裝工程4個專業方向。核心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機械設計基礎、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藝、材料成型檢測及控制工程基礎、材料成型設備及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設計與實踐。

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山東省一流專業,涵蓋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化學/物理、高分子材料4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學涯職涯規劃和社會發展需求等自主選擇。核心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性能、材料現代分析測試方法、材料製備與加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已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達到《華盛頓協議》國際工程教育標準,可為畢業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標準的通行證。根據近三期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全國本科教育專業排名結果,學院各專業的全國排名均進入前5%。

教學與科研實力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堅持和發揚基礎創新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優勢。自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來,學院共榮獲3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科技成果獎勵,榮獲30餘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近年來相關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高速列車、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州飛船、特高壓、衛星以及運輸機、直升機、飛彈等國防裝備的研製與建設,為推動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注重本科生教育與培養,在創新、實踐和培養學生知識向能力有效轉化等方面形成了很強的特色,探索出一條「知識、能力、實踐、創新一體化訓練」的教學培養道路。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山東省教學成果獎6項。2019年獲得的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實現了山東大學的歷史性突破,也彰顯了學院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實力。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類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與科研經驗豐富。現有教職工181人,其中專任教師121名。擁有教授66名、副教授43名、博士生導師63名。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者佔88.4%、擁有海外博士學位者佔27%、高級職稱教師佔85.7%,80%以上的教師都有海外訪學、進修經歷。學院擁有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的各類高水平人才/團隊76人(次)。

學院還聘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工程師100餘人,打造了一支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等結構合理,具有創新、負責、踏實、嚴謹工作作風的強大師資隊伍。

平臺條件

山東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物聯信息技術與系統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學生的理論學習、工程實訓等提供強有力的基礎平臺支撐。學院建有「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山東省重點學科、3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5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由8個專業實驗室和一個材料表徵與分析中心組成,形成了能滿足創新型、複合型工科人才培養的高層次高水平平臺。

平臺擁有實驗室面積約2萬餘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3000多臺(套)、儀器資產原值1.9億餘元。擁有差熱-熱重-紅外-質譜聯用系統、熱機械分析儀、LSM 800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EC7冷凍超薄切片機、高低溫萬能試驗機、LFV-250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YLS-10000大功率雷射加工系統、Gleeble-3500C熱力模擬試驗機、AXIS Supra X光電子譜儀、JXA-8530F PLUS場發射電子探針、JSM-7800F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JEM-F200場發射透射電鏡等國際一流的先進儀器設備。實驗室對本院學生全面開放,開設了針對不同年級實驗教學需求、多層次進階性的課程實驗、綜合實驗和創新實驗,並為本科生課外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創造提供強力支撐。

世界一流的先進儀器設備與工作環境

特色培養

【先進材料創新人才基地班】

基地班學生進行暑期社會實踐

學校為探求培養理工結合、以工為主的優秀人才而設立的試驗班。以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全面、科研與創新能力強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未來學術領軍人才為宗旨。實行基於一級學科的專享柔性培養計劃,系統強化材料科學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學科交叉知識、科技前沿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全面培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該班畢業生普遍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超過90%的學生畢業後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所培養的畢業生中已湧現出一批學術新秀,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高水平論文,獲得國際學術獎勵,開始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

【材料智能成形製造卓越工程師班】

卓越班企業實習

學生設計和製造的部分產品

屬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致力於培養在材料成形及控制領域的工程科學、工藝技術方面具有綜合創新思維、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卓越工程技術人才。採用單獨的培養方案,強化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全方位、多層次、國際化、項目驅動為主要特色的「3+1」四年進階式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工程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

本特色班構建了感受企業、技能培訓、綜合訓練、崗位體驗的全過程實踐強化培養體系和企業工程師案例式教學模式,四年不斷線,學生的工程認知逐年深化。該班畢業生60%以上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其餘100%進入大型企事業單位工作。

培養特色

注重基礎理論與交叉融合培養。秉承「厚基礎、寬口徑、強創新、重實踐、促交叉」的理念,著力推進專業和課程現代化建設。在堅持強基拓疆的基礎上,促進學科方向間以及與信息、人工智慧、計算科學、計算機、能源、生物、醫學等的交叉融合。「基礎紮實、視野開闊、創新綜合」的一流本科生培養優勢已然形成。

強化創新創業與實踐能力。學院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建立了基地班創新教學與實踐開放實驗室,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師資、經費、平臺條件等多方位多層次的強力支持。國家、學校、學院等多層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項目涵蓋半數以上的學生。每年超過100人次獲得各級創新創業大賽獎勵。

學院與遍布全國的50餘家知名企業開展全面合作,搭建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踐的平臺20個,提升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假期社會實踐的學生實踐參與度。並推行「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舉措,通過在工程一線的現場教學、企業兼職教師的課堂案例教學等多種方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致力培養國際視野:學院注重學生學術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培養。與20多所世界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聘請了30餘名本領域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任學院名譽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每年選派20餘名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生赴國外知名大學進修和深造,每年邀請近30名國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交流,舉辦或承辦一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每屆有近20%的學生申請赴國外、港澳臺等高校學習或內地著名高校訪學,多措並舉提升學生寬廣的國際視野。

你可以在校內就聆聽到海外知名學者的精彩報告或短期授課;可以在學院舉辦或承辦的一系列國際學術會議上,與來自海內外的研究者進行交流;可以赴國內和海外名校訪學……

海外實習

形成了完善的「三全育人」體系和機制。秉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建立了「輔導員-班主任-導師」三位一體的全員協同育人機制。學業預警、特殊群體幫扶行動等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學涯職涯規劃瞄準學生的長期發展,「三全育人」成效顯著。

名師面對面精心指導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學院構建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拓展平臺,文藝體育、社團組織、智力競賽、學術論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頂崗實習……為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持續提升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傑出校友代表

胡海巖院士(82屆)

魏炳波院士(83屆)

學院畢業生不僅具有高超的綜合素質、強大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理想追求,而且具有「基礎紮實、做人樸實、做事踏實」的特質,深受學術界、企業界的青睞和好評。先後培養了18000餘名畢業生,湧現出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魏炳波、胡海巖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企業家、行政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保研率和升學就業情況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畢業生具有就業面廣、適應性強、發展潛力大、一次性就業率高的特點。

超過50%的學生推薦免試或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中科院各大研究所讀研。約10%左右的畢業生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和東京大學等國際名校深造。

其餘畢業生主要進入大型企業、政府部門、設計院、研究所等單位從事技術研發、科學研究、教育及管理工作。從事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建築、材料、電力、輕工、船舶、軌道交通、通訊電子、能源電力、高端裝備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的知名企業就業。在世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0強企業中的平均就業率高。

招生形式和選考科目

採用材料大類(含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招生,選考科目為物理

根據第一學期成績等,第二學期初進行基地班和卓越班選拔,以及按照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兩大專業進行專業選擇。

學子就讀感受

2016級材料成型機控制工程專業黃小康

我是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材料成型機控制工程專業黃小康,來自山東菏澤市東明縣。目前已保研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深造。

四年的大學之路就像大一那次爬泰山,我青澀仰望,高峰林立,處處新鮮處處難;四年後,倏忽回首,過盡千帆,半是辛苦半是甜。

登山之初,我第一次感受到山大材料學院的學風,如泰山之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次期末,考試任務重,還有課程設計。剛考完29個學分,我們已幾天沒怎麼睡,完成課程設計時已是深夜,我們又仔仔細細地相互勘誤糾錯。睡眼惺忪的我想放棄修改,但看到同伴在一絲不苟地勘察我的錯漏,我又重新打起了精神。你追我趕,是山大材料學子的常態。嚴謹踏實,勤奮求知,對同伴一絲不苟的監督,對作業力求完美的不將就,這是對「學無止境」校訓最生動的詮釋。

登山之途,是勇攀險峰,破繭成蝶,是我從青澀懵懂的農家小子到榮獲山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的經歷。我剛入校時未出過省,到最終公費海外交流兩次;剛入校時我和陌生人說話都會緊張臉紅,後來做了院學生會副主席;剛入校時我只會考試,到後來榮獲「山東大學綜合類校長獎」和「山東大學自強之星」。這樣蛻變的經歷,也是每一名山大學子的經歷。一次次的突破,來源於自身的勇氣和毅力,來源於老師、學長學姐和同學的悉心引導、彼此鼓勵,來源於學校和學院對於學生成長的全力支持,是「浩然之氣」在學生心中內化後的自然結果。

登山之巔,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多學科交融的魅力,拓展了國際化視野,一覽眾山小。我穿梭在各校區間聽文理工醫的選修課,聞諸子百家明辨真理,也曾和工科各學院的同學一起參加CGSS社會實踐,和文科生一起做挑戰杯項目,在各賽事上與五湖四海的同學進行思想的碰撞。在學校和國家支持下,我得以公費前往加拿大和日本,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與同學進行學術、文化交流,了解大洋彼岸的風土人情,邁出自己在世界學術舞臺上的堅實腳步。

我是山大材料人,秉承「厚德明理,博學篤行」的院訓。老師們則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淵博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品格浸潤了我,也培養了我紮實的基礎與專業知識、強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嚴謹的思維方式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學長學姐們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真誠的分享與幫助,讓勇於擔當、待人友善、樂於助人內化為我的日常行動;同學之間的相互關心、幫助與鼓勵,讓我始終感到家的溫暖。

在山大,在材料學院,每一位同學都能譜寫出一部屬於自己的「山大登山記」,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6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李國倩

我是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李國倩。

大一時我的成績並不起眼,但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裡,老師和同學的關愛、幫助與鼓勵讓我不斷克服困難,學習成績在中遊的我慢慢變得自律,並在大三學年取得了專業第三的成績。專業課程的學習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大三時,我和同學一起參加了創意設計大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我們取得了本科生組三等獎的成績,在大家協同完成作品結構設計、效果圖、成品製作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許多專業技能,做到了學以致用,而且鍛鍊了動手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我眼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帶給我的是科學認識萬物的世界觀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論。專業基礎學習是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實驗探索與創新是思維方法的訓練,在工程實踐中是綜合能力的不斷塑造,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是綜合素質的持續提升……

我有幸成為一名山大材料人,感謝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我插上高飛的翅膀!

來源: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封面 / 周心怡 編輯 / 劉振帥 責編 / 宋沁潞 鍾啟鳴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為天下儲人才 為國家圖富強
    楊雲雷攝/光明圖片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山東大學的足跡】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南大門,碩大的校規石上鐫刻著「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無聲地提示著每一位山大人,要有「為天下」「為國家」的責任意識,要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使命擔當,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
  •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棗莊市勝達精密鑄造舉行合作協議籤約暨實訓基地揭牌儀式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棗莊市勝達精密鑄造舉辦行合作協議籤約暨實訓基地揭牌儀式8月7日,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棗莊市勝達精密鑄造舉行合作協議籤約暨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儀式由副區長張彥同志主持,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管延錦副院長與劉文勝董事長進行了現場籤約,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管延錦副院長與副區長王曉麗同志共同為基地揭牌並分別發表了講話和致辭。
  •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保護環境健康,成就人生夢想!
    作為中國教育史上起源性大學, 「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是山東大學辦學精神的歷史傳承,也是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國育賢之根本。齊魯之邦,人傑地靈,聖賢之域,英才輩出。探索宇宙奧秘,研究科學規律,保護環境健康,成就人生夢想。
  • 山東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來裕航合金參觀實習
    9月18日,山東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來裕航合金參觀實習為進一步加強來訪師生對企業及行業發展情況的了解,專業培訓課上,企業工作人員詳細講授了企業生產運營機制、產業政策及法律法規等內容,並著重解讀了行業人才標準及需求情況,為來訪師生下一步的教學目標和學習方向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 【走進重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合作交流廣泛 該學科已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本東北大學、德國GKSS研究中心、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
  • 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探微觀材間奧妙 構宏觀料成萬物
    中國教育在線訊 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始於1958年原山東紡織工學院化學纖維專業,經過60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科建設層次、學生培養質量在青島大學名列前茅的學院。
  • 山東大學獲第十二屆「挑戰杯」優勝杯
    本次競賽共有432個項目晉級全國總決賽,其中,山東大學共有三個項目入圍,均獲得全國銀獎,同時捧得本屆大賽的「優勝杯」。本次競賽展現了山大學子在實踐中奮力成長為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山東大學「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時代擔當意識;山東大學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焦一流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不斷書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精彩篇章。
  • 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原標題: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本報訊(記者劉廣麟)7月8日,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東麗區將與南開大學合作建設國家新材料研究院。區委書記尚斌義,區委常委、副區長白鳳祥出席成立儀式。  儀式上,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與白鳳祥共同籤署雙方合作協議。
  • 解讀大學校訓中的成語典故—山東大學,分別取自孟子荀子名句
    每所學校的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同時它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面向社會的精神標誌。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山東大學校訓。
  • 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現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學及加工自動化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天津大學分析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先進陶瓷研究所、焊接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軍工陶瓷材料與器件實驗基地等教學科研機構,並擁有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溫結構陶瓷及工程陶瓷加工技術實驗室和部委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形狀記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共產黨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
    2019年7月24日,中國共產黨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閔行校區徐祖耀樓舉行。他充分肯定了材料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國際化辦學、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指出材料學院是我校衝擊「雙一流」的排頭兵,為交大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代表學校對學院提出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治理水平,為紮根中國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堅持人才培養,持續深化創新,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材料學科提供強大動力。
  • 臨沂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帥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隆重舉行
    7月25日上午,臨沂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帥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隆重舉行。臨沂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書記張春國、院長劉敬權、副院長徐守芳、博士崔亮、博士陳奎永,馬站鎮黨委書記黨永召、黨委組織委員孫建龍、項目辦主任王明,山東帥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林、總經理劉金強等參加籤約授牌儀式。
  • 山東大學2020級本科生小萌新,錄取通知書「拍了拍」你
    看過寒梅花事了,啟封便是耀眼的「山大紅」熱切而真摯的紅信封蘊含著山大最執著的願景「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歐陽中石先生書寫山大辦學宗旨:「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徐超先生書寫十二字箴言:「正心術、敦品行、明倫理、知大體」
  • 院系與專業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1年1月,在建築材料教研室、金屬材料教研室、化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100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20餘人。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教師中博士以上學歷58人,博導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
  • 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
    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東臨黃海,南望泰山。1901年,山東大學秉章程辦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承齊魯文脈,為天下儲人才;融中西學術,為國家圖富強。春秋迭代,初心如磐。百廿山大數經變遷,幾度分合,歷久彌堅,薪火相傳。新世紀伊始,三校合璧開啟新篇章,百年跬步邁向新徵程。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百廿山大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頂天立地,學術報國,塑「崇實求新」之風骨,成「文史見長」之特色。春華秋實,樹蕙滋蘭。
  •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多功能原位場發射掃描電鏡採購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SDLR-SDU-2020-007(招標文件編號:SDLR-SDU-2020-007)   二、項目名稱: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多功能原位場發射掃描電鏡採購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這裡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1個專科專業,其中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專業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業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材料學」學科為河南省第八批、第九批重點學科。
  •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關於舉辦...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關於舉辦2014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  為促進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優質實驗平臺和教學資源的有效共享,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組織的東華大學2014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將在上海松江大學城舉行
  • 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邀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8日,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隋坤豔教授邀請前來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做了題為「聚醯亞胺高性能纖維:製備、結構與性能」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叢海林院長主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學院的老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威海山東大學科研樓項目部獻禮教師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震通訊員王耀君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日,山東大學(威海)新工科與交叉學科科研樓項目部為辛勤付出、默默奉獻的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的老師們捐贈兩萬元現金並獻上鮮花表達對教師節的祝福和對人類靈魂工程的師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