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忙婚姻情感案例系列關鍵詞:婚姻、科技、老年人文章長度:3000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科技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只是多數時候「雙刃劍邏輯」也讓一部分人步履維艱。
智慧型手機豐富了大眾的生活方式,也讓一部分人不知道以後該怎麼生活。
說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如今有些老年人不會用手機,連電費都不知道該怎麼交了,生活方方面面受到了影響。
本文有一個邏輯,需要從頭開始講,就從一個婚姻案例切入吧。
方才在網上和同事們聊前幾天那個「手機影響婚姻感情」的案例時,我聽到了幾句挺感慨的話:網絡的發展讓人與人更容易靠近,攀比效應逐漸凸顯。本來一段好婚姻,有人看到了「更好」的,就覺得自己當初選錯了人。
這就是所謂的一山望著一山高,網際網路開闊了視野,有些人莫名其妙就被別人感動。兩口子本該將心比心,後來一顆心不知不覺就隨著網絡走遠了……
僅從這一點來看,網絡也在考驗著不少夫妻的感情。感情的宣洩渠道變了,不小心就宣洩了出去。
生活從來都是喜憂參半的,除此以外就是夢想和孤獨交相輝映。這種邏輯很容易理解,一個人沒有存在感的時候最容易孤獨,而在孤獨的時候,很容易被外人感動。
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不僅影響了一部分家庭的夫妻感情,也讓一部分人無所適從,漸漸找不到存在感。
本文講一個婚姻案例,邏輯很直白。有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在老年人群體中逐漸普遍,值得注意。有時僅僅是被時代拋棄,有時也會被感情拋棄。
一、一位女士的擔憂
劉女士,現年62歲,結婚40餘年。她的兩個孩子早已經大學畢業,居住在一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家庭。他們工作太忙,平時很難回家,偶爾打個電話都很稀罕。
雖然劉女士很想去大城市照看小孫子,可是兩個兒子很難一碗水端平,到底去誰家拿不定主意。再加上兩個兒媳都不希望她去,因而她就和老公待在家裡。
對於劉女士而言,人生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差不多了,孩子的房子也早就解決了,剩下的時間就是享受生活。
近幾年來,劉女士每年都會跟老公出去走走逛逛,工作不忙,一出去就是兩三個月。天南地北到處旅遊,放飛心情。
從生活角度而言,劉女士夫妻的這種處理時間的方式挺合理。在劉女士眼中,這也算是好生活的體現。
只是今年情況變了,夫妻倆沒有機會遠行,只能待在家裡。在此期間,劉女士感覺老公變了,好像不愛自己了。
別奇怪,從心理學上講,對於女人而言,愛情永遠是「剛需」,真的和年齡無關。劉女士也是這樣的心理,感情的變化引起了她的擔憂。
她講述了自己的心事:
這一年我們哪裡也沒去,為健康考慮嘛。待在家裡,想吃什麼就做什麼,生活依然挺美好。
我對生活的要求挺簡單,夫妻老來一輩子,孩子有出息,我們已經很不錯了。只要老公待我如初,我就是幸福的。
這一年老公太閒了,玩上了手機,看上了直播,而我沒學會。不是我笨,我是根本就不想學,沒意思,不如跳跳廣場舞。
五六個月前,我發現他給別人郵寄禮物。我問他給誰買的,他說給一個小仙女姐姐。我問他多大年紀,他說20多歲,最多也就30歲出頭。
我的天啊,老公都60多歲的人了,喊人家20多歲的人「姐姐」!我不禁問自己,這個世界怎麼了,他是怎麼了?
我和他吵架了,他說冷靜冷靜。可後來他冷不下來,說好想去見見面,請她吃頓飯,熟悉熟悉。
我恨死他了,有這麼說話嗎?雖然我不心疼錢,可我很擔憂我們的家庭,我都不敢告訴兒子。
後來,我也學會了手機,也為自己擔憂起來。
二、沒有感情問題的夫妻矛盾
在劉女士的講述中,她一直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即便每次想和兒子視頻,她都會求老公幫助,拿他的手機說說話。
關於劉女士的這番講述,我最初都感覺不可思議,以為她在說謊。家裡那麼有錢,住著大別墅,竟然不會用手機?連車也不會開?
可是看過一份同事遞來的調研報告,心裡釋然了,年齡問題也是擋不住的憂傷。原來有2億多人真的不會用手機,就像被時代的科技拋棄了一樣,這種問題很普遍!
一個人與時代的契合度取決於多方面,也許有時候真和錢無關吧。
題外話不說了,繼續講她的案例。
一個多月前,劉女士慢慢學會了用智慧型手機,學會了用手機花錢。從那個時候起,夫妻感情好像有了矛盾,她把時間都用在了手機上。
劉女士說:我看視頻,看段子,認識了好多人,感覺生活原來如此豐富多彩。我比較關心婚姻問題,感覺他們說的話太對了,老年人也有離婚的。一想到這種問題,我就挺擔憂。為老公擔憂,也為我自己擔憂,萬一我們不想過了怎麼辦?
對於劉女士而言,網絡是一片新天地。視野一旦開闊,就再也回不到原來的「平淡」生活。
劉女士認識了一位叫「某某叔」的人,在同一座城市,和他見了面。雖然只是吃吃飯聊聊天,可她有種念念不忘的感覺。對方誇劉女士就像40多歲的人,顏值高,脾氣好。
劉女士說:有一種喜歡的感覺,這個年紀了,這是怎麼回事啊?我為自己擔憂,我也知道老公應該和我一樣的心情。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雖然我們離婚也可以,但是真要是離了,人際關係不好解釋啊,都這麼大年紀了,讓朋友們笑話……
從夫妻感情上講,劉女士和老公沒有感情矛盾。可是從生活現實講,兩個人確實疏遠了。
這個案例只能寫到這裡,多了不說。
結論是,劉女士的婚姻是沒有大問題的,只是思想暫時飛遠了,很快就會飛回來。夫妻感情核心沒問題,離不了婚。只不過如果繼續「各過各的」,天天抱著手機玩,容易破財。破到一定程度,必會後悔。
三、真正被科技拋棄,很孤獨
上文案例講述的這個現實問題引人沉思,「被科技拋棄的孤獨感」容易引起逆反的補償心理。
劉女士有條件,以後就不孤獨了。暫時胡思亂想是正常的,以後夫妻感情會漸漸回復正軌。至於其它的邏輯,本文就不能一一分析了,不然就改變了話題。
總之,她是離不了的,這是肯定的。
網絡讓人開闊視野,可是也有一部分人,仿佛真的被科技拋棄了,反而更孤獨。
為了印證這個邏輯,和同事們聊完,我找機會問了幾位天南地北的同學,讓他們講一講看法。
一位同學說,她有一位姨奶奶,目前一個人過。兒子女兒都早已成家立業,孫子輩都快娶媳婦了。
要是按照以前的觀點,她很幸福,也很成功。只是如今她過得很孤獨,別人的孩子都陪在身邊,一部手機就能隨時看看親人,而她卻做不到。
親人不在身邊,她也不會用手機,出去買東西還要帶著鈔票。雖然錢不少,只是花起來太麻煩。
另一位同學表示,科技是把雙刃劍,以前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如今沒對比就沒有孤獨。
他說:我老家有很多老年人,想見孩子一面都要拿著手機去找鄰居幫忙。自己不會開,也怕被人騙。有年輕人幫忙還好說,要是年輕人不在家,一群老年人只能對著手機乾瞪眼。
還有一位同學說,其實你回你老家去看看也能明白,基本上大差不差,村裡不都是這樣嗎?買東西不會買,坐車不會坐,連交個電費都要找人幫忙。孩子不在身邊就這樣,科技跑得太快,好像忘記了他們……
同學們還有別的說法,我就不一一說了。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麼回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卻忽略了一部分老年人。
科技不僅沒讓他們生活便捷,反而出現了連電費都不會交的尷尬困境。以前上門收,現在要靠自己,顯得更麻煩了。
四、老年人不該被科技拋棄
生活是一面鏡子,映射著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
如果科技很輕易就能拋棄一部分人,那麼以後人人有份,都有精力不足那天。生活的軌跡殊途同歸,最後也都有老去那天。
有些孤獨,年輕人不理解,卻不代表孤獨不存在。
老年人不該被科技拋棄,除此之外,「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傷。孝敬長輩,關愛老年人,永遠不能說時間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