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實戰教學

2020-12-13 土木智庫

一、施工準備

1、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2、應按規範的規定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可調託撐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4、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並應使排水暢通。

5、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持證上崗。

6、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7、搭設用的鋼管全部用黃色油漆,漆成黃色。

二、地基與基礎處理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應根據腳手架所受荷載、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 50202 的 有關規定進行。

2、壓實填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 GB50007 的相關規定;灰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 範》 GB50202 的相關規定。

3、根據地基底耐力及腳手架所需地基承載力情況,澆築混凝土基礎墊層,厚度不小於10cm.

4、立杆墊板或底座底面標高高於自然地坪10cm以上。同時在外立杆的外側20cm處,沿腳手架順向做排水溝,找好排水坡度,並進行硬化處理,與整個施工現場的排水管網自成一體,確保腳手架基礎不存水。

5、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按專項方案的要求放線定位。

三、搭設:

要求:

①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65N·m;

②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③各杆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

④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得高於相鄰連牆件兩步架

⑤架體護身欄杆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杆的內側; 

⑥架體護身欄杆高度應為每步架的1.2m處;

⑦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牆面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⑧腳手架搭設必須與工程進度同步進行,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2步以上。

1、底座、墊板安放規定: 

①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② 腳手架寬度90cm,離牆間距15cm ;如果由於造型和施工工藝等原因造成離牆間距過大,應進行重新防護。

③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20cm的木墊板。沿腳手架順向鋪設。外沿必須順直。

如圖所示:

2、立杆的搭設:

①每根立杆底部設置鋼底座和木墊板。

②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杆。縱向掃地杆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於20cm處的立杆上。橫向掃地杆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③腳手架立杆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杆向處延長兩跨與立杆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杆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cm。

【實際操作要求】

①當地形不在同一個平面時,應在第一步進行找平,第一步的步距根據地形高差進行調整,但是不得大於200cm;

②如果地形高差相差過大,大於100cm;可將地形進行臺階式放坡處理;可按地形最高的縱向掃地杆向下找平,根據高差,將不足一個步距或超出一個步距的排到最底一步即可;同時最底一步的步距高度不得大於200cm。掃地杆的高差處理按以上規定執行

3、立杆的對接:

當立杆採用對接接長時,立杆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杆的 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杆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 離不宜小於50c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

4、立杆的搭接:

當立杆採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於 1m ,並應採用不少於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杆端距離不應小於10cm。

5、頂端防護欄杆的設置:

規範規定:腳手架立杆頂端欄杆宜高出女兒牆上端 1m,宜高出簷口上端 1.5m。

【實際操作要求】

外牆腳手架應高出女兒牆及簷口一步架的高度。且不小於以上數據。

6、橫杆的搭設:

①縱向水平杆的搭設:

縱向水平杆應設置在立杆內側,單根杆長度不應小於3跨;

縱向水平杆接長:採用對接和搭接。

a.接頭要求:

規範規定:

對接: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杆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 50cm;各接頭中心 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縱距的 1/3。

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杆杆端的距離不應小於 10cm。

②橫向水平杆設置:

a.根據專項施工方案的設計間距設置,且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 1/2;

b、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嚴禁拆除。 

【實際操作要求】

①實際施工當中,充分利用公司目前所有的鋼管型號,(不少於三種)儘可能的將鋼管接頭調整開,嚴禁使用不足一個檔距和步距長度的鋼管進行搭設。

②搭設之前根據專項技術方案對腳手架所用的各型號鋼管進行整體排列,計算各個接頭位置。

7、安全平網的掛設。

①一步架子交圈搭設完成後(或部分完成),在一步架頂部掛設安全平網防護。

②自一步縱向掃地杆上平開始掛設密目安全網防護。用6mm以上尼龍繩或18#以上鐵絲綁紮。

②施工層的腳手板應鋪設牢靠、嚴實,並應用安全網雙層兜底。施工層以下每隔10米用安全網封閉防護。

③腳手架頂部,簷口下滿掛一層安全網

連牆件搭設:

規範規定:

①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杆處開始設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cm;

②連牆件中的連牆杆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

③≤50米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採用3步3跨的模式設置,每根連牆件的覆蓋面積≤40m。

④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應大於 4m。

⑤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大於4m 。

【實際操作要求】

①在每個連牆件的位置掛連牆件標牌。

②實際操作當中,充分利用柱子、門窗洞口、預埋件;儘量減少在牆面、砌體上留洞設置。

③連牆件的設置,必須從各個轉角位置開始設置搭設,然後向內布置完成

④具體搭設方法根據工程類別,具體情況現場確定。

門洞的處理:

規範規定:

單、雙排腳手架門洞宜採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結構型式。下圖所示:

斜杆與地面的傾角 a 應在 45 -60之間。門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 

1、當步距( h)小於縱距( la)時,應採用 A 型; 

2、當步距( h)大於縱距( la)時,應採用 B 型,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h=1.8m 時,縱距不應大於 1.5m; 2) h=2.0m 時,縱距不應大於 1.2m。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

1、24米以上雙排腳手架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2、每道剪刀撐寬度4-5跨(間距1.8m-1.5m ),且不小於 6m,斜杆與地面的傾角應在 45-60之間;

3、剪刀撐斜杆的接長應採用搭接(或對接)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 ,並應採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杆端距離不應小於 10cm。

4、高度在 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整個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

5、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6、 高度在 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高度在 24m 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 6 跨距設置一道。

7、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8、搭設施工時,從各個轉角處開始設置,再向中間 排列布置。

斜道

1、高度不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一字型斜道;

2、高度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之字型斜道。

3、斜道應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築物設置; 

4、運料斜道寬度不應小於1.5m,坡度不應大於1:6;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於 1m,坡度不應大於 1:3;

5、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杆及擋腳板。欄杆高度應為 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於18cm。

6、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30c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應為2--3cm。

滿堂腳手架:

1、步距和立杆間距及高寬比,按照專項技術方案確定的數據搭設布置。

2、滿堂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 36m;滿堂腳手架施工層不得超過 1層。水平杆長度不小於3 跨。

懸挑腳手架:

1、一次懸挑腳手架高度不超過20m。

2、懸挑鋼梁型號及錨固件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確定,鋼梁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60mm。

3、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於16㎜。

4、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的吊環應使用 HPB235 級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20㎜,吊環預埋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5、懸挑鋼梁懸挑長度應按設計確定,固定段長度不應小於懸挑段長度的1.25 倍。

6、型鋼懸挑梁固定端應採用2個(對)及以上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與建築結構梁板固定,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應預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位置,並應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焊接或綁紮牢固,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7、型鋼懸挑梁懸挑端應設置能使腳手架立杆與鋼梁可靠固定的定位點,定位點離懸挑梁端部不應小於10cm。

8、錨固位置設置在樓板上時,樓板的厚度不宜小於12cm。如果樓板的厚度小於12cm應採取加固措施。

9、錨固型鋼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 C20。

10、懸挑腳手架的外立面剪刀撐應自下而上連續設置。

11、懸挑梁間距應按懸挑架架體立杆縱距設置,每一縱距設置一根,並設置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

腳手架的檢查驗收、管理:

1、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 

2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 搭設完6m8m高度(2層);

4 達到設計高度後; 

5 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風或大雨後;

6 停用超過一個月;

7、腳手架的驗收可分層、分段、分步進行驗收 

8、立杆垂直度最大允許偏差不得大於±100mm;

9、腳手板搭接長度≥200mm;對接長度≤300mm;

10、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

11、當有六級強風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

腳手架防雷:

【實際操作要求】

1、施工現場的鋼管腳手架當在相鄰建築物、構築物、塔吊等設施的防雷裝置接閃器的保護範圍以外時,應按規定設施避雷裝置。接地體應使用電氣安裝工程所用接地體或與基礎鋼筋網做可靠電氣連接即可。在接地位置做好接地標識。衝擊接地電阻測量值必須符合規範有關規定。

2、接地點應在腳手架四角位置均要設置。接地電阻應符合規範有關規定。

腳手架的拆除:

1、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誌,並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2、拆除前對連牆件,扣件連接、支撐系統是否符合構造要求;

3、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連牆件與腳手架應逐層拆除;

4、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

5、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相關焦點

  • 腳手架配件介紹及搭設規範
    一、基本要求1、腳手架搭設之前,應根據工種的特點和施工工藝確定搭設方案,內容應包括:基礎處理、搭設要求、杆件間距及連牆杆設置位置、連接方法,並繪製施工詳圖及大樣圖。2、腳手架的搭設高度超過規範規定的要進行計算。
  • 江蘇某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落地式雙排單立管腳手架)
    落地式雙排單立管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0米。搭設尺寸如下:立杆縱距為1.50米,立杆橫距為1.05米,大橫杆步距為1.80米。採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連牆件選用2Ф8鋼筋預埋於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柱中與腳手架連接,用扣件鋼管反撐固定,布置方式採用2步3跨布置,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0米。施工均布荷載為3.0kN/㎡,同時施工1層,腳手板共鋪設2層。
  • 推薦|一文告訴你腳手架的搭設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臺,作為建築工程中幾乎必不可少的內容,其搭設作業對整個項目都是至關重要的。二、腳手架的搭設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一)腳手架的架體形式本工程採用16#工字鋼懸挑單立杆雙排外腳手架。
  • 施工安全相關知識:腳手架搭設注意事項
    1、嚴格按照的構造尺寸進行搭設,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橫杆的水平偏差,並確保節點聯接達到要求;  2、腳手片要鋪平、鋪滿和鋪穩,不得有探頭板;  3、按規範要求設置掃地杆,掃地杆要鎖口;  4、注意杆件的搭接順序;  5、及時與結構拉結或用臨時支承,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
  •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為什麼不能超過50m?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搭設在平整堅實的地面上,立杆底部設置底座和墊板,並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依然在較大範圍的使用,腳手架作為建築的支撐體系,在使用過程中承載著工人的施工安全,它的搭設規範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可超越的50m搭設高度依據是什麼?1、根據國內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及對國內外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使用情況調查,立杆採用單管的落地式腳手架一般在50m以下。
  • 外牆腳手架施工方案
    根據業主提出的要求,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及工期、質量等要求,外牆腳手架採用全封閉式鋼管腳手架。  3、搭設前對所有需用的鋼管、扣件由材設部門進行篩選,進行檢查,嚴格實物驗收,施工現場方可使用。  4、竹籬笆宜橫向密編,縱片不少於5道,每道應用雙片,橫向應一正一反,且周邊應用兩根竹片對面夾緊,並打眼穿鐵絲扎牢,竹片寬度不得小於30mm,厚度不得小於8mm,不能用腐朽的毛竹製成。  5、密目網、小挑網應有準用證和合格證。
  • 外架與施工腳手架有什麼區別
    【提問】:外架與施工腳手架有什麼區別?施工腳手架由木工搭設嗎?外架有架子工搭設?  【解答】:施工腳手架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 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搭設標準全面圖解,太實用了!
    (2)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產品合格證,並應進行抽樣複試,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扣件外觀檢查無裂紋,在螺栓擰緊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     (3)外架手架鋼管必須進行防鏽處理,除鏽後刷一道防鏽漆和兩道面漆。
  • 建築施工人員得掌握丨這樣搭設腳手架,都是有問題的!
    腳手架應用於各行各業,大到摩天大樓,小到更換一個燈泡,但腳手架固有的風險使的需要它在提供一個安全的檢修平臺的時候卻成了事故頻發的地方,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呢?以下我隨機抽取幾張腳手架的圖片,查找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
  • 房建工程知識:承插型盤扣式雙排外腳手架搭設與拆除要求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超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安全工程師、諮詢工程師等網上輔導課程,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 腳手架專題一:落地式腳手架工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建築安全生產 有料丨有用丨有乾貨 關注 落地式外腳手架是建築外側沿地面搭設的腳手架,在施工中最常見的是鋼管腳手架,搭設時應注意以下安全注意事項:
  • 建築施工丨扣件式腳手架剪刀撐如何設置、搭設?
    腳手架:為建築施工而搭設的上料、堆料與施工作業用的臨時結構架。2、防止腳手架的縱向變形,增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合理設置剪刀撐還可以增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提高腳手架承載能力10%以上。二、剪刀撐的設置規定剪刀撐與橫向斜撐1、 雙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
  • 建築施工中腳手架「安全事故」根本原因與預防對策
    一.建築施工中腳手架事故主要如下:1)腳手架坍塌由於現場管理疏鬆,作業人員未按規範搭設、攀爬未搭穩固的腳手架、使用過程中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件以及連牆體,且拆除後未採取可靠的加固措施、腳手架上人員或堆料過於集中
  • 腳手架工程的施工要求和質量控制的監理工作要點
    一、腳手架搭設前期的監理工作(一)熟悉工程的結構特點和現場條件;掌握腳手架工程的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以下簡稱標準)。3.檢查工程施工進度和現場地形是否具備進行腳手架搭設施工的條件。三、腳手架搭設的分段檢查與驗收1.進行分段質量檢查(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操作層施加荷載前、每搭設完10m高度後和達到設計高度後),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整改。
  • 基坑工程、高處作業、腳手架施工……怎麼做?這17套施工安全生產...
    1、基坑工程安全生產施工動畫 2、懸挑腳手架搭設施工動畫 3、滿堂式腳手架搭設視頻動畫
  • 今年腳手架事故頻發,這份腳手架搭設標準規範值得收藏!
    一、施工前準備腳手架塔設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佩戴工具袋腳手架由:底座、立杆、水平杆、掃地杆、剪刀撐、可調頂託和腳手板等組成。裝修腳手架:用於裝修工程施工作業的腳手架四、腳手架的組成和材料旋轉扣件承載力設計值:8.0KN(約816公斤)直角扣件承載力設計值:8.0KN(約816公斤)
  • 腳手架搭設安全標準化圖冊講義PPT,附詳細做法,請收藏備用
    腳手架搭設安全標準化圖冊講義PPT,附詳細做法,請收藏備用提起腳手架相比搞工程的各位都不陌生,它的存在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它是施工進度推進的關鍵,更是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因此,腳手架安全是工程安全檢驗標準的重中之重。
  • 門式鋼管腳手架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講解
    (1)、門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築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128的規定。(2)、 門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施工方案、架體基礎、架體穩定、杆件鎖臂、腳手板、交底與驗收。一般項目應包括:架體防護、構配件材質、荷載、通道。
  • 附著式鋼管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交底,分享一下
    施工方案交底主要內容:一、工程項目簡介擬建遵投紅樾東方項目A地塊A1#~A11#樓,本方案編制為A1~A11#樓為高層,附著式腳手架的專項方案,即以±0.000以上外防護腳手架的安裝搭設和拆除。該樓標準層採用集成式半鋼升降腳手架(以下簡稱腳手架)對該工程進行施工防護。
  • 房屋建築工程:腳手架搭設要求
    1、支撐杆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支撐杆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裡架子,使橫杆伸出牆外,再將斜杆撐起與挑出橫杆連接牢固,隨後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杆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