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恩問題】第三二問:靠血稱義是什麼意思?靠復活稱義又是什麼意思?

2021-02-18 伯大尼的見證

羅馬五章九節說,「現在我們既靠著祂的血稱義。」四章二十五節說,「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這兩節聖經怎樣連起來呢?我們要查考:靠血稱義是什麼意思,靠復活稱義又是什麼意思;靠血稱義的範圍有多大,靠復活稱義的範圍又有多大。

 稱義,在聖經裡是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說,你是沒有罪的;一個意思是說,神看你是義的,是完全的。亞當,夏娃在沒有犯罪的時候,並沒有得著神的稱義。基督在神的面前是義的,是極其完全的。每一個基督徒到神的面前,神不只對你說,你是得赦免的罪人,神也是說,你是義的。你到神的面前,不只沒有罪的汙穢,並且是有義袍穿上的。每一個在基督裡來到神面前的人,神悅納他就像悅納基督一樣。

 血是在神面前贖罪的,這是客觀的一面。血也洗淨人的良心。(來九14。)當你每一次想到你的罪的時候,一想到血已經洗淨了你的罪,你的心就平安了,這是血在主觀方面的功效。主耶穌流血,在神的面前為我們贖罪,解決了罪的問題;同時,主耶穌的血也洗淨了我們的良心。什麼叫作良心呢?就是當你犯罪的時候,常常在你裡頭說一句指出你的罪的話,叫你感覺不安的。主的血能洗淨你的良心,叫你不再有感覺罪的良心了。如果有一個基督徒,老是在良心裡受控告,這並不是謙卑,這乃是不相信神的話,這乃是輕看基督的工作。我們每一個人的良心,不當再讓已往的罪來控告,應當相信血已洗淨了我一切的罪。

 我們靠復活稱義,是積極方面的。祂從死裡復活,就把新生命分給我們。這生命是義的,是像主那樣義的。這生命是不會犯罪的,叫神看見這生命時,就看我們是義的。基督的復活,不只把一個新生命分給我們,並且我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西三3。)在主觀方面,基督是我們的生命,是在我們裡頭的,就是當我們重生時所得著的,這生命就是復活的生命。在客觀方面,我們在基督裡顯在神面前,我們有一個新地位,叫神看我們像基督一樣-神看基督如何,就看我們也如何。所以,我們來到神的面前,不會發抖,我們可以說,阿利路亞!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用充足的信心來到神的面前。我們可以對神說,你是我的父,我是你的兒女。有神稱我們為義了,誰能定我們的罪呢!我們在基督裡顯在神的面前,是再美麗也沒有的了。有一首詩說,「我極近神,近到如此,已經不能再相近;我因借著祂的兒子,就得像子那麼親。神極愛我,愛到如此,已經不能再珍愛;祂是如何愛祂兒子,照樣愛我不稍改。」(詩歌第二百四十首三、四節。)我們裡面的生命,是基督給我們的;我們在神面前的地位,也是基督給我們的。許多基督徒所以不能長進,就是因為良心受控告,在神面前沒有自由。良心一有了洞,信心就漏出去了。我們禱告時,良心一受控告,信心就軟弱了。

 我們靠血稱義,就解決了罪的問題,在神看來,我們是沒有罪的。我們靠復活稱義,是基督在我們裡頭作我們的生命;我們在基督裡,在神的面前有了一個新的地位,像基督在神的面前一樣。(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二十冊,七九至八四頁。)

 

參讀: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二十冊,福音問題,第二十六問。

相關焦點

  • 靠血稱義和靠復活稱義各自什麼意思?——倪弟兄
    靠血稱義(羅五9)是什麼意思?靠復活稱義(羅四25)又是什麼意思?
  • 《基督徒的生活》 第八章 因信稱義的定義 (1)
    稱義和重生,這兩個術語的定義(1-4)  1.「稱義」這教義的含義與重要性  我深信在上文我已足夠詳細地解釋:對於受律法咒詛之人而言,信心是他唯一蒙救恩的方式。我也解釋了什麼是信心(faith),以及神借信心賞賜人何種福分,還有信心使人結怎樣的果子。我們在此要簡潔地重複這教導。
  • 加爾文:稱義和重生的定義[要義Ⅲ.11.1-4]
    因此我們現在要開始詳細解釋以信稱義。我們同時也當留意基督教是建立在這教義的根基之上,好讓我們更在乎這教義。除非你先明白你生來與神的關係如何,並祂因此將對你施行怎樣的審判,否則,你就沒有救恩的根基,也沒有在神面前過正直生活的根基。然而,我們越明白以信稱義就越確信這教義的必要性。
  • 不能因此得以稱義是什麼意思?
    我們打開聖經哥林多前書4章4節翻到一起讀: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疑惑講解 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耶穌基督教會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
  • 你對「因信稱義」理解對了嗎?——有關誤區及其矯正
    可是新教走過這五百年,中國教會走過這兩百年,我們對因信稱義的理解有沒有陷入一些誤區,以至於偏離了其本來意義呢?以筆者的觀察和思考,以下四個問題需要我們重新檢討,否則我們對因信稱義可能理解偏了還不自知:「信」是頭腦知識?「因」是表因果關係?有信心可以沒行為?稱義只是為上天堂?
  • 撒該因信稱義,不是因行律法稱義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路加福音 19:1-10 和合本)耶穌對撒該說:撒該,你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撒該聽見,急忙就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了耶穌。撒該因信耶穌,對耶穌說:主啊,我把一切所有的一半分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 在律法以外 | 博愛思《羅馬書卷一﹕因信稱義》
    他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較,甚至和當代最德高望重的人相比,他得出一個結論:他有太多可以誇口之處,「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腓3:4)。但他在大馬士革路上看見耶穌時,才恍然大悟,他生平第一次開始明白真正的義是什麼,這時他就把自己的一切好行為都看得一文不值了。
  • 因信稱義是一生的福分
    這是基督使人因信稱義的義」[2]。路德使用了「基督的義、祂的一切、基督自身、上帝的義」等術語來表達這個概念。經文中「上帝的義……顯明出來」的意思,在路德看來,就是「福音啟示的上帝之義」,「即,在上帝面前誰是義人,以及人如何『是』且『成為』義人」。
  • 「因信稱義」與「因義離信」
    但他的確也在自己翻譯的聖經中有的地方加入了自己解釋的意思。他在譯「羅馬人書」第三章二十八節時,譯成「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僅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即加上了原文沒有的「僅」字,而且堅持不改。他為自己辯護說,這和德語的特點有關,如要翻譯得清楚而有力,就得加上這個字。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和純正的信仰有關,是符合聖經的精神以及早期教父們的解釋的。他認為原文本身和聖保羅的意思都需要有這個字。
  • 天國的奧秘|人心裡相信主耶穌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主耶穌的這個救恩得到是非常簡單的,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而且保羅教導,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福音的門檻非常非常的低,並且對於人行為方面沒有任何的要求,就是大罪人也可以悔改歸向主,為此有的信徒願意求著人、拖著人信耶穌,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 查經 .救恩和律法的關係
    人若不知道自己有罪,他就不會切實的覺得需要基督救贖的寶血。如同你像一個健康的人,或者至少他自以為健康的人,去向這樣的人介紹一位醫生乃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一樣。你必須要先說明他有病,否則他是不會感謝你的。所以只有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罪,我們內心當中才會有特別的需要耶穌的心。  五、救恩和律法的關係。  我們為什麼要信靠基督呢?
  • 聖經上說:「神稱他們為義」,是什麼意思呢?
    聖經上說:「神稱他們為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從不違反神的律法,這樣的人可以被稱為義,一生只做該做的,不該做的從不做,也可稱為義,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理解,被稱為「義」是好事。但是,必須得說明的一點是,人最好不要自稱為「義」,只有神才有這個權力。
  • 《什麼是預定論?》3.金鍊(R. C.史鮑爾)
    這些經文通常被稱為「救贖金鍊」,因為它們包含了一系列的救贖行動或事件,是神學家們所說的「救恩次序」(ordo salutis)的簡稱。救贖的順序與雞和蛋的問題有一些共同點。什麼是先出現的(至少在邏輯上)?    根據羅馬書 8 章 29 節,這個順序從預知開始,「他預先所知道的人」。
  • 路德的因信稱義說是什麼意思?這信條為何會吸引這麼多天主教徒?
    其中,最重要的當數他首先提出了「因信稱義」說。該觀點既是他的思想核心,也是新教的主要基礎。以下文字摘自路德的自傳,描述了他提出該觀點的過程。我很想理解保羅寫給羅馬人的使徒書,但有一個表述令我百思不解,即上帝的正義」。我的理解是,上帝的判決是正義的,上帝會懲罰任何非正義。
  • 清潔的心、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是什麼意思?
    有網友在我私信中問這標題內容是什麼意思?今天就與大家分享這一話題。求聖靈感動帶領、感動我們,無論是講的和聽的、閱讀的,都被一靈所感、所充滿,阿們!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 (提摩太前書 1章5 節)1、清潔的心,是指什麼?我們來先看一段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