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邋裡邋遢,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父母別因草率而冤枉他

2020-12-19 小哥哥聊育兒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對於許多的父母來說,平時帶孩子的時候需要頭疼的事情很多。以整潔這件事為例,家長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需要不停的修正他們的外表。

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對於肢體的控制能力沒有成年人到位,因此經常在玩耍的時候弄髒自己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與年齡有關。很多孩子長大後在整潔方面絲毫沒有得到改善,每到這種時候,父母必定會埋怨孩子:都長這麼大了,還是一點都不知道講究衛生。

其實,如果孩子長久對整潔沒有太多概念,很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即自我本體感覺的失調,精細觸覺無法發揮作用,出現感知不到某些行動,大腦對此喪失感應。

比如有的孩子走路經常摔跤,但摔跤後和其它孩子反應不同。他們沒有感覺到衣服沾到了地下的灰塵,更沒有感覺到疼痛。父母們對於孩子的摔跤也不太會在意,只要孩子不哭,父母就覺得萬事大吉。(當然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還是要以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為準)

但在孩子不哭的背後,很可能是他們已經對於摔跤的疼痛感失去了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經常身上搞得特別髒但自己不會收拾的原因。

孩子本體覺失調會為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1.動作緩慢,反應遲鈍

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只會對孩子一些比較明顯的病症進行求醫治療,比如感冒,發燒,咳嗽等。但如果類似自閉,抑鬱,本體覺失調這種在明面上沒有太多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的病症,一般家長很少會在意。

一是認為這種病症並不常見,說服性不高。二是因為這種病症無法在短時間內對生命造成威脅。

因此,放任此類病症是大多數家長最常做的反應。以本體覺失調為例,擁有這種症狀的孩子的確在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但如果放任不管,就會造成孩子失調更加嚴重。記憶力會越來越差,反應也會越來越遲鈍。

本體感發育不良會導致孩子對於周圍環境的認知程度下降,這種症狀也極難在長大之後得到改善。輕則平衡能力和觸覺變弱,重則無法對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基本反應。

2.經常犯錯被父母埋怨

本體覺失調的孩子經常在行動上有一些和常人不同的地方,雖然看似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卻會影響孩子日常生活。比如運動時有一些孩子總是順拐,方向感不強,經常跑步會跑偏到另一條跑道。

除此之外,在玩遊戲的時候有一些孩子也可以看出是本體覺失調。比如在玩捉迷藏時,有一些孩子非常容易被同伴找到,他們本以為自己藏好了,但實際上他們選擇的地方都是非常容易看到的。

這類孩子就是屬於本體覺失調,他們對於自身的行動沒有判斷力,對環境認知也非常陌生。這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是容易系錯扣子,繫鞋帶也沒有別人靈活快速,而且對筷子的使用也不如別人熟練,很容易因為這一系列行為犯錯。

父母在這種時候以為孩子只是笨,遇到沒有耐心的父母很容易因此而責罰孩子。

3.做事情經常忽略細節

那些做事情經常容易馬虎的孩子很多情況其實不是粗心,而是他們做事缺少邏輯性,只能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事情,如果遇到較為複雜的事情,他們就容易出現思維混亂。他們的特點就是做事非常毛躁,經常容易碰壞東西,也會顯得比較笨拙。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1.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法布爾曾經說過,要將精力集中在某一點上,就如同透鏡一樣。

專注的人做事情非常容易成功,而對於本體覺失調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專注力本就不如別人。所以父母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他們養成固定時間內專心思考一件問題的習慣。

2.不因為孩子犯錯而責怪他們

永遠不做錯事的人,永遠不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尤其對於孩子來說,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無論因為什麼而犯錯,父母都要有耐心地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系扣子容易錯,那就讓他們放慢速度,不要催他們。用筷子用不好,那就放慢練習的速度,並且增加練習的次數。

3.經常帶孩子進行肢體訓練

運動可以增強人們大腦對於身體的控制,因此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本體覺失調的症狀,可以帶他們從最簡單的運動開始逐漸加強對肢體的控制,以及理解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小哥哥有話說

只有做出改變,才能使孩子的症狀得到良好的緩解。如果不加以改變,而是一味地埋怨孩子,對於孩子矯正症狀百害而無一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相關焦點

  • 孩子邋裡邋遢,可能是「本體覺」失調,家長別因草率而冤枉了孩子
    本體覺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如果孩子本體覺失調,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巨大的阻礙。二、「本體覺」失調有哪些特徵1、肢體協調能力差「本體覺」失調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肢體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跟不上節拍。比如孩子遊泳時四肢不協調,騎自行車總是無法掌握平衡,甚至就連跑步都容易跑偏。
  • 孩子邋裡邋遢,可能是「本體覺」失調了,家長別因草率誤解了孩子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經常把自己身上弄得髒兮兮的,每次孩子出去玩,回來都會被父母指責。實際上並不是孩子天生不愛乾淨,而是孩子們的「本體覺」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隨意責怪孩子。
  • 孩子邋裡邋遢,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父母要注意不要錯怪孩子
    很顯然不是,霖霖媽的孩子說到自己是沒有注意,或者反應慢就碰了髒東西,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本體覺」失調了。什麼是「本體覺」失調?說到「本體覺「」這個詞大家應該很陌生,通俗地說就是我們本身的組織傳到大腦的一些感覺。而「本體覺」的失調會導致孩子在任何行動中,都不能按照自身意願發揮準確的感知體驗,因而呈現出種種不愛乾淨的表現。
  • 孩子半天就變得邋裡邋遢,不是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實際上,孩子半天不到就把自己弄髒了並不代表著他不愛乾淨,本體覺的失調,讓許多孩子都變得跌跌撞撞。寶媽小鄒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向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兒子每天回家都是一身髒,出門的時候都是乾乾淨淨地,回到家邋裡邋遢,像是在地上滾了一樣,不知道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被別人欺負了呢?
  • 孩子容易變得髒兮兮,其實是「本體覺」失調了,孩子拒絕背鍋
    小孩子髒兮兮的回到你面前的時候,是因為孩子老是亂跑,不愛乾淨嗎?其實這些可能都不是他們的本意,只是因為「本體覺」失調了,才導致他們老是挨磕磕碰碰,除了這些,「本體覺」失調對孩子還有許多其他影響。不得不說,「本體覺」失調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但這個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父母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本體覺」。首先,通過針對性小遊戲進行鍛鍊。
  • 孩子總把自己弄一身髒,並非是邋遢,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了
    孩子總把自己弄一身髒,並非是邋遢,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了 孩子的天性就是頑皮,當他們還處於比較小的年齡時,大部分孩子幾乎都還沒有比較強的自我意識,對於講衛生這個概念十分模糊不清。因此就會出現出門前一身光潔靚麗,回家後滿身汙跡斑駁的情況,是孩子本質上就不愛講衛生,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 孩子一出門就渾身髒兮兮的,不是不愛乾淨,可能是本體覺失調
    有的衣服甚至都讓孩子磨的有些破了,但是孩子們絲毫不在意,臉上還是掛著笑意。有的孩子跑得太快,摔了個狗啃泥,孩子站起來,拍拍塵土,追上夥伴。我和同事邊走邊聊,同事感慨說,孩子們很勇敢,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就是這也太不愛乾淨了,我的孩子出去一趟就渾身髒兮兮的。我回答道,孩子可能不是勇敢,不是不愛乾淨,很可能是因為本體覺失調。
  • 孩子一出門就渾身髒兮兮的,不是不愛乾淨,可能是本體覺失調
    有的衣服甚至都讓孩子磨得有些破了,但是孩子們絲毫不在意,臉上還是掛著笑意。有的孩子跑得太快,摔了個狗啃泥,孩子站起來,拍拍塵土,追上夥伴。我和同事邊走邊聊,同事感慨說,孩子們很勇敢,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就是這也太不愛乾淨了,我的孩子出去一趟就渾身髒兮兮的。我回答道,孩子可能不是勇敢,不是不愛乾淨,很可能是因為本體覺失調。一,什麼是本體覺失調什麼是本體覺呢?
  • 新穿的衣服出趟門就髒了,不一定是孩子不愛乾淨,可能本體覺失調
    文|親子星球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說了他家孩子的事情,可把他愁壞了。每回給孩子穿得乾乾淨淨,上幼兒園前也特意提醒孩子別弄髒了,但接孩子時總發現,孩子身上髒兮兮的。有好幾次擔心孩子摔壞,問他疼不疼,得到的回覆也是「不疼」!他擔憂總這樣磕磕碰碰,會不會摔出問題?其實很多家長應該都和這位朋友一樣,覺得是孩子「堅強」,比別的孩子更經得住磕磕碰碰。實際上問題沒這麼客觀,不一定是孩子膽子大、不愛乾淨,很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
  • 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本體覺失調的表現,附檢測方法
    擁有了本體覺,我們才能正確的感知我們身體各組織的位置、運動等信息,才能保證我們即使在眼睛看不到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動作 。那麼,當孩子本體覺失調時,有哪些具體表現呢?而且,這類兒童的身體往往不受大腦的控制,常常會無意識的做出一些動作,比如上課時扭來扭去,東張西望,一刻也安靜不下來,這也跟本體覺失調有很大關係,因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自己身體的運動狀態,感覺不到自己的行為違反了規定。
  • 孩子學不會跳舞?可不光是本體覺失調!(附改善方法)
    本體覺失調我們都知道本體覺是我們身體的「地圖」,有了本體覺,我們才可以在閉上眼睛的時候,依然能夠輕而易舉的用手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那麼本體覺失調的孩子,他的動作計劃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孩子各種動作的模仿。運動計劃也稱運動企劃,是指個體在完成一些列動作前,中樞神經系統整合視、聽、觸、味、嗅、本體覺、前庭覺等基礎做出的運動設計,這個過程稱為動作計劃能力。
  • 想要判斷孩子是否本體覺失調,可以參考這六條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發現一些孩子走路總是磕碰到桌子,寫字總是歪歪扭扭等。其實這都是本體覺失調所造成的。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講解的,就是本體覺失調的六大類常見表現,對照這些表現,家長和老師可以簡單判斷出孩子的本體覺發展水平,並在發現不足時及時通過訓練加以改善。
  • 本體覺失調的表現與訓練方法
    那麼到底什麼是本體覺?什麼又是本體覺發展障礙?作為家長的我們又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呢?下面呢,就讓我和大家一起聊聊我們感統訓練中的這一部分——本體覺。所謂的本體覺就是指我們身體的肌、腱、關節等一些的運動器官本身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感受器官產生的感覺,就例如人在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部位的位置一樣。
  • 孩子每天把衣服弄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失調
    每天孩子出門前衣服都是乾乾淨淨的,放學回家時,衣服卻總是汙跡斑斑,家長對此頗為苦惱,孩子為什麼就是不愛乾淨講衛生呢?其實,孩子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本體覺」失調。實際上,並不是苗苗不愛乾淨,是因為她的身體協調性較差,對於「本體覺」的感知敏感度不足造成的。「本體覺」的失調會導致孩子在任何行動中都不能按照自身意願發揮準確的感知體驗,因而呈現出種種不愛乾淨的表現,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本體覺」吧!
  • 孩子常常玩得一身髒,並非不愛乾淨,可能是受「本體覺失調」影響
    孩子常常玩得一身髒,並非不愛乾淨,而是孩子的協調性比較差,可能是受"本體覺失調"影響,對於"本體覺"的感知敏感度不夠造成的。"本體覺"是指當身體的肌肉和皮膚處於不同環境時產生的不同感覺,本體覺發達則代表著對自己身體的操控能力也比較強。那麼,本體覺比較弱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 孩子一沒看著就變成「泥孩子」並非孩子貪玩,是「本體覺失調」
    家裡一買了新東西孩子就很容易碰壞,家長總是不免要大發脾氣,結果又要沉浸在"為啥我家孩子就這麼鬧"的不解和憤怒中。面對這些問題,還在傷神費腦的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和"本體覺失調"有關,而不是孩子的態度問題,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打罵只會疏離親子關係,而不會起到真正作用。什麼是"本體覺"?"失調"了會怎麼樣?
  • 孩子「笨手笨腳」?原來是因為本體覺
    你可能不知道本體覺到底是什麼,但你卻每時每刻需要它。在生活中,本體覺失調的人很容易表現出「笨手笨腳」的樣子。快捷的剖腹產則剝奪了孩子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本體感學習機會。2.隔輩老人的看護如果孩子由爺爺奶奶等長輩撫養,他和同伴一起玩的時間相對比較少,父母與孩子相處、愛撫孩子的時間也大為不足。
  • 家長必讀 | 孩子本體覺失調的表現及10個家庭訓練方法
    然而這些狀況並非孩子故意的,很可能是本體覺失調引起的,需要對他做針對性的感統訓練才能改善。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本體覺失調?家庭中哪些遊戲可以改善本體覺失調?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看一下。,而本體覺失調會讓孩子的肌肉控制能力減弱。
  • 孩子總是弄髒衣服,可能是本體覺失調,聰明的家長都用這3招訓練
    有沒有發現,小孩子的衣服總是非常多,除了他長得快這個原因之外,他們還經常穿出去乾淨的衣服,回來卻滿身泥土,甚至會有嚴重的破損。不知這是多少家長的煩惱:朋友的孩子這幾天幼兒園畢業,回顧整個幼兒園,孩子覺得還挺開心。
  • 本體覺失調的日常訓練方法,簡單實用
    面對這些問題,家長朋友們可要注意了,這些問題可能與孩子的本體覺發展障礙有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學習態度的問題以上這些都是本體覺失調的表現。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本體覺呢?球 類 運 動這些球類運動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身體協調以及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