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許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摘自《挪威的森林》
特別喜歡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關於死亡的定義。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當你停止呼吸,心臟不再跳動,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 當你下葬,親朋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著你在這個社會不復存在。而最後一次,當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那麼你也就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這就是生命延續的意義吧!
真正的死亡是這個世界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這就是文化傳承的意義吧!
生者,承載了逝者的期許。但只有忍著痛,學著遺忘,才能更好的前行。
當我們的親人離開時。我們會悲痛,會撕心裂肺的哭泣。
關於死亡,所有人都會害怕吧!身邊的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更加害怕。害怕死亡本身,擔憂未來的自己,還有難以接受的現實。對死者的不舍,對死者的惋惜和同情。多種複雜的情感,在現實面前,把自己打的脆弱不堪。
成長,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必須的。這不僅是生命的承載,也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活著,懂得珍惜,死去,少留遺憾。做到不虧欠,不留遺憾。
對於至親的人,離去,我們這一生終究會經歷。當他們離開時,只是去了另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繁花似錦,一切安好。不曾遺忘,在我心裡。他們會在那個地方看著我們,過成自己的期望。
無論失意落寞,活著就要堅持下去,經歷了,才能夠體會。每天都會有不同,或多,或少。要知道,只要自己足夠的努力,就會擁有自己想要的明天。
活著就有意義———為了那些曾為你負重前行的人,證名。
分享一個毒雞湯:憑什麼你想憑你十年努力,就想超過我們家幾輩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