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數百萬件行李被錯運 RFID讓航空託運更靠譜

2020-12-23 RFID世界網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雄偉壯闊的航站樓宛如空中展翅的鳳凰,成為首都的又一座新地標。據了解,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新機場中引入了眾多高新技術。而在旅客們最關心的行李託運環節中,大興機場全面採用的RFID行李追蹤系統可以實現對旅客行李的全流程跟蹤管理,旅客只需要使用相應的手機應用軟體,就能時刻掌握自己行李的狀態,這將大大緩解旅客在等待行李時的焦慮感。

(圖源:網絡 侵刪)

據悉,大興國際機場行李系統全面採用了記錄行李信息的RFID技術,一共安裝了82套RFID識別設備,能夠有效提升機場和航空公司對行李運輸信息的採集率和行李追蹤的準確性,並實現行李的實時共享和精準定位,讓旅客的行李時刻在線。

根據SITA(國際航空電訊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年裡,航空公司承運的行李數量約為43億件,其中大約有0.06%被錯運,合計數量超過250萬件。在航空飛行的各大環節中,行李錯運是最影響乘客體驗的事件之一。

機場行李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作為普通旅客,我們對機場行李系統的認知一般僅停留在交運和收取兩端。其實,在航空系統中行李處理系統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世界上能承接T3級別大型項目的公司只有寥寥幾家,比如西門子和範德蘭德。範德蘭德每年在世界各地處理的行李數量達42億件,相當於每天處理1150萬件。目前,全球有超過600家機場使用其行李處理系統。

由於在航空器的設計中,客貨艙是分離的,行李可以分為隨身行李和託運行李兩大類。在旅客登機後,託運行李便會經過行李處理系統進入貨倉。

(圖源:國際工程自動化)

首都機場T3是西門子承接的代表項目,該項目採用了長達30 km的皮帶輸送系統和長達38 km的高速託盤系統。皮帶輸送系統採用的是ATR自動條碼識別分揀系統,在T3A-T3B長達2.2km的地下隧道中使用的是高速託盤系統,高速託盤系統集成了RFID技術,用來確保行李被準確、高效地傳送。

而範德蘭德的方案中使用的是DCV小車系統,小車系統中也集成了RFID技術,但因為小車系統難以直接裝載行李進行安檢,所以在安檢接口處要完成小車到輸送機、輸送機到小車卸載和裝載的轉換。

在實現行李全流程追蹤的過程中,航空公司通過PDA掃描及接入各個平臺數據等方式來實現行李從託運開始,直至運輸到目的地交付予旅客各個運輸環節的數據採集,這包括了值機收運、行李分揀、行李裝載、行李運輸、行李裝機、中轉站分揀、到達交付等細分環節,從而實現對託運行李運輸的全流程節點追蹤。

RFID技術在機場行李託運中怎麼用?

RFID行李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再通過行李翻盤式分揀機完成分揀。與傳統光學識別設備(ATR)相比,RFID標籤不會受到條碼位置、表面彎曲、外部光線、條碼列印質量、條碼錶面覆蓋雜物等不良狀況的影響。因為RFID標籤中帶有內置晶片,記錄了行李牌號碼、航班號、日期、目的地等信息,行李在經過RFID讀取設備識別後,行李的當前位置便會被自動採集到資料庫中,從而實現對行李運輸全流程的準確追蹤。

RFID技術提供了一種比條形碼掃描更快、更準確的自動化方法。機場在每次航班前後讀取應用於行李的RFID標籤,就可以識別和跟蹤行李並無需人工幹預。

2019年1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虹橋至武漢的航線上投入RFID技術,成為國內首家應用RFID技術進行航班行李全流程跟蹤的航空公司。之後又於4月29日,在其浦東至香港的滬港快線航班上也正式引入這一技術。

通過使用這套系統,旅客只需要在東航APP或東航微信小程序中,掃描或輸入自己的行李牌號碼,就可以像平時查快遞一樣,實時追蹤自己的託運行李在分揀、裝機、到達等關鍵節點的運輸位置,實現對行李全流程的精準監控。

目前,RFID行李識別技術已在國內部分機場試點應用。據了解,在實際行李分揀過程中,RFID技術的識別率高達98%,大幅降低了託運行李的錯運率。

RFID在航空領域大有可為

近年來,RFID技術在航空領域的應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航空公司、機場和地面服務商共同聯手,方能將RFID系統的作用發揮出來。

2019年6月,在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舉辦的第75屆年會上,與會成員航空公司一致表決通過,支持在全球部署RFID技術來進行行李追蹤。大會還呼籲實施現代行李信息傳遞標準,以便在旅途關鍵節點實時準確地追蹤旅客的行李。

據悉,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推進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民航局2019年「民航服務質量重點攻堅」專項行動專門提出研究制定《全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指南》,鼓勵RFID等技術產品的推廣和應用。目前,國內除大興機場外,廣州白雲機場、武漢天河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佛山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深圳機場等也採用了RFID技術。國外如希思羅機場、慕尼黑機場、裡斯本機場、新加坡機場等也都在日常運作中引入了RFID技術。

在航空公司方面,國外的達美航空、紐西蘭航空、阿拉斯加航空,國內的東航、南航、國航等航空公司也紛紛採用RFID技術來提升服務質量。2019年12月18日,南航榮獲IATA國際航協行李追蹤753號決議樞紐合規認證,成為亞洲首家獲得該項認證的航空公司。

隨著航空事業不斷發展,旅客數和行李數呈現出連年攀升的態勢,航空公司在服務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國內外的航空公司紛紛開始運用RFID技術來提升機場的生產運營及服務效率。除了行李託運這一應用場景外,RFID在航空業中還有不少用武之地,包括航空製造業、機場管理、飛機艙內器物管理、航空安防等領域。隨著相關技術的深入發展,RFID的應用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相應的應用門檻也會降低,RFID在航空領域將會愈加普及。

1

相關焦點

  • 國泰航空北京至香港航線開通RFID行李追蹤系統
    與以往不同,該航班的行李掛上了一種新的標籤,該標籤應用了一種叫無線射頻識別(RFID)的新技術,行李將可被工作人員「無線跟蹤」。    首都機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機場僅開通國泰航空北京至香港航線RFID應用系統。從今年年初開始,首都機場斥資400餘萬元引入RFID技術,分兩期建設RFID行李跟蹤系統,預計到10月份,二期工程也將完工。
  • RFID技術在機場行李託運追蹤系統中怎麼使用的?
    根據SITA(國際航空電訊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年裡,航空公司承運的行李數量約為43億件,其中大約有0.06%被錯運,合計數量超過250萬件。在航空飛行的各大環節中,行李錯運是最影響乘客體驗的事件之一。
  • 2014 SITA年度航空行李報告
    17.2%,不正常行李總數為2180萬件。  查看延誤行李的具體細節,轉運行李是延誤行李的主要成因,雖然去年行業持續採取措施以減低轉運行李錯誤(參照處理轉運行李挑戰的細節)。「漏裝」行李仍然在延誤行李中佔16%。2012年為17%略有下降,而2013年實際計算為352萬件,比2012年的的447萬件下降了21.2%。
  • SITA 2018行李報告:行李管理步入數位化轉型階段
    航空運輸業在全球持續保持增長;去年,客運量再攀新高,達到40多億人次。持續增長的客運量為航空運輸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對行業現有基礎設施和流程造成壓力,其中包括行李管理。儘管面臨較大壓力,但2017年旅客的行李處理依然可圈可點。事實上,每千名旅客中僅出現5.57件錯運行李,是有史以來錯運行李率最低的一年。
  • 各航空隨身攜帶行李、託運行李規定是什麼?
    亞洲航空1)託運行李限額乘客可在線以折扣費率預訂行李託運,或者在機場託運購買以標準費率辦理。每件託運行李不得超過:81釐米(高)x 119釐米(寬)x 119釐米(長),重量不得超過32公斤。香港快運航空1)免費託運行李限額不得超過158釐米/62吋(長x寬x高)。超重行李- 行李過大又不能重新打包或分割的行李,可能會被拒絕託運,而行動輔助工具如輪椅以及醫療工具將不計入旅客的行李限額。
  • 航空RFID行李處理解決方案
    2020年春節將至,你還在犯愁大包小包的行李該怎麼託運嗎?集成航空行李處理,在機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效、有序的李行分揀,定位控制及跟蹤,是體現航空公司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航空行李分棟方式是旅客在登機前辦理行李託運時,行李會被放到傳送帶上分別送到所搭乘的飛機中。新一代的集成航空行李處理就是利用RFID技術的解決方案,完成行李託運的。
  • 坐飛機,如何保證託運行李萬無一失?
    出行乘機託運行李在鵝和行李分別的一刻就開始憂心忡忡不知道落地後能否成功找到行李據統計,全球機場託運的行李每200件就有1件延誤或丟失每年有2100萬件錯放的行李萬一成為了不幸的千百分之一除了出行心情晴天霹靂
  • 韓亞航空變更乘客行李託運規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據韓國KBS網站報導,韓亞航空近日表示,該公司將從明年起執行新的乘客行李託運規定。據此,乘坐國際航班的乘客,其免費託運行李的限制由以往的重量變更為重量加件數。其中,經濟艙乘客託運的行李不超過1件,且不超過23千克。   韓亞航空的上述規定將從明年1月1日起執行。
  • 雲南祥鵬航空託運行李將收費
    轉型成為低成本航空的雲南祥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宣布,7月1日起正式實施行李差異化服務,旅客不再無差別承擔20KG免費行李託運的支出,可按需購買託運行李額。即乘坐祥鵬航空經濟艙航班旅客,可免費攜帶一件重量不超過5KG的非託運行李進入客艙。
  • 託運行李 航空公司都有啥規定?
    ,而7姐弟大大小小10多件超額和超重的行李面臨著巨額費用。A:乘客的免費行李主要有個人物品(如公文包)、手提行李和託運行李三種類型,部分航空公司只分為手提行李和託運行李兩種。在行李限額上,目前仍未有嚴格的統一標準,不同的航空公司、地區航線、行李類型都有著各異的規定。與國內航線相比,國際航線行李限額一般較小,超重罰金也貴得多,也就是說國際航線的免費託運行李要求更輕一些,而美國、加拿大等美洲航線的行李額,則基本實現了全球統一。
  • 西部航空行李旅客託運須知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西部航空作為低成本航空,票價低廉、快捷方便,成為眾多旅客的首選。但由於低成本航空行李託運規定與一般航空公司有差異,很多旅客對自己所帶的交運行李,或者手提行李的規定都不是很清楚,為了方便旅客乘機,現將西部航空託運須知告知廣大旅客。
  • 不以重量為標準 大韓航空調整行李託運規定
    民航資源網2012年5月15日消息:近日,韓國旗艦航空公司大韓航空有限公司(Korean Air Lines Co. Ltd)宣布,公司將從5月31日起(以出票日期為準)執行新的免費託運行李規定,不再以重量為標準,而改為以行李件數為標準來計算可免費託運行李的限額。
  • 2019年,傳統的航空行李託運方式能否被顛覆?
    最近,美國大多數主要航司宣布,託運兩件行李,大多數往返票價要增加140美元。捷藍航空的CEO對此辯解稱,近期上調行李費是為了創新它們的商業模式。  雖然這或許是真的,但同時表明,航司也只不過將行李費視為一種實現目的的手段。它們計劃提升忠誠客戶的體驗,但不是行李體驗。相反,行李費要用來支持其它領域的創新,同時行李託運也沒有改善。
  • 首推國內託運行李「計件制」中國聯合航空推行李新規便捷旅客出行
    7月3日起,中國聯合航空執行全新行李規定,首家推出「國內航班託運行李計件制」,單件託運行李重量限額從不超過20KG變為不超過23KG,對標國際航班限額,提高聯運、中轉效率,進一步便捷廣大旅客乘機出行。同時,手提行李尺寸也由此前的20×30×40CM放寬至20×40×55CM,對標20寸登機箱。
  • 航空託運行李丟失1公斤只賠100元?
    5月17日,廣州日報報導了一名市民乘坐飛機時,託運的行李被損壞但是卻遭遇到索賠難的問題。不少乘客反映,在搭乘飛機時出現託運行李損壞或者丟失,因一紙「免責協議」不獲賠償,或者丟失物品每公斤按100元賠償。航空乘客往往不了解的是,根據相關規定,乘客可以辦理行李的「聲明價值」,來規避在行李託運過程中造成的損失。
  • 中國聯合航空全國首推託運行李「計件制」 行李新規助旅客便捷出行
    作為一家國有的大眾化經濟型航空公司,中國聯合航空以「新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主運行基地,同時區別於全服務航空公司,中國聯合航空以更加優惠的機票價格,提供更靈活、可自選的行李及餐食等多元附加服務,打造經濟型航空品牌,滿足市場需求。
  • 烏魯木齊航空新規:進一步將行李託運費用從機票中「解綁」
    烏魯木齊航空供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10日電(孫亭文 張榮)記者10日從烏魯木齊航空獲悉,自2019年7月12日(含)起,烏魯木齊航空將執行國內航班行李差異化服務新規。此舉進一步將行李託運費用從機票中「解綁」,旅客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購買託運行李額,實現「定製隨心,便捷飛行」。
  • 或面臨運營壓力,一向大方的阿提哈德航空也鎖緊了行李託運政策
    根據阿提哈德航空新的行李政策,往返亞洲、非洲、中東、南太平洋等地區多個城市航線的經濟艙兩件23公斤、商務艙和頭等艙兩件32公斤的行李限額改為經濟艙和商務艙40公斤、頭等艙50公斤的總重;一般性政策下經濟艙優惠票和平價票一件23公斤、經濟艙高價票和自由價票兩件23公斤、商務艙和頭等艙的兩件32公斤託運行李政策也被經濟艙優惠票23公斤、經濟艙平價票和高價票30公斤、經濟艙自由票價35公斤、商務艙40公斤
  • 消費者投訴天津航空:錯運行李1公斤賠100元合理嗎?
    當晚8時多,眾人到達天津機場後,王女士卻沒等到自己和丈夫兩人的行李箱,經向行李問詢處查問後方才得知:因為起始站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其行李箱託運卡被錯打上到鄭州的乘客的名字,而行李箱已在經停站下機。  由於次日上午11時王女士夫婦二人要到港口搭乘郵輪到國外旅行,時間為6天5夜,沒有行李實在不便。於是,王女士要求航空公司務必在其上船前將行李託運到天津。
  • 中國聯合航空首推國內託運行李「計件制」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自 7 月 3 日起,中國聯合航空執行全新行李規定,首家推出 " 國內航班託運行李計件制 ",單件託運行李重量限額從不超過 20 公斤變為不超過 23 公斤,對標國際航班限額,提高聯運、中轉效率,進一步便捷廣大旅客乘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