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A 2018行李報告:行李管理步入數位化轉型階段

2020-12-16 民航新聞

  航空運輸業在全球持續保持增長;去年,客運量再攀新高,達到40多億人次。持續增長的客運量為航空運輸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對行業現有基礎設施和流程造成壓力,其中包括行李管理。儘管面臨較大壓力,但2017年旅客的行李處理依然可圈可點。事實上,每千名旅客中僅出現5.57件錯運行李,是有史以來錯運行李率最低的一年。

  SITA第十四年發布行李報告,詳盡闡述全球行李管理的現狀。

  十多年來,航空公司、機場和地面服務合作夥伴都加強關注和投資,以改善行李處理。如今,錯運行李率下降了70%以上。通過我們的報告,您將了解到行業如何獲得改進。

  儘管目前依然存在提升空間,但我們已掌握進一步改善運營流程、減少錯運行李並可為旅客帶來惠益的技術和專業知識。我很高興看到,2018年行李運營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全球航空運輸企業都在積極採取有效舉措,加大技術投資提高整體表現,包括採用掃描技術和無線射頻識別。

  行李管理步入數位化轉型階段。在接下來的兩年,諸如實時通知與快捷自助行李託運等服務將會越來越普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第753號決議將在今年生效,航空運輸業將提升行李追蹤效率。

  行李追蹤產生的數據能夠提示在操作過程中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即使在2018年我們不會看到驟變,但今年確實是航空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航空公司開始釋放其運載的46.5億行李追蹤數據的價值。

  展望未來,將行李追蹤數據與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相結合可顯著改善行李處理環節,進而降低成本、改善旅客體驗。屆時,人人都會對這一重大轉變拍手稱好。

  行李:重塑旅客體驗

  到2020年,旅客行李體驗將發生改變。旅客可使用更豐富的自助服務選項,省去很多管理行李的麻煩。他們將一身輕鬆地抵達機場,並收到行李實時動態通知。

  城市行李託運站

  旅客在抵達機場前,可自助列印行李牌並使用自助行李託運這兩項航空業正在推進的全新服務。據SITA航空運輸IT趨勢洞察顯示,目前,六成航空公司計劃為旅客提供在家列印行李牌的服務。另外,六成機場正計劃推出抵達機場前使用自助值機亭列印行李牌的服務,並在酒店和交通樞紐設置輔助行李託運站。

  2018年2月,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公布了一項創意模式值機和行李託運服務計劃,旅客可在郵輪港口、會議場所和酒店等地點,以及雪梨海外客運碼頭和白灣郵輪碼頭託運行李。

  維珍澳洲執行長夏普(Rob Sharp)表示:「這項全新服務意味著遊客可在郵輪停靠後辦理值機手續並託運行李,隨後在無任何行李負擔的情況下輕鬆遊覽城市,然後飛往下一個目的地。此外,這項服務還有助於緩解機場擁堵,因為這些旅客已辦理好手續,準備登機了。 「

  自動化無處不在

  調查趨勢顯示,行李託運站將更為普遍。到2020年,九成機場和航空公司將部署輔助行李託運站,約四分之三的機場和航空公司計劃部署全自助行李託運站。

  2017年11月,國泰航空為抵達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南航站樓的旅客提供了自助值機和行李託運服務。據報導,在自助服務系統正式啟用前,旅客們須在值機櫃檯前花費大約兩分鐘時間,而自助辦理流程可將值機時間減少至「不到一分鐘」。

  國泰航空公司歐洲區總經理金斯(James Ginns)表示該服務旨在提高旅客在登機前的旅行質量。他說:「如果我們自問希望如何度過在機場的時光,答案肯定不是『排隊』。最新設施不僅可滿足旅客日益增加的對更高效、更順暢旅程的要求,還可促使國泰航空的員工更積極地與旅客互動。」

  歐洲廉價航空公司易捷航空在2017年8月,向「免提」又邁進了一步。旅客只需支付少量費用,即可在行李託運櫃檯為手提行李辦理手續;在此,這些行李將被標記為優先行李,並在抵達目的地時優先被放至行李傳送帶。

  抵達時的創新旅客服務也將應運而生;行李處理專家伯曼集團就在2017年9月推出了「按需提取」理念。自助行李提取服務亭為旅客提供了更大靈活性,讓他們自行決定何時提取行李,從而增強安全性,讓旅客在提取行李前可安心購物。

  實時通知

  旅客即將見證的一項重大服務改進是,獲悉更多行李狀態信息,該服務符合國際航協行李追蹤第753號決議的要求。從2018年6月開始,國際航協成員航空公司(其定期國際航班客運量佔全球的83%)將追蹤每件行李並與所有參與在最終目的地向旅客交付行李的相關方分享該信息。

  鑑於航空公司已為第753號決議做好充分準備,未來向旅客和工作人員提供行李追蹤信息的航空公司數量將迅速增加。到2020年,七成航空公司將提供這一服務。此外,第753號決議還推動了錯運行李的移動服務,目前,高達八成航空公司實施或計劃實施丟失行李報告和丟失行李通訊。

  航空公司和機場:共享策略

  航空公司

  第753號決議將推動行李運營環節發生根本性變革,主要受到國際航協和國際機場理事會行李運營轉型策略的推動。

  為了支持航空業部署行李追蹤,國際航協已向超過80%的航空公司通報了第753號決議要求,決議對行業最低行李追蹤要求做出規定。國際航協也支持航空公司實施自己的策略,以便在其樞紐和航線網絡內,以高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追蹤行李。

  這項工作通過一系列舉措得以順利展開,例如:五次區域研討會,兩次培訓課程和出版第753號決議要求的行李追蹤實施指南,並展示了最佳實踐。此外,國際航協願意與任何需要協助實施第753號決議的成員航空公司合作,目前,已有將近五分之一的成員航空公司與國際航協分享了他們的實施計劃。

  總體而言,許多航空公司都能在其樞紐運營中追蹤行李,或踐行該服務。在美國,這一服務已擴展至整個航空公司網絡,但仍有一些環節難以實現追蹤,尤其是抵達掃描環節;某些問題,例如行李裝載和傳送服務的Wi-Fi連接依然是重大挑戰。但鑑於每個機場的基礎設施略有不同,不同航空公司使用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依然面臨著許多獨特挑戰。令人欣慰的是,來自同一航空公司的不同站點都在追蹤錯運行李的數量,彼此間甚至相互競爭當月最低錯運百分比得主。2017年,國際航協成員航空公司經常要求國際航協公布第753號決議的全球合規情況。有鑑於此,國際航協已開始打造一個全球行業的平臺來收集和報告行李追蹤數據。該平臺支持航空公司零成本發送他們的行李追蹤信息,行業追蹤行李的全貌得以呈現。

  與行李追蹤密切相關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不斷發展,這是一種高效技術,可推動第753號決議順利實施。近期行李信息參考包的改變使人們可在無需改變機場值機基礎設施的情況下,使用無線射頻識別標籤,剔除了實施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主要障礙。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收集額外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處理成有用信息,構建出一個良性循環,並提高整體表現。

  掌握高質量數據可對行李運營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是行李處理的關鍵驅動力。另一個重要推動力則是理解並遵守最佳實踐。因此,國際航協也在著手制定一項行李最佳實踐計劃,旨在識別那些已在各領域(如:追蹤、自動化和欺詐預防等)實現最佳實踐的航空公司及其他利益相關方。

  機場

  國際機場協會(ACI)致力於通過提供一系列建議、指導方針和最佳實踐,幫助機場優化容量及候機樓相關設施及流程的合理性安排。全球和區域便捷服務常委員會正加緊提供最新解決方案。

  國際機場協會推出了一個優化的端到端行李處理流程,而機場和航空公司致力於投資技術以改善旅客體驗和機場運營。為減少錯運行李數量,國際機場協會與國際航協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旨在共同開發端到端行李流程,並制定和推廣最佳實踐。改進後的流程將幫助運營商減少錯運行李,提高行李運營效率。目前,行李追蹤已確定成為可提升透明度的最終解決方案。

  國際機場協會對國際航協第753號決議表示歡迎,並建議各機場、航空公司和地面運營商通力合作,實現其目標。具體而言,國際機場協會和國際航協已合作制定了《行李追蹤實施指南》,為航空公司如何履行義務以及機場如何支持航空公司履行義務提供指導。該指南提供諸多選項,幫助航空公司和機場實現合規。

  機場可獲得的主要惠益包括:

  ● 減少錯運行李;

  ● 提高準時起飛率;

  ● 更快歸還錯運行李;

  ● 預防/減少欺詐;

  ● 評估行李處理系統性能;

  ● 改善旅客體驗。

  一旦追蹤數據收集和處理完全可行後,行李追蹤的全部惠益即可實現。所有參與行李處理環節的利益相關方,包括航空公司、機場和地面運營商都將從中受益,最重要的是,旅客無需再忍受行李延誤或錯運帶來的不便。

  成熟技術打造創新行李追蹤服務

  隨著國際航協第753號行李追蹤決議達標期限(2018年6月)的鄰近,我們正加緊推出創新性解決方案,確保國際航協成員航空公司能認識到合規所帶來的惠益。

  2017年,SITA分別在兩座機場測試了一款非常簡便的基礎設施掃描應用程式。這一解決方案被部署在智慧型手機中。雖然這並非新技術,但卻是對現有和成熟技術的創新使用。巴哈馬航空僅7天內就實現了從掃描「Bingo 「卡上的行李牌標籤,到在邁阿密和拿索兩座機場間按照753決議規定實現追蹤行李。這項實施也包括全面通過SITA 的 BagJourney 服務實時共享追蹤數據。

  我們已注意到,為了達到第753號決議的要求,行業對數位化行李流程的興趣與日俱增。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公司很快就達到了要求,其50%的行李運輸流程已經實現了數位化,這應感謝已部署的SITA行李服務。該服務還允許旅客在多莫傑多沃機場使用西伯利亞航空移動app追蹤行李,有效改善旅客體驗。

  印度最新機場,即位於那格浦爾的多式聯運國際貨運樞紐和機場正計劃部署高效技術,確保從第一天起就取得增長。該機場在2035年竣工後,預計可容納1,400萬名旅客。它們將部署SITA的BagManager,準確追蹤旅客行李,顯著減少行李錯運的可能性。

  這些案例表明,第753號決議令實施其要求的機場和航空公司獲益匪淺。然而,我們還能獲取更大惠益,儘管尚不明確。將行李追蹤數據搜集與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相結合,可幫助航空運輸業在行李處理環節實現重大轉變。

  行李追蹤環節的一個關鍵節點是抵達,往往是人們在滿足第753號決議要求時,最後考慮的一個端到端行李流程環節。機場需要向其航空公司客戶提供抵達追蹤服務。SITA一直在與多家機場合作測試BagTrac ATR,該系統整合了現有行李管理系統,並探索適用於供應商、機場和航空公司的商業模式。

  行業需要在行李抵達時考慮的最後一個環節是追蹤錯運行李。雖然我們的目標是減少錯運行李的發生,但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此時,WorldTracer®行李交付服務可發揮作用,支持從目的地機場,到旅客酒店或家中整個流程的行李追蹤,並為航空公司和旅客提供全方面的可視性。

  更多詳情,請點擊查看SITA行李報告

10薦聞榜

(供稿:SITA,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SITA中國專題

相關焦點

  • 2014 SITA年度航空行李報告
    電子行李牌也許只是將電子信息植入行李的第一步。第一個數位化功能的行李箱在2013年巴黎航展亮相,是空客和此項目合作夥伴T-System 和Rimowa公司共同研發的,命名為-Bag2Go, 這個智能行李概念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控制,自帶可稱重的電子秤且裝配了實時跟蹤和機場自助行李託運。
  • SITA部署新方案 馬航行李處理時間減半
    設在吉隆坡國際機場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代理商配備安裝了此款應用的iPad,將SITA的全球行李跟蹤與丟失行李投訴處理服務直接安置於行李帶上。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戶服務部門總監Dato' Mohd Salleh Ahmad Tabrani說:「如果旅客抵達目的地,行李卻沒有隨之運送,旅客一定希望馬上得到解決。通過SITA的新型平板電腦應用,我們能夠在機場的任何地點管理行李投訴。
  • SITA:2019年航司IT趨勢報告
    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CIO認為,中長期內全球航司在IT方面的投入將持續增加,如經過幾年平穩期後2018年全球航空公司的IT整體投資超過了400億美元。佔比最高的投資方向包括:雲計算、網絡安全以及商務智能(BI),這些技術對航空公司實現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
  • SITA行李託運技術助力仁川機場效率最優化
    民航資源網2018年6月4日消息:仁川國際機場將在其全新2號航站樓部署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的卓越自助行李託運技術,為近期冬奧會的遊客提供高效服務,同時也為迎接2030年將至的1億人次旅客做好準備。Drop&Fly能夠簡化行李託運流程,節省旅客時間並提升旅客體驗,有助於機場更有效地利用航站樓容量,提升行李處理準確性。
  • SITA賦能墨西哥航空聊天機器人實時查詢行李位置
    ®行李追蹤服務與旅客聊天機器人相集成的航空公司。  圖:SITA賦能墨西哥航空聊天機器人實時查詢行李位置           SITA供圖  現在,Aerobot還可通過SITA WorldTracer®幫助墨西哥航空的旅客定位行李
  • SITA WorldTracer Tablet助力提升法蘭克福機場延誤行李返還效率
    在近日於德國漢堡舉行的歐洲航空運輸IT峰會上,機場運營商Fraport表示通過採用國際航空電訊集團 (SITA) 的 WorldTracer Tablet,大幅提升了延誤或錯運行李返還至法蘭克福機場旅客的效率。WorldTracer Tablet可在抵達機場和航班中斷期間,採用快捷移動方式追蹤並返還錯運行李。
  • SITA攜手漢莎航空開發新一代行李追蹤服務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全球航空運輸業領先的IT商務解決方案和通訊服務提供商國際航空電訊集團(以下簡稱「SITA」)攜手德國漢莎航空集團(以下簡稱」漢莎航空」)推出便捷行李追蹤技術,漢莎航空將提高延誤及錯運行李返還率
  • 行李服務展翅翱翔——東航行李查詢中心紀實
    東航行李查詢中心的成立,不但使公司行李運輸服務的管理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也標誌著地面服務部樞紐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全面運作階段。東航行李查詢中心根據工作職責,分為標準制訂、質量管控和授權管理三個行李運輸管理模塊,全面負責公司不正常行李運輸的各項管理工作。
  • CAPSE2019航司服務測評報告 行李等待時間需重視
    客服與票務、行李服務、航班不正常保障波動最大,第三季度滿意度最低報告根據客服與票務、空乘服務、機上廣播、機上餐飲、機上娛樂、客艙設施、行李服務、值機與離港、航班不正常保障9項一級指標進行分析,在2019年中國內地全服務航空公司的各項服務指標中,客服與票務、行李服務、航班不正常保障
  • 你的行李在飛機上丟了?那些「迷路」的行李都去哪了?
    數據:每年有2300萬件行李出差錯 差錯率6‰即便是管理再規範、嚴格的機場和航空公司,託運行李丟失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尤其是在需經過長途飛行,又必須轉機轉運的情況下,丟失行李更為常見。航空公司服務提供商國際航空電訊集團的一份報告顯示,2007年,每1000名乘客中大約有18件行李出差錯。2014年,航空公司每1000名旅客的行李丟失數量為7.3件,2003年這一數字為13.2件。2017年,每1000名乘客中出差錯的行李數量已經減少到6件。即便如此,全球範圍內仍高達2300萬件。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四:數位化轉型的五個發展階段
    數位化轉型共分為五個發展階段:初始級發展階段、單元級發展階段、流程級發展階段、網絡級發展階段、生態級發展階段。 數據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不同發展階段的組織在獲取、開發和利用數據方面,總體呈現出由局部到全局、由內到外、由淺到深、由封閉到開放的趨勢和特徵。
  • ...IATA行李追蹤樞紐合規認證航司 南航武漢進出港航班託運行李...
    目前,南航在廣州、北京(首都、大興)、武漢、洛杉磯和倫敦等27個國內外場站、日均超800個航班開通行李全流程追蹤節點自助查詢服務,並向明珠會員旅客實時推送託運行李運輸狀態信息,讓旅客託運行李「主動說話」,推進行李服務「可知可控」。行李全流程追蹤是「行李運輸全流程節點追蹤」的簡寫。
  • 2018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隨身攜帶行李、託運行李規定匯總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奉上 2018最新各大航空公司乘機行李規定 關於免費行李額 註:單件行李的三邊之和不超過203釐米(cm),2件行李的三邊總和不超過273釐米(cm),超過上述限制的行李,務必事先聯繫確認。
  • 洞見|數位化轉型新階段的「IT重定義」
    隨著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後疫情時代遠程辦公和遠程服務的興起,數位化轉型成為企業日益關注的熱點。在數位化轉型的新階段,商業與IT信息技術的關係是否會發生顛覆性變革?企業IT功能又將被賦予什麼角色?筆者在此分享一些數位化轉型中企業IT能力與功能的思考。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託運行李 八問託運行李事故
    行李確定無人領取或無法找到主人,屬於國際或地區航線且行李還未清關(通過海關檢查)的,要存放在海關監管的庫房內登記在冊,超過三個月的行李在海關監管下處理或直接由海關處理。但有的國外機場會把長期無人領取的行李送到專門店鋪拍賣,我國各地機場管理這類行李比較嚴格,尚不允許這樣做。  Q三問 哪個環節最易致行李破損?
  • 民航通--2018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隨身攜帶行李、託運行李規定大全
    你可能多次在出行前心裡默念這些疑問:今天民航通為大家整理出了2018年最新各大航空公司乘機行李規定中關於免費行李額的詳情,以方便大家。(cm),超過上述限制的行李,務必事先聯繫確認。2、託運行李包裝及體積、重量限制A、每件行李最大重量不得超過45KG,長、寬、高分別不得超過100CM、60CM、40CM;超過上述規定的行李,應作為貨物運輸,不能作為行李運輸。
  • 讓行李「主動說話」 南航獲國際航協行李追蹤全網絡合規認證
    行李可「主動」向旅客「報告」運輸動態  「尊敬的南航旅客,您的託運行李已裝機,祝您旅途愉快」「您的託運行李已到達,請及時提取您的行李,感謝您乘坐南航航班  讓行李「主動說話」,即依託南航行李全流程追蹤系統,在旅客乘機過程中的值機、裝機、中轉、到達四個節點,讓行李「主動」向旅客「報告」自己的運輸動態,讓旅客出行更加快捷、安心。
  • 跟著行李走一回——香港機場處理行李歷險記
    據國際保安認證機構SITA的最新報告,去年航空業因丟失旅客行李而令行業損失25億美元,情況更有嚴重的趨勢,所以SITA呼籲,航空公司和機場要引入行李追蹤和識別系統,如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最後統一處理行李的國際標籤。
  • 未來人才管理論壇聚焦人才管理變革,HR數位化驅動企業轉型
    未來人才管理論壇匯集中國頂尖企業代表、知名學術專家、人力資源行業領袖與千餘名HR精英智勝危機,思辨未來,數字賦能,進化新生,共同探討結構化轉型大時代中國人才管理的智慧。那麼,未來人才管理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呢?HR數位化正在全球加速論壇期間,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發布《中國人才管理年度趨勢洞察》報告。
  • 中國正式進入數位化轉型階段 2018年上海平均工資預計上漲
    人才服務公司摹根麥肯立近日發布了2018年上海地區薪酬指南。該報告指出,由於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預計2018年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將上漲5%至8%。過去五年,上海經濟取得重大進展,GDP總量從五年前的2萬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