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題目: 《Buddha für Pragmatiker, wie ein achtsamer Geist das Gehirn positiv verändert》
原文作者: Micheline Rampe (德)
翻譯: 褚曉兵
文章來源:德國曉兵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三種波羅蜜多品質——Silas》
建立尺度 觀察你的念頭
被命名出的念頭,即已經不再被看著是一種內在現實,而只是我的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可以被質疑,這也是我們擺脫舊有的模式,擺脫業起,獲得自由的前提。
當我觀察我的念頭,打斷這個念頭,那麼我就可以在這一刻獲得自由。我可以在這一刻停下來,決定我下一刻會去思考什麼,會去做什麼。
如果我察覺了我這一刻的念頭是嫉妒,那麼我會在心裡喊停,繼而有意識的讓自己產生慷慨與友善的念頭。如果你能夠定期的進行下面的練習,那麼你不僅可以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同時你的精力也會更加持久集中。在佛教的修行當中,對念頭的觀察與命名,可以使得我們意識到,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持戒,使得我們可以過一種符合自己內在價值觀的生活。尤其如果你是一個容易左思右想的人的話,那麼這個練習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幫助。
練習——命名你的念頭
一.以一種安靜的方式坐下來,計劃好這次練習的時間,調好鬧鐘。
1.深呼吸幾口氣,想像你的內在有一部分在觀察你的呼吸。想像這樣的一個部分也在觀察你的思緒,你的念頭。2.然後用內心的聲音說出這個念頭,例如,我有一個念頭,想到我還要去買菜;我有一個念頭,想到我如果能夠和XY見面該有多好;我有一個念頭,想到我應該收拾房間了;我有一個念頭,認為這個練習很傻···3.不要評判這些念頭,只是說出這些浮現的念頭。保存正念的態度。如果你溜號了,開始做起了白日夢,那麼沒有關係,這很正常,把注意力拉回來就好。繼續保存在當下,進行這個練習。1.想像自己坐在電影院裡,觀察面前的大屏幕,觀察你的念頭以圖像的方式出現在屏幕上。而你是一個置身事外的觀眾,只是觀察和命名就好。2.讓這個練習成為你的習慣,將這個習慣帶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察覺和命名你的念頭。(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