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名字都是父母或者其他長輩給取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都一樣,大部分都是寄託了長輩的期望或者其他的特定的含義,就算是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
但是縱觀中國的歷史,卻有兩個皇帝,自己給自己取名,或者說改了名。今天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皇帝就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朝的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登上帝位後就改名為武曌。曌讀音為zhào,是武則天創造的一個新的文字。其實是在武則天登基前,她就命人造了一些比較吉祥霸氣的名字,最後她就看中了曌這個詞,也結合她之前當尼姑時候的法號「明號」而且曌拆開來看也有日月凌空的意思,藉由表達自己當上帝王的光芒普澤天地。而她登上帝位之後大家都比較熟知了,這裡就不介紹了。
還有另外一個皇帝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劉龑本名劉巖,建立南漢,也就是現在廣東、廣西及雲南一部分。
劉巖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尤其喜歡《周易》,有事沒事都拿出《周易》算一卦。他之前把名字改成劉龔,但有個僧人說這名字不好,會有一個姓龔的人拿掉他的江山。於是劉巖就根據《周易》中「飛龍在天」重新造了一個字,龑,讀音yǎn,和「巖」字同音。
他也經常改年號。有次南漢國土封州被楚軍攻打,劉巖大軍還打了敗戰。
劉巖也趕緊拿出《周易》算一卦,得到「大有」二字,於是就把年號改為了大有,還大赦天下求得吉利。
最後派出大將軍蘇章率領軍隊,增援封州,蘇章很會謀略,最後滅了楚軍,戰勝而歸。劉巖大喜,對《周易》算卦也更深信不疑了。
早期劉巖比較厚待士人;利用聯姻的方式,結交睦鄰;也經常發展經濟貿易,提倡教育,興辦學校,對嶺南的發展有一定貢獻。不過行風也是非常奢侈,常用酷刑,晚年經常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而且為了社會穩定,還寄希望於算卦求出一個吉利的的國號、年號和名字。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樓創作
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