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皇帝是一夫一妻:一個陪伴終身,一個妻管嚴

2020-12-16 煮酒論古今中外史

誰說自古帝王就多情,皇帝也不一定需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人們總是想著宮中美女如雲。哪怕是再賢明的君王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老婆,但是這位皇帝卻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

張皇后家境好,人長得非常漂亮,名氣很大。朱祐樘十八歲時娶她為妻。張皇后活潑可愛溫柔賢惠,精通琴棋書畫,朱祐樘極其寵愛她。婚後四年,皇后一直沒有懷孕。大臣們都勸朱祐樘立貴妃,但他拒絕了。後來,張皇后生了兩兒一女,可惜的是只有長子朱厚照存活了下來。

按明宮規矩,帝後不能通宵同宿。皇帝每次招幸完畢,宦官就要送皇后回宮。而朱祐樘每天都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朱祐為了皇后不惜違背祖制,可見他對皇后的深情厚愛。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對自己的皇后張氏非常忠貞,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其一生都沒有納過嬪妃,即使張皇后沒有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他也沒有讓其他女子介入他和皇后的幸福生活。大臣們也上書要求明孝宗納妃,而明孝宗卻十分不高興。最後,張皇后終於為明孝宗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朱厚照。

朱祐樘自小缺乏父愛,在冷宮中偷偷長大,飢餐飽頓,嘗盡了人間疾苦。好不容易得到了有限的父愛,又痛失母愛。隨著父親的離世,兄弟們外出做藩王,身居高位的朱祐樘其實是一個孤家寡人!

朱祐樘缺乏親情,渴望親情。但他克制內斂,懂得珍惜,知道自己能來到這世上已屬不易,能夠當上皇帝更是困難。因此,他時時保持感恩和寬容之心。 他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張皇后身上,對她是真愛,對她寵愛有加!對嶽父嶽母也誠心敬重,把他們當作了自己的父母;將兩個不成器的內弟也當作了自己的手足,寬恕他們的過錯,與他們誠心相處,感受親情的慰藉。

中國古代並沒有實行一夫一妻制,還有一些個別皇帝也過著一夫一妻生活。比如隋文帝、北周孝閔帝、唐高宗,有些是自願,有些是迫於無奈。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成婚期間,就是一夫一妻,至始至終沒有其他的妃嬪。隋文帝能夠做到堅守一個妻子,據說就是在他們成親時,獨孤皇后不允許隋文帝與她之外的女人生孩子。(是有孩子哦)隋文帝答應了,也做到了。

獨孤皇后本人非常的聰慧優秀,她的父親獨孤信又是隋文帝的父親楊忠的大恩人,獨孤皇后還有兩個北周皇后和唐國公夫人的妹妹,這個後臺背景那是槓槓的。因為這些,隋文帝背地裡估計也挺憋屈的。

獨孤皇后給隋文帝生過九個孩子,5兒四女,這也是隋文帝所有的孩子。但男人嘛,尤其是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平常,皇帝那更不用說了。隋文帝一生只有獨孤伽羅皇后一個女人嗎?這件事說出去,大家聽了都要打折扣的:真的假的?皇帝耶?

假的!據說,史料記載,隋文帝真的犯過天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他在獨孤皇后還在世的時候,就喜歡上一個小宮女(尉遲氏,尉遲迥孫女),並且暗渡陳倉,那啥上了。後來被皇后發現,獨孤皇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趁隋文帝不在的時候,皇后找了個機會,把小三宮女給咔嚓掉了。隋文帝知道後,也很生氣,但他理虧在先,也搞不動獨孤,於是只好自己氣自己,生悶氣。

楊堅堅持一夫一妻,一半是因為真心愛獨孤伽羅,一半也是因為獨孤伽羅確實管得嚴,在獨孤伽羅死後楊堅一段時間內非常傷心,但沒了約束後他就縱情聲色,開始放縱自己,先後寵幸了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而且宣華夫人陳氏竟是他和兒子楊廣共同的妃子,直接導致隋文帝命喪仁壽宮,可謂晚節不保。

所以啊,楊堅啊楊堅,都堅持那麼久的真愛了,就算是逼的,也得繼續堅持下去,色字頭上一把刀呀,找什麼美人嘛,名聲沒了,性命也交代出去了。

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很多。比如: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朱元璋與馬皇后,乾隆與富察皇后。乾隆帝寫的詩中有很多都是關於富察皇后的,終其一生都在懷念他的髮妻。在中國封建王朝期間,都是實行著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制,在民間只要稍微富足一些的大戶人家都會納妾,那些官宦人家更是三妻四妾很常見,所以如果一個帝王之家是一夫一妻制那是非常罕見和奇怪的。

一夫一妻是在1912年,即中華民國元年提倡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那時候人思想很落後沒有真正的實行起來,真正實行起來是在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才正式實行一夫一妻制。

如果您有想了解某些方面的歷史知識,可以私信小編,小編會為您答疑解惑,更新文章!(更多資訊可關注:煮酒論古今中外史)

相關焦點

  • 他是皇帝卻執行一夫一妻,沒有三宮六院,在中國皇帝中算是唯一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皇帝,十分特別,那就是終生執行一夫一妻制,絕不養什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也許有人會說,那是這個皇帝的生理也許有什麼問題吧?實際情況不是如此,而是他有一個非常恩愛的老婆,那就是獨孤信的第七個女兒,也是獨孤信的最小的女兒——獨孤伽羅。
  • 中國歷史上究竟是「一夫一妻」還是「三妻四妾」?
    歷史上,經常會有「三妻四妾」的提法。根據《莊子》記載: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所謂的「三妻」,是指一個髮妻和兩個平妻,另一種說法是指一個嫡妻、一個偏妻和一個下妻。而所謂的「四妾」,其實只是一個概數,形容很多的意思。 事實上,「三妻」中的偏妻和下妻只是一個稱呼罷了,她們的地位和妾室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三妻四妾其實並沒有真正實行過。這個詞,也只是從明朝的《金瓶梅》中才出現的: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得,又當別論。
  • 中國歷史上獨有一妻的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至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退位,中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長達兩千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男人妻妾成群是常態,舊式封建體制允許,也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然而僅有一個例外,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卻是踐行一夫一妻的楷模,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憆(cheng)。
  • 孝宗:在後媽的迫害中長大,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那個時候憲宗又是一個耙耳朵,妻管嚴的皇帝,獨寵後宮的比皇帝大17歲的萬貴妃,而萬貴妃又因為年齡大了,很難懷孕,便一直迫害皇帝的子嗣。所以,萬貴妃後來知道了紀氏懷孕了,便命令宮女為紀氏墮胎,該宮女心可能不忍心,便謊報說紀氏是「病痞」,不是懷孕的徵兆,萬貴妃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紀氏貶居冷宮。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不過自近代以來,大批國人接觸到了西方文明,有一些先見人士則提出了中國應該同那些發達西方國家一樣施行一夫一妻制,而康有為就是倡導者之一。
  • 一夫一妻制,明代有位皇帝就這樣幹了,發明了一個東西至今還在用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就會問了,這個還用講嗎,一夫一妻制,這個不是明擺的事嗎?對!沒錯,你講的是現代,那古代的皇帝呢?這個肯定會有很多的大朋友就會說了,那還用說嗎,肯定很多的啦,整個皇宮後院美女不都是他的老婆,這個,也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為什麼這樣說?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接著往下看!
  • 明孝宗朱祐樘認真踐行了「一夫一妻制」
    所以,有人說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妻制度。也有人說古代其實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一個男子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只能稱之為妾。古代男子娶妻和納妾的規格完全不一樣,如果嚴格意義上說古代男子只有一個妻子,也可以認為是一妻一妾。實際上,古代並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妻制。不管妾算不算妻子,古代男子可以娶不止一個女人。一般有錢或者有權人,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會多娶幾個女人。
  • 他是有名的好皇帝,也是發明家,歷史上首個施行一夫一妻制的君王
    -曾國藩一談到皇帝,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坐擁江山美人。眾所周知,古代的皇帝通常是後宮佳麗三千,當然,三千佳麗只是個虛數,它只是用來指皇帝的配偶的數量。因為皇帝除了正妻外,往往還有數不清的妃嬪,在古代傳統文化中,一夫多妻制幾乎被人們默認為是正常的做法,因為作為九五至尊,皇帝為了維護江山,免遭奸人奪位,維護社會穩定,需要延續皇權。
  • 一夫一妻制,是怎麼來的?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在保護女人,還是在保護男人?然後很多人調侃說,一個老婆都養不起了,要是兩個三個,這不要親老命了,原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男人的哈?!這當然是玩笑話哈,不過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在東方和西方,它們的出現真不是為了保護誰。
  • 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
    導語: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在當今社會,我們是遵行一夫一妻制,可是在古代,男子都是講究三妻四妾,女子的地位低下,也不能反抗,所以皇帝的後宮總是會出現各種爭寵奪權的故事,但是在神話故事中,其實有人實現過一夫一妻制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證明男女平等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證明男女平等的皇帝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一、明孝宗朱祐樘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漢族,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生母為孝穆紀太后。
  • 除了女性的轉變成就人類一夫一妻制,現代男人還應該感謝一個東西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在遠古時代, 人類的婚姻是群居而雜交了。我個人並不認同的這樣的觀點。雜交這個詞是最淫亂的象徵,即使是我們祖先的祖先南方古猿,也沒有到這樣的狀態。人類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路,開啟了一夫一妻的演化進程。具體的表現為女性演化出沒有特徵的發情狀態,以及可以隨時接納男性的特徵。這樣的改變足以使之前多偶制轉向一夫一妻制中,畢竟男性首領無法時刻關注女性,不停地進行房事。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與演變
    世界範圍內,「一夫一妻制」則可追溯到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臘。這個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麼?而後又發生過多少戲劇性的變異乃至變質?一夫一妻制的由來在愛情中營建婚姻、以婚姻經營愛情,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止乎禮、合乎法的選擇。
  • 一夫一妻真的天經地義?
    哺乳動物共有4300多種,其中真正嚴守「一夫一妻制」的大約有140多種,只佔哺乳動物總量的3%。即便是在相對高級的靈長目動物中,採取「一夫一妻制」的也只佔18%。既然,不論是放眼整個動物界,還是細化到哺乳類甚至靈長目,實行一夫一妻制的都是小眾,那麼,作為靈長目一員的人類,為什麼是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呢?
  • 為什麼我們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以上相關只是單向度的,因為無徵兆的靈長目動物共32種,多數不是一夫一妻制;亂交的共34種,內中無徵兆和輕微徵兆的共20種,多於14種有明顯徵兆的。這兩個單向度的相關似乎說明:亂交的靈長目動物中容納了三種月經特徵,但有徵兆的幾乎都是亂交;無徵兆未必走上一夫一妻制,但走上一夫一妻制幾乎非無徵兆莫屬。
  • 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到底好不好?為何有些國家還盛行一夫多妻制
    眾所周知,中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的制度,在此之前,由於連年戰亂,因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規範個人的婚姻。所以在軍閥混亂民國期間,像一些軍閥基本上都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
  • 人類為何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婚配方式的分布是:一夫一妻制11種,包括人類的多數和長臂猿;多偶制23種,包括大猩猩;亂交的34種,包括黑猩猩。接下來他們分析排卵期有無徵兆同婚配方式的相關性。發現兩個單向度的相關:一夫一妻制的靈長目動物共11種,其中10種排卵期無徵兆;排卵期有明顯徵兆的共18種,其中14種採取亂交的方式。
  • 淺論「一夫一妻制」
    但隨著社會發展,解放後,這些被摒棄,講究忠誠,一夫多妻,比如在中國,被法律明文禁止,實行一夫一妻制!有人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為了平等性權利,尤其是平等男人的性權利。雖然現在還是男權社會,男人佔據很大話事權,但女人也不容小覷,巾幗不讓鬚眉。
  • 中國的一夫多妻為什麼會被廢除?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夫一妻制?
    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制度相信現在很多男人都很想要,那就是一夫多妻制度,只不過現在是人人平等,一夫多妻已經變成一夫一妻了,那麼為什麼要廢除一夫多妻呢?「一夫多妻制度」,是指一個男人同時和2個或2個以上女人進行結婚和生育。
  • 一夫一妻制為女人提供了「反自然」的地位,將會導致社會沒落?
    古代只有一個地方沒有一夫多妻制,那就是歐洲。而歐洲人在皈依基督教之前,也是盛行一夫多妻制的。至於古代中國,雖然沒有一夫多妻制,但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卻相當流行。擁有女人的數量,成為男人社會地位的標誌。在古代,皇帝甚至可以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七十二是虛指,事實上有三千人之多。歐洲的情況完全不同,在歐洲,很多王朝的終結,原因竟是國王「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