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名的好皇帝,也是發明家,歷史上首個施行一夫一妻制的君王

2020-12-13 可愛的小萱萱58

古英哲非常之君,常得人至盛。如漢武帝、唐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等。而時事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華貴著書。-曾國藩

一談到皇帝,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坐擁江山美人。眾所周知,古代的皇帝通常是後宮佳麗三千,當然,三千佳麗只是個虛數,它只是用來指皇帝的配偶的數量。因為皇帝除了正妻外,往往還有數不清的妃嬪,在古代傳統文化中,一夫多妻制幾乎被人們默認為是正常的做法,因為作為九五至尊,皇帝為了維護江山,免遭奸人奪位,維護社會穩定,需要延續皇權。

#但是,明朝有一個皇帝,他不能後宮佳麗三千,不能娶妻生子。全後宮只有皇后一個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王——也就是明朝孝宗皇帝朱佑樘,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

其實,這位孝宗皇帝的誕生並不尋常,一般情況下,在皇室中出生的人,都應該過著衣冠不整、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儘管朱佑樘作為皇帝的兒子,卻是在眾多宮女、太監的幫助下長大的。為什麼年老的皇子會落得這樣下場?這些都是由於朱佑樘出身,當年憲宗皇帝碰見紀氏宮女時,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在紀氏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就離開了。可以說,紀氏生了一個皇帝的孩子,即朱佑樘。

宮鬥戲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節:有妃子知道他人懷孕而陷害其懷孕。事實上,這些並非胡扯,畢竟藝術來自生活,歷史上這樣的事也並非不常見。紀氏懷上龍胎的消息傳到了正受寵愛的萬貴妃耳中,萬貴妃知道,如果紀氏把孩子生下來,自己很可能失去了皇帝的寵愛,於是萬貴妃對自己下嫁的兒子狠下心,讓他去除掉紀氏的孩子。

不過,縱使在勾心鬥角的後宮裡也有心地善良的人,被萬貴妃派去給紀氏下毒的人,終究不忍傷及性命,於是向萬貴妃謊稱紀氏沒有懷孕。老實說,這麼做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一旦被萬貴妃識破了謊言,說謊的人幾乎就是無命而歸了。儘管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紀氏暫時保住了孩子,但她知道,只要孩子一天天長大,危險就不會消失。紀氏甚至被貶到了冷宮,生下孩子後,萬貴妃又派人去下毒,但每次都被好心的宮女太監護著。如此一來,原本是皇子身份的朱佑樘卻在冷宮中慢慢長大。

到了1476年,朱佑樘的命運發生了轉變。想知道皇帝的位子從來就是傳男不傳女的,可是明憲宗卻遲遲沒有立子,這讓他很焦急,看著自己年事已高的兒子,他很擔心自己留不下兒子。此時,當年曾幫助過紀氏掩蓋朱佑樘存在事實的門監張敏,告訴了皇帝多年來隱瞞的真相,他本人已年滿六歲,並已入獄。

國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馬上把朱佑樘接了過來,並立他為太子。一位落魄的皇子經過一番磨難,終於回到屬於他的地方。朱佑樘於1487年即位。也許因為童年的經歷,朱佑樘在人世中很寬厚仁慈,他也不像大多數君主那樣奢華,從小到大,過著簡樸的生活,成年後甚至即位之後,也一樣過著節儉而不鋪張的生活。

從政治上講,他勵精圖治,廣開言路,在朱佑樘統治的幾十年中,由於前朝許多小人利用佛道為所欲為,他便命令朝廷不要推崇、信奉佛道;面對宦官亂政的現狀,他嚴厲懲處宦官;更值得注意的是,朱佑樘在位期間,廢除了不少嚴刑峻法,人心惶惶。因此朱佑樘在位期間被稱為「弘治中興」。

朱佑樘不但是個勤勞的好皇帝,而且還是個傑出的發明家,這真是出人意料。朱佑樘發明的一種日常所需的清潔工具——牙刷。但這並不是杜撰的,因為根據像美國牙醫協會這樣的資料,世界上最早的牙刷是孝宗朱佑樘於1498年發明的。

在我國歷史上,有多少皇帝是我們數不過去的,但是,真正能讓我們銘記在心的賢明君主卻是寥寥無幾,而朱佑樘就是其中之一。人生中,他思想超前,尊重妻子,一生只寵愛張皇后一人,開創了皇帝一夫一妻制的先河;政治上,他勵精圖治,廣開門徑,使大臣們敢言;社會實踐中,他思維敏捷,敢於創新,發明牙刷,造福後世。

相關焦點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他們的理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例如在動物界中強壯的雄獅可以通過爭鬥淘汰那些體弱的獅子,從而獲得更多的繁衍機會。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
  • 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皇帝是一夫一妻:一個陪伴終身,一個妻管嚴
    誰說自古帝王就多情,皇帝也不一定需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人們總是想著宮中美女如雲。哪怕是再賢明的君王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老婆,但是這位皇帝卻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對自己的皇后張氏非常忠貞,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其一生都沒有納過嬪妃,即使張皇后沒有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他也沒有讓其他女子介入他和皇后的幸福生活。大臣們也上書要求明孝宗納妃,而明孝宗卻十分不高興。最後,張皇后終於為明孝宗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朱厚照。
  • 他是皇帝卻執行一夫一妻,沒有三宮六院,在中國皇帝中算是唯一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皇帝,十分特別,那就是終生執行一夫一妻制,絕不養什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也許有人會說,那是這個皇帝的生理也許有什麼問題吧?實際情況不是如此,而是他有一個非常恩愛的老婆,那就是獨孤信的第七個女兒,也是獨孤信的最小的女兒——獨孤伽羅。
  • 一夫一妻制,明代有位皇帝就這樣幹了,發明了一個東西至今還在用
    新時代,新氣象,高速發展的大社會,如同是開上了高速快車道,停不下來。咱們在這裡一不講如何打工,一不講如何創業,咱們這裡來聊一聊與大家都相關的婚姻制度。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就會問了,這個還用講嗎,一夫一妻制,這個不是明擺的事嗎?對!沒錯,你講的是現代,那古代的皇帝呢?
  • 明孝宗朱祐樘認真踐行了「一夫一妻制」
    所以,有人說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妻制度。也有人說古代其實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一個男子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只能稱之為妾。古代男子娶妻和納妾的規格完全不一樣,如果嚴格意義上說古代男子只有一個妻子,也可以認為是一妻一妾。實際上,古代並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妻制。不管妾算不算妻子,古代男子可以娶不止一個女人。一般有錢或者有權人,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會多娶幾個女人。
  • 他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丈夫,但也是個奇葩皇帝 為啥呢?
    翻開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皇帝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老婆多,其中像晉武帝、唐玄宗,後宮真算得上是「三千佳麗」,即便是光緒皇帝這樣的傀儡皇帝,也有一後二妃,所以現在我們所說的"一夫一妻"制好像跟皇帝就沒有關係。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位皇帝一生只娶過一位妻子。
  • 為什麼會是一夫一妻制?預防性病傳播
    一個由加拿大和德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信》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為什麼最終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可能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科學家們認為,性傳播疾病可能是促成人類向一夫一妻制進化的強大驅動因素,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
  • 中國歷史上究竟是「一夫一妻」還是「三妻四妾」?
    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三妻四妾其實並沒有真正實行過。這個詞,也只是從明朝的《金瓶梅》中才出現的: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得,又當別論。 從人類由古猿進化起,第一次實現了「你來自雲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輕輕地咬上一口,是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 為什麼我們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摘要]三種婚制都有久遠的歷史,分別與多個物種結緣。多偶制與亂交在性選擇上更有效,其雄性後代將更強悍。一夫一妻制在這方面遜色一籌,但它削弱了性資源上的激烈衝突,給了成員們更多的平等。適應性好,指的是個體生存和繁衍能力好,說到根本還是後者。唯其後代多,父母的品性才能被繼承,於是有助於繁衍的品性將成為該物種的特徵。而高級、進步觀、線性進化,已被威廉斯和古爾德證明與「適應」不符,不是達爾文的思想。(威廉斯,1962;古爾德,1996)若接受上述,便不會為這一U字形現象困惑:一夫一妻制是鳥類,卻非哺乳類的主流婚配方式,至哺乳類的一個分支靈長目中又有回升。
  • 一夫一妻制真的科學嗎?為你解讀根本來源
    可見在中國,一夫一妻制並沒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僅有短暫的發展歷史,何以在近代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一夫一妻制真的科學嗎?西方社會:一夫一妻制的漸趨形成很多人認為西方的一夫一妻制是源於宗教信仰,由於基督教的大力提倡,而基督教是古希伯來的猶太教轉化而來,了解舊約《聖經》故事的人就會發現一夫一妻並非是原教旨義,古希伯來人也並非遵守一夫一妻制,基督教《聖經》中對於一夫一妻制的制定和普及完全是順應時代的需要。
  • 原始人類的婚配方式是如何從「壟斷制」走向「一夫一妻制」的?
    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認為,人類最早的婚配方式是壟斷制。他以刻薄的口吻反駁一夫一妻制:帶著妓院的眼睛看待原始形態,是得不到正確認識的。靈長動物的研究在整個地球上大約有4000種哺乳動物,而這些哺乳動物中只有3%選擇了一夫一妻制,如果將研究範圍再縮小一點,靈長動物中一夫一妻制佔到了18%,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了。
  • 人類為何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探討一夫一妻制的部分。進化論是迄今為止最具解釋力的理論。進化論的核心思想是適應與自然選擇。適應性好,指的是個體生存和繁衍能力好,說到根本還是後者。唯其後代多,父母的品性才能被繼承,於是有助於繁衍的品性將成為該物種的特徵。而高級、進步觀、線性進化,已被威廉斯和古爾德證明與「適應」不符,不是達爾文的思想。
  • 一夫一妻制,是怎麼來的?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在保護女人,還是在保護男人?然後很多人調侃說,一個老婆都養不起了,要是兩個三個,這不要親老命了,原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男人的哈?!這當然是玩笑話哈,不過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在東方和西方,它們的出現真不是為了保護誰。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與演變
    世界範圍內,「一夫一妻制」則可追溯到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臘。這個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麼?而後又發生過多少戲劇性的變異乃至變質?一夫一妻制的由來在愛情中營建婚姻、以婚姻經營愛情,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止乎禮、合乎法的選擇。
  • 他是近代史上第1個提倡一夫一妻制的人,自己卻娶了6個老婆
    在中國近代史中,康有為是個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歷史課本上也大多是他積極的一面,一個積極尋求變革上下求索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勇於和頑固派作鬥爭,是中國近代思想啟蒙的明燈。然而好的印象只是特定歷史事件對他的評價,康有為也有不為人知的惡劣品行。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
    婚姻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現在除少數一些國家外(印度,埃及,不丹等),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實行一夫一妻制。小嬰兒首先,人類的嬰兒和兒童時期很漫長,和動物大大不同。這個過程就要求穩定的環境和照料人,於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就產生了,這樣可以更好地繁衍後代。而很多動物,例如梅花鹿,牛,馬,一出生就能跑能跳,短短一兩個月就可以吃草了。跟它們比,人真的是太脆弱的動物。
  • 第一個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娶了6個老婆小老婆比他小43歲
    一個女人想同時嫁給幾個男人。這是個愚蠢的夢。不僅如此,女人不能再婚,否則她們會不忠,被所有人辱罵。丈夫死後,女人應該終身守寡,這樣她才能負擔得起丈夫。這是古老的向婦女傳播的觀念。如果把這種思想放在現代,肯定會引起女性的憤怒,誰會問「為什麼?」
  • 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到底好不好?為何有些國家還盛行一夫多妻制
    眾所周知,中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的制度,在此之前,由於連年戰亂,因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規範個人的婚姻。所以在軍閥混亂民國期間,像一些軍閥基本上都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
  • 一夫一妻真的天經地義?
    在鴛鴦群體中,雌鳥也往往多於雄鳥,一隻公鴛鴦配個兩三隻母鴛鴦不算稀奇。若是有了孩子,公的就更不愛搭理母的了。若是某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則頂多傷心幾天,意思意思就跑去尋找新歡了。說它們是花心大蘿蔔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其實,除了名不副實的鴛鴦,大部分鳥還是好鳥。鳥類中91%是一夫一妻制。比如,下面這些,就是典型的恩愛夫妻。
  • 淺論「一夫一妻制」
    但隨著社會發展,解放後,這些被摒棄,講究忠誠,一夫多妻,比如在中國,被法律明文禁止,實行一夫一妻制!有人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為了平等性權利,尤其是平等男人的性權利。雖然現在還是男權社會,男人佔據很大話事權,但女人也不容小覷,巾幗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