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究竟是「一夫一妻」還是「三妻四妾」?

2020-12-22 文史不假

歷史上,經常會有「三妻四妾」的提法。根據《莊子》記載:

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

所謂的「三妻」,是指一個髮妻和兩個平妻,另一種說法是指一個嫡妻、一個偏妻和一個下妻。而所謂的「四妾」,其實只是一個概數,形容很多的意思。

事實上,「三妻」中的偏妻和下妻只是一個稱呼罷了,她們的地位和妾室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三妻四妾其實並沒有真正實行過。這個詞,也只是從明朝的《金瓶梅》中才出現的:

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得,又當別論。

從人類由古猿進化起,第一次實現了「你來自雲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輕輕地咬上一口,是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伴隨著這樣的戲言,人類進入了原始社會。

在那個階段,人類的溫飽都難以滿足,所以自然不會有婚姻的概念,更不會有什麼「一夫一妻」或者「三妻四妾」。基本上,那時的男女交配完全出於動物本能,如果非要和婚姻掛鈎的話,只能稱為「男女群婚」。據馬克思在《古代社會摘要》中記述:

最古是過著群團的生活,實行雜亂的性交。

在群婚制下,孩子出生後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只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於是,母親的重要性被空前提升,原始社會初期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母系氏族」。

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石器和工具的使用,人類在採摘和狩獵的過程中分工日益細化。期間,男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於是社會開始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

伴隨著這個過程,男性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開始希望憑藉自己的優勢地位佔據更多的女性,而且還會予以固定。

通過對距今5000年至6000年的「紅山文化」墓葬考古得知,當時已經初現了固定男女婚配的制度。而到了距今4500年至5300年的「良渚文化」時,明顯已經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雛形。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私有制終於出現了,原始社會也過渡到了奴隸社會。於是,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人死後他的財產該歸誰繼承?這也就導致了男性越來越希望通過固定的婚姻和血緣來保證自己的私產,於是一夫一妻便完全確立了。

結束了奴隸社會,人類終於進入到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為了規範封建的統治秩序和倫理綱常,制定了更為細緻和完善的婚姻制度,堅決推行「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能只有一個妻子。據《周禮》記載:

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妻子是原配,是髮妻,只能有一個。皇帝除了皇后外,無論多麼寵愛別的女人,最多可以冊封她為皇妃,甚至皇貴妃,要不然就只能廢后,但卻不能多立第二位皇后。

而且,隨著「陰陽五行」學說和「哲學辯證」思想的推行,更加鞏固了「一夫一妻」的地位。據《易經》記載: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於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徹底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再難以撼動。只有「一陽一陰」,才能保證陰陽平衡;只有「一夫一妻」,才能保證社會平衡。

到了近代,「一夫一妻」已經完全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後,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規定了一夫一妻制。而新中國成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更是以現代法的形式確立一夫一妻制,否則視為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中國解放之後實行一夫一妻制,早期三妻四妾的家庭何去何從?
    中國解放之後實行一夫一妻制,早期三妻四妾的家庭何去何從?現如今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早在封建社會時期,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可言的,女人也不能參與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職場上也都是男子,女人從出生就被賦予了照顧雙方父母的責任,這對女人來說是十分可悲的。
  • 「三妻四妾」其實在古代並不存在,古人也遵循一夫一妻制
    說起古代的婚姻生活,很多人會想起「三妻四妾」這個詞,但這個「三妻四妾」只是一個修辭,真實的古代,其實是「一夫一妻」。不過,古代的一夫一妻和現代的一夫一妻,可有本質上的不同,想知道內情?因此,基於這個理論,有人認為古代不存在一夫多妻制,更不存在所謂的三妻四妾,因為,古代的這種制度,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 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皇帝是一夫一妻:一個陪伴終身,一個妻管嚴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對自己的皇后張氏非常忠貞,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其一生都沒有納過嬪妃,即使張皇后沒有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他也沒有讓其他女子介入他和皇后的幸福生活。大臣們也上書要求明孝宗納妃,而明孝宗卻十分不高興。最後,張皇后終於為明孝宗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朱厚照。
  • 為什麼有人想「三妻四妾」,而更多數人卻「一夫一妻」?
    說道現在男人的夢想,就是想像古代男人一樣,娶上個「三妻四妾」,享受人生巔峰。甚至在一段時間,男人認為一夫一妻制簡直是時代的倒退,其實這是完全不正確的。大家可以先了解了解古代為什麼有三妻四妾的存在。當時各個部族互相廝殺,戰敗的一方,男人成了奴隸,女人則被抓過來當生育上的工具。因為古時候人類集群就像現在的猴子,獲得女人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而且繁衍的子嗣就越多。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進入封建制度後,比原始制度更加高效了。原始人原來想得到的東西,現在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做到。
  • 一夫一妻制,是否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看看網友怎麼說
    文/夏至情感一夫一妻制,是否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看看網友怎麼說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封建社會統治長達兩千多年。雖然封建社會中有很多規則制度遭人唾棄,但是其中有一點,卻讓絕大部分男性同胞都為之嚮往,那就是它的一夫多妻制。可以說沒有哪個男人不喜歡三妻四妾,即便是在一夫一妻的今天,也仍然有很多男人喜歡在婚外尋找豔遇。
  • 淺論「一夫一妻制」
    舊時,一妻多夫,女人佔據主動;一夫多妻,男人佔主動,三妻四妾,十分正常。母系氏族,女人很厲害,佔據話事權,和誰發生性關係,女人做主。如此一來,註定要有部分男性失去繁衍後代的機會,他們自然不甘心,必然變成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 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到底好不好?為何有些國家還盛行一夫多妻制
    眾所周知,中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的制度,在此之前,由於連年戰亂,因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規範個人的婚姻。所以在軍閥混亂民國期間,像一些軍閥基本上都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
  • 一夫一妻制符合人性嗎?答案出乎你意料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很多人都很關心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一夫一妻制到底符合人性嗎?或者有人會說,婚姻制度是不是快要消亡了呢?首先,說到一夫一妻制是不是符合人性,我們就要給「人」一個比較清晰的定義了。所以從動物性這一面看,確實有人會說,一夫一妻制就是不符合人性的。可是我們想一想,我們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跟動物是不一樣的,我們有真正人性的一面。首先是我們有了一個獨立的自我意識,就是我們意識到我跟大自然是隔離開的,我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會有這種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的問題,我們也意識到了人有一天也終究會死亡。
  • 什麼時候開始實施一夫一妻制
    中國古代盛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是封建農業社會的產物,在男權社會裡,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主權,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男人三妻四妾,左擁右抱,而女人不得已只得和其他女人分享男人的寵愛,還要謹守三從四德,孝順公婆。
  • 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
    導語:神話中捍衛一夫一妻制的人在古希臘叫赫拉,在中國是她在當今社會,我們是遵行一夫一妻制,可是在古代,男子都是講究三妻四妾,女子的地位低下,也不能反抗,所以皇帝的後宮總是會出現各種爭寵奪權的故事,但是在神話故事中,其實有人實現過一夫一妻制
  • 一夫一妻實行後,那些小妾們都去哪兒了?解決方法令人羨慕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便在法律層面對此作出了規定,一夫一妻制被寫進了法律,這樣一來也是有利於保護廣大女性的合法權益。但是在這個妻妾成群向一夫一妻過渡的時期內,曾經那些姨太太們將何去何從呢?
  • 明孝宗朱祐樘認真踐行了「一夫一妻制」
    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帝王更是後宮成群。所以,有人說古代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妻制度。也有人說古代其實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一個男子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只能稱之為妾。古代男子娶妻和納妾的規格完全不一樣,如果嚴格意義上說古代男子只有一個妻子,也可以認為是一妻一妾。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他們的理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例如在動物界中強壯的雄獅可以通過爭鬥淘汰那些體弱的獅子,從而獲得更多的繁衍機會。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
  • 人類社會為什麼普遍奉行一夫一妻制?
    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數幾種哺乳動物實行一夫一妻制,鳥類也偶有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雖然有的地區和民族實行一夫多妻制,但主流還是實行一夫一妻制,許多國家甚至用法律來保護這種婚姻制度。那麼這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呢?文明社會為什麼普遍奉行這種制度?為什麼一些人會棄守這種制度?
  • 解讀:「三妻四妾」究竟是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後終於明白了!
    解讀:「三妻四妾」究竟是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後終於明白了!在當今社會,追星早已成為了人們的信仰,相信很多人都關注比較熱門的明星事件吧。而自從唐嫣羅晉舉行婚禮之後,相信不少人都在幻想自己今後能和自己最愛的人一起步入婚宴殿堂吧。
  • 古代中國的一夫多妻制與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差別有多大?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古代東亞大中華文化圈內,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確實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它跟西方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又有多大的不同呢?又是從何說起呢?從字面上理解,中西方最大不同就是多了一個"妾"。這小妾從何而來?秦以前,貴族男子中盛行媵妾制。媵指的是陪嫁的女子。
  • 一夫一妻真的天經地義?
    其實,除了名不副實的鴛鴦,大部分鳥還是好鳥。鳥類中91%是一夫一妻制。比如,下面這些,就是典型的恩愛夫妻。哺乳動物共有4300多種,其中真正嚴守「一夫一妻制」的大約有140多種,只佔哺乳動物總量的3%。即便是在相對高級的靈長目動物中,採取「一夫一妻制」的也只佔18%。既然,不論是放眼整個動物界,還是細化到哺乳類甚至靈長目,實行一夫一妻制的都是小眾,那麼,作為靈長目一員的人類,為什麼是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呢?
  • 為什麼會是一夫一妻制?預防性病傳播
    一個由加拿大和德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信》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為什麼最終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可能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科學家們認為,性傳播疾病可能是促成人類向一夫一妻制進化的強大驅動因素,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
  • 第一個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娶了6個老婆小老婆比他小43歲
    儘管這要求在現代社會實現了,可是在古代社會卻沒有實現,古代的男人娶三妻四妾,這都很正常,非但沒有人說三道四,還會有人稱讚這個男人真有本事,能娶這麼多女人。女人是不同的。他們只能娶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想同時嫁給幾個男人。這是個愚蠢的夢。不僅如此,女人不能再婚,否則她們會不忠,被所有人辱罵。
  • 一夫一妻制,是怎麼來的?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在保護女人,還是在保護男人?然後很多人調侃說,一個老婆都養不起了,要是兩個三個,這不要親老命了,原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男人的哈?!這當然是玩笑話哈,不過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在東方和西方,它們的出現真不是為了保護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