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很多人都很關心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一夫一妻制到底符合人性嗎?或者有人會說,婚姻制度是不是快要消亡了呢?
首先,說到一夫一妻制是不是符合人性,我們就要給「人」一個比較清晰的定義了。人當然有其他動物本性的一面,一夫一妻制同動物本性來講肯定是不符合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雄性動物的一個典型的本能就是要讓自己的基因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他有這種廣撒種子的願望。
動物本身在交配方面是尋求新鮮感和刺激感的。有一個著名的公雞效應就講,如果一隻公雞同一隻母雞在一起的話,他一天交配的次數就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它身邊有五隻母雞的話,它的交配次數就會大大提升。所以從動物性這一面看,確實有人會說,一夫一妻制就是不符合人性的。
可是我們想一想,我們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跟動物是不一樣的,我們有真正人性的一面。首先是我們有了一個獨立的自我意識,就是我們意識到我跟大自然是隔離開的,我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會有這種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的問題,我們也意識到了人有一天也終究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獨立的自我意識就讓每個人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孤獨感,於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克服這種孤獨感。
而克服這種孤獨感,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跟另一個人建立非常長久穩定美好的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們所講的這種婚姻關係。因為這種關係會讓你覺得,我跟另一個人無論未來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健康還是疾病,我們都會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關心,產生了深度的連接才會有的感覺。但是你會發現,如果是只強調動物性的那一面,只是換著對象去交往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到後來心裏面是很空虛的。甚至這種孤獨感反而會加重。
還有一個層面就是我們都生活在社會之中,所以馬克思有一個給「人」的定義——人是你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中,你自然就要顧忌到這個社會現有的有些法律、一些規範、一些要求、道德標準等等,否則你會發現你就會把自己陷入一個危機重重、四面楚歌的境地。所以除非你是生活在中國古代三妻四妾,或者是生活在比如伊斯蘭教國家,可以一夫四妻。
這跟當時或者那個地域的生產力或者生產關係是有關聯的。但是你生活在中國或者絕大多數文明的國度裡,現在都是一夫一妻制,我們也要遵從這樣的制度,這也是人性本身應有的那一面。所以總的來說,這個問題就是一夫一妻制其實是符合人性的,而且婚姻制度至少在你有生之年是不會那麼快就消亡了呢。
你認同一夫一妻制嗎? (多選)
0人
0%
認同
0人
0%
不認同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