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是怎麼來的?

2020-12-20 蛋殼花生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在保護女人,還是在保護男人?

然後很多人調侃說,一個老婆都養不起了,要是兩個三個,這不要親老命了,原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男人的哈?!

這當然是玩笑話哈,不過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在東方和西方,它們的出現真不是為了保護誰。

咱們中國其實是到了1950年才真正廢除了納妾制,在這之前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這個嚴格來說,也算一夫一妻,大老婆只能有一個,因為財產繼承不能太分散,所以要分嫡出和庶出。

這個一夫一妻背後是財產繼承權的考量,是為了家族的長久發展,如果家產最後都是子女均分,那麼家族財富就不可能完成積累和延續了。

而真正意義上的一夫一妻,本質上其實是違反經濟學的,在過去幾千年裡,父權下的社會是把女性物化了後,當做財產來算的,既然是財產那麼肯定不會有數量限制。

窮人沒房子,富人可以幾十套房子,這才是正常的發展邏輯。

為什麼要出現一夫一妻呢?因為基督教,基督教最早興起是在最下層的民眾中,如何獲得這些人的好感,讓他們加入進來呢?

那就是宣揚人人平等吧,但是那時候在財富上,在權利上人與人之間無法做到平等,那就在婚姻面前,人人平等吧。

於是基督教會宣稱,婚姻乃是一男一女在上帝面前的立約,既然是一起立約,那自然男女平等。

整個羅馬,最後一神教基督教戰勝了其他多神教,同樣的,基督教也把一夫多妻制,改造成了一夫一妻制。

但是那時候因為教義的原因,大家都沒把這個當回事,畢竟末日審判馬上就要來了,還結什麼婚?

而且那時候雖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其實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們離婚結婚特別隨便,隨便到什麼地步呢?

有一次,一個羅馬執政官和一個元老聯盟,就跑到人家家裡去向他女兒求婚,元老說「啊呀,糟糕,我閨女剛許給別人了」。

這個執政官就說「沒關係,沒關係,那把你媳婦嫁給我吧!」這個元老欣然同意,並在隨後的婚禮上挽著自己的媳婦,親手把她交給了新丈夫。

一夫一妻真正開始普及,要到11世紀下半葉了,那時候教皇格裡高利發現,只要掌握婚姻權,就可以控制世俗的王權哈。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教會規定七等血親以內的結婚都屬於亂L,對這樣的婚姻合法性不予承認,但是歐洲王室就那麼幾家,幾輪下來就沒辦法了,總會遇到近親結婚的情況。

怎麼辦呢?給教會權,給教會錢,給教會土地唄,否則人家就否定你的婚姻合法性,進而就否定了你的繼承權了。

結婚難,離婚就更難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就是不滿教會不讓他和生不出孩子的凱薩琳皇后離婚,乾脆自己成立了一個英格蘭國教,也就是聖公會。

當然王權也不會甘心哈,到了十三世紀以後,教權開始衰落,法國國王第一個拿回了婚姻的控制權。

比起教會掌握婚姻權,政府掌握就好的多,為什麼呢?教會的權利來自於上帝,你在上帝這裡見證的契約,是說違反就能違反的麼?

所以離婚非常難,除非一方死去。

但是政府掌握婚姻權,就可以制定法律,規定婚姻的一些細則,比如離婚的條件。

但是天主教的一夫一妻,並沒有在男女兩性關係的平等上做出貢獻,他們只是利用了婚姻權而已。

真正對這個做出貢獻的反而是新教,新教的教義明確了,一個男人可以在其他方面擁有優先權,但是在床上他和妻子是平等的,因為這時候他不是身體的主人,如果男人出軌,就是背叛婚姻。

這時候,在上帝面前,男女終於有了人格的第一次平等。

然後基督教文化下的西方,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開始了全球化的最大一步——大航海時代,同時也開始把這種一夫一妻制的文化帶去了全世界。

這也是我們現在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由來。

所以,一夫一妻制度,並不是那時候社會協作體系延伸出來的,也並不是我們在神話故事裡看到的那樣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最初它只是宗教實現目的方式而已。

而隨著王權和教權的博弈,這個工具慢慢的深入人心,從而開始變得理所當然,而兩百年前的平權運動,甚至可以說也源於這一個萌芽。

所以,一夫一妻,不是自古有之,按照出現的時間算,也不一定是社會演化的必然。

但是殊途同歸,生產力的解放,新的財富分配方式的出現,終究也會回到這一步上,只是時間早晚不同而已。

相關焦點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不過自近代以來,大批國人接觸到了西方文明,有一些先見人士則提出了中國應該同那些發達西方國家一樣施行一夫一妻制,而康有為就是倡導者之一。
  • 淺論「一夫一妻制」
    但隨著社會發展,解放後,這些被摒棄,講究忠誠,一夫多妻,比如在中國,被法律明文禁止,實行一夫一妻制!有人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為了平等性權利,尤其是平等男人的性權利。雖然現在還是男權社會,男人佔據很大話事權,但女人也不容小覷,巾幗不讓鬚眉。
  • 人類社會為什麼普遍奉行一夫一妻制?
    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數幾種哺乳動物實行一夫一妻制,鳥類也偶有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雖然有的地區和民族實行一夫多妻制,但主流還是實行一夫一妻制,許多國家甚至用法律來保護這種婚姻制度。那麼這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呢?文明社會為什麼普遍奉行這種制度?為什麼一些人會棄守這種制度?
  • 為什麼會是一夫一妻制?預防性病傳播
    英國一項研究認為,基於上述一些原因,在哺乳動物及其它許多動物物種中,一夫一妻制都是極為罕見的。這種道理也適用於人類社會。世界各地許多文化允許多配偶制,即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一項相關研究報告估算,大約有83%的文化允許多配偶制。然而,這種制度儘管被允許,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實踐一夫一妻制,即使在多配偶制文化中也是如此。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
    婚姻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現在除少數一些國家外(印度,埃及,不丹等),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實行一夫一妻制。小嬰兒首先,人類的嬰兒和兒童時期很漫長,和動物大大不同。這個過程就要求穩定的環境和照料人,於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就產生了,這樣可以更好地繁衍後代。而很多動物,例如梅花鹿,牛,馬,一出生就能跑能跳,短短一兩個月就可以吃草了。跟它們比,人真的是太脆弱的動物。
  • 觀點:用「一妻多夫制」來替代「一夫一妻制」,這真的可行嗎?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教授黃有光的言論被人吐槽,他說在國內推行「一妻多夫制」,並使其合法,來解決目前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讓一位女性同時和多名男性結婚。這一觀點確實有些「雷人」,得到的並非網友的支持,而是一致的罵聲。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與演變
    世界範圍內,「一夫一妻制」則可追溯到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臘。這個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麼?而後又發生過多少戲劇性的變異乃至變質?一夫一妻制的由來在愛情中營建婚姻、以婚姻經營愛情,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止乎禮、合乎法的選擇。
  • 為什麼我們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在這方面遜色一籌,但它削弱了性資源上的激烈衝突,給了成員們更多的平等。【原文編者按】著名社會學專家鄭也夫2015年新作《文明是副產品》從外婚制、農業、文字、紙張、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這些人類早期的偉大發明,來思考人類文明的產生。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探討一夫一妻制的部分。
  • 人類為何會走向一夫一妻制?
    以上相關只是單向度的,因為無徵兆的靈長目動物共32種,多數不是一夫一妻制;亂交的共34種,內中無徵兆和輕微徵兆的共20種,多於14種有明顯徵兆的。這兩個單向度的相關似乎說明:亂交的靈長目動物中容納了三種月經特徵,但有徵兆的幾乎都是亂交;無徵兆未必走上一夫一妻制,但走上一夫一妻制幾乎非無徵兆莫屬。
  • 科普:為何一些動物也有「一夫一妻制」
    原標題:科普:為何一些動物也有「一夫一妻制」  新華網華盛頓7月30日電(記者林小春)一夫一妻制並非人類所獨有,一些動物也選擇這種一對一的配偶方式。單一配偶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分別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和《國家科學院學報》的兩項新研究試圖對此進行解釋,並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當然,不那麼羅曼蒂克的是,這與愛情沒一點關係。
  • 原始人類的婚配方式是如何從「壟斷制」走向「一夫一妻制」的?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的婚配方式: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壟斷制走向一夫一妻制的?您先別忙著抬槓,之所以說人類一開始是壟斷制的婚配方式,是有相應證據和數據的,在後文中將會展開講解,到這裡您只需知道:人類是從壟斷制開始一步一步走向一夫一妻制的。
  • 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夫一妻制?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為一夫一妻制,不是因為平民有真愛,是因為平民娶不起也養不起那麼多妻妾。封建社會因為戰亂男性人口減少,以及權貴階層想要更多享受,於是就有了一夫一妻多妾制。譬如帝王,妻子就是皇后,其他的,都是妾。娶妻娶德,無貞不為妻,納妾納色,妾不持家,無貞摔頭胎。就是這樣。
  • 觀點:「一夫一妻制」有可能消失?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
    我們國家一直採用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有些社會學家近日提出了「開放式婚姻」的觀念,覺得未來「開放式婚姻」會更加時候我們國家的情況,覺得應該取消「一夫一妻制」。「開放式婚姻」的目的是讓人們不受到婚姻的約束,可以隨意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 一夫一妻真的天經地義?
    △ 灰雁、美洲雕、黃眼企鵝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動物然而,「一夫一妻制」僅僅在鳥類中佔主流,在整個動物界中可真是不好找。哺乳動物共有4300多種,其中真正嚴守「一夫一妻制」的大約有140多種,只佔哺乳動物總量的3%。即便是在相對高級的靈長目動物中,採取「一夫一妻制」的也只佔18%。既然,不論是放眼整個動物界,還是細化到哺乳類甚至靈長目,實行一夫一妻制的都是小眾,那麼,作為靈長目一員的人類,為什麼是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呢?
  • 中國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50年4月13日,我國頒布了第一部《婚姻法》,男女在婚姻上開始平等,因為《婚姻法》正式終結了原來社會的一夫多妻制,改為一夫一妻制。儘管在1912年時,民國元年曾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也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由於社會動蕩,軍閥林立,形同虛設。
  • 外媒揭秘人類為何實行一夫一妻制:與愛情無關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最新研究顯示,害怕幼兒被沒有血緣關係的雄性殺死是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形成一夫一妻制的關鍵原因。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29日報導指出,這項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和奧克蘭大學聯合進行,首次揭示了一夫一妻制的進化路徑。
  • 一夫一妻制真的科學嗎?為你解讀根本來源
    現代社會的主流婚姻觀是一夫一妻制,是人類社會的主體共識。然而縱觀我國的婚姻文化,直到1912年民國明確立法規定一夫一妻制,仍然有一夫多妻的存在,194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時,中國才真正實現一夫一妻制。
  • 只有3%的哺乳動物是一夫一妻制,愛出軌難道是人類天性?
    閒著也是閒著,不妨來「捉個奸」。鑑於一雄多雌制涉及弒嬰,一雌多雄制涉及殺夫,多雌多雄制過於驚世駭俗(鯡魚大肆群交的淺水區常呈乳白色),還有亂倫,都不能播,我們就只在人類目前也流行的單配製裡,肅清一下文明空氣吧。 鴛鴛相報何時了?
  • 一夫一妻制符合人性嗎?答案出乎你意料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很多人都很關心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一夫一妻制到底符合人性嗎?或者有人會說,婚姻制度是不是快要消亡了呢?首先,說到一夫一妻制是不是符合人性,我們就要給「人」一個比較清晰的定義了。人當然有其他動物本性的一面,一夫一妻制同動物本性來講肯定是不符合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雄性動物的一個典型的本能就是要讓自己的基因能夠延續下去,所以他有這種廣撒種子的願望。動物本身在交配方面是尋求新鮮感和刺激感的。有一個著名的公雞效應就講,如果一隻公雞同一隻母雞在一起的話,他一天交配的次數就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它身邊有五隻母雞的話,它的交配次數就會大大提升。
  • 一夫一妻制已死!什麼會是未來新的婚姻關係?
    「一夫一妻制已死」模仿當年尼採口出狂言「上帝已死」,梵君覺得一夫一妻制已經跟不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到了需要一種新制度的時候了。你可能覺得我想要復闢一夫多妻制?不!那也是一種不合理的制度,因為男人的體力有限。(這個是玩笑話)因為一夫多妻制不能體現男女平等的社會訴求。那麼「一妻多夫制」?當然也不行,雄性直接必然產生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