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晚報社區嘉年華活動,一名小學生在寫毛筆字(資料圖)(首席記者 何春林 攝)
株洲飛客機器人培訓機構內,小朋友在學習編程(首席記者 何春林 攝)
近日,家長圈中一則信息廣為流傳:從今年9月份起,全國大中小學將新增3門必修課:書法、編程、勞動課程。此事是真是假?昨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負責人回應,目前沒有收到正式通知。
該負責人表示,近些年,關於書法、編程進入課程成為必修課的呼聲確實很高,部分地區也開展了試點。《湖南省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科書目錄》顯示,從2019秋季開始,全省《書法練習指導》(七至八年級)使用新修訂教材,原《寫字》教材不再使用。小學書法課程使用教育部審定的《書法練習指導》。
關於勞動教育,最新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明確,在原有的語文、數學、外語等科目的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
另外,我市已將勞動教育納入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在「社會實踐」維度中佔15分,並於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主要有兩個用處,一是作為初中畢業的認定依據;二是作為普通高中招生依據。普通高中招生時,因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而不能畢業的學生不予錄取。同時,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納入指標生錄取總分計分。
【相關調查】
編程:學校「冷清」,培訓卻「火爆」
據記者採訪了解,目前,我市開設編程、機器人課程的學校很少。但是,與機器人、編程相關的培訓市場卻非常火爆。
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是為數不多開設了編程課程的學校,但並不是必修課,而是以選修課加社團的方式開設,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報名加入。為了解決師資問題,該校還與湖南工業大學開展合作,外聘了一些教師教學。
相對而言,開展編程教育的培訓機構卻很多。
記者在神農城、中心廣場等地看到,這些培訓機構主打機器人和編程培訓,根據不同的課程設置,價格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株洲飛客機器人創始人吳楊劍說,他在株洲從事機器人、編程培訓10多年了,「10年前,株洲僅有兩家此類培訓機構,現在有近20家。」
●觀點
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理事長餘年初:編程將成為常規技能
株洲的開設編程課程的學校少,主要原因是很多學校管理者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甚至可以說是應試教育在作怪,追求「漂亮」的升學率。
實事上,上海、浙江等地幾年前就在試點編程入課堂,很多大學前年就開始了新工科計劃,成立了大量與人工智慧有關的專業。
總之,編程已是一門常規技能,隨著人工智慧普及,無論是在科技研究領域還是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編程。就好像以前「司機」是專業人才,但現在開車只是一項常規技能。
株洲飛客機器人創始人吳楊劍 編程並不「高大上」,有助於開發思維
現代社會有三種語言:母語、國際語言和程式語言。智能化社會,編程會成為通用的科學語言。編程可以訓練孩子的系統思維和邏輯思維,比單純的機械刷題更縝密。
另外,編程並不是高大上的東西。教育部開設和推進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書法:我市已有學校將書法列為必修課
書法納入課程的話題並不新鮮。記者注意到,教育部曾經出臺的《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政策,都倡導「書法進課堂」,將書法納入課程計劃。
我市也有多家學校已將書法作為教學內容之一。例如,在何家坳小學,每天中午有20分鐘的寫字時間,有時是軟筆,有時是硬筆。不過,寫字只是輔修,不用考試。在銀海學校,習字是語文課內容之一,每周一次,每次大約15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學校已將書法納入必修課。2013年,天元小學創辦了「一手鋼筆好字」特色校本課程。每天中午的第五節課前開設20分鐘習字課,由專職書法老師和語文老師共同管理。去年開始,該校三到六年級學生,每周有一節專門學習軟筆書法的大課堂。
記者了解到,該校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小學生書畫大賽,2014至2018年,就有近400多人次獲市級以上榮譽。
●觀點
天元小學專職書法教師文俊熙:習書法,可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工工整整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是學校開設書法課的初衷。寫好一筆字從小的層面講可以提高孩子的書寫能力,將字寫公正規範,試卷也會更整潔。從大的層面講,寫好一筆字可以弘揚中華書法精髓,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這也是社會各界以及教育部門推廣書法入課堂的目的所在。
何家坳學校、銀海學校等學校的教師針對書法教育,也談了一些觀點:家長對書法的認識度還有待加強,應配合學校開展書法教育;激勵小孩多參與學校和社會上的書法活動,多欣賞書法大師的作品,提升學生對書法的熱愛。另外,很多學校都缺少專業的書法老師和練習書法(尤其是軟筆)的場地。
學生家長彭鴻斌則表示,增加這些課很好,可以讓孩子把字寫好。電腦、手機普及時代,能夠寫一手漂亮的字很難得。(株洲日報社首席記者 何春林 實習生 曾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