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作為一名國有企業的人事,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實際上:在辦理退休時,檔案與實際年齡不符的事情,對於60-70年代出生的職工,很常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容易。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60-70年代出生的人,檔案與實際年齡不一致?
1.陰曆陽曆搞混了。過去的人,尤其是農村出生的小孩,經常分不清陰曆和陽曆,導致上學時,在第一份人事檔案上把出生日期寫錯了。
2.過去的人對檔案重視程度不高。過去人們缺乏檔案意識,隨意填寫個人信息。
3.戶籍地有關部門登記失誤。過去新生兒比較多,戶籍登記主要依靠手寫,難免會有失誤。
二、檔案與實際年齡不符,怎麼辦?
根據我國退休審批要求:當個人檔案與實際年齡不一致,以個人的人事檔案最早形成的關於出生時間的記載為準。
實際操作中,有時個人的人事檔案中的最早記載很有可能也是錯的,這時候不要慌。可以借閱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檔案,只要找到早於你的檔案中關於出生時間的記載,就可以啦。
比如:A職工實際為1960年10月出生,檔案記載也為1960年10月,身份證記載為1961年10月,身份證記載晚了一年。那麼A職工的出生時間應該如何認定?
A職工應該以檔案記載為準,按照1960年10月辦理,也就是2020年10月辦理退休。
比如:A職工實際為1960年10月出生,檔案記載也為1961年10月,形成時間為1979年。身份證記載為1960年10月,檔案記載晚了一年。那麼A職工的出生時間應該如何認定?
1.查閱父母兄弟姐妹的人事檔案,一般查找:《職工履歷表》中的家庭成員關係,看看是否有關於年齡方面的記載;或者查找是否有關於子女出生證明相關的檔案材料。比如:A職工姐姐為1950年10月出生,比A職工大10歲,但是姐姐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最早形成於1980年,晚於A職工檔案關於出生時間的形成時間1979年。但是父親的檔案裡有關於姐姐出生時間的記載,形成時間為1970年,早於A職工檔案關於出生時間的形成時間1979年。
2.將父親的人事檔案和姐姐的人事檔案關聯起來,進而證明A職工的出生時間為1960年10月。
實際上:檔案與實際年齡不符,不要擔心。找到關於人事檔案最早的記載進行認定即可,實際辦理過程中,可以找本人的人事檔案,也可找父母兄弟姐妹的人事檔案,從中找到線索,解決問題。
寫在最後:
人事檔案非常重要,切勿隨意存放。最後,希望你能早日退休。
關於檔案年齡等有關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