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希望寶寶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齒,許多媽媽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對寶寶牙齒進行的專門的護理,比如,用溼布清潔寶寶的口腔,不讓寶寶睡覺吃奶嘴,但是你知道嗎?維生素對於寶寶的牙齒的健康成長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這種作用從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就開始醞釀了!
加拿大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孕婦維生素D水平會影響嬰兒的牙齒健康。懷孕期間維生素水平低的婦女生下的孩子,發生乳牙釉質發育缺陷及早期兒童齲齒的危險大大增加。調查數據表明,母親缺乏維生素D,嬰兒的乳牙先天不足的達21.6%,兒童早期發生蛀牙率也高達33.6%。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喜歡喝牛奶的孕媽媽維生素D水平比較低,所以,為了孩子的牙齒健康,孕媽媽一定不要排斥牛奶,尤其是懷孕最後三個月,小寶寶的乳牙胚胎已開始逐漸形成,此時為未來小寶寶出牙「加油」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調查的結果告訴我們,寶寶的牙齒健康與否,媽媽在懷寶寶的時候就要注意了,當然這不是說寶寶生出來之後,就不用注意維生素和牙齒的關係了,因為出生之後的寶寶不注意維生素補充的話,牙齒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寶寶的乳牙的發育受到維生素A、c、d的水平直接影響,另外,如果寶寶在兒童期維生素缺乏還會引起起後天性牙發育不良。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不同的維生素對牙齒的不同影響。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維護牙齦組織健康小衛士,因為它能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如果寶寶缺少維生素A就會使得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導致出牙延遲,牙體發育不良,牙基質形成與鈣化受阻。另外維生素A缺乏影響到牙釉質細胞發育時,寶寶的牙齒就會變成白堊色。
維生素B
維生素B缺乏主要造成牙槽骨發育不良,引起牙齒排列不齊。
維生素C
維生素C可以促進形成牙釉質,寶寶牙齒能否有光潔的表面,都要維生素C可以來幫忙。而寶寶維生素C缺乏的話還會引起牙本質細胞退化,牙齒細小並變脆,牙距間隙稀。
維生素D
維生素D與寶寶頜骨發育有很大關係,如果寶寶維生素D缺乏的話,會使得上下牙弓錯位而致牙牙合畸形,並且還會出現牙齒鈣化不良。
所以,爸爸媽媽關注寶寶的牙齒,就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維生素,這項任務要始於媽媽懷孕期間,並且要貫穿與寶寶生長發育期,防止寶寶因維生素缺乏而出現牙齒健康問題。
小知識:寶寶牙齒強壯的其他營養素 寶寶健康的牙齒不是維生素單一的作用,就像我們人體一樣,只補充維生素的話,人也會垮掉的,那麼,還有哪些營養素影響到寶寶的牙齒生長呢?
礦物質 鈣和磷是牙齒、牙槽骨、頜骨的主要成分,足夠的鈣磷是寶寶是形成牙齒的基礎,所以寶寶多吃富含這兩種礦物質的食物可使牙齒強壯。另外,適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堅硬度,不受腐蝕,不易發生齲齒。 粗纖維 寶寶經常食粗纖維能鍛鍊咀嚼肌,有助於牙齒生長。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牙齒形態異常、牙周組織變性、牙齒萌出延遲,同時使機體對齲病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導致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