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肩上的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

2020-11-04 全員心理關愛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是由我國首屆優秀心理學工作者李不言依據其多年來研究提出的心理自和諧理論,在家庭系統排列的基礎上,從家庭、組織、人格系統這三大維度,充分整合以人為中心療法的共情技術、後現代主義心理諮詢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外化」等技術,發展出的一種新型實用的心理諮詢方法。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簡稱系統諮詢),是以心理學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為主要理論依據,遵循家庭、組織、人格系統基本規則,通過角色代表的共情反應以及系統自和諧運作機理,直觀呈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狀態及其相關成員心理行為問題的系統性根源,重建系統和諧狀態,根本解決人在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實現人和系統全面發展的一種團體心理諮詢方法。

李不言老師稱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為「站在巨人肩上」的一種心理諮詢方法。

一、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的理論基礎

(一)心理學理論基礎:自和諧是心理現象的本質

1.精神分析學之「三識」、「三我」和諧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心理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部分。意識是指可覺察到的心理活動,是傳統心理學集中研究的領域。前意識是指人們能夠從無意識中回憶起來的經驗,它處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擔負著「稽查者」的任務,防止潛意識的本能和欲望隨便進入意識之中。潛意識包括原始的本能衝動以及與本能衝動有關的欲望,特別是性的欲望。後期,弗洛伊德對以三種意識為核心的人格結構學說做了修訂,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其中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衝動。自我是指意識的結構部分,處於本我和自我之間,監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處於人格的最高層。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相應地發展為研究這三部分的內容和相互關係。

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致力於平衡個體「三識」和「三我」的各種衝突,實現其和諧共處。

2.分析心理學之「自性實現」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認為,自性(self)是集體潛意識中的核心原型(如同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是統一、組織和秩序的原型。其作用是把其它所有原型及其在意識和情結中的顯現,都吸引到它的周圍,使它們處於一種整合、統一、和諧的狀態,即自性實現。榮格認為這是人性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

3.格式塔心理學之「完形法則」

完形組織法則(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是格式塔心理學提出的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闡明了知覺主體是按什麼樣的形式把經驗材料組織成有意義的整體。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總和或相加,整體不是由部分決定的,而整體的各個部分則是由這個整體的內部結構和性質所決定的,所以完形組織法則意味著人們在知覺時總會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經驗材料組織成有意義的整體。

4.人本主義心理學之「自我實現」

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指個體的各種才能和潛能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過程,亦指個體身心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境界。馬斯洛認為這是個體對追求未來最高成就的人格傾向性,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馬斯洛人格理論的核心。他認為可以將其定義為「不斷實現潛能、智能和天資」,「完成天職或稱之為天數、命運或稟性」,「更充分的認識、承認了人的內在天性」,「在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整合或協同動作的過程」。也就是說,個體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義,就是為了自我實現。

5.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之「超個人主義」

與現代社會的個人主義視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為外在的、偶然的和派生的相反,後現代思想家們強調人與人的內在關係,視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為內在的、本質的、構成性的。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是主張超個人主義的——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就是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人與自然的同一即「天人合一」,倡導生態文明,主張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就是反對「自我中心論」,主張「仁者愛人」,提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把全人類視作一個命運共同體,以此重建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關係。

後現代主義心理學高度重視系統觀的影響。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並不認為剔除或修正個體的歪曲認知,或者調整個體的情緒經驗便能達到諮詢的目的。相反,認為求助者必須通過自身的積極創造和與系統的互動才能建構真實的主體經驗。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所倡導的超個人主義心理觀,以及多元化、系統性和互動性等思想,對心理諮詢產生了直接影響。

(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自和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本質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是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體系,對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的研究和應用無疑有著非常重要和寶貴的理論及實踐指導意義。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精神意識,儘管他們表現各異,特點不同,但都根源於物質,都是物質的一種存在方式或機能。世界上的一切發展、變化和過程都是物質運動的具體表現,其原因在物質世界自身。時間、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存在形式。宇宙中各種運動形式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序到有序,從混亂到和諧的方向演化和發展。

——世界普遍聯繫原理。世界是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所有事物或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要素之間,普遍存在著相互連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等相互關係。任何事物的存在和運動都在於它內部結構要素之間的某種特定的聯繫及其運動,都在於它同周圍其他事物的一定聯繫、相互作用及其變化。

——整體和部分關係原理。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整體居於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各部分以合理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於部分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整體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部分也制約著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內外因辯證原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它是第一位的,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外部矛盾(即外因)對事物的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另外,辯證唯物主義關於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係原理、事物發展狀態和趨勢原理、矛盾辯證關係原理、實踐和理論辯證關係原理等,都為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值得系統諮詢師認真學習和準確把握。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智慧:自和諧是天地人和之「大道」

1.中和之道:理性與情感的和諧。中和之道主要表現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上。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傳統思想主張「天人合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就是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依歸。

3.陰陽和合:宇宙萬物的和。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互根互用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是對相關事物或現象相對屬性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是宇宙萬物生存生長的基本要素。

4. 仁者愛人:人與人的和諧。如果說老子思想集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那麼孔子的思想則集中體現在人與人的和諧關係上。「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二人也,即「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二、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的發展脈絡

(一)家庭系統排列

從上個世紀末,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Bert·Hellinger)在研究了精神分析等一些心理學學說基礎上,提出了「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s)的心理治療方法,又被稱為「家庭系統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s,簡稱家排)。海靈格通過現象學探究家庭系統問題的引發根源,呈現隱藏在現實背後的影響因素。

海靈格相信,人們在潛意識中通過一種「形態共鳴場」與家族的先人們命運相連,只要將這種聯繫找出來,心理治療就會產生效果。例如在現實的家庭中,患者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一個已經去世的家庭成員的化身。如果患者與過去被逐出家門或命途多舛的先人發生了聯繫,此時還活著的他就容易重複厄運,甚至要為過去的事情「還債」。海靈格甚至認為,人與過去的動物也有「潛意識聯繫」,而這並非遺傳上的聯繫,而是心靈的聯繫。

系統排列從一開始就在世界各地褒貶不一、譽毀參半——信奉者不計其數,而質疑者也大有人在。人們對海靈格「家排」的質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理論依據方面的質疑。海靈格試圖通過現象學探究家庭系統問題的引發根源,呈現隱藏在現實背後的影響因素。現象學是20世紀在西方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現象(Phenomenon)是一個最初來自希臘文的拉丁詞,它在中古德語與現代德語中的相對詞(Dependent)是Erscheinung。在啟蒙運動之前,「現象」首先是一個神學詞彙。「現象」一詞同時有「顯現」的意思,主要是指「奇蹟」,是上帝的「顯示」。現象學的口號是「回到事物本身」。「顯現」本身已經是通過意識活動在意識之中的顯現了,因此是意識的自我顯現。因此通俗的理解就是,現象學就是對意識的研究,並且通過意識的自我顯現解釋事物本身。現象學所謂「意識的自我顯現」,不管是從自然科學還是心理學角度來看,很明顯都是缺乏理論和實證依據的。

二是方法論上的質疑。家排的工作方式是找人代表患者家庭成員。角色扮演一直是心理諮詢工作和人力資源管理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角色扮演法是指通過賦予被試一個假定的角色,要求其按照角色的要求表現自己的行為、觀察、記錄並評價角色扮演的行為,評價角色接近程度或勝任力等。角色扮演可以以遊戲娛樂、表演、實景練習、心理引導、自我思考等多種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參與者在他人的故事世界中通過扮演角色進行互動,可以獲得快樂、體驗以及寶貴的經歷。所以,通過角色代表的方式進行心理助人工作,不僅是毫無疑義的,更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的。

真理和謬誤常常只有一步之遙。人們對家排的質疑,更多地集中在家排師經常只是根據自己的所謂經驗和現場「靈感」,對求助者及其家庭成員妄加評判、粗暴幹涉,甚至大膽判斷「愛的死亡」,這顯然有悖心理諮詢工作所應該遵循的基本職業理念。

有媒體報導,南非一名叫Athera的網友參加了家庭系統排列後,認為自己深受其害:「我為自己曾經參加過家庭系統排列的工作坊而感到羞恥。光是參加一天的工作坊就花了我幾千塊錢。結果不僅沒有幫助,還造成了傷害,因為家排說了我們家很多不好的事情,其實都是沒有現實依據的,但我當時就相信了!我不是說了解家庭結構與家族史不能影響人,但是工作坊根本不是那樣,而是基於一套所謂的『宇宙法則』……」

有國外記者還報導,家庭系統排列中有個「愛的序位」:這大體上基於古代的宗教思想,譬如妻子要服從丈夫,長子比其他孩子優越。如果家庭系統排列顯示有一個孩子遭到性侵犯,那麼有些情況下媽媽是有罪的,因為她沒有給丈夫足夠的愛。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認為,這些觀點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觀點反映了海靈格的父權思想,即父親在家裡擁有絕對權力,被他統治的妻子兒女要服從其意志。

曾有以人為中心療法受訓背景的德國心理醫師伯圖·烏沙漠(Bertold Ulsamer),對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進行了必要而積極的發展探索,擴展了受眾「對家庭系統排列的了解」(海靈格評價)。他特別強調一個治療者「是一個與如是的一切和諧相處的人」,強調「對於每個個體都要有一個深深的尊敬」。

出生於1953年的德國心理學家克勞斯·霍恩(Klaus P.Horn)等人,結合長期為德國及海外各大公司擔任管理和培訓顧問的經驗,將企業與組織的系統排列引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他認為:「若你想一眼看出情況的重點,排列是一套絕佳的方法。幾乎沒有其他方法能如此迅速地聚焦、如此快速地理清複雜的組織問題或難解的個人思慮。」

針對家庭系統排列在理念和技術方面暴露出的一些明顯弊端,霍恩強調:排列師不能替案主接手,以僭越的態度領導案主的生活,如果他這樣做,表示他根本沒有體會到系統的基本原則。霍恩的這一觀點,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對做好系統諮詢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以人為中心療法的共情技術

共情(empathy)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羅傑斯所重點闡述的概念,也稱神入、感情移入、同理心、同感、投情等,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羅傑斯認為,共情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1)諮詢師藉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2)諮詢師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繫,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3)諮詢師運用諮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共情一詞源自希臘文empatheia(神入),原來是美學理論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觀經驗的能力。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詞,指的就是這種行為模仿(motormimicry)。鐵欽納認為同理心源自身體上模仿他人的痛苦,從而引發相同的痛苦感受。艾森伯格(Eisenberg,2000)認為同理心是因他人的情緒狀態、處境理解和預期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鳴。郝福曼(Hoffman,2001)認為同理心是不僅能正確感知對方的感受,還對他人的處境有合適的共情性回應。還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對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感同身受和關心,是影響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Dovidio,Piliavin,Schroeder&Penner,2006)。

共情是人生而俱有的一種能力。共情是人與人之間在認知、情緒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等心理現象上的一種和諧共振。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認為,同理心(共情)是仁愛道德的重要基礎,「有時候,某種情感好像就在一瞬間便從某個人傾注到另一個人似的,事先完全不必知道究竟是什麼情況在主要當事人身上引起了那種情感。」

(三)後現代主義心理諮詢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外化」技術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詢(SFBC)和敘事療法是後現代主義心理諮詢的兩大代表性療法,「目標導向」和「問題外化」分別是這兩個療法的關鍵性技術。

所謂目標導向,焦點在於什麼是可能的、可以改變的,而非什麼是不可能的、難以改變的,即把心理諮詢的關注點放在朝向目標、朝向解決、朝向未來上。系統諮詢不是探秘,場上的所有呈現都是圍繞著諮詢目標而展開;如果非諮詢目標所需,系統諮詢師不會去做無謂的追溯與延伸。

一位做完有關女兒情緒問題諮詢案例的求助者,在觀摩了下一場諮詢現場之後,向李不言老師提問:「我有個問題,在剛才的系統諮詢中,當事人三代家庭成員全部上場了,您也幫助疏通了好多的阻塞點,最後整個家族達成了和諧;可我的個案為什麼就沒有讓家族裡那麼多代表上場呢?包括我兒子、流產的孩子都沒有上,他們和我女兒也是同輩的呀?」

李不言老師回答:「在一場系統諮詢中,諮詢師要時刻牢記諮詢的目標是什麼,諮詢如何進行一定要緊緊圍繞目標而展開。諮詢中安排什麼代表上場是由諮詢目標和當事人的具體問題決定的,並非多多益善。關於您女兒的問題,我們在諮詢開場的呈現,已經驗證了問題的癥結主要來源於對爺爺的認同以及和媽媽的關係,線索比較明顯,所以儘量不去擾動系統中過多的家庭成員上場。這樣做可以集中系統的動力來完成諮詢目標。整個諮詢過程也已經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關於目標導向,在組織系統諮詢中體現更為明顯。家庭系統主要是依靠血緣關係連結在一起的,而組織系統成員間則主要靠目標連結在一起。沒有目標就沒有組織和團隊。

所謂問題外化,就是把人和問題分開。在系統諮詢實踐中,通過選擇代表的方式,把具體的人之外的所有角色(比如抽象的感知覺、情緒情感、事物事件、人格特徵等)外化,可以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解決之道也更加清晰。

李不言老師建議求助者選擇自己和自己的「緊張」兩位代表上場。求助者代表轉身背對「緊張」。「緊張」雙腿在不住地發抖。

李老師建議求助者慢慢轉過身來面向「緊張」,說:「我看到你了,你是我的一部分,我接納你,更感謝你的陪伴和提醒。」

「緊張」代表雙腿即刻停止抖動。面露輕鬆,開心地說:「我覺得我沒必要站在這裡了。」然後退回到自己座位。

(四)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

諮詢(counseling)在英文中意即對個人、社會以及心理等問題的諮詢服務,緣於拉丁語「consultatio」,意為商討、協商、會談、考慮、智慧等。「訪問於善為諮」——向真誠可信的人詢問或求教為「諮」;「諮才為諏,諮事為謀,諮義為度,諮親為詢」。作為一項具有參謀、服務性質的社會活動,「諮詢」已成為生活工作及社會、經濟、政治活動中輔助決策的重要手段,並逐漸形成一門應用性軟科學。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簡稱系統諮詢),是以心理學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為主要理論依據,遵循家庭、組織、人格系統基本規則,通過角色代表的共情反應以及系統自和諧運作機理,直觀呈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狀態及其相關成員心理行為問題的系統性根源,重建系統和諧狀態,根本解決人在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實現人和系統全面發展的一種團體心理諮詢方法。

系統諮詢師即運用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等相關技術與方法,從事心理學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

「善心者師心不師聖」。家庭、組織、人格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的所有操作規程,都是在大量真實諮詢案例基礎上的提煉和總結。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從理論到實踐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是整合古今中外一切關於「心」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克服心理學研究應用領域長期存在的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弊端,真正使心理學有料、有用、有效,最大限度滿足大眾對心理學飛速增長的需求。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系統自和諧諮詢的生命力就在於,這是一門在心理諮詢實踐中應運而生的整合的心理諮詢技術,更是一門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揚棄」、不斷修正、不斷發展的心理諮詢方法。

三、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與系統排列的異同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與系統排列相比,究竟有什麼異同?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與系統排列,都是採用團體心理諮詢的形式,通過選擇角色代表等為主要方式來進行工作,這是兩者的相同之處,但其不同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說,系統諮詢是對系統排列的「揚棄」。

(一)理論依據不同

系統排列主要以現象學為哲學依據。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則是以心理學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為主要理論依據。「無論是現象學還是存在主義都沒有達到可能與馬克思主義進行建設性談話的這一維度。」(張慶熊,2014)

作為紮根在中國豐厚文化沃土基礎上的中國家庭、組織和人格系統,更是遵循著中國系統特有的基本規律和解決之道,烙上深深的中國印。

西方多數助人者在處理有關收養問題的求助者時,往往會比較生硬地讓養子脫離收養家族系統,回歸到親生家族系統。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養大於生」,被收養人同時屬於生和養兩個系統。

(二)工作層面不同

家庭系統排列把工作層面定義在潛意識層面,認為系統排列是藉助集體潛意識來工作,這本身就是違反心理學常識的。集體潛意識是榮格分析心理學術語,是指一個家族中世世代代成員通過基因遺傳方式而保留下來、卻在個體一生中從未被意識到的人格層次。在以團體心理諮詢為主要形式的系統諮詢過程中,不論是團體成員還是被選中的角色代表,和求助者根本就是分屬於不同的家族系統,是「兩條道上跑的火車」,何來彼此之間的聯繫和作用?

另外,海靈格認為「潛意識聯繫」並非遺傳上的聯繫,而是心靈的聯繫,這也有悖於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

很顯然,系統諮詢的工作層面,應該定義在系統意識(超意識)而不是潛意識層面。

(三)工作機理不同

由於在理論依據方面的先天局限,一些系統排列不得不藉助甚至故弄玄虛地大談「神」、「靈」、「魂」乃至「宇宙能量」的作用,在國內引起越來越多的質疑和討伐之聲,在理論和實踐上正在把系統排列引向絕路。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的工作機理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堅信系統自和諧規則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把它作為系統諮詢唯一正確的理論解讀和工作依據。二是通過角色代表的共情反應,直觀呈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狀態及其相關成員心理行為問題的系統性根源,重建系統和諧狀態,根本解決人在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實現人和系統全面發展。

(四)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同

本書在實踐基礎上研究並提出家庭、組織、人格三大系統的概念及其關係,認為這三大系統囊括了生命賴以出生、生存、生長的全部系統——三大系統既相對獨立,又層層相依,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系統諮詢技術,用來解決家庭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即為「家庭系統諮詢」;用來解決組織(團隊)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即為「組織系統諮詢」;用來解決人格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即為「人格系統諮詢」。

人格即宇宙,宇宙即人格。在具體操作中,家庭、組織、人格三大系統諮詢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交叉或者先後推進。而人格系統諮詢既是系統諮詢的出發點,更是系統諮詢的落腳點和終極目標。

(五)基本理念及職責定位不同

針對家庭系統排列出現的誤區,系統諮詢師堅持把「五不一唯」(不主觀、不妄斷、不操控、不探秘、不神道;唯物主義)作為基本工作理念,最大限度藉助和激發系統和當事人自身力量來實現助人。

系統諮詢師以對生命的高度信任、尊重和敬畏,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旁觀者、陪伴者和協助者,儘可能少地介入到當事人系統中去,把改變的責任和權利充分留給系統成員自己。

(作者:李學茹)

參考文獻:

(英)安妮·凱斯門特.分析心理學巨擘[M].廖世德譯.學林出版社,2004-09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榮格文集: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第4卷)[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

馮希哲.中國傳統文化概要(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01

(德)伯特·海靈格(Bert·Hellinger).誰在我家[M]. 張虹橋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10-01

伍君儀.邪門的「過家家」:家庭系統排列[N].廣州日報,2012-04-08 B13版

波圖·烏沙莫.家庭系統排列入門[M] .鄭立峰譯.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05-01

(德)克勞斯·霍恩(Klaus P,Horn)等.隱形的權利線:企業與組織的系統排列[M].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01-01

張小喬.心理諮詢的理論與操作[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韓巍 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8-05

張慶熊.現象學與馬克思主義:歷史回顧與現實探討[J].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


相關焦點

  • 站在巨人的肩上 1
    研究環境的複雜性導致論文質量經常受到質疑,許多潛在幹擾因素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以致讀者懷疑結果是否真實可信。此時,我們應該怎麼辦?依據「站在巨人的肩上」原則撰寫論文,可以消除讀者的疑慮,提高論文撰寫的內在質量。決定論文能否發表的核心要素之一:有沒有創新點。好了,我寫論文直接寫創新點不就得了嗎,似乎問題很容易解決。但這樣寫臨床研究論文有問題,讀者很可能提出質疑,因為基礎沒有打好,沒有消除讀者的疑慮。
  • 李不言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案例實錄|感謝悲傷
    【相關連結】什麼是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簡稱系統諮詢),是以心理學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為主要理論依據,遵循家庭、組織、人格系統基本規則,通過角色代表的共情反應以及系統自和諧運作機理,直觀呈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狀態及其相關成員心理行為問題的系統性根源,重建系統和諧狀態
  • 這所大學「很厲害」,堪稱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大學,值得報考
    這所大學很厲害,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大學,值得參加考試,今天非常想介紹牛的大學,這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一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大學,這所大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你可能覺得不太知道這所大學的名字嗎?你覺得這所大學是「野雞大學」嗎?一起和小編一起去看看這所大學吧。
  • 名人英語: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頓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further/farther是far的比較級upon=onother 其他人shoulder肩膀giant巨人;巨大的句子結構:
  • 一站式訴訟服務:福田法院心理諮詢室現已為當事人開通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充分發揮心理疏導對當事人情緒的正面幹預作用,促進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和諧化解、源頭化解,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進一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具有個人諮詢、心理幹預、多元調解等功能,室內配備有心理諮詢所需書籍、暖心標語、小圓桌等設施,溫暖的環境讓人進入室內便倍感身心愉悅。
  • 給中學生做心理諮詢的好處,出乎你的想像
    婷婷說,沒有做心理諮詢之前,一直以為諮詢師也就是給自己講講道理吧,那些道理和爸媽講的大同小異。可是當婷婷和諮詢師約談幾次後發現,自己竟然在不經意間發生了改變。之前的自己就像生活在一個長方形的盒子裡,盒子裡充滿了霧氣,看不到未來和希望,找不到前進的方向。隨著諮詢的進程,婷婷慢慢感覺到生活裡有陽光照了進來,霧氣也慢慢消散了,婷婷說這種感覺很美妙。
  • 貴州省首家「消防特約心理諮詢站」在黔西南州建成啟用
    為了進一步方便消防指戰員就醫,疏導心理問題,開通「綠色通道」,6月11號,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與州人民醫院籤訂「黨建聯建 攜手共建」合作協議,率先在全省建成「消防特約心理諮詢站」。現場,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與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隊領導共同為「黨建聯建 攜手共建」共建單位和「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隊特約心理諮詢站」揭牌,開創了「黨建聯建」消防救援與醫院合作深度融合發展新模式。
  • 心理諮詢室心理設備之心理測評系統功能
    心理測評系統是在心理諮詢室中,心理老師用來測量心理健康狀態的工具,更是用來檢測心理指標、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普測的重要心理設備。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工作量,人們也時常會因為工作壓力等因素產生焦慮煩躁等消極情緒,卻得不到重視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心理測評系統的使用,不僅測量了心理健康狀況,而且還能起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的問題,避免心理隱患問題的發生。
  • 卉卉女王性心理諮詢工作室簡介
    卉卉女王性心理諮詢工作室一向致力推動國內性教育的發展。
  • 心理諮詢室建設+心理測評軟體系統:心理健康核心知識,請收好
    健康的身體使人精力充沛、行動迅速、思路清晰、心胸寬廣、情緒良好;健康的心理反過來能使人體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提高免疫力,同時正確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而正確指導身體鍛鍊,自覺調整作息時間,使身體各系統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 椒江:教育心理諮詢站 為溝通打開一扇窗
    「為了促進各校心理老師橫向地深入溝通交流,每學期開學初,椒江區教育心理諮詢站都會以學期工作會議和集體研討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心理老師們進行研討活動。」椒江區教育心理諮詢站心理教研員宋玉蓮表示。2007年,椒江區教育局創建了台州市首家(也是省內唯一一家)專業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和心理諮詢機構——椒江區教育心理諮詢站。該機構兼具行政和業務的雙重職能,配備兩位專職心理學科教研員,專人專職負責,引領和推進校園心理健康教育。
  • 性和諧與心理健康
    因此,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即可以讓人感覺心理舒暢,陽光明媚;也可能使人心情鬱悶,烏雲密布。  首先,性和諧與否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造成影響。性生活並不僅是單一的生殖器官在作用,而是生殖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性不和諧會使人頭暈,頭痛,失眠,疲乏,尿路感染,便秘或腹瀉,腰腿酸軟疼痛等身體疾病。
  • 成都情感心理諮詢中心,成都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
    從專業角度來講,婚姻心理諮詢是指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知識和心理諮詢技術為來訪者(心理患者、諮客)解決在面對婚姻時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包括婚前心理諮詢、婚後心理諮詢、離婚心理諮詢、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等。在燕園博思心理諮詢中心,常常有夫妻雙方共同來諮詢的案例。婚姻心理諮詢可以在婚姻生活的任何時間介入,通過婚姻心理諮詢可以起到對婚姻進行「體檢」和保健作用,能茁壯婚姻使其防患於未然。
  • 中小學心理諮詢室如何布置?14款心理諮詢室裝修效果圖
    色彩要柔和,色彩以淡黃、淡橙、米色、粉紅等暖色調為主,也可適當使用淡綠和淡藍色;光線要適中,自然光、燈光的強度、顏色、照射方向要合理;聲音要和諧,聲場的均勻度、響度、清晰度、豐滿度要合適,室內外的隔音要好,某些房間要適當使用隔音板和雙層玻璃。下面分享14張心理諮詢室裝修效果圖,都很值得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 站在巨人的肩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前,人類對翱翔天空的嘗試
    雖然人們對於天空來說始終是一個渺小的存在,但是在航天飛行領域卻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巨人,萊特兄弟就是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摘得「發明飛機」的桂冠。那麼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前,人們對遨遊天空又做過哪些大膽的嘗試呢?
  • 香港市場:站在崛起巨人的肩上
    自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始終都處於領先地位,金額遙遙領先於南向資金;但最近南向資金已連續18個月錄得淨流入,並在今年內超過北向資金規模。從南向資金規模來看,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場,其淨流入規模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相比2019年已翻番,並創下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歷年之最。
  • 心理諮詢系統學習訓練——跟楊明磊老師學諮詢
    一:當代心理諮詢學派大整合一次將現代心理諮詢十大派別(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阿德勒、完形、認知、行為、現實、存在、人本、溝通分析等)以系統化方式講述,重點不在個別學派介紹,而是教導融會貫通的途徑,讓學員不再一下子用這派,一下子用那派,看似樣樣有其實都不懂,上了課,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武漢星悅動心理諮詢有限公司&琛陌為您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難免都會出現一些情緒、情感上的問題,但是由於我國在心理學上教育的缺失,許多人遇到問題羞於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常常錯失心理幹預和危機處理的最佳時機,導致自身在生活中付出沉重的代價和消耗。琛陌心理諮詢是一家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多年來,琛陌憑著良好的專業素質及服務,面向大眾努力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說起琛陌心理諮詢,不得不從它的品牌故事談起。
  • 中小學互動心理諮詢輔導教室-之心理沙盤是什麼?
    建設中小學互動心理輔導室,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伴隨著學生心理的發展和交際範圍的擴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而非心理疾病。而心理健康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
  • 山東職業學校心理諮詢室建設之心理綜合測評系統的重要性
    而在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測評系統起到了一個很好地心理預警作用,是職業學校心理諮詢室規劃必備的心理設備。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年齡限制逐漸發那個款,但職業學校學生仍主要集中在15-18歲和18-21歲前者就讀於中等職業學校,後者就讀於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