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結合,地攤經濟不該成為城市「髒亂差」的代名詞

2020-12-13 企業觀察報

圖為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

張大崗 張杰/圖

小地攤,大民生。

「現在有新攤位嗎?」「這個空位讓不讓擺攤?」「師傅能幫忙找個攤位嗎?」 近段時間以來,鄭州市金水區健康路夜市的管控人員每天都要接受上百人類似這樣的諮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曾按下經濟暫停鍵的中國,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發展地攤經濟,引發社會公眾感慨,「誰都沒想到,中國2020年下半年最大的黑馬,不是直播帶貨,而是地攤經濟。」

有人叫好,也有人質疑。伴隨「地攤經濟」而來的環境衛生、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各方高度重視。

那麼,在保留人間煙火、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的同時,地攤經濟如何在管與放的平衡間規範經營?對此,《企業觀察報》進行了深入了解與探訪。

1

-THE FIRST-

全國掀起地攤熱潮

5月27日,隨著全國「兩會」閉幕,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政策的春風吹拂下,全國各地街頭市集興起,「擺攤」成了一種潮流,多地政府為「地攤經濟」鬆綁。

由此,從「律師擺地攤寫訴狀」「富豪開著邁巴赫賣兒童玩具與尿不溼」,到「網絡科技公司擺攤招聘人才」,全國各地掀起擺攤大潮,各行業人士紛紛加入或體驗地攤經濟,刷爆朋友圈。

5月28日以來,湖南省的長沙、株洲、瀏陽等多地市鬆綁「地攤經濟」,允許商家在指定區域擺賣。

近日,江西九江瑞昌市城管隊員一反追趕、懲罰的常態,主動聯繫地攤商販來擺攤遭質疑的視頻上了熱搜,被廣大網友調侃,人間煙火回歸城市,使城管與流動商販的相愛相殺發生180度大轉彎。

除湖南和江西外,四川成都、河南等地,也紛紛響應國家倡導與政策。

成都為最大範圍的地攤經濟發展,推出「五允許一堅持」升級版,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機制、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機制等,進一步推動「地攤經濟」向常態化、規範化發展。

在河南鄭州,除金水區健康路老夜市之外,代表該市繁華的中心地帶二廣場,及金水路的漫哈頓,亦在醞釀規劃夜市地攤經濟。

6月10日,河南濟源推出第一批夜市「地攤經濟」,試點開放14個區域,時間從晚上7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及24小時營業不等。開放時間暫定為2020年6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直播是線上的地攤經濟,擺地攤是線下的直播。」步步高超市董事長王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如是表示。

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導向,企業紛紛響應。

作為最早一批試水地攤經濟的實體零售企業,步步高「擺攤」的做法是,提供貨源、場地、設備,以及統一的出街形象推車和宣傳看板,員工或社會人員都可申請成為「攤主」,並獲得一定比例提成。

與步步高超市相似的永輝超市亦是如此。

在鄭州近20家店開啟「戶外夜場」模式,營業時間從晚上6點至10點,統一帳篷、統一標識,以冷飲、衛生紙等生活用品為主。

相關業內人表示,地方政府在給地攤經濟「鬆綁」的同時,也給實體零售店帶來隱性福利,可以在門口擺攤設點,增加外場經營面積和銷售的機會。

2

-THE SECOND-

高價地攤與粗放管理

在社會人士紛紛為「地攤經濟」叫好的同時,有人提出質疑,夜市地攤的佔道經營、衛生髒亂差等,給城市管理帶來更大挑戰。

「你不知道有多亂,遛猴、套圈、賣燒雞、賣狗、賣貓的都來了。」鄭州市金水區健康路夜市的宋姓管理人員表示,近一個月來整天忙得頭蒙眼花,相當於一年的工作量,天天來回地協調攤販規範經營,解決紛爭問題,就沒閒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開保時捷租車位銷售T恤衫(39/件)、駕著豐田霸道賣鞋的批發商,及開豪車拍抖音視頻賺流量的,都是未經允許,沒有合規證件的野攤位,他們的行為曾使該夜市交通癱瘓,垃圾滿地。

還有些外來商戶,不經同意佔用老商戶攤位,亂擺亂放。請他們騰出攤位,他們就要求管理員拿出文件規定,否則不予搬離。

「現在是法治文明社會,對一些無理攤戶,吵又不能吵,打又不能打……」這位宋姓管理員表示,在當前倡導大力發展地難經濟的敏感背景下,外來攤販的強勢入駐,給管理增加了很多難度,稍有疏忽就會引來群體關注事件。

鄭州的金水區健康路夜市始於2000年,為解決上世紀90年代40後、50後下崗職工再就業而誕生,距今整整20年長盛不衰,被尊稱為鄭州夜市的「扛把子」。

從最初期的100多家商戶入駐,到現在的580多家商戶,經過多年沉澱與市場培育,2公裡左右的健康路夜市,早已成為集衣服、鞋帽、電子小商品、花卉、小吃為一體的成熟交易場所。攤位面積以2×2米為主,商品最高售價不超200元。

明亮的燈光下,地攤小販的叫賣聲,成為為鄭州的閃亮名片。

因為疫情敏感時期,健康路夜市提出打造精品夜市區,對轄區所售商品進行限制分類,以服裝、百貨、鞋子三大類為主。考慮到非常時期的食品安全問題,特將原有的吃、喝食品區撤掉。

與野攤戶強勢入駐造成的髒亂差相比,一鋪難求下的網上炒賣、轉租攤位,更令地方政府部門頭疼與緊張。

宋姓管理員表示,健康路夜市的繁榮使之一鋪難求,早在10年前就已沒有攤位可出租。因此,個別地攤商戶私下轉租、轉讓,使每月只收500元至770元不等的管理費,炒到1500元/月、3000元/月不等。甚至還有8000元一次性轉讓的交易炒賣。

二手、三手轉租的健康路夜市「高價攤位」受到社會關注。由此,金水區政府、健康路夜市所在街道辦事處及物業公司下決心大力度整治轉租等交易。

「早就明文規定,不能出租,不能轉讓,一旦發現立馬收回攤位。」另一位健康路商貿夜區林姓管理員表示,原本為了復產復工、激活經濟,個別現象炒到網上給政府形象帶來極大損害。

老夜市一鋪難求,新夜市粗放自由。

上述宋姓管理員表示,每天晚上值班期間,就要接到上百人的詢問,聲稱想要入駐健康路夜市。他說,以健康路現在的發展情景,再有2000個攤位也滿足不了商戶需求。

與健康路致力打造精品夜市不同,被稱為鄭州新坐標的鄭東新區如意湖廣場就顯得有些粗放與自由。

集合國際會展中心,及地上61層、高280米的鄭州綠地JW萬豪酒店為一體的,如意湖廣場,成為地攤商販的另一集中地。

一位劉姓人士表示,從鮮花、手機、貼屏保,到賣包包、玩具,還有賣衣服和冷飲的,都自發地組織起來到此銷售。

他說,鄭東新區如意湖早已成為市民晚上散步、休閒的重要場所,雖然地攤經濟對底層人士而言是一針強心劑,但這樣帶來的衛生髒亂差,也不應被忽視。

3

-THE THIRD-

實行備案制 放管結合

地攤經濟決不等於「髒亂差」,更須提高精細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城市治理能力,物流有序,道路暢通,環境整潔,不擾居民。唯此,方能長遠。

相關評論員李宏表示,人們反對的並不是「地攤經濟」本身,而是其失序、混亂的狀態。

事實上,為了整治健康路夜市外來地攤商戶亂擺、亂放,及私下轉租「高價地攤」等問題,鄭州市金水區分管城管執法局與商務的兩位副區長,親自帶隊集合城管執法局、交警、物業等部門聯動執法。

「每天100多人聯合執法與檢查,除治理髒亂差以外,根據每戶攤位的營業證件、照片、本人三對照,天天查違規私自轉租、轉讓攤位。」健康路夜市管理宋姓管理人員如是表示。

「有些城市的地攤經濟做得就比較好,地攤商戶自我清理因經營製造的垃圾。」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向《企業觀察報》表示,商戶來時乾乾淨淨,收攤離開時也是乾淨的,這樣的地攤經濟,在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城市活力的同時,又沒有帶來負面影響。

關於城市地攤經濟亂象治理,成都的方式方法或許具有樣本意義。

5月28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建立城市管理「八項機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務助力「六保」任務落實落地的意見》正式發布,深入推進柔性管理服務。

「五允許一堅持」的升級版對原有措施進行細化和補充,包括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商販攤主容錯糾錯、商販攤主榜樣示範、商販攤區擇優拓展、攤區安全防護、城管巡查服務等。

「這才是真正的地攤經濟、有價值的地攤經濟。」宋向清如是表示。

分析造成亂象的原因,宋向清表示,疫情背景下的地攤經濟來得太快和倉促,使城市管理者在應對上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管理,就造成了一放就亂的尷尬局面。

「只要管理到位,地攤經濟不該成為『髒亂差』的代名詞。仍然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元素和支撐。」宋向清表示,政府應該有節制、有措施地放寬地攤經濟,堅持放管結合。在特定的區域與時間段,進行發證與備案管理,而不是一放了之。

與此同時,可對地攤商販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其社會責任感,提高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提高不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意識與法律認知。

宋向清說,相關部門在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與設備的同時,適量增加環衛工人的薪酬或經濟補貼,以激發環衛工人更大的積極性,來保持地攤經濟的環境衛生,不至於出現城市髒亂差的現象。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相關焦點

  • 地攤經濟不是低端的代名詞,會倒逼城市管理升級
    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消息,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全國範圍內,從成都、鄭州、南京到青島等城市,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這是否意味著地攤就此回來了?放開擺地攤是短期舉措,還是本應如此的長期回歸?筆者認為應當是後者。
  • 讓城市多一些煙火氣 青島制定相關政策助力地攤經濟復甦
    半島記者 劉鑫 王洪智 劉玉凡地攤經濟的復甦是一個複雜的課題,開放地攤經濟會不會影響交通影響環境,如何做到既方便群眾又不擾民,這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也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記者了解到,目前青島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採訪中專家表示,地攤經濟不能一放了之,鬆綁也不等於放任無視,管理要溫度也要法度。
  • 擺地攤火了,那麼地攤經濟賣什麼?
    一般是一桿秤,一個布袋子裡面放的都是瓜子,再拿點小塑膠袋,一抓一把瓜子,秤一塊兩塊錢的,就帶進電影院了。後來電影院不讓嗑瓜子,但也阻擋不了喜歡這一口人的愛好。 再後來,擺地攤的基本就是夜市了。當然,還有一種地攤文化就是各種燒烤的出現,基本也是以地攤模式開啟了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民以食為天,各種吃食在每年夏天的時候,也是最流行的。
  • 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時間:2020-06-04 15:26   來源:紅e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
  • 地攤經濟要放開了,生意咋樣?西安經營者有啥期盼?
    專家建議借鑑分類施策方式結合「放管服」舉措因地制宜學習成都經驗 分類施策有序開展在我省相關《通知》下發後,西安如何將地攤經濟落實得更好,讓商販、百姓都能從中受益?在激活地攤經濟方面也可以結合「放管服」等相關舉措來開展。流動商販主要的經營區域大都在小區門口,所以應該主動把這些小商小販小企業吸納進到「十五分鐘服務圈」裡,便於推進基層網格化治理。
  • 山東高校學子調研地攤經濟助力復工復產
    本次調研以山東地攤經濟發展為主題,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形式探尋山東地攤經濟的發展現狀並總結其發展前景,為當地經濟發展與產業鏈升級獻計獻策。實地考察:各類地攤形式,盡顯人生百態為深入了解地攤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團成員前往所在城市各夜市實地考察。當問及「如果以後有其他選擇,是否還會選擇繼續地攤行業。」這個問題時,攤主們給出了不同的回覆。
  • 現在地攤經濟有政策扶持,橋頭商業街地攤經濟現狀如何?
    地攤經濟作為一種創業門檻低,形式靈活多樣的經濟形態,曾經是許多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支柱,也為許多下崗再就業和社會閒散人員提供了生存溫飽之道!地攤經濟也為城市的經濟活力和社會張力注入了新鮮血液,是城市經濟的良性運作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
  • 「地攤經濟」上熱搜,鄭州「夜經濟」又熱起來了!
    近日,關於城市開放「地攤經濟」「馬路經濟」的消息,成為具有爭議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在當下疫情的特殊時期「地攤經濟」有助於提振消費;也有人認為曾經的「地攤經濟」因為髒亂差等問題被整頓,現在要「復出」真的是長遠之計嗎?   早在3月份,成都市出臺文件,允許商家在不影響交通、不佔用盲道、不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情況下,可以擺攤設點、佔道經營。
  • 某地夜市因髒亂被叫停,「地攤經濟」還能長久嗎?
    【一城飛花】認為:只要政府管理部門不禁止「地攤經濟」,「地攤經濟」都不會自動消失。在2020全國兩會上,總理提出了: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之前的城市管理,對「地攤經濟」實行一刀切,完全禁止,主要就是擔心「髒亂差」給城市的交通、衛生、市容市貌以及安全等,帶來不利因素,從而導致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名落孫山。還有,地攤貨可能很多都是「三無產品」,管理部門也會擔心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衝擊正常的市場秩序。
  • 地攤經濟火了 對研學、營地機構來說有哪些結合點?
    近兩天,網上「地攤經濟」的熱度空前高漲,李克強總理6月1號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目前已經有27個城市紛紛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地攤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帶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同時活躍市場,刺激經濟發展。對研學來說,「地攤經濟」意味著什麼,有哪些結合點?
  • 「高考熱點」「地攤經濟」相關知識梳理
    最近,「地攤經濟」一詞火遍全網。為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多省市為流動商販經營提供便利條件,放開「地攤經濟」。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 地攤經濟火爆了,可是,有個城市卻叫停夜市
    不過,對於地攤,我們應該不陌生,湖南衛視當年一起很火爆的明星親子節目叫《爸爸去哪》,為了讓這些明星帶著孩子接地氣,專門讓他們體驗地攤經濟了。可是,一個小孩眼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大牌或者地攤貨的概念,別說像陸毅他們家了,就算城市裡一般的中等收入人家,成年人都不可能帶孩子逛地攤,更不可能給他們的孩子買地攤上的塑料涼鞋的,因為沒有見過地攤,所以才覺得很稀罕啊。就像網上有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吐槽自己的童年居然沒有吃過辣條一樣。
  • 刷爆朋友圈,商場如何搭上「地攤經濟」順風車
    在2020年下半年伊始,一股「地攤經濟」的熱潮陡然興起,在這股熱潮中,全國至少已有20餘座城市明確鼓勵要發展地攤經濟以提振消費。而「今天你去逛地攤了沒?」更是成為了時下朋友圈中最為熱門的話題。以上海為例,其在6月6日至6月30日期間舉辦的首屆上海「夜生活節」吸引了無數普通市民與遊客前往體驗。
  • 地攤經濟重燃激發城市經濟活力
    地攤經濟重燃激發城市經濟活力  NBS新品略 • 2020-06-03 16:04:21 最近,「地攤經濟」成為熱詞,「夜經濟」再度回歸,多個積極信號反映出中國經濟正加速恢復。
  • 重新甦醒的人間煙火氣,你怎麼看「地攤經濟」?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批評考核內容。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2020年,地攤經濟,復甦了。事實上,地攤經濟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業活動之一,它繁榮了經濟市場,彌補了老百姓購物的一段空白點。地攤經濟重新復甦,並不意味著影響市容等問題就不存在了,地攤經濟同時是城市綜合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的一個刻度與窗口。釋放後的地攤經濟,如何長久生存下去?
  • 教學一線||姚華松:七嘴八舌話「地攤經濟」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地攤經濟應該避免佔用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有的城市如四川省成都市為了解決地攤經濟佔用公共要道,盲道的情況,在2020年3月就出臺有關文件,允許商家在不影響交通,不佔用盲道,不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情況下,可以擺設攤點,佔道經濟。該文件的出臺一方面為積極響應中央,另一方面則利市利民。
  • 河南學子三下鄉:放開地攤經濟,走進文化傳承
    (通訊員 蔣偉清 代文靜) 在繁榮地攤經濟政策的感召下,河南省的地攤生意十分活躍。2020年8月10日,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組建的「地攤經濟助力復工復產」實踐調研團走進商丘永城,探索地攤經濟發展。新的經濟政策讓原本九點鐘就冷清的街道再次燈火通明,永城管放平衡讓「地攤經濟」升溫不發燒,積極響應國家地攤經濟政策,採取法治、精治、共治的「管放結合」平衡模式,為地攤經濟發展「鬆綁」,使地攤經濟真正融入永城城鄉一體化城鎮化發展機理,成為不同職業需求的補充,把「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轉化為群眾「真金白銀」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員擺地攤的時代來臨其實是人間煙火氣的回歸。
  • 最強專業&「地攤經濟」高考熱點分析
    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消息: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3月中旬,四川成都市城管委出臺《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為「地攤經濟」鬆綁。隨後江蘇南京也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指出在具有外擺條件,且有統一運營管理的特色街區、商業體外廣場和開放式公園,可以申請臨時外擺攤點。
  • 成都市資訊|「地攤經濟」讓城市回歸真實,成都做出了表率
    「地攤經濟」讓城市回歸真實,成都做出了表率「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網際網路時代,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而房價無節制的上漲連帶著房租也越來越高,使得企業難做,個體難為。同時,為了城市整潔,全國都掀起了一股整治城市環境,取締小商小販的行動。理由都一樣,阻塞交通、破壞市容市貌、城市改造、影響衛生、製造噪音等等。之後,曾經滿大街的地攤不見了,城市中只剩下了匆匆而過的行人和鋼筋水泥的建築。
  • 新時代下的地攤經濟
    繼2020年5月28日兩會結束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點讚部分城市率先為 '』地攤經濟'』鬆綁,並提出要做好'』放、管、服'』,激活'』地攤經濟'』。中央文明辦緊跟著明確表態,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的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