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
張大崗 張杰/圖
小地攤,大民生。
「現在有新攤位嗎?」「這個空位讓不讓擺攤?」「師傅能幫忙找個攤位嗎?」 近段時間以來,鄭州市金水區健康路夜市的管控人員每天都要接受上百人類似這樣的諮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曾按下經濟暫停鍵的中國,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發展地攤經濟,引發社會公眾感慨,「誰都沒想到,中國2020年下半年最大的黑馬,不是直播帶貨,而是地攤經濟。」
有人叫好,也有人質疑。伴隨「地攤經濟」而來的環境衛生、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各方高度重視。
那麼,在保留人間煙火、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的同時,地攤經濟如何在管與放的平衡間規範經營?對此,《企業觀察報》進行了深入了解與探訪。
1
-THE FIRST-
全國掀起地攤熱潮
5月27日,隨著全國「兩會」閉幕,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政策的春風吹拂下,全國各地街頭市集興起,「擺攤」成了一種潮流,多地政府為「地攤經濟」鬆綁。
由此,從「律師擺地攤寫訴狀」「富豪開著邁巴赫賣兒童玩具與尿不溼」,到「網絡科技公司擺攤招聘人才」,全國各地掀起擺攤大潮,各行業人士紛紛加入或體驗地攤經濟,刷爆朋友圈。
5月28日以來,湖南省的長沙、株洲、瀏陽等多地市鬆綁「地攤經濟」,允許商家在指定區域擺賣。
近日,江西九江瑞昌市城管隊員一反追趕、懲罰的常態,主動聯繫地攤商販來擺攤遭質疑的視頻上了熱搜,被廣大網友調侃,人間煙火回歸城市,使城管與流動商販的相愛相殺發生180度大轉彎。
除湖南和江西外,四川成都、河南等地,也紛紛響應國家倡導與政策。
成都為最大範圍的地攤經濟發展,推出「五允許一堅持」升級版,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機制、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機制等,進一步推動「地攤經濟」向常態化、規範化發展。
在河南鄭州,除金水區健康路老夜市之外,代表該市繁華的中心地帶二廣場,及金水路的漫哈頓,亦在醞釀規劃夜市地攤經濟。
6月10日,河南濟源推出第一批夜市「地攤經濟」,試點開放14個區域,時間從晚上7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及24小時營業不等。開放時間暫定為2020年6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直播是線上的地攤經濟,擺地攤是線下的直播。」步步高超市董事長王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如是表示。
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導向,企業紛紛響應。
作為最早一批試水地攤經濟的實體零售企業,步步高「擺攤」的做法是,提供貨源、場地、設備,以及統一的出街形象推車和宣傳看板,員工或社會人員都可申請成為「攤主」,並獲得一定比例提成。
與步步高超市相似的永輝超市亦是如此。
在鄭州近20家店開啟「戶外夜場」模式,營業時間從晚上6點至10點,統一帳篷、統一標識,以冷飲、衛生紙等生活用品為主。
相關業內人表示,地方政府在給地攤經濟「鬆綁」的同時,也給實體零售店帶來隱性福利,可以在門口擺攤設點,增加外場經營面積和銷售的機會。
2
-THE SECOND-
高價地攤與粗放管理
在社會人士紛紛為「地攤經濟」叫好的同時,有人提出質疑,夜市地攤的佔道經營、衛生髒亂差等,給城市管理帶來更大挑戰。
「你不知道有多亂,遛猴、套圈、賣燒雞、賣狗、賣貓的都來了。」鄭州市金水區健康路夜市的宋姓管理人員表示,近一個月來整天忙得頭蒙眼花,相當於一年的工作量,天天來回地協調攤販規範經營,解決紛爭問題,就沒閒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開保時捷租車位銷售T恤衫(39/件)、駕著豐田霸道賣鞋的批發商,及開豪車拍抖音視頻賺流量的,都是未經允許,沒有合規證件的野攤位,他們的行為曾使該夜市交通癱瘓,垃圾滿地。
還有些外來商戶,不經同意佔用老商戶攤位,亂擺亂放。請他們騰出攤位,他們就要求管理員拿出文件規定,否則不予搬離。
「現在是法治文明社會,對一些無理攤戶,吵又不能吵,打又不能打……」這位宋姓管理員表示,在當前倡導大力發展地難經濟的敏感背景下,外來攤販的強勢入駐,給管理增加了很多難度,稍有疏忽就會引來群體關注事件。
鄭州的金水區健康路夜市始於2000年,為解決上世紀90年代40後、50後下崗職工再就業而誕生,距今整整20年長盛不衰,被尊稱為鄭州夜市的「扛把子」。
從最初期的100多家商戶入駐,到現在的580多家商戶,經過多年沉澱與市場培育,2公裡左右的健康路夜市,早已成為集衣服、鞋帽、電子小商品、花卉、小吃為一體的成熟交易場所。攤位面積以2×2米為主,商品最高售價不超200元。
明亮的燈光下,地攤小販的叫賣聲,成為為鄭州的閃亮名片。
因為疫情敏感時期,健康路夜市提出打造精品夜市區,對轄區所售商品進行限制分類,以服裝、百貨、鞋子三大類為主。考慮到非常時期的食品安全問題,特將原有的吃、喝食品區撤掉。
與野攤戶強勢入駐造成的髒亂差相比,一鋪難求下的網上炒賣、轉租攤位,更令地方政府部門頭疼與緊張。
宋姓管理員表示,健康路夜市的繁榮使之一鋪難求,早在10年前就已沒有攤位可出租。因此,個別地攤商戶私下轉租、轉讓,使每月只收500元至770元不等的管理費,炒到1500元/月、3000元/月不等。甚至還有8000元一次性轉讓的交易炒賣。
二手、三手轉租的健康路夜市「高價攤位」受到社會關注。由此,金水區政府、健康路夜市所在街道辦事處及物業公司下決心大力度整治轉租等交易。
「早就明文規定,不能出租,不能轉讓,一旦發現立馬收回攤位。」另一位健康路商貿夜區林姓管理員表示,原本為了復產復工、激活經濟,個別現象炒到網上給政府形象帶來極大損害。
老夜市一鋪難求,新夜市粗放自由。
上述宋姓管理員表示,每天晚上值班期間,就要接到上百人的詢問,聲稱想要入駐健康路夜市。他說,以健康路現在的發展情景,再有2000個攤位也滿足不了商戶需求。
與健康路致力打造精品夜市不同,被稱為鄭州新坐標的鄭東新區如意湖廣場就顯得有些粗放與自由。
集合國際會展中心,及地上61層、高280米的鄭州綠地JW萬豪酒店為一體的,如意湖廣場,成為地攤商販的另一集中地。
一位劉姓人士表示,從鮮花、手機、貼屏保,到賣包包、玩具,還有賣衣服和冷飲的,都自發地組織起來到此銷售。
他說,鄭東新區如意湖早已成為市民晚上散步、休閒的重要場所,雖然地攤經濟對底層人士而言是一針強心劑,但這樣帶來的衛生髒亂差,也不應被忽視。
3
-THE THIRD-
實行備案制 放管結合
地攤經濟決不等於「髒亂差」,更須提高精細化、科學化、人性化的城市治理能力,物流有序,道路暢通,環境整潔,不擾居民。唯此,方能長遠。
相關評論員李宏表示,人們反對的並不是「地攤經濟」本身,而是其失序、混亂的狀態。
事實上,為了整治健康路夜市外來地攤商戶亂擺、亂放,及私下轉租「高價地攤」等問題,鄭州市金水區分管城管執法局與商務的兩位副區長,親自帶隊集合城管執法局、交警、物業等部門聯動執法。
「每天100多人聯合執法與檢查,除治理髒亂差以外,根據每戶攤位的營業證件、照片、本人三對照,天天查違規私自轉租、轉讓攤位。」健康路夜市管理宋姓管理人員如是表示。
「有些城市的地攤經濟做得就比較好,地攤商戶自我清理因經營製造的垃圾。」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向《企業觀察報》表示,商戶來時乾乾淨淨,收攤離開時也是乾淨的,這樣的地攤經濟,在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城市活力的同時,又沒有帶來負面影響。
關於城市地攤經濟亂象治理,成都的方式方法或許具有樣本意義。
5月28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建立城市管理「八項機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務助力「六保」任務落實落地的意見》正式發布,深入推進柔性管理服務。
「五允許一堅持」的升級版對原有措施進行細化和補充,包括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商販攤主容錯糾錯、商販攤主榜樣示範、商販攤區擇優拓展、攤區安全防護、城管巡查服務等。
「這才是真正的地攤經濟、有價值的地攤經濟。」宋向清如是表示。
分析造成亂象的原因,宋向清表示,疫情背景下的地攤經濟來得太快和倉促,使城市管理者在應對上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管理,就造成了一放就亂的尷尬局面。
「只要管理到位,地攤經濟不該成為『髒亂差』的代名詞。仍然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元素和支撐。」宋向清表示,政府應該有節制、有措施地放寬地攤經濟,堅持放管結合。在特定的區域與時間段,進行發證與備案管理,而不是一放了之。
與此同時,可對地攤商販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其社會責任感,提高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提高不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意識與法律認知。
宋向清說,相關部門在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與設備的同時,適量增加環衛工人的薪酬或經濟補貼,以激發環衛工人更大的積極性,來保持地攤經濟的環境衛生,不至於出現城市髒亂差的現象。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