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下半年伊始,一股「地攤經濟」的熱潮陡然興起,在這股熱潮中,全國至少已有20餘座城市明確鼓勵要發展地攤經濟以提振消費。而「今天你去逛地攤了沒?」更是成為了時下朋友圈中最為熱門的話題。
以上海為例,其在6月6日至6月30日期間舉辦的首屆上海「夜生活節」吸引了無數普通市民與遊客前往體驗。
對於此前因疫情而缺乏娛樂活動的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活動或許只是一場狂歡。然而對眾多大型商場而言,這樣的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卻遠遠不止一場狂歡。
眾所周知,整個商業地產行業在此前的疫情中受損嚴重。疫情隔離結束後,雖然迎來了清明與五一兩場大規模的經濟復甦,然而在相較於在節日休假中獲益巨大的文旅產業而言,商業地產行業從中獲得的實際收益雖有增長,但效果依然十分有限。
如何讓消費者重新從家中走出來,到商場來,成為了眼下眾多商場最為關注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
為此,商場需要儘可能搭上一切熱門且有效的助力,而眼下的「地攤經濟」浪潮,對於眾多商場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從形式上,當下的「地攤經濟」所代表的地攤並不是過去作為「髒亂差」代表的野攤,而是全新的,符合現代城市管理理念要求的「室外經營」。其存在本身便大量依託商場,購物街等傳統實體商業而構建。
從內容上,當下的「地攤經濟」也絕不再是僅僅由小吃,小商品所構建的低端消費市集。
其更為注重文化娛樂屬性的打造,貼近「文化夜遊」這一概念。而這與當下眾多商場著重打造文化品牌的戰略不謀而合。
從價值上,當下的「地攤經濟」對於眾多商場而言意義重大,地攤經濟熱潮及其所帶來的巨量消費者正是對商場如何讓消費者從家中走出來這一問題的最好解答,商場與地攤經濟的結合能為實體商業復甦帶來新的生機。
然而,商場與地攤經濟的結合併不是一個簡單的1+1的過程,由於商場與地攤經濟間天然存在的部分屬性重合。避開重合的功能項目,選擇與應用功能互補的產品是發展的關鍵。
當下的地攤經濟,在餐飲與零售項目方面雖然頗有成就,然而受其自身硬體條件限制,在娛樂項目上卻是建樹寥寥。
消費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此巨大的客群與消費力未能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就散失,不可不謂遺憾。
而這正是商場應當加以強勢介入形成互補的方向,當下的不少商場在經歷了文娛改造發展後,已具備了如VR體驗館等一眾對消費者具有高吸引力的現代文娛項目。
在地攤經濟相結合時,商場完全可以挑選部分輕資產,強轉化能力的產品如VR劇本殺等以結合地攤經濟。
以VR劇本殺為例,其強轉化能力不僅可以高效開發地攤項目所帶來的龐大消費者群體,更能依靠其自身過硬的品質將這一原本來去匆匆的消費者群體轉化為長期穩定的玩家客群。對於身處地攤經濟熱潮中的商場而言,可謂生逢其時。
眾所周知,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者是時下消費者群體的主力,也同樣是當下地攤經濟與商場消費的核心客群。對於他們來說,傳統文娛項目的體驗性已遠不能滿足其需求,而作為眼下最熱門新穎的沉浸式娛樂項目VR劇本殺卻可以做到。
VR劇本殺的高度體驗感與趣味性可以滿足當下將娛樂體驗性追求置於第一位的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其社交型娛樂產品的性質也能充分填補時下年輕消費者的社交性需求,可以說,VR劇本殺是為年輕消費者量身定製的線下休閒娛樂項目。
VR劇本殺資產輕,落地快的特點也能在當下地攤經濟熱潮正盛的時候使商場以較低成本快速入場,而VR劇本殺的高轉化率能夠使商場釋放「夜經濟」「地攤經濟」最大活力,同時將地攤經濟所帶起的客流浪潮轉化為穩定的收入與客群。
最重要的是,地攤經濟終有落潮的一天,但VR劇本殺不會,VR劇本殺在地攤經濟浪潮中為商場積累的客流同樣不會,它們將在不斷豐富發展的劇本與技術的加持下繼續發光發熱,為日後的商場的娛樂版塊繁榮復興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