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19年9月23日,迎來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這碩果纍纍,香氣襲人的季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沁入了每個人心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安徽省安慶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貫徹落實總書記精神。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 安慶市懷寧縣地處大別山外圍餘脈,境內多低山、丘陵的地形地貌和土壤偏酸性,是藍莓的優勢生產區。 全縣約有7.5萬畝適宜種植藍莓的山場和3萬畝適宜種植藍莓的緩坡崗地。
懷寧縣藍莓種植地
據了解,懷寧縣共有藍莓產業化企業68家、種植面積4.5萬畝,初步形成了良種繁育、規模種植、休閒採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為完整的藍莓產業,藍莓種植規模、鮮果產量超過全省一半,成為長三角最大的藍莓種植區,該縣黃墩鎮被譽為「安徽藍莓第一鎮」。
藍莓產業作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為了藍莓產業能夠做大做強,懷寧縣探索出了「引、扶、領、撐」四種舉措 來更好地做大做強藍莓產業,起到良好地脫貧致富成效。
規劃「引」: 懷寧縣從產業發展伊始,即專門聘請了南京農業大學高端專業團隊,結合本縣實際,編制了藍莓產業十年發展規劃,從功能分區、產業布局、支撐體系等十個方面進行了總體規劃。 並據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從基地建設、精深加工、融合發展、科技支撐、質量管理等方面推進藍莓產業發展。
政策「扶」: 強化政策扶持,懷寧縣積極整合涉農資金,落實貼息小額信貸資金,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加大對藍莓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延伸藍莓產業鏈,著力打造藍莓「3311」工程: 打造3個藍莓產業精品園、3個5000畝藍莓基地、一個萬畝藍莓鄉鎮,新增藍莓種植1.1萬畝以上,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並鼓勵藍莓企業優先聘用貧困戶,鼓勵企業與貧困戶、貧困村結對幫扶,著力將藍莓產業打造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第一「引擎」。
龍頭「領」: 著力發揮龍頭企業在栽植模式、科學管理、市場營銷、先進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優勢作用。 懷寧發展藍莓前景看好,不僅有一批運作模式成熟的龍頭企業,而且有一套成熟的「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在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安徽美林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帶動下,我縣農民以鄉鎮為單位,以專業合作社為中介,籤訂保護價回購合同,統一品牌進入市場,為農民種植藍莓實現「零風險」做了大量工作。 安徽美林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為懷寧縣獨秀現代農業園區重點打造企業,主要發展農林生態觀光旅遊、藍莓種植、深加工、銷售、林下循環經濟開發及種苗培育等。 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以貧困戶投資入股、土地流轉、優先用工、技能培訓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當地村民在藍莓地裡務工
同時,懷寧縣還建立了科普示範基地,落實對果農服務到戶的承諾,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平臺、聘請專家現場授課、帶領貧困戶實踐學習,全方位傳授果樹栽培技術、有機果品生產操作規程等知識,以便於貧困戶的諮詢和學習,為貧困戶隨時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帶動貧困村、貧困戶走產業脫貧之路。
服務「撐」: 懷寧縣成立藍莓產業發展辦公室,具體協調藍莓產業發展,提前謀劃,對適宜發展區、發展品種做到心中有數。 依託公益性和社會化技術服務體系對藍莓種植大戶及企業進行深層次的對接,對其發展遇到的難題做到及時解決,為藍莓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019年全縣整合了貧困村扶貧資金760萬元,集中打造藍莓產業扶貧基地,有效解決了貧困村產業「小、散、弱」的問題,最大限度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槓桿左右,撬動了社會資金的投入,實現了資金效益最大化。 」懷寧縣扶貧辦吳良標說。
據了解,懷寧縣通過有效地發展模式帶動全縣貧困戶3597戶,帶動貧困戶增收1185萬元,戶均增收4780元。
今天下午,懷寧縣為慶祝農民豐收節在黃墩鎮舉辦消費扶貧活動,圖為活動現場的藍莓酒
懷寧縣黃墩鎮慄山村鄭鳳愛,在安徽獨秀山藍莓開發有限公司上班,先後幹了藍莓採摘和藍莓莊園農家樂幫廚的工作,一年能有2萬元的收入,全家在2017年就順利脫貧了。
一個個顆粒飽滿,汁多美味、甘香可口的藍莓不僅甜在了貧困戶的嘴上,也甜透了貧困戶的心,小小藍莓果成為懷寧縣脫貧致富的希望,更是鋪就懷寧農民奔赴小康的致富大道。
編輯校對:張瓊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