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寧:小小藍莓果鋪就致富路

2020-12-22 澎湃新聞

安徽懷寧:小小藍莓果鋪就致富路

2019-09-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19年9月23日,迎來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這碩果纍纍,香氣襲人的季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沁入了每個人心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安徽省安慶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貫徹落實總書記精神。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 安慶市懷寧縣地處大別山外圍餘脈,境內多低山、丘陵的地形地貌和土壤偏酸性,是藍莓的優勢生產區。 全縣約有7.5萬畝適宜種植藍莓的山場和3萬畝適宜種植藍莓的緩坡崗地。

懷寧縣藍莓種植地

據了解,懷寧縣共有藍莓產業化企業68家、種植面積4.5萬畝,初步形成了良種繁育、規模種植、休閒採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為完整的藍莓產業,藍莓種植規模、鮮果產量超過全省一半,成為長三角最大的藍莓種植區,該縣黃墩鎮被譽為「安徽藍莓第一鎮」。

藍莓產業作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為了藍莓產業能夠做大做強,懷寧縣探索出了「引、扶、領、撐」四種舉措 來更好地做大做強藍莓產業,起到良好地脫貧致富成效。

規劃「引」: 懷寧縣從產業發展伊始,即專門聘請了南京農業大學高端專業團隊,結合本縣實際,編制了藍莓產業十年發展規劃,從功能分區、產業布局、支撐體系等十個方面進行了總體規劃。 並據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從基地建設、精深加工、融合發展、科技支撐、質量管理等方面推進藍莓產業發展。

政策「扶」: 強化政策扶持,懷寧縣積極整合涉農資金,落實貼息小額信貸資金,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加大對藍莓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延伸藍莓產業鏈,著力打造藍莓「3311」工程: 打造3個藍莓產業精品園、3個5000畝藍莓基地、一個萬畝藍莓鄉鎮,新增藍莓種植1.1萬畝以上,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並鼓勵藍莓企業優先聘用貧困戶,鼓勵企業與貧困戶、貧困村結對幫扶,著力將藍莓產業打造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第一「引擎」。

龍頭「領」: 著力發揮龍頭企業在栽植模式、科學管理、市場營銷、先進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優勢作用。 懷寧發展藍莓前景看好,不僅有一批運作模式成熟的龍頭企業,而且有一套成熟的「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在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安徽美林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帶動下,我縣農民以鄉鎮為單位,以專業合作社為中介,籤訂保護價回購合同,統一品牌進入市場,為農民種植藍莓實現「零風險」做了大量工作。 安徽美林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為懷寧縣獨秀現代農業園區重點打造企業,主要發展農林生態觀光旅遊、藍莓種植、深加工、銷售、林下循環經濟開發及種苗培育等。 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以貧困戶投資入股、土地流轉、優先用工、技能培訓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當地村民在藍莓地裡務工

同時,懷寧縣還建立了科普示範基地,落實對果農服務到戶的承諾,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平臺、聘請專家現場授課、帶領貧困戶實踐學習,全方位傳授果樹栽培技術、有機果品生產操作規程等知識,以便於貧困戶的諮詢和學習,為貧困戶隨時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帶動貧困村、貧困戶走產業脫貧之路。

服務「撐」: 懷寧縣成立藍莓產業發展辦公室,具體協調藍莓產業發展,提前謀劃,對適宜發展區、發展品種做到心中有數。 依託公益性和社會化技術服務體系對藍莓種植大戶及企業進行深層次的對接,對其發展遇到的難題做到及時解決,為藍莓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019年全縣整合了貧困村扶貧資金760萬元,集中打造藍莓產業扶貧基地,有效解決了貧困村產業「小、散、弱」的問題,最大限度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槓桿左右,撬動了社會資金的投入,實現了資金效益最大化。 」懷寧縣扶貧辦吳良標說。

據了解,懷寧縣通過有效地發展模式帶動全縣貧困戶3597戶,帶動貧困戶增收1185萬元,戶均增收4780元。

今天下午,懷寧縣為慶祝農民豐收節在黃墩鎮舉辦消費扶貧活動,圖為活動現場的藍莓酒

懷寧縣黃墩鎮慄山村鄭鳳愛,在安徽獨秀山藍莓開發有限公司上班,先後幹了藍莓採摘和藍莓莊園農家樂幫廚的工作,一年能有2萬元的收入,全家在2017年就順利脫貧了。

一個個顆粒飽滿,汁多美味、甘香可口的藍莓不僅甜在了貧困戶的嘴上,也甜透了貧困戶的心,小小藍莓果成為懷寧縣脫貧致富的希望,更是鋪就懷寧農民奔赴小康的致富大道。

編輯校對:張瓊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懷寧:「莓」開顏笑
    藍莓價格每斤100元左右。現在每天都有人來園裡採摘,特別到了周末,來自合肥、安慶及周邊縣的市民來體驗採摘藍莓的樂趣,再多的一天我們要接待1000多人。 」藍莓園負責人沈修羽說。  去年,安徽省藍莓協會授予黃墩鎮「安徽藍莓第一鎮」稱號。而我縣去年生產藍莓達2000噸,實現產值1.4億元。  在懷寧,藍莓除了基地面積不斷擴大之外,產業主體也在迅速成長。
  • 人民網總網首頁大圖推介《安徽懷寧藍莓果:綠了荒野 融了三產》
    而近年來,當地通過種植藍莓,綠了荒野,融了三產,富了百姓,美了鄉村。小小藍莓果還從黃墩向其他鄉鎮「開枝散葉」,引領著全縣的鄉村振興路。這不,現在這兒又有了一句新俚語:「養兒防老,不如種藍莓養老。」一產穩:從「無中生有」到「藍莓之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
  • 「小藍莓」託起小康「大夢想」
    「藍莓經濟」正成為懷寧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小小藍莓果託起了懷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大夢想」。遊客在懷寧縣三橋鎮藍莓基地採摘藍莓。 通訊員 檀志揚 攝藍莓產業的快速發展,美了鄉村、富了村民,「藍莓經濟」正成為懷寧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新邵縣:小小藍莓果 鋪就致富路
    藍莓基地全貌。遊客在採摘藍莓。紅網時刻5月30日訊(記者 王媛媛 通訊員 安澤洋 申興剛)「這裡的藍莓很新鮮,味道真不錯。」5月24日,在新邵縣潭府鄉樟樹村「普悅精靈果果樂園」藍莓基地,一片片綠茵茵的藍莓果樹覆蓋在錯落有致的山丘上,成熟了的藍莓呈烏藍色,晶瑩透亮、新鮮誘人,讓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不少遊客帶著全家老小前來採摘嘗鮮。藍莓結果了,「脫貧果」真正發揮出了致富效應。
  • 安慶懷寧:「藍莓+」一路盡享風光美
    懷寧初步形成了以良種繁育、規模種植、遊客採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為完整的藍莓產業。產業鏈逐漸成熟,如何擴大品牌影響力?懷寧縣開始以藍莓為「原料」,烤制當地特色的「融合大蛋糕」。「在懷寧,藍莓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業,從『一張白紙』到全縣推廣,實現農旅、康旅、工旅、文旅、商旅各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懷寧縣委常委、副縣長袁維錫如是說。
  • 「藍莓有約」有獎楹聯徵稿專輯(二) 今日懷寧 中安在線多媒體報刊...
    橫批:有味懷寧明月照鄉音,濃情繾綣;藍莓呈遊子,清影纏綿。橫批:思懷長寧山人墨韻垂千古;獨秀風採鐫春秋。橫批:大哉懷寧茶香,酒香,茶酒愈香,香盈紅袖;黃梅,藍莓,黃藍皆美,美不勝收。黃墩藍莓迎客到;懷寧茶酒入饌來。(山東省東營市 劉 鋒)八晥藍莓無二鎮;三農產業獨秀園。橫批:決勝迎春打造藍莓精品,懷寧第一鎮;弘揚產業名牌,獨秀無二園。
  • 小小藍莓果 脫貧「金果果」
    懷寧縣地處安徽西南部,背依大別山,屬低山丘陵地貌,丘陵地區面積95.49萬畝,丘陵崗地的土壤90%以上為紅壤、黃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且一直有野生藍莓-烏飯樹種植分布。經資源調查共有10.5萬畝的面積適宜藍莓種植。安徽省農科院1998年在縣園藝場進行了示範種植並取得成功,2004年開始對懷寧山場土壤和自然環境進行考察論證,並於當年成園試種。
  • 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廣安龍安柚,演繹出「小小柚子樹,鋪就致富路」的精彩故事。(廣安日報廣安區記者站 張國盛 記者 張啟富 曾誠 文/圖) 來源:廣安日報
  • 夢與遠方 一來自藍莓之鄉的詩
    藍莓基地品藍莓輕煙渾欲漫,碧樹掩山岡。布穀聲聲脆,藍莓累累皇。二綠漫山丘六月天,藍莓已熟透酸甜。風光獨秀黃墩鎮,佩作安徽第一園。 獨秀上下四時春,大眾創業惠黎民。日啖藍莓三百顆,不辭長作黃泥人。 獨秀一枝花,豔灑黃墩春色。爛漫藍莓園內,滿目皆畫冊。
  • 縣在說 | 在安徽這裡,談一場「藍莓之戀」!
    安徽懷寧縣歷史悠久,自東晉建縣至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這裡 有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悽美愛情,是東漢古詩《孔雀東南 飛》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安徽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
  • 懷寧縣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 小藍莓成為脫貧致富「金果果」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懷寧縣共有藍莓企業177家、種植面積近6萬畝,初步形成了良種繁育、規模種植、休閒採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為完整的藍莓產業鏈;藍莓種植規模、鮮果產量超過全省一半,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縣級藍莓種植區;黃墩鎮被譽為「安徽藍莓第一鎮」。該縣藉助CCTV-7《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國際馬拉松賽和「健康安徽」環江淮自行車賽等平臺,向世界推介「美麗懷寧」和「懷寧藍莓」。
  • 懷寧臘樹鎮全力打造品牌鄉鎮
    懷寧臘樹鎮全力打造品牌鄉鎮 2020-05-20 14:28:18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安徽徽王:打造藍莓產業
    如今,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和特點,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安徽農業發展的一大亮點。這不僅促進了安徽農業的增效,給農民增收開闢了新的渠道,更給周末生態休閒提供了好去處。周末休閒好去處在安徽,典型之一就是安徽徽王位於合肥市濱湖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的徽王藍莓基地。
  • 即墨:小小蒲公英 撐起致富傘
    在青島藍谷高新區,隨著蒲公英種植和深加工的發展,成功開闢了一條村民致富新途徑。記者在青島藍谷高新區東橋頭村的蒲公英基地看到,負責人杜世斌正帶領村民在蒲公英花海中採集種子,整個基地一片忙碌景象。小小蒲公英,搖身變成了「致富草」。青島藍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仁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已經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的農戶進行了試種。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流轉土地,擴大蒲公英種植規模,同時還將繼續打造蒲公英基地與周邊的藍莓基地、蓮藕基地、大棗基地融合為一體,打造農業產業園,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帶動周邊村莊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 安徽懷寧:打造荷花特色小鎮 推動鄉村振興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6日,安徽懷寧舉辦首屆荷花節暨消費扶貧展銷會。「十裡荷塘十裡荷花香」,活動吸引了數以千計的遊客,懷寧高河荷花特色小鎮也因此被人們所熟知。
  • 安徽懷寧網友建議當地一鎮併入鄰縣,省委督查室:已轉交研究
    安徽懷寧縣小市鎮是《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地,近日,此地傳出了整個鎮「西飛」的呼籲。澎湃新聞8月15日注意到,在安慶市潛山撤縣設市獲批前後,一則將安慶市懷寧縣小市鎮併入潛山的建議出現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
  • 城雲科技5.9億中標懷寧智慧城市項目,助力安徽縣域融入長三角一體...
    安慶懷寧縣自東晉建縣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省、府、縣同城而治178年,史稱為安徽的「首府首縣」,如今其屬於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長江經濟帶城市。此次城雲憑藉豐富的城市大腦總集成經驗及大數據綜合運營專業能力,成功中標懷寧縣智慧城市(二期)建設EPC項目,將翻開智慧懷寧建設的歷史篇章,有利於促進安徽縣域更快地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本項目覆蓋數據資源中心、數字駕駛艙、縣域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目標是打造一個體系完整、場景豐富和「善政惠民利企」的全國縣域智慧城市標杆性項目。
  • 政務區暢通無死角,懷寧路下穿天鵝湖將開工,已經正式發布了招標
    在這些眾多擁堵點鐘,以北天鵝湖截斷的懷寧路尤為受到關注。原因主要是因為懷寧路本身就是南二環相交,且支路眾多,因為天鵝湖的阻斷,南北兩端不能形成交通流,致使懷寧路兩側的幹線公路出現擁堵。天鵝湖隧道工程方案研究發布會會場為此,打通懷寧路成為必然,這就是懷寧路在今年9月開始正式啟動前期工作後,到11月底就發布了懷寧路的施工監理招標文件
  • 安徽農交會「市長營銷」 :16市市長為自家農產品吆喝
    中安在線訊 酒香也怕巷子深,9月14日,安徽農交會首開市長營銷模式,16位市長親自上臺,為當地特色農產品「吆喝」。  阜陽副市長張肖——阜南柳編  阜陽「老鐵」從來不走尋常路,其他市帶來的都是食品,阜陽帶來的卻是自然雅致的阜南柳編。阜陽副市長張肖說,過去阜南柳編用來做籮筐、八鬥、簸箕等農耕生產工具,現在人們用編制果籃、燈罩、家具等生活工藝品,這種傳統工藝在創意升級中找到了新的市場。
  • 邵陽綏寧:小小藍莓果 喜成村民「脫貧致富果」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宋三龍 唐芳豔)2019年來,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採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形式,投入資金150萬元,流轉村民土地近200畝發展藍莓產業,帶動貧困戶165戶500餘人,幫助村民實現租金、佣金雙收入,讓藍莓成為當地村民的「脫貧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