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銀行大額存單業務由來已久,而且很多銀行的該業務雖然存款利率較高,但在起購點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讓部分儲戶因資金匱乏而無法辦理。話說在若干年前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業務起購點至少在30萬元以上,但在2016年隨著央行對大額存單做出調整後,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大額存單業務起購點從30萬元調整為20萬元的,當然,隨著大額存單業務的門檻調低,因此後期辦理該業務的儲戶也逐漸變多了。那麼,既然銀行大額存單起購點為20萬元,那麼國債在存入資金方面有限制嗎?
首先,儲戶將一定的資金辦理銀行大額存單與購買國債都能產生一定的收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兩者在性質以及安全係數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在年利率方面不同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各不相同,而國債的年利率基本上是穩定的,其中三年期票面利率4%,五年期票面利率4.27%,而該利率高於部分國有銀行卻低於部分民營銀行以及地方性商業銀行等,所以,在收益方面國債相對較為穩定並且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基本上處於中等水平。
其次,目前多數銀行大額存單起購點為20萬元,國債在存入資金方面100元起存,並以整數倍遞增,因此可以理解為在存入資金方面基本上沒有過多的限制,只要購買者以100元的整數倍遞增通常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相比可知,雖然各大銀行大額存單的起購點已經調整為20萬元,但與國債的起購資金相比差距較大,而且大額存單的門檻依舊較高,因為畢竟國內隨意能拿出20萬元在某銀行辦理大額存單的群體還是相對比較少的,再加上我國人口總基數較大,而且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也有點偏低,所以,拿不出20萬辦理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業務。然而,國債在存入資金方面的限制較弱並且100元起購,因此大多數人均可以購買。
除此之外,國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並且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也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理財工具,因此是在資金方面是非常有保障的。假如儲戶將20萬存入部分規模小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辦理大額存單業務,最後雖然產生的收益較高,但資金安全係數可能相對較弱,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同樣是20萬元,如果個人將其購買三年期票面4%的國債,不僅收益較為穩定,而且資金絕對較為安全有保障,從而投資者需要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總的來說,與銀行大額存單相比國債在存入資金方面幾乎沒有太大的限制,而且購買的資金門檻較低,收益方面比部分國有大額存單稍微高一點,所以,對於部分投資者來說,或許是一個相對不錯的理財工具,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資金安全係數較高,因為畢竟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