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尋暇,沿大別山國家風景道一路向西,道路隨山勢高低起伏曲折蛇行,兩旁的格桑花開得潑辣暢快,繽紛絢爛一路相伴。藍天白雲下,這條以旅遊扶貧為名的通道像一條五彩的緞帶纏綿在大別山的丘陵溝壑之間。
一路上,自駕遊的旅行車輛絡繹不絕,更有一隊隊騎著重機車的騎手們飛馳而過。隨著沿線觀景平臺、房車營地、野餐露營地以及船艙花海、溫泉小鎮等特色旅遊資源開發等重點項目的逐次推進,今天的霍山,綠水青山早已變成了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煙籠薄霧中的龍井衝大橋一手拉著單龍寺,一手拉著磨子潭,如長虹臥波橫跨佛子湖碧水之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這暮秋時節,才是五百裡淠水最溫存的時候吧?
佇足橋頭,憑闌袖拂楊花雪。倘若你也痴迷於這如黛的山,這似碧的水,那讓我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這頭是你系我的青絲,橋的那頭是我許你的白髮……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車行山道,兩旁風景如畫卷掠過,越往山裡,山色卻越發嫵媚了。
大別山是親切的,溫婉的,是楚楚動人的。這裡山川相依,山是可親可近的,水是溫柔舒緩的。這裡的水不像別處的大江大河磅礴恣肆,在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等大型水庫的約束下,大別山的水也耐下了性子,不急不燥,順著河谷的走勢一路歡歌蜿蜒而去。
公路盤山而上,一邊是青山高聳,一邊是溝谷縱橫。山上百鳥鳴唱,谷底溪水婉轉。舉目遠望,群山起伏如龍脊綿延。「霜葉紅於二月花」,遠遠近近的山坡上,楓香、黃櫨、烏桕、水杉、銀杏競相爭豔。從山腳到山頂,從淡青、墨綠、橘黃,再到火紅、金黃,各種顏色相互交織,你儂我儂,斑斕而不雜亂,絢爛而不刺眼。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對比強烈,滿目璀璨。
「萬花都落盡,一樹紅葉燒。誰憐惟薄力?添與江山饒。」大別山松樹、杉樹、楓樹、櫟樹等植物品種豐富,深秋時節,秋色盈紅,樹葉流丹,往常季節的沉穩內斂在這一刻才變得奔放明媚,如羞紅的笑靨,美豔不可方物。遠遠地,幾棵特立獨行的銀杏樹三三兩兩點綴在村舍前後,金燦燦的葉子爍玉流金,仿佛一株株熊熊火炬,點燃了整個秋天。這是屬於它們的季節,生命只有盡情燃燒,才會有這般奪目的輝煌吧?
大別山橫亙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勢險要,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長年雲霧繚繞,是觀日出、品雲海的絕佳去處。腳踏白馬,群峰俯首。拂曉時分,天邊雲海逐漸光亮,先玫瑰色,忽而淡紫,繼變橘紅。剎時,萬道霞光有如煙花穿透雲海,把天空染得通紅,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層林盡染,峰巒披金。雲分七色,霞勝錦緞,天地萬物皆浸染在這瞬間鮮亮的多彩世界裡。
這裡地處北緯31度,既有南方山水的優雅秀麗,又有北國風光的雄渾粗獷。青山厚重無言,秀水清幽低吟。佇立山巔,極目遠眺,滿山秋色盡入我懷。聽松濤陣陣,看煙波浩渺,群峰疊嶂,林海莽莽,神思飛越天地之遼闊,心魂感嘆造化之神奇。山景、水景、林景交相輝映,相互襯託又相互成就。此時的白馬尖,到底是人間還是仙境?
「露染霜乾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裡情。」秋日的白馬尖,是童話與詩意的完美結合。它不招搖,不跳脫,恬靜而端莊,浪漫而多情,這份飽經風霜的沉澱與豁達,洗盡鉛華的明淨和灑脫,才配得上大別山主峰的氣度與胸懷吧?
大自然毫不吝嗇每一種顏料,裁淠水為筆,以這方紅土地為箋,滿山翠竹為底,松檜為墨,紅葉作綴,在大別山這塊原生態的畫布上肆意揮灑,寫意出一幅壯美無比的山川秋意圖。
一路行來,這條家門口的國家級風景道,像一幅流光溢彩的流動畫卷,兩百裡湖光山色你能盡收眼底,紅色老區的風土人情更讓你盡情領略。山河未改,正道滄桑。原來翻山越嶺的「羊腸小道」,如今已被平緩通暢的旅遊扶貧新幹線所取代;曾經人跡罕至的貧困村落,現在也變成了遊人如織的打卡熱點……
難怪你說:一入風景道,別家山水無顏色!(文:陳波 攝影:陳波 杜向明 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