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3點10放學,家長5點才接孩子。老師沒加班家長又有多無奈

2020-09-15 伴讀小叔童

大雨和降溫隨秋而來,似要讓人們記住秋天的樣子,大雨也下了一整天,因為突然的降溫孩子們都還穿著短袖、涼鞋,我讓孩子們關上了窗戶。

放學時我讓孩子們在教室等著,我打著傘到校門口看到家長了,再叫孩子過來。

因為是一年級,家長們早早的就來了,家長沒來的會安排孩子看書寫作業。

大雨澆的校門口的家長也神情焦慮,平日裡家長最遲半個小時,可今天最後一個孩子已經4點多了,其父母還沒來。我發了信息,也沒有回覆。

孩子看看我又低下了頭,我問他父母是做什麼的,他只知道在工廠上班。

4點半時其母親打電話來了,重複說著萬分抱歉的話,工廠領導來檢查開會,手機關機了,我笑著說沒事,可我也錯過了接我幼兒園的孩子。

因為我們學校旁是工業區,早上很多家長會在7點上班前把孩子送來,而中午沒有睡覺的情況下,很多孩子下午都會昏昏欲睡。

而我了解到的家長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的情況就更加困難了。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願祖國的花朵能少受些幹擾,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學校、幼兒園16點放學,家長沒下班接孩子成大難題!
    看見一則小視頻,講述了一個媽媽每天下午四點鐘沒有下班卻要到學校去接孩子的無奈。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一條「為家長解除後顧之憂」的工作任務已經不在幼兒園工作規程裡面了。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幼兒園只完成教育任務,按點兒放學,致於孩子們由誰接、送,全都不在幼兒園工作的範圍之中了。使得絕大多數的家長在沒有辦法接孩子的情況下,只有請幼兒園周邊的託管機構或者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去接,這都無形中增加了父母的負擔。
  • 成都小學延時到18點放學,美了家長,苦了老師
    現在小學生大多是3點半到4點就下課了,但家長們一般都要到六點才能下班,家裡有爺爺奶奶的還好說一點能辛苦爺爺奶奶去接孩子,可是爺爺奶奶不在身邊父母又沒有下班,只能無奈之下,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做作業。孩子延時放學的服務,能緩解"家長上班接孩子難"的痛點。如果真能這樣實施,對家長們來說真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 小學3點多就放學,單位都是5點下班,為什麼學校不能5點放學呢?
    小學3點多就放學,單位都是5點下班,為什麼學校不能5點放學呢?作業在校完成不好嗎?這應該是很多家長心裡的疑惑,一天接送孩子折騰好幾回,5點放學不好嗎,家長安心上班孩子安心上學,很顯然的是不行的,因為教育局命令要求和減負的需要。
  • 天津小學放學延至五點半!美了家長,苦了老師?
    下午三點半,孩子放學了;   下午五點半,家長才下班。   ----羊羊1980   完全支持,以前我讀書就是五點半回家,作業什麼都是學校完成,老師還可以幫忙輔導,從什麼時候開始,作業都是家長的了?真的是搞不懂,大人有大人的任務,孩子有孩子的任務。不能本末倒置!
  • 有幾種接孩子放學的方式,容易讓老師心生厭惡,很多家長仍未察覺
    家長接孩子放學的幾種方式,容易讓老師心生厭惡,孩子可能也跟著遭殃(1)校門口秩序的「破壞者」,喊著搶著接孩子的家長有一些特別沒素質的家長,嗓門賊大,一看見孩子們排隊出來,他們就蜂擁而至搶著接孩子,仿佛自己不搶孩子就會被別人搶走,嘴裡還不停大聲呼喊著
  • 上班無法接孩子放學、輔導孩子家庭作業吃力的家長有福了 社區四點...
    ■志願者到學校接放學的學生       每天,重慶江北區港城小學的部分孩子放學後並不直接回家,他們在社區志願者「稻草人」的帶領下來到蘭溪社區辦公室,這裡有西南政法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免費給他們輸導功課———原來,這是重慶江北區寸灘街道在社區裡開設的四點半課堂(小學放學時間一般為下午4點半),免費為孩子輔導功課或培訓興趣特長,大大減輕了雙職工家庭的負擔。
  • 幾種接娃方式易遭老師反感,不少家長正在做,看看有你沒
    對於一些家長來說,不僅需要早起,下班了還必須踩著點走,不然就會耽誤接孩子放學,如果遇到加班或堵車等意外情況,又會造成一系列麻煩。而站在老師的角度,家長接送孩子偶爾遲到或晚來一兩次還說的過去,經常出現這種問題,也會感到十分頭疼,尤其是這幾種接娃方式,真的很令人反感。
  • 「女版歐巴馬」提議推遲放學3小時,美國家長不用趕著接孩子
    (觀察者網訊) 提起接子女放學,不少中國家長感到苦惱:下班時間比孩子下課晚、不便於接,而對大洋彼岸的美國家長來說也同樣「頭大」。如今,有民主黨參選人提議學校推遲放學3小時,這樣家長便不用再趕著接孩子放學了。
  • 3點半放學好,還是5點放學好?老師和家長意見大不相同
    「3點半難題」,是困擾著很多雙職工家庭的難題。一方面來說,孩子3點半放學,對於很多雙職工家庭來說都是一種時間負擔。因為很多雙職工家庭的父母都做不到按時接送,而假如要做到按時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話,就意味著父母雙方必須要有一個人長期請假。
  • 公立幼兒園4點就放學?多半是這4個原因,家長:讓我怎麼接孩子
    ,尤其是一些公立的幼兒園,4點孩子們就放學了,甚至周五那天中午就要接孩子回家。但是孩子上學的第一天,欣欣的媽媽才知道自己想得有多簡單,每天早上8點到幼兒園,晚上4點放學,和自己的工作完全衝突,最糟糕的是欣欣的父母晚上都是5點鐘才下班,根本來不及接孩子回家。
  • 小學放學時間早 家長很為難
    家長王先生:「一般平時就是那個,巨人(培訓)那邊有個接送班,他們來接,我們只是今天休息,就是輔導孩子把學校布置的作業做完,基本上做完孩子也輕鬆一些。」由於存在這個時間差,不少家長選擇把孩子先送到培訓班裡, 多半是出於無奈。王先生考察了附近的幾家培訓班,最終才選定這家,每個月要交上3、4百塊錢。
  • 學校補課太晚 家長給老師寫信:請讓孩子5點半回家
    老師,你能讓孩子5點半回家嗎?  □本報記者 金婕/文   通訊員 駱曉磊/攝  這幾天,19樓論壇上一則名為《尊敬的老師,請讓我們的孩子5點半回家吧!》的帖子有點火,一位初三女生的父親給老師寫了一封信,他在感謝老師盡心盡責給孩子補課的同時,也希望老師能讓孩子在傍晚5點半回家。
  • 資深班主任:以下接孩子的方式會讓老師反感,家長別拖累娃不自知
    文|秘籍君剛下班就接到表妹的電話,說是好容易從學校請假了,讓我陪著她逛街去。作為一名資深班主任,表妹十年來兢兢業業做著教師工作,只不過隨著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表妹遇上的難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很多都與家長有關,尤其在接送孩子方面。「放學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但遇上有些家長,我就開心不起來了。」
  • 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有這3種行為的家長招老師煩,請各位家長注意
    而家長影響老師觀感的一個重要點,就在於接孩子放學時候的表現,我妹妹就是一個幼兒園老師,根據她的描述,大多數幼兒園老師普遍對接孩子放學時有以下這3種行為的家長表示反感。,孩子家長引起其厭煩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放學的時候不準時接孩子放學。
  • 「開學了,3點半放學後,我的孩子誰來管?」一位媽媽的靈魂拷問刷爆朋友圈,看完陷入深思....
    網友們立刻議論紛紛,因為這真的是雙職工爸媽最關心、最頭疼的問題:孩子3點半放學,我6點下班,誰來接娃帶娃?有的人為老師抱不平:由於沒有具體的實施規定,老師們可能會變成人類幼崽看守員。也有的人非常期待,畢竟課後服務與下班時間銜接後再也不用擔心沒人帶娃的問題了。
  • 新生家長接孩子幼兒園放學的第一天,幼師拜託家長:注意三個不要
    放沒放鬆,看開學第一天的幼兒園大門口就知道了,家長舍不捨得分開,和有沒有偷偷抹眼淚。如何送孩子,略略已經跟寶爸寶媽們分享過了。主要是幾類家長,建議最好不要開學頭幾天送孩子,容易影響孩子入園適應。然而放學接孩子,家裡的成員是都可以接的。可也同樣需要注意幾點,尤其是開學第一天。新生家長接孩子幼兒園放學的第一天,幼師拜託家長:注意三個不要。
  • 新手家長接幼兒園的孩子放學,資深幼師叮囑家長:注意「3不要」
    也許這位媽媽是出於好心,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但小孩原本對幼兒園這個環境就很陌生,家長這麼問,會給孩子造成這樣一種錯覺,學校的老師會打人,同學也會欺負人,以後上學一定會更排斥。哪3不要?一:不要質問小孩問題有很多家長在小孩第一天放學之後,都會詢問他們在學校的情況,但家長的詢問一般都是質問性的,比如:在學校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有沒有打人等等。這樣的問題看似是家長在關心小孩,但其實也會給小孩帶來恐懼的心理。
  • 「三點半難題」破解記——全市近10萬個家庭不再為「下午放學接孩子」犯愁
    我市在中心城區和縣城各小學全面推行「延時放學」,學生下午離校時間延長到5點以後,直接惠及近10萬個家庭——自己去接孩子還是讓老人去接?接回家還是讓她去接送站?自打女兒去年上了小學,每天下午3點半放學的時間,都是市民張麗為自己無法分身而發愁的時刻,因為這時還是她的正常上班時間。現在,困擾張麗的「三點半難題」沒有了。
  • 孩子放學早上班族接送犯難 家長:4點半離校太早
    政協委員梁聚峰表示 學校不是託養機構 家長不能把自身責任推給學校   「哪個單位的員工可以在下午4點半自由離開單位去接送自己的孩子呢?」日前,有家長在本地論壇發帖稱,孩子4點半放學太早了,讓上班的家長接送很為難。學校表示,教育部門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不能超過6小時,他們只是按規定執行。
  • 中小學實施放學延時服務,家長拍手叫好,老師有苦難言,您怎麼看
    下面我們來聽聽幾位家長的意見和心聲:學生家長羅女士表示:如果是全天服務的話,超過15元肯定是不能夠接受的,現在的話我們學校午託是5塊5,晚託是6塊5,所以這是在我們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學生家長吳女士:本身校園託管就是一個公益性的事,服務費不能定得太高,因為只有學校這樣做了,我們更多的家長才能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