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習慣認為桃樹喜光,應用開心形樹形,這類樹形有兩主枝開心形,三主枝開心形,杯狀形,六主枝開心形等,這些開心形內膛光照較好,結果質量較高,但前期產量低,後期結果呈表面化,結果部位過低,畝產多維持在4000~5000斤。這類樹形定幹太低,枝、葉、果多下垂貼地,近地面溼度大,易生病害(如細菌性穿孔病等),並且考慮到骨架建設,各主枝間要搞平衡(高度、角度、粗度、生長勢等),前期顧及骨架建設,截縮重些,導致結果推遲,栽後2~3年產量不高(畝產1000~2000斤),效益差。所以,我們選擇了主幹形。通過5年來的生產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該樹形有五大優點:
(1)樹冠小,適於密植。由於沒有大量的骨幹枝,只有中央領導幹,樹冠上下一邊粗,冠徑只有1~1.5米,可以採用密植栽培,畝栽100~200株,行距2.5~3.5米,株距1.5~1.0米。
(2)早期產量高。栽樹當年,只要苗上帶有花芽,就能結幾個果子,但形不成商品產量,一般不留果。第2年產量劇增,好的園子,畝產2500~4500千克,第3年畝產5000~6000千克,第4~5年畝產6000~6500千克。
(3)經濟效益好。這類果園結果早且高產,收回投資快。如建園費在5200元/畝左右,栽後第2、3年畝收入在2萬~3萬元,純收入分別可達2萬~3萬元,對於桃農來說,這是一條快速致富之路,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
(4)栽培周期短。這種栽植模式,一般12~15年一茬,有利於品種更新換代。當根系衰老,中、下部枝條衰枯,產、質量下降時,就要刨樹另植新園。
(5)樹體結構簡單,整形容易,修剪簡單,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天可學會修剪技術。
幹高70~100釐米,樹高2.6~3.0米,中央領導幹直立挺拔,其上分布20~30個側生枝(枝組),下大上小,樹冠下部最大直徑1~1.5米,最大可達2米。側生枝在中央領導幹上均勻分布,開張角度100°~120°,樹冠上尖下寬,呈松塔形(圖1、2)。
圖1 主幹形樹體結構
圖2 主幹形桃2年生幼樹
栽後定幹,定幹高度60~80釐米。萌芽後,隨時抹除苗幹上距地面50~60釐米的萌芽,當新梢長到50~60釐米時,用布條、塑料條將其拉到120°左右,冬、春修剪時,中央領導幹不打頭,讓它直立向上(注意不要讓梨小食心蟲危害桃梢,否則,中央領導幹延長梢不會長長)(圖3);對競爭枝要摘心控制。1年生桃樹,剪前有側生枝20個左右,2年生樹分別為30個和20個左右;3年生樹分別為27個和20個,4年生樹分別為30個和20個左右;5年生樹保持在4年生樹的水平。在整形中,注意疏除低位粗大枝,一年解決1~2個,讓幹枝比維持在1∶0.5~0.3較好,隨樹齡增長,要逐年提幹到1米左右,以利通風透光和田間作業。
圖3 拉枝到位
在新桃園,修剪方法上提倡用「長枝修剪法」或稱「簡易修剪法」,即對中、長果枝長放不短截(圖4),讓其結果後自動下垂,但對長放後的枝組,從基部發出中,長果枝,可回縮更新。
圖4 桃幼樹修剪
用強枝代頭。增添枝組活力並控其長度,保持小的樹冠。對中央領導頭先是連年長放,直到樹高達3.5米時,才考慮落頭開心的問題。落頭後,還要疏剪頂部強枝,以保持上小下大的標準樹形(圖5、6)。
圖5 桃1年生樹冬剪前
圖5 桃1年生樹冬剪後
圖6 桃3年生樹冬剪前
圖6 桃3年生樹冬剪後
在具體修剪時,採取以下4種剪法:
由於栽樹後定幹高度在60釐米左右,第1年抽生的側生枝較長,平均長度60~70釐米,有的70~80釐米。第2年結果垂地,影響桃果質量,在全樹枝量較大的情況下,可以逐年提幹,每年去掉1~2個低位枝(圖7),將幹高提到80~90釐米處。第3、5年,可提到90~100釐米處。
圖7 去低留高
桃樹極性較強,栽後第1年秋季,樹高可達2.29米;2年生樹高可達3.5米,3~4年生樹應穩定在2.6~2.8米。超過3米,各項操作倍感不便,同時,因光照惡化,下部死枝嚴重,所以,注意落頭開心(圖8),同時疏、縮上部過多、過大、過強枝組,保持樹勢上下平衡,結果穩定。
圖8 桃4年生樹修剪前
圖8 桃4年生樹修剪後
為保持中央領導幹的絕對優勢,要保持幹枝比在1∶0.3~0.5左右,每年冬季修剪時,應注意疏1~3個粗大側生枝,尤其是低位枝,競爭枝,直立徒長枝,保留健壯、細長的側生枝,特別要重視保留從中央領導幹上發生的優良長果枝(枝組)。總量是第1年冬留15個,第2年留21個,第3~5年留20~25個,同時還要留8~10個中果枝,儘量保持枝量穩定,樹體大小穩定。
燕特紅桃主要靠長、中果枝結果。前面提到,長果枝可結3~6個果,平均4個果居多,中果枝結1~3個果,平均2個果,短果枝留0~1個果。所以,在修剪時,要留一定量的長、中果枝,才能保證一定的畝產量,但在生產上,往往由於結果過量,新生的中、長果枝數量達不到要求量。2015年12月9日修剪時調查,各年的中、長果枝剪留量,有的達不到上述要求,可能會影響2016年的結果量。
修剪量是用剪下的枝條重量(千克)來表示。隨樹體長大,每年的枝條修剪量略增,如1年生樹冬季修剪量為0.8千克/株,2年生為2.0千克/株,3年生為2.2千克/株;4年生為3.0千克/株。
這種剪法簡單易學,省工快捷,耗時是用分鐘計算的。如1年生樹平均耗時3.1分鐘,2年生樹平均耗時4.4分鐘,3年生樹平均耗時3.9分鐘,4年生樹平均耗時4.8分鐘,5年生樹平均耗時4.9分鐘。技術熟練者每天可剪3~4年生樹0.5畝左右。此外,在修剪中還要注意老枝的更新,儘量縮到後部強壯(非徒長性)長果枝處,使樹冠老而不衰,長而不弱,通風透光,減少死枝,便於管理,保持疏密適度,果大質佳(圖9),健壯長壽。
圖9 桃摘袋後
文章來源果農之友雜誌,僅供參考!
(本文源於網絡,侵刪,僅供參考)
知曉天下,傳播農音!
微信號:xiaonongyin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農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