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統計求和:如何在合併後的單元格中複製求和公式

2020-10-20 部落窩教育BLW

編按:哈嘍,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小夥伴們有沒有蠢蠢欲動呢?錢包都準備好了嗎!這個雙十一,大家都盯上了哪些好物呢?哪類產品的開銷又會成為你貢獻雙十一銷售額的主力軍呢?趕緊在excel中計算一下吧!

*********

2019年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馬上就要到了,小夥伴們的購物清單都列好了嗎?淘寶、天貓、京東,乃至拼多多等網購平臺的購物車都加滿了嗎?各種紅包、優惠券有沒有拿到手軟呢?在做好這些準備後,就可以滿心歡喜的迎接雙十一的到來啦!

近幾年,每年的雙十一,場面都是無比火爆,系統一度崩潰,快遞小哥也是鴨梨山大。

雙十一現在是全民參與,全渠道狂歡,是不分年齡層,拼手速、拼體力、拼財力的一場購物盛宴。很多人都是在雙十一當天守在電腦前,等到凌晨開搶,直至奮戰到天亮。

那麼我們在雙十一,每個物品對應的品類一共花了多少錢,如何簡單快速的計算並清晰的展示出來呢?

接下來,小玲老師將利用去年雙十一的銷售數據,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求和方法。

去年雙十一,全網22家平臺的總銷售額最終鎖定在了3143.2億元,創歷史新高。本篇選取了其中幾大行業分品類的銷售額數據,並以此數據為例,開始今天的Excel學習之旅。

*********

如下圖所示,左邊表格,展示了每個物品品類的銷售數據,現在,我們在表中新增一列合併單元格,需要根據行業將每個品類的明細銷售額匯總,並展示在合併單元格中,如右邊表格中,淺紅色填充的部分所示。

註:以上數據來源為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雙十一」網購大數據分析報告》。

試問:使用何種方法,才可以一鍵實現合併單元格的快速求和?

對於合併單元格求和,相信大多數人的做法都會是:

分別選中每一個合併單元格對應的數據區域,然後用SUM函數依次求和。操作見動圖。

這種方法,適用於對數量較少的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如果合併單元格的數量在10個以內,是完全可以採用此方法的。

但是若合併單元格的數據量很大,遠遠超過我們手動的可操作範圍,或者在時間很緊急的情況下,沒有時間進行手動操作時,這種方法顯然就不適用了。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快速對合併單元格求和方法,乍眼一看,似乎有些無從下手。

其實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直接下拉填充公式。但是因本例中的合併單元格區域大小各不相同,無法直接下拉,若下拉會彈出報錯提示,如下圖:

那既然不能直接下拉,我們要怎麼快速求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只需要用兩個SUM求和函數公式,外加CTRL+ENTER組合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可以這樣想:既然正向相加再下拉的解決方式不行,那我們就用反向思維推導一下,採用減法,以兩值相減作差的形式來操作一下,試試行不行。

以第一個合併單元格D2為例,D2單元格的值,除等於SUM(C2:C7)外,還可以等於SUM(C2:C17)-SUM(D8:D17),也就是總銷售額-家電和個護美妝行業的銷售額,就是手機數碼行業的銷售額。

同樣,既然不能直接下拉填充公式,那我們就可以採用批量填充公式的快捷鍵:CTRL+ENTER,一鍵填充公式。(這個組合鍵只會批量填充公式、內容,並不會破壞單元格的格式。)

要特別注意,由於我們求和區域的結束位置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輸入公式後,為了防止批量填充公式時,使單元格下移從而影響計算結果,我們需要將結束位置的單元格鎖定,即公式設置為:=SUM(C2:$C$17)-SUM(D8:$D$17)。

接下來,我們就按此方法運行一下,運行結果如下圖:

數據倒是有了,但是值貌似不大對。不管怎麼樣,總算是有點小進步,遇到點困難不算啥,想辦法解決就可以了。

第一個合併單元格(D2:D7)從公式中看不出什麼問題,那我們就從第二個合併單元格(D8:D12)中看。認真觀察一下它的公式,=SUM(C8:$C$17)-SUM(D14:$D$17),不難發現,問題出現在第二個SUM公式中。再具體定位,會發現問題實際就發生在公式中的「D14」上面。我們來驗證一下,單獨計算後半段公式:SUM(D14:D17)的值,會發現運行結果為「0」,不等於合併單元格中的數值,如下圖:

這也就說明了公式在運算到第二個合併單元格的時候,由於串行,導致沒有運算出我們所需的真實值。

那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概念:在一整列中,合併單元格顯示的值,實際為「合併單元格區域」中最上面的第一個單元格的值;而第一個單元格的值等於整列的值減去除第一個值之外的其他所有單元格的值。

即本例的第一個合併單元格的值(D2:D7)=合併單元格區域內的第一個值(D2)=SUM(D2:D17)-SUM(D3:D17)=SUM(C2:C17)-SUM(D3:D17);

同理,第二個合併單元格的值(D8:D12)=D8=SUM(D8:D17)-SUM(D9:D17)=SUM(C8:C17)-SUM(D9:D17);

第三個合併單元格的值(D13:D17)=D13=SUM(D13:D17)-SUM(D14:D17)=SUM(C13:C17)-SUM(D14:D17)。

我們在寫公式的時候,需注意C列和D列要保持以上公式的行數對應關係。

所以我們需要將原先公式 「=SUM(C2:$C$17)-SUM(D8:$D$17)」 中的「D8」替換為「D3」,更新後的公式為:「=SUM(C2:$C$17)-SUM(D3:$D$17)」,再批量填充公式,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果啦。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將全部步驟再匯總歸納一下,具體如下:

步驟一:選中所有的合併單元格;

步驟二:在第一個合併單元格中輸入公式:=SUM(C2:$C$17)-SUM(D3:$D$17);

步驟三:按住CTRL+ENTER組合鍵,一鍵生成結果。操作見動圖: 

結果生成後,為檢驗數據的準確性,可分別對數據源列與合併單元格兩列數據進行求和,對比兩個和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即代表正確。如下圖:

數據是正確的,試驗結論:此方法可行。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公式,我們先將合併單元格中數據進行頂端對齊,並將兩個SUM公式拆解開來,分別作為E2單元格和F2單元格中的數據。接著用公式「=E2-F2」作為G2單元格的數據。然後選中E2:G2區域,進行下拉,填充公式,形成的數據結果如下圖:

此時你會發現:D列中每個合併單元格顯示的值,均等於對應G列區域中最上面的單元格值。

這也驗證了上述我們所說的概念,即「在一整列中,合併單元格,只會保留區域中最上面的第一個單元格的數據」,如下圖。這也是此法的精髓。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對不對?只需要兩個SUM函數就可以了,快嘗試自己做一下吧。以後遇到此類問題,就有固定解決套路了。

溫馨提示一下:小夥伴們可以將自己雙十一想要購買的物品,標上價格,再按自己的習慣,將物品歸屬在幾個不同的品類下。然後利用此求和方法,就可以算出自己在每個方面的預計總花費了。很實用,有木有。

話不多說了,小玲老師也要趕緊去,查看一下自己的購物車了,算算總價格,好準備雙十一開搶!

****部落窩教育-excel合併單元格求和****

原創:劉宏玲/部落窩教育(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excel統計求和:如何在合併後的單元格中複製求和公式
    (這個組合鍵只會批量填充公式、內容,並不會破壞單元格的格式。)要特別注意,由於我們求和區域的結束位置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輸入公式後,為了防止批量填充公式時,使單元格下移從而影響計算結果,我們需要將結束位置的單元格鎖定,即公式設置為:=SUM(C2:$C$17)-SUM(D8:$D$17)。
  • Excel合併單元格怎麼求和
    Excel日常操作中,有時在數據中會出現合併單元格對應的數值求和,一鍵求和雖然簡便,但計算合併單元格會出現錯誤,所以通常使用公式來求和。首先我們將合併列的格式進行複製。選擇合併列,點擊格式刷。然後選擇求和列,單擊滑鼠左鍵,即可粘貼所複製的單元格格式。下一步輸入公式,根據SUM函數的含義,合併單元格H2的值等於所有數值的和減去H2一下單元格的和,因此得到公式[=sum(G2:G17)-(G4:G17)]。如圖所示。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結果。
  • Excel中合併單元格的序號填充、複製、求和及篩選技巧解讀
    用過Excel的親對合併單元格並不陌生,但是在數據處理時確非常的麻煩,所以能避免合併的儘可能不予合併,但如果無法避免,我們對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還是需要掌握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Excel合併單元格的序號填充、求和、複製粘貼和篩選等技巧。
  • excel 小技巧 如何對不同行數的合併單元格求和
    在excel表格中,合併單元格行數有時候是不一樣的,有些時候是合併兩行,有時候是合併三行的,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對這樣不同行數的合併單元格求和呢?打開「xx超市銷售匯總表」,如圖所示,含有「品類」、「商品」、「銷售金額」及「合計」,我們可以看到「合計」列下的合併單元格合併行數並不一樣,我們現在需要對不同行數合併單元格求和。
  • excel 求和函數的妙用 合併單元格也可以求和
    大家都知道 sum函數是用來求和的, 那合併單元格的求和呢?看sum函數是如何搞定的 :下面的單元格 計算每個人的實發金額,( ps:因為合併的單元格不同,填充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是求每一個人的金額,那同樣肯定也是涉及到
  • Excel中如何對合併單元格快速求和?
    工作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如下圖所示的對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的情況。如果數量少,我們當然可以一一用SUM公式進行求和。但是如果數量幾百上千,顯然這種方法不行。有什麼好方法呢?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快速簡便的方法。
  • Excel中合併單元格求和計算,一個公式搞定
    在Excel中合併單元格可以說是一個又愛又恨的功能,合併了可以使表格內容更加清晰、易讀,但很多操作也會受限制。以前教程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合併單元格技巧,小夥伴們可以查看相關內容。今天分享一個合併單元格求和的技巧,如下圖中,部門列合併了單元格,那麼銷售額也要按部門合併單元格計算求和。
  • Excel合併單元格計算金額的2種情況:再也不擔心合併後求和了
    日常工作中,用Excel製作表格時難免會碰到合併單元格的操作,合併單元格可以使表格數據更清晰、易讀,提交到老闆那會更受喜歡。但我們都知道合併單元格後的數據處理也是相當麻煩的事情。今天小編分享2種合併單元格計算數據的情況。
  • 詳解Excel合併單元格批量填充求和公式
    在Excel表格中,批量填充合併單元格求和公式,操作過程(也可以參考視頻連結Excel電子表格技巧,合併單元格求和,1個公式搞定),見下圖::3、「測試部」的總和=【所有總和】-【「開發部」,「市場部」,「測試部「的總和】,那為什麼會從E4單元格開始呢?
  • 合併單元格的求和、複製、篩選、排序及序號填充實用技巧解讀!
    Excel中的合併單元格非常的普遍,但是對於填充序號、求和、篩選、排序等操作又非常的麻煩。那麼如何解決此類問題呢?請詳細閱讀下文。一、合併單元格求和。解讀:1、想要理解上述公式,首先必須搞清楚合併單元格的值的存儲位置——左上角單元格。暨合併單元格的值都存儲在合併區域的第一行、第一列的交叉單元格中。
  • excel合併單元格求和技巧,以獎金金額表為例
    周所周知,求和操作是我們在日常處理數據的工作中經常使用到的操作,我們都清楚,我們可以使用運算符+號進行數據求和,我們也可以使用函數sum進行求和,但是這些都是針對普通單元格,假如我們需要對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這些常規方法就行不通了,下面我們就以視頻的形式,講解一下excel合併單元格的求和技巧
  • 快速對合併單元格求和,學會它,再也不用一個一個的計算了
    Hello,大家好,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了為什麼在合併單元格中使用公式的時候,往往會得到錯誤結果,但是有很多粉絲說:合併單元格那麼好看,用習慣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對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計數呢?當然有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對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計數一、對合併單元格進行求和如下圖我們想要計算每個人的總分,首先我們需要選擇所有的合併單元格,然後在第一個合併單元格中輸入=SUM(C2:C13)-SUM(D3:D13),按Ctrl+回車批量的填充公式結果,即可快速得到每個人的總成績
  • Excel中部門合併了單元格,銷售額如何按部門快速合併單元格求和?
    在Excel中合併單元格可以說是一個又愛又恨的功能,合併了可以使表格內容更加清晰、易讀,但很多操作也會受限制。以前教程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合併單元格技巧,小夥伴們可以查看相關內容。今天分享一個合併單元格求和的技巧,如下圖中,部門列合併了單元格,那麼銷售額也要按部門合併單元格計算求和。
  • Excel合併單元格計數、求和、平均值的3個小技巧!
    今天和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快速按合併單元格的樣式進行求和、計數與求平均值。  1、各部門人數計數函數一般有:COUNTA,COUNT,COuNTBLANK,COUNTIF,COUNTIF函數,這些函數的作用分別如下:COUNTA 用於統計單元格內不為空的個數;COUNT 用於統計單元格內的數值個數
  • excel中的合併單元格問題,這裡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在excel表格中,除了最後總合計之外,是不能存在合併單元格的,因為合併單元格在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中很容易造成錯誤。但是有很多人為了視覺效果非要加一些合併單元格,比如下圖中,遇到這種情況如何把合併單元格轉換為普通區域或者對合併單元格進行篩選、計數、求和呢?
  • 合併單元格你應會的3組函數公式,求和、計數及添加序號一秒搞定
    如上圖所示,我們需要對每個人的數據進行合併單元格式的快速統計。這裡就涉及到合併單元格的數據處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中常見的合併單元格處理方式。操作一:Sum函數快速對每個人第一季度數據進行合併單元格式求和案例說明:在匯總合併單元格中快速將每個人第一季度3個月的銷售額進行求和。
  • 不規則Excel表格處理數據,合併單元格匯總求和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Excel表格處理數據,如果是對於普通的Excel表格數據進行求和的話,我們可以利用sum函數進行快速求和,但是在實際情況,我們會需要很多不規則的表格進行求和,比如合併單元格裡的數據,我們如果直接使用sum函數就會出現錯誤,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合併單元格裡的數據該如何求和
  • Excel教程:用公式對指定顏色單元格求和方法
    支持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PC網站多平臺學習沒錯,如你看到的一樣,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Excel中如何按照顏色進行求和因為excel中還沒提供按顏色求和的函數,但我們可以借用宏表函數,它是老版本遺留的一種函數,只能在定義名稱中使用,通過它獲取單元格的顏色值,然後再用sumif函數求和。
  • 如何對 Excel 合併單元格進行加減乘除?公式或格式法一併教給你
    有合併單元格的區域還要用來參與公式運算,能想出這種操作的都是人才。咱不能左右別人,只能提升自己。如何讓合併單元格能夠正常參與加減乘除?本文一次性教大家兩種方式。在 E2 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公式 --> 下拉複製公式:=SUM(C2,D2)然而求和結果並不正確,除了每個合併單元格的第一行順利求和了以外,其他行根本就沒加上底薪。
  • excel中怎麼使用求和公式來實現自動求和?
    本篇將介紹excel中怎麼使用求和公式來實現自動求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excel是我們生活中很常用的表格製作工具,應用非常廣泛,在各行各業都能見到它的蹤影。excel通常是使用來製作表格的,比如:課程表、學生成績表、員工工資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