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xcel表格中,除了最後總合計之外,是不能存在合併單元格的,因為合併單元格在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中很容易造成錯誤。但是有很多人為了視覺效果非要加一些合併單元格,比如下圖中,遇到這種情況如何把合併單元格轉換為普通區域或者對合併單元格進行篩選、計數、求和呢?本文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合併單元格的操作,以後遇到了就不是問題了。
一、合併單元格轉變為普通區域。對於A列數據,如果要取消合併單元格並填充空白區域,如何操作呢?首先,選中A列區域,點擊開始選項卡中的合併後居中,就可以取消合併單元格了;然後按ctrl+G定位到空值,依次按等於號和向上方向鍵,最後ctrl+enter填充就可以了。轉化成普通表格後,進行篩選或者其他運算就會方便得多。
二、篩選合併單元格。如果不想按上面的方式轉化成普通區域後進行篩選,只在合併單元格的基礎上篩選,可以實現嗎?當然可以。如下動圖所示,第一次篩選的時候,篩選「東北」只出現一行數據,而我想要的是篩選出「東北」區域下所有行的數據。操作步驟如下:複製A列中的合併單元格數據到空白處(下圖中H列),然後按上面介紹的方法選擇A列合併區域後取消合併單元格,ctrl+G定位,ctrl+enter填充,然後選擇剛才複製到H列的合併單元格,點開始選項卡中格式刷,把A列的數據刷成合併單元格,現在我們再進行篩選就可以篩選相應區域的數據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前後都是合併單元格,篩選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其實我們操作之前的合併單元格是真正的合併,合併單元格的內容其實是合併單元格中第一行的內容,其他單元格都為空。而我們用了格式刷以後,看起來合併成一個單元格了,其實合併單元中每行內容都有內容,您可以選中合併單元格後點下開始選項卡中的合併後居中取消合併,可以看到取消合併後每個單元格都有數據了。
三、合併單元格添加序號。如果按合併單元格填充序號,輸入數字1向下拉滑鼠肯定是不行的,此處就需要公式來計算了,公式也相當簡單。首先選中A列序號中的合併單元格,然後在編輯欄輸入公式=COUNTA($A$1:A1),按下ctrl+enter就可以完成填充了。
這個操作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因為是合併單元格,合併單元格大小不同,所以不能在第一個單元格輸入公式後向下填充,需要全選輸入完公式後通過ctrl+enter填充。那麼為什麼這個公式能填充呢?counta函數是統計區域內非空單元格的數據,$A$1:A1表示從A1單元格到當前單元格,序號1是因為A1到A6單元格中只有A1單元格非空值,序號2是因為A1到A9單元格中只有A1單元格和剛才計算出的1所在的單元格(實際上數字1在A2單元格,A3到A5單元格為空值)非空,所以統計結果為2,所以按照這種方法可以進行序號填充。
四、合併單元格計數。在合併單元格中,如何對合併單元格中內容進行計數呢?其實和序號的填充方式一樣,選中所有合併單元格後,在編輯欄中輸入公式=COUNTA(F2:$F$20)-SUM(G3:$G$20),按下ctrl+enter即可。
這個函數的意思是統計F列中非空單元格的個數,然後減去G列中上一單元格區域已統計的個數之和。比如在第一個區域,個數為5,是counta函數統計的F2到F20有19個非空單元格,後面sum函數中G3到G20單元格中後面四個合併單元格分別為3、4、3、4,所以計算結果為19-3-4-3-4=5,再次提醒一下,合併單元格的實質是只有第一個單元格有內容,其他單元格都為空。所以算出來的5實質是在G2單元格,這就是為什麼sum函數中從G3開始引用的原因。在第二個區域中counta函數統計F7到F20非空單元格個數為14,sum函數統計G8到G20和為4+3+4=11,計算結果為14-11=3,下面同理。(因為是合併單元格,所以運算中F2後直接就是F7,G3完了就是G8。)
五、對合併單元格求和。如果理解了上面的合併單元格計數,對於合併單元格求和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樣我們先選中H列的合併單元格,輸入函數=SUM(F2:$F$20)-SUM(H3:$H$20)後,按下ctrl+enter即可計算出結果。
合併單元格求和的意思就是非合併單元格中當前單元格到最後一個單元格減去合併單元格中下一單元格到最後一個單元格的數據。如果還不理解,
請看下面,按照上面的數據和公式,B2到B6合併成單元格,公式是SUM(A2:$A$20)-SUM(B3:$B$20),實質就是紅色方框的數據減綠色方框中數據得出。同理B7到B9合併成的單元格就是右面紅框減綠框的結果。合併單元格計數也可以這樣理解。
這就是合併單元格的幾個功能。最後仍然要提醒一下,合併單元格中實質是只有第一個單元格有數據,其他單元格都是空值,理解了這個上面的公式,篩選、粘貼等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