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你的辦公室裡有沒有人總是反反覆覆播放同一個英語單詞?
沒想到就因為這一個英語單詞,快報「愛寫作的獅子」團隊的大獅兄和大獅姐,被硬生生分成了兩派——年輕人和老年人。
這個單詞就是它:
小獅妹聽了很多遍,都只聽到了Yanny,但有不少同事表示聽到的是Laurel。還有一種說法是,年輕人聽到的都是Yanny,年紀大的聽到的是Laurel。有的同事和孩子一起聽,大人聽到的是Laurel,小孩則是Yanny。真有這麼神奇?
身邊朋友也有不少正在玩。
小獅妹上網一搜,果然也有很多網友正討論得不可開交,彼此都不能理解對方。
有網友表示,聽了三次都是yanny,怎麼聽都是yanny!
有網友為聽不到yanny而擔心自己的年齡……
也有天賦異稟的網友說,自己兩種讀音都能聽到!
等等,這個畫面似曾相識。
這不就是之前讓網友吵翻天的白金裙/黑藍裙,粉白/灰綠鞋的升升升級版?
每次有類似問題火的時候,也總會傳出一些所謂的背後道理,讓人忍不住對號入座,和自己進行對照。
但是之前的兩張圖,經網友的研究證明,其實都是光線惹的禍,大家通過這張動圖就能感受到。
那麼這次的Yanny 和 Laurel是怎麼回事?值得大家賭上年紀和尊嚴嗎?小獅妹左思右想,決定還是為大家扒一扒,不然今晚都睡不著。
首先,小獅妹在網上搜到,這個Yanny or Laurel之爭,在2018年就已經出現過了,甚至央視新聞也有所報導。當時,據國外網站統計,47%的網友聽到的是Yanny,53%聽到的是Laurel。
當時有一個說法就是,這段音頻究其根本,還是一個有關聲音頻率的選擇題。對高音比較敏感的人,也就是年輕人,更容易聽到Yanny這個詞;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會逐漸失去對高音的感知,比較容易聽到Laurel。而經過相關聽力訓練的人,兩個詞都能聽出來。
在港劇《法證先鋒2》中,也有一段類似的橋段,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能聽到高頻鈴聲,有的人卻聽不到。
有大神調節了這段錄音音調,發現:聽到不同的詞取決於聲音信息頻率高低的不同。
大家點開這個視頻就能夠發現,通過調整音頻,我們也可以清晰地聽到兩個單詞:
小獅妹終於聽到了傳說中的laurel!
那麼這個讀音的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呢?
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一位語言和聽力學教授用示波器分析了一下,他認為,從波形來看,原始錄音更接近他自己發音的laurel,不那麼接近他自己發音的yanny,因此他投laurel一票,並認為聽到yanny的人是因為原始錄音壓縮得太厲害導致的模糊音。
《紐約時報》找來最初的音頻上傳者RolandCamry證實了Brad教授的實驗結果。
原來這個音頻是他在vocabulary.com網站上錄下的「Laurel」的電腦發音,當時他發現身邊朋友有人聽到這個單詞後跟讀的是Yanny,便一時興起將音頻錄下發到論壇尋求正解。
ok,真相大白,laurel黨勝利!
但是單從這段被壓縮的音頻來說,你聽到的是Yanny還是Laurel,不僅僅是跟年齡有關,還有可能和當時的錄音設備,以及你的播放器質量有關,還有可能,是你先入為主的思維在作祟……擔心自己年紀大的朋友們,可以放心啦!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