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談中國古代人的誕生禮

2020-12-18 匠心網論

人的一生,從生入死,經歷多少載春秋。人們在後天的教育中會認識到很多的知識,但是人對於自己最開始的認識非常的少,往往被忽視掉了。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影響非常廣大。我們今天來談談,中國古代禮儀中的,人的誕生禮。

求子

受傳統的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代人非常注重傳宗接代,婚後的不孕或者父母對孩子後天發展寄予美好願望,再加上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不發達,人類認識能力有限,產生了許多的人類起源的故事,使得生命的誕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輕紗,求子風俗也就慢慢的發展起來了。求子風俗中最常見的是向神靈禱告,如遠古時期有女陰崇拜,男根崇拜、生育神靈崇拜等,進入到了人類文明的時期,宗教的生育神靈崇拜開始出現,並且佔得了主要的地位。現在的一些鄉村還保留有求子的習俗。

報喜

新生兒降臨世上,是家中的喜事,報喜禮是非常受重視的。如果生了男孩要在門左掛弓,生了女孩在門右掛手帕,以向鄉親報喜。在浙江一帶,有「報生」習俗。孩子父親提一籃煮熟的雞蛋(有的地方也有用荔枝、花生等),這個雞蛋要用紅色顏料塗抹,數量是生男單數,生女雙數。

三朝

嬰兒誕生後第三天舉行的禮儀,俗稱「洗三」,這時孩子的舅舅家要帶紅蛋、十全果等來為孩子祈福(一般只有近親來賀,送給產婦一些雞蛋,紅糖或者孩子穿的衣服等)。有的地方要為孩子沐浴,舉行洗三禮儀。清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記:「三日洗兒,謂之洗三。」

滿月

產婦分娩後一個月內,一般是不會外出門,俗稱的「坐月子」。嬰孩出生滿一個月後,全家人要舉行儀式慶賀,稱為「滿月」也叫「彌月」。這天往往要舉家慶賀,親友們來送禮相祝,孩子的家長要設宴招待親友也叫「滿月酒」。孩子要在滿月時侯剃胎髮,這種儀式很有講究,因為孩子的頭髮是從母胎中帶來的,不能全部都剃光,額頂留「聰明發「,腦後留」撐根發「,眉毛則全部剃光。剔下來的頭髮要妥善處理,根據地方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用紅紙包裝,放到大門頂上,取意步步登高,有的地方用彩線繞纏,掛在床頭以闢邪。

百日禮

百日禮,是嬰兒出生滿一百天,要舉行的禮儀,又稱百歲、百晬。中國古代在數字上非常講究。「百」有著眾多之意,百日禮在形式上和滿月相差不多,但最有特色的是穿百家衣,戴百家鎖的。

百家衣就是,從很多人家,要來的各種各樣的布料布頭,用線拼做成衣,因為從不同人家要來的,百家衣是具有各種各樣顏色的衣服,但是其中紫色的布料一般很少有人願給,因為諧音「紫」通「子」,男尊女卑的思想,人家是不願把「子」送於人的。

百家鎖是一種集百家金銀打製成的鎖鏈,上面鑄有字「長命百歲」或者「長命富貴」也有說叫「長命鎖」的。有的鎖子上面也會鑄吉祥的圖案以表達美好的祝福。

周歲

周歲是誕生禮的結束。在孩子到周歲時,孩子家的主人要宴請親朋,其中最受關注是要進行「抓周」,在孩子面前放上筆墨紙硯、算盤、珍寶、胭脂、瓜果、弓,劍等用以預測孩子長大以後志向。如抓耕具預示從事農業工作;抓弓、劍預示長大從戎;抓算盤預示經商。對於孩子無論抓到什麼東西,人們都會美言,誇讚孩子聰明,日後前途寬廣。

中國是古老文明的國度,有很多的文化底蘊,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科學的成分,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人見面時會如何打招呼?淺談5個時期的常用語句和句型
    中國古代人見面時會如何打招呼?淺談5個時期的常用語句和句型人與人之間見面打招呼是一種十分基本的禮節。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成年人以及小孩,在遇到父母、老師、朋友的時候,會根據角色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這種以禮待人的優秀品質,從古代至今已經流傳了幾千年。
  • 古代人尊禮重孝,一整套的喪葬禮制,民間也流行著種種喪葬習俗
    古代人尊禮重孝,一整套的喪葬禮制,民間也流行著種種喪葬習俗古代人尊禮重孝,人死後,子孫後裔對祖先要盡禮盡敬,恪守孝道,喪葬因而被列於五禮之一,稱為兇禮。隋唐承前代,制定出一整套的喪葬禮制,民間也流行著種種喪葬習俗。
  • 古代人說普通話嗎?古代人都是怎麼溝通的呢?長知識了
    應該不少古代人是說古言的吧,光是那些文言文都令人頭疼。古代人說普通話嗎?古代人都是怎麼溝通的呢?長知識了。語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實語調,語音等變化是不大的,只是有些名詞稱謂變化大。比如:小二,我們現在叫服務員,客官,我們現在叫先生,這些問題都不大。大家現在看《水滸傳》、看《西遊記》,基本不存在閱讀困難。各地方言最大的不同,就是語調的不同。
  • 從古代人喝水到中國十大淨水器品牌排行
    根據考古研究和普遍認知,人類誕生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經歷過不同的進化時期,在我國有歷史記載的時間,也有5000年以上,人類的發展與進化,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創造的進化史,也伴隨著對於生命與健康的重視,吃飯與喝水自然也是非常的重要,那麼古代人都是怎么喝水的?喝的又是什麼水?
  • 愛哆哆喜餅鼠年誕生禮新品重磅上市,萌力全開
    一份誕生禮,寄託著父母對寶寶降生的喜悅和祝福。新年伊始之際,愛哆哆喜餅攜多款鼠年誕生禮新品驚喜上線,為鼠寶寶的降生送賀添彩,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和分享最真誠的喜悅。「鼠小趣」誕生喜餅,Q版大眼萌鼠呆萌可愛,童真色系搭配粉藍的軟萌寶寶專屬色,精巧的手拎盒設計小巧精緻。新中式風格的「福滿倉」誕生喜餅,寓意五福降臨,富貴安康經典中國紅搭配黑色藝術字,古韻滿滿,彰顯品質。異形立體小飛鼠的設計讓這款「沖天萌主」誕生喜餅創意滿分,如此機靈小萌主誰能不愛。
  • 【武漢群光】臺北犁記│第一份溫情問候-誕生禮
    >來自這個世界的第一份溫情問候誕生禮是中國傳統的誕生禮俗之一,狹義的誕生禮指慶祝誕生使用的禮品,一般是新生兒家人擺酒宴準備分發給親朋好友的禮盒,每個彌月禮盒包含有喜蛋、喜餅、喜糖等。誕生禮的傳統自古流傳至今,嬰兒降生後要行三禮。一是「洗兒」。洗去嬰兒出生時的穢物,意在希望孩子潔淨純真,遠離厄運。
  • 趣味萌動,點購上架萌寶誕生系列禮盒,讓禮推交友更有「禮」
    近日,點購集團推出萌寶誕生系列之「Q萌動物」、「提籃有禮」、「家有萌寶」三款禮盒,滿足禮推交友場景需求的同時,也讓點購雲禮庫智能送禮攻略更加豐富。一份小小的伴手禮,承載著滿滿的喜悅之情,為孩子的誕生或成長,為生命不同階段的一次次見證,讓這份幸福和美滿,傳遞給所有親朋好友。此次,點購集團推出的萌寶誕生系列禮盒精美別致,可用於滿月酒、百日宴、周歲宴、生日宴等宴席回禮,美味一整盒,回禮顏值高。「有顏更有面,用心做好每一份伴手禮」是點購集團推出萌寶誕生系列禮盒的初衷。
  • 現代人穿越古代與古代人交正常交流嗎?
    現代人穿越古代與古代人交流沒有差別,只是半懂不懂狀態。①現代人說普通話,而古代人的官話為河南音,一般古代人講話的音與普通話音沒差別,平常古代人話就是民間的囗語就是沒有舞劇的腔調,大致能聽懂些就是半懂不懂狀態,不過穿越者應該入鄉隨俗吧!為了生活從頭學起方能生存。
  • 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與字的關係
    前幾次課介紹了學習書法應注意的問題,在以後的課中談一些與書法有聯繫的知識與典故,有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很多知識在中小學是學不到的。堅持就會增長知識與才華。今天就介紹《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寫字的關係》。
  • 為何說以「五禮」為核心的古代禮儀習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積澱?
    據《周禮保氏》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從這段記載中可以得知「五禮」不僅出自《周禮》,而且也被當時人作為教育「國子」的重要文化內涵。在《周禮》誕生之前古代社會中的文化習俗,基本上都處於自然發展的初級階段。
  • 古代人見面,為何要「作揖」甚至「跪拜」?這些禮儀是如何演化的
    隨著時代更迭與思想意識進步,古代中國逐漸跨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無論是國力、經濟還是禮儀,都不斷向高級階段邁進。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義之邦」的關鍵原因之一。尤其是《周禮》誕生之後,不僅規定了君王和大臣的行為準備,而且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也都以能夠符合「周禮」的要求而自喜。
  • 難怪古代人比現代人更會作詩
    01古代人的讀書人把詩賦作為考試內容來進行學習在科舉制的年代,從隋朝建立科舉制開始(大業元年605年),一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李白鬥酒詩百篇另外,古時候的文化氛圍好,按現代話講,叫做流行。自從西學東進,白話文取締文言文以來,總共誕生了幾位博古通今的文學大師呢?恐怕屈指可數罷。就算是漢語言文學畢業的大學生們,又有幾個能寫出流傳千古的詩篇來?要知道,古時候十幾歲,也就是如今初中、高中年紀的青少年,寫出千古傳誦詩賦的可是大有人在。相比於古代讀書人在一起談詩賞詞,今天的讀書人在一起幹嘛?
  • 古代人有喝熱水的習慣嗎?他們平時都有哪些飲水方式?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飲用熱水的國家。其他國家都是以飲用冷水為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巨大的習俗差異,其實與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先民生活習俗息息相關。筆者認為至少從茶水出現之時,古代人就已經開始飲用熱水了。在廣大中國人的心目中,熱水簡直就是一種對人家的「良藥」。
  • 古代人說文言文?錯!和我們一樣說大白話
    很多人在疑惑,一些古書古籍中都是以文言文書寫記錄,一些影視戲劇節目中表演也是子乎者也的交流,加之上學時必不可少的要學習文言文課程,那古代人是不是平時生活中都用文言文交流呢?不要被電一些古裝影視節目誤導,那是劇情需要,用子乎者曰的唱談,就是讓觀眾能通過劇中文言文有歷史代入感。很顯然,古代人、現代人都是以白話文為基礎的日常交流,跟我們現代人交流是一樣的。只是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也有各種地方語言和民俗差異,與我們現在所處全球化時代文化語境不同,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 媽媽剪臍帶,這個誕生禮很特別
    在滎陽婦幼的產房裡就出現了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誕生禮——媽媽剪臍帶。「哇,哇……」隨著寶寶響亮的哭聲,產床周圍所有人都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媽媽與寶寶合體的280天裡,媽媽每天都在用臍帶為寶寶輸送營養,在分娩的每一個階段,媽媽更是用愛和堅強踐行著母愛的使命和責任,分娩後媽媽能親手為寶寶進行新生命的剪彩,更是為寶寶送上了一份難忘的誕生禮
  • 談防控、談科技,談疫苗,鍾南山在母校開學禮演講信息量巨大
    南都訊 記者梁豔燕 8月31日,廣州多所學校舉行了開學禮。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作為校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驚喜出現在開學禮的現場,引起師生陣陣熱烈的掌聲。在開學禮上,他面向師生脫稿進行了20多分鐘的演講,內容豐富,從「非典」到「新冠」,從疫情防控到疫苗研發,從國家到個人,深入淺出的闡述,有理有據。
  • 古代人平時都吃什麼?中國古代文化小知識——食
    據說是從公元前2000年前傳入中國。各種出土文物中有不少保存下來的面點,有的是模具壓制的,有的是人工捏制的。最容易辨認出來的大概就是餃子了吧,哈哈。餃子的發明原早於唐代,四川省博物館中有意見出土的東漢庖廚陶俑,面前的菜案上就放著餃子。
  • 「禮」對於古代社會發展,到底有多重要?以「五禮」為核心來探析
    筆者認為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禮」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戰國思想家荀子在《荀子·修身》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古代「禮」的發展與應用古代人對「禮」的崇拜與信奉,不亞於現代社會中的依法治國。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禮」 只是一種道德層面上的約束。但如果深挖「禮」的內涵,不難發現它所包含的內容,可以用包羅萬象來形容。
  • 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社會思想體系結構是宗教信仰,小談儒家思想
    就是宗教信仰,古代人的智商並不比現代人低,現代人比古代發達的原因不是現代人更聰明,而是知識傳承積累的結果。宗教信仰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部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比如:炎帝信火神,蚩尤信薩滿巫蠱。後來周朝創建了歷史上最長的封建社會,以禮,也就是階級的形式建立國家。階級具有很強的壁壘性,比如:士子的下一代出生就是士子,農牧的下一代出生就是農牧,身份階層因為周禮而定。而以周禮治國的周朝是中國古代最長的封建國家。其根本的原則就是,中原之內是我們,中原以外是他們。
  • 謝絕「花禮」收「話禮」,嵩山路學校過真誠溫暖的教師節
    中原網訊(趙文源 通訊員 李曉航 荊嘉慧)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前,嵩山路學校向全體家長推送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寫在第36個教師節之前》,倡議家長和學生響應學校號召——謝絕「花禮」收「話禮」,過一個真誠又溫暖的教師節。